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损检测组织氧饱和度的近红外光学传感器的优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腾轶超 叶大田 +4 位作者 李岳 黄岚 吴先友 丁海曙 金国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53-957,共5页
基于空间分辨的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可实现人体组织氧饱和度(rSO2)的无损、实时检测。已研制出基于该原理的NIRS仪器,为推广其临床应用,必须保证并尽可能提高其测得rSO2的准确度。文章主要研究传感器上多个检测器的间距以及光源发光波... 基于空间分辨的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可实现人体组织氧饱和度(rSO2)的无损、实时检测。已研制出基于该原理的NIRS仪器,为推广其临床应用,必须保证并尽可能提高其测得rSO2的准确度。文章主要研究传感器上多个检测器的间距以及光源发光波长离散性对rSO2准确度的影响,结果指出:(1)为准确得到rSO2,应当使用两个检测器,其间距应在5~20mm,并且与光源的距离均应当不小于20mm;(2)双波长光源的发光波长,特别是短波波长的离散性可导致测得的rSO2出现明显误差(>10%),为避免这一误差,必须准确测出实际的发光波长,并使用该波长对应的消光系数。上述结论可指导传感器的优化设计,所研制成的NIRS仪器实现了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组织氧饱和度 传感器 优化设计 波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疾病状态下新生儿脑组织氧饱和度的测定 被引量:10
2
作者 侯新琳 周丛乐 +2 位作者 李志光 黄岚 丁海曙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84-886,共3页
目的测定有围产期脑损伤的足月新生儿、不同胎龄早产儿的脑组织氧饱和度。方法应用TSNIR蛳3无创组织氧监测仪,测定44例围产期脑损伤的足月新生儿、198例不同胎龄早产儿的脑组织氧饱和度,并与9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损伤的足月新生... 目的测定有围产期脑损伤的足月新生儿、不同胎龄早产儿的脑组织氧饱和度。方法应用TSNIR蛳3无创组织氧监测仪,测定44例围产期脑损伤的足月新生儿、198例不同胎龄早产儿的脑组织氧饱和度,并与9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损伤的足月新生儿脑组织氧饱和度为(54.9±5.2)%,对照组为(61.3±3.9)%,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胎龄早产儿脑组织氧饱和度不同,随着胎龄的增长,脑组织氧饱和度呈上升趋势,32周以上的早产儿脑组织氧饱和度接近足月儿。结论脑损伤患儿的脑组织氧饱和度低于对照组;早产儿随着脑血管发育的不断成熟,32周以上的早产儿脑组织氧饱和度已接近足月儿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氧饱和度 脑损伤 新生儿 近红外光谱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域近红外光谱方法定量测量组织氧饱和度 被引量:17
3
作者 赵军 丁海曙 腾轶超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6-389,共4页
通过精确测量光子密度波的相位延迟和幅度衰减,借助于一个光学参数已知的校准模型,可以定量检测组织的光学吸收参数和约化散射系数通过测量多个波长下组织的吸收系数。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光子密度波 吸收系数 组织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血治疗对早产贫血患儿脑及肠道组织氧饱和度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林新梅 陈传艳 黄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49-152,共4页
目的:研究输血治疗对早产贫血患儿脑及肠道组织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95例早产贫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贫血程度分为轻度组30例、中度组30例、重度组35例,另选择35例无贫血早产儿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的基础生命体征、Hb与Hct... 目的:研究输血治疗对早产贫血患儿脑及肠道组织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95例早产贫血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贫血程度分为轻度组30例、中度组30例、重度组35例,另选择35例无贫血早产儿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的基础生命体征、Hb与Hct、脑及肠道组织氧饱和度。结果:4组治疗后的SBP、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轻度组治疗后的HR、RR显著高于重度组治疗后的HR、RR,中度组治疗后的RR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R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轻度组治疗后的Hb显著高于中度组、重度组治疗后的Hb,中度组治疗后的Hb显著高于重度组治疗后的H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轻度组治疗后的Hct显著高于重度组治疗后的Hc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组治疗后的Hct与轻度组、重度组治疗后的H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轻度组治疗后的脑氧饱和度显著高于重度组治疗后的脑氧饱和度,对照组治疗后的肠道组织氧饱和度显著高于重度组治疗后的肠道组织氧饱和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与中度组治疗后的脑氧饱和度比较,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治疗后的肠道组织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治疗能在不影响血压的情况下,显著提高早产贫血患儿脑及肠道组织氧饱和度,改善患儿贫血程度,可在严格把握临床指征提前下合理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治疗 早产 贫血 饱和度 肠道组织氧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肉组织氧饱和度监测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高文剑 张超凡 +1 位作者 张迪 艾艳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08-1211,共4页
持续和充足的氧气供应对于维持人体各组织健康至关重要,当组织灌注不足时,肌肉组织可能首先出现灌注不足的情况,通过监测肌肉组织的氧合状况可以及时发现全身组织灌注的变化情况。应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监测肌肉组织氧饱和度(SmtO_(... 持续和充足的氧气供应对于维持人体各组织健康至关重要,当组织灌注不足时,肌肉组织可能首先出现灌注不足的情况,通过监测肌肉组织的氧合状况可以及时发现全身组织灌注的变化情况。应用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监测肌肉组织氧饱和度(SmtO_(2))能够无创、实时、灵敏、连续地反映外周肌肉组织的氧供需平衡情况,在临床上的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全文对SmtO_(2)在神经阻滞、重症监护、高风险手术、目标导向治疗等领域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以期为SmtO_(2)的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肉组织氧饱和度 组织灌注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区域组织氧饱和度预测紫绀型患儿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的效果 被引量:3
6
作者 魏碧玉 高明龙 +2 位作者 吴庭楣 李红芳 刘永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手术围术期肾区域组织氧饱和度(RrSO2)对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心肺转流(CPB)下接受心脏手术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1岁,分别于气管插管后5 min(T1)... 目的探讨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手术围术期肾区域组织氧饱和度(RrSO2)对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心肺转流(CPB)下接受心脏手术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1岁,分别于气管插管后5 min(T1)、升主动脉夹闭后5 min(T2)、升主动脉开放后5 min(T3)、CPB结束(T4)、超滤结束(T5)、CPB结束后3 h(T6)、CPB结束后8 h(T7)、CPB结束后24 h(T8)记录MAP、RrSO2、鼻咽温,同时抽取动脉血和中心静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Hb、乳酸(Lac)、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根据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诊断标准将患儿分为两组:急性肾损伤组(D组)和正常组(N组)。单因素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将不同时点MAP、RrSO2、鼻咽温、Hb、SaO2、Lac、ScvO2值、有意义变量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rSO2对AKI的预测价值。结果 T3-T6时D组RrSO2明显低于N组(P<0.01)。两组不同时点MAP、鼻咽温、SaO2、Hb、Lac和Scv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3-T6时RrSO2是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术后AKI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3-T6时RrSO2临界值分别为60.2%、57.2%、55.0%、54.0%,敏感性分别为66.7%、83.3%、66.7%、83.3%,特异性分别为100%、92%、100%、7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6、0.861、0.792、0.840。结论 RrSO2可作为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心脏AKI的一项无创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儿 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 心肺转流 肾区域组织氧饱和度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中远段局部组织氧饱和度评估腰丛阻滞后股神经支配区域阻滞效果 被引量:1
7
作者 周雯 邹宇 +4 位作者 唐朝辉 熊云川 谢咏秋 郭曲练 黄长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98-1201,共4页
目的观察单侧腰丛神经阻滞患者股神经支配区局部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rSO_2)变化与阻滞效果的关系,探讨rSO_2预测阻滞效果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择期单侧下肢手术患者31例,男14例,女17例,年龄18~80岁,ASAⅠ—Ⅲ级,根... 目的观察单侧腰丛神经阻滞患者股神经支配区局部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oxygen saturation,rSO_2)变化与阻滞效果的关系,探讨rSO_2预测阻滞效果的准确性。方法选择择期单侧下肢手术患者31例,男14例,女17例,年龄18~80岁,ASAⅠ—Ⅲ级,根据是否阻滞成功将患者分为两组:阻滞成功组(n=26)和阻滞失败组(n=5)。腰丛阻滞后15min内连续监测股神经支配的股中段及远段区域的rSO_2,与对侧肢体相同部位校正后,股中段和股远段分别记录为ΔrSO_2-M和ΔrSO_2-D,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rSO_2预测股神经阻滞效果的诊断临界值。结果腰丛阻滞后15min内阻滞成功组ΔrSO_2-M和ΔrSO_2-D明显升高(P<0.05),阻滞失败组无明显变化。ΔrSO_2-M升高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明显高于ΔrSO_2D和针刺试验。ΔrSO_2 M预测的最大曲线下面积为0.885(95%CI 0.742~1.000),临界值取6.5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2%和100.0%。阻滞后15min,ΔrSO_2-M联合针刺试验预测的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954(95%CI 0.881~1.000)、88.5%和100.0%。结论 rSO_2变化可用于预测腰丛阻滞后股神经支配区域是否阻滞成功。与针刺试验以及ΔrSO_2-D变化比较,ΔrSO_2-M升高预测的准确性更高。ΔrSO_2-M联合针刺试验可进一步提高其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丛神经阻滞 组织氧饱和度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织氧饱和度监测的血管闭塞试验在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郭飞 杜磊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2期151-155,共5页
血管闭塞试验(VOT)是一种在监测组织氧饱和度基础上模拟组织远端缺血再灌注过程,从而得到组织氧饱和度变化相关的VOT参数,以此来测量、评价微循环功能的试验。VOT具有实时、无创、连续等优点,被广泛用于评估外周组织微循环功能状态以及... 血管闭塞试验(VOT)是一种在监测组织氧饱和度基础上模拟组织远端缺血再灌注过程,从而得到组织氧饱和度变化相关的VOT参数,以此来测量、评价微循环功能的试验。VOT具有实时、无创、连续等优点,被广泛用于评估外周组织微循环功能状态以及微循环变化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临床实践中医生主要关注患者血流动力学状况,而微循环功能由于缺乏实时的监测方法常常被忽视,这可能会导致患者尤其是危重症患者出现严重不良预后。鉴于此,本文着重介绍了基于组织氧饱和度监测的血管闭塞试验在临床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闭塞试验 组织氧饱和度 微循环功能障碍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监测局部组织氧饱和度评估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应海峰 杨育兵 +2 位作者 曹东航 王明仓 李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25-1129,共5页
目的使用近红外光谱(NIRS)监测局部组织氧饱和度(StO_(2)),观察臂丛神经阻滞对前臂局部组织灌注的影响,并探讨StO_(2)评估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有效性。方法选择行择期骨科前臂手术患者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18~64岁,BMI 20~28 kg/m^(2)... 目的使用近红外光谱(NIRS)监测局部组织氧饱和度(StO_(2)),观察臂丛神经阻滞对前臂局部组织灌注的影响,并探讨StO_(2)评估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有效性。方法选择行择期骨科前臂手术患者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龄18~64岁,BMI 20~28 kg/m^(2),ASAⅠ或Ⅱ级。超声引导下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注射0.375%罗哌卡因20 ml。根据阻滞后20 min是否成功分为两组:阻滞成功组(Y组)和阻滞失败组(N组)。记录阻滞即刻、阻滞后5、10、15、20 min时HR、MAP和SpO_(2),阻滞侧和非阻滞侧StO_(2),计算上述时点阻滞侧与非阻滞侧StO_(2)的差值(ΔStO_(2)),绘制阻滞后5、10 min时ΔStO_(2)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预测阻滞效果,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和95%可信区间(CI)。结果本研究最终阻滞成功38例(88.4%)。与非阻滞侧比较,阻滞后5、10、15、20 min Y组阻滞侧StO_(2)明显升高(P<0.05)。N组不同时点阻滞侧与非阻滞侧St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阻滞即刻比较,阻滞后5、10、15、20 min Y组ΔStO_(2)明显升高(P<0.05)。N组不同时点ΔSt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阻滞后5 minΔStO_(2)预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AUC为0.884(95%CI 0.755~1.000),临界值3.867%,敏感性67.5%,特异性100%。阻滞后10 minΔStO_(2)预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AUC为0.950(95%CI 0.885~1.000),临界值3.856%,敏感性90.0%,特异性100%。结论臂丛神经阻滞明显增加前臂局部组织氧饱和度,近红外光谱监测局部组织氧饱和度可作为早期预测臂丛神经阻滞效果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局部组织氧饱和度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臂丛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局部脑氧与组织氧饱和度监测在心胸血管手术麻醉中应用的专家共识(2023版) 被引量:4
10
作者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血管麻醉分会 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胸科麻醉分会 缪长虹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03-1110,共8页
近年来,近红外光监测(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saturation oxygenation,rScO_(2))或其他局部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tissue saturation oxygenation,rStO_(2))逐渐用于临床,可以反映监... 近年来,近红外光监测(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NIRS)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saturation oxygenation,rScO_(2))或其他局部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tissue saturation oxygenation,rStO_(2))逐渐用于临床,可以反映监测部位局部的氧供需平衡。由于脑组织极易遭受缺血和缺氧的打击,易发生严重并发症,NIRS用于脑氧监测极具价值^([1])。rScO_(2)监测与脑电图、脑血流监测和中枢神经损伤的生化指标检测相辅相成,为预防中枢神经系统缺血缺氧以及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氧饱和度 生化指标检测 中枢神经损伤 中枢神经系统 近红外光 手术麻醉 cerebral 脑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组织血氧参数无损监测仪在神经外科重症病人脑氧饱和度监护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黄鑫 鲜继淑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9期2749-2751,共3页
[目的]研究近红外组织血氧参数无损监测仪(NIRS)对神经外科重症病人脑氧饱和度(rSO2)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诊断明确的符合选择标准的病人64例,其中颅脑外伤47例、脑出血17例。病人经右侧桡动脉... [目的]研究近红外组织血氧参数无损监测仪(NIRS)对神经外科重症病人脑氧饱和度(rSO2)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诊断明确的符合选择标准的病人64例,其中颅脑外伤47例、脑出血17例。病人经右侧桡动脉留置动脉留置针,在安静平卧状态下,给予入组病人人工鼻吸氧(氧流量为2L/min),开始心电监护和NIRS持续监测,5min后抽取右侧桡动脉血做血气分析,并调节吸氧流量为4L/min、6L/min,5min后再次抽取右侧桡动脉血做血气分析。分析不同吸氧流量前后各指标的变化及相关性。[结果]吸氧4L/min、6L/min时rSO2和PaO2两个指标均显著高于吸氧2L/min时(P<0.01),吸氧6L/min时rSO2和PaO2两个指标显著高于吸氧4L/min时(P<0.05);吸氧2L/min、4L/min、6L/min时SaO2、PaO2、SpO2指标相关(P<0.01),rSO2与SaO2、PaO2、SPO2无相关性(P>0.05)。[结论]NIRS能准确监测脑组织局部氧饱和度,客观地评价脑组织的氧合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病人 重症监护 近红外组织参数无损监测仪 组织氧饱和度 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切口局部组织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黄红拾 敖英芳 +1 位作者 王子羲 张阔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8期808-811,共4页
目的 探讨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对兔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切口局部组织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方法 20 只八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右侧后肢膝关节行自体双股半腱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术后随机分为2组... 目的 探讨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 CPM)对兔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切口局部组织血氧饱和度的影响. 方法 20 只八月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右侧后肢膝关节行自体双股半腱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手术,术后随机分为2组:自由活动组(n=10)和CPM组(n=10).自由活动组笼内自由活动;CPM组应用兔膝关节持续被动活动器运动.术后第2天,近红外光技术装置ODISseyTM 局部组织血氧监护仪测量每一来回(屈曲30°~110°)不同CPM速度(分别为2.35°/s、3.2°/s 、8°/s)时的切口局部组织血氧饱和度(tissue oxygen saturation ,StO2)变化,选择最好的CPM范围和速度.分别在术前和术后第2、4、6、8、10、14天观察膝关节CPM不同角度时切口局部组织StO2的变化. 结果 与自由活动组相比,3种速度的CPM在不同屈曲角度下均保持较高的StO2,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CPM速度之间StO2有显著性差异(P<0.05).每一来回(屈曲30°~110°)运动速度为3.2°/s时保持最高的StO2.在术前和术后第2、4、6、8、10、14天等各时间点,膝关节屈曲30°、60°、90°、110°时StO2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的时间点(术前和术后第2、4、6、8、10、14天)切口的StO2差别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4天最低,然后逐渐上升.术后第2周拆线后,切口愈合良好,没有感染、血肿和切口裂开. 结论 兔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第2天开始进行膝关节CPM(屈曲30°~110°),可增加切口局部组织血氧饱和度,以3.2°/s的CPM速度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被动活动 前交叉韧带重建 组织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GB图像高光谱重建的组织血氧饱和度评估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雨晨 孔令琴 +3 位作者 赵跃进 董立泉 刘明 惠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93-3201,共9页
组织血氧饱和度(StO_(2))是检测组织和血液中血液灌注和血液氧合变化的重要指标,在临床及日常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高光谱成像以其非接触、光谱信息丰富等优点,成为一种评估StO_(2)的新兴手段,然而高光谱成像设备造价昂贵且操作复杂,限... 组织血氧饱和度(StO_(2))是检测组织和血液中血液灌注和血液氧合变化的重要指标,在临床及日常监测中具有重要意义。高光谱成像以其非接触、光谱信息丰富等优点,成为一种评估StO_(2)的新兴手段,然而高光谱成像设备造价昂贵且操作复杂,限制了其使用环境及发展。传统工业相机获取皮肤组织的RGB图像空间分辨率高、但其光谱分辨率低,若能提高光谱分辨,则其实现高精度生理参数测量成为可能。提出了一种基于RGB图像高光谱重建的StO_(2)评估方法。该方法基于深度学习方法构建了从RGB图像到皮肤组织高光谱图像的重建模型,获得了高物理可靠性皮肤组织高光谱图像,并利用改进的朗伯比尔模型,实现了区域StO_(2)评估。采用普通可见光相机与高光谱相机通过捆绑实验同时采集了49位受试者处于不同血液灌注状态下手部的RGB图像与高光谱图像作为数据集。在对高光谱图像进行降维去噪的基础上,根据含氧血红蛋白、脱氧血红蛋白的特征光谱选取了450~600 nm(含31个光谱通道)波段作为重建光谱波段,构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皮肤组织高光谱重建神经网络模型。实验结果表明,重建模型获得的皮肤反射光谱与高光谱相机直接采集的反射光谱曲线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测试集中二者的平均绝对误差(MAE)为0.00938,均方误差(RMSE)为0.01481。之后对重建模型得到的区域StO_(2)测量结果与高光谱相机得到的测量结果二者的相似性进行了定量评估,测试集样本中两种方法生成StO_(2)空间分布图的二维相关系数均处于可靠范围内(大于94%),表明了本文提出的基于可见光图像高光谱重建的StO_(2)评估方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该研究利用普通彩色相机实现了区域StO_(2)评估,为各种疾病的临床诊断和监测提供了一种简单低成本的StO_(2)监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饱和度 RGB图像 光谱重建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氧饱和度监测在围术期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3
14
作者 郑业英 郭飞 魏蔚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6期467-471,476,共6页
局部氧饱和度(rSO_2)是一种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评估局部氧供需平衡的新型方法,具有无创、连续、灵敏等优点,已成功应用于临床指导。局部氧饱和度通常因监测部位不同而称为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和局部组织氧饱和度(rStO_2)。最初,脑氧... 局部氧饱和度(rSO_2)是一种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评估局部氧供需平衡的新型方法,具有无创、连续、灵敏等优点,已成功应用于临床指导。局部氧饱和度通常因监测部位不同而称为局部脑氧饱和度(rSCO_2)和局部组织氧饱和度(rStO_2)。最初,脑氧饱和度监测在心胸手术中得到应用,在老年和危重症患者的非心脏手术中也具有监测价值。随着临床运用增多,局部氧饱和度逐渐扩展到对外周组织氧饱和度的测定,用于评估外周组织微循环功能状态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及时发现组织缺血缺氧并予以干预可以优化整个临床治疗管理,尤其对重大手术及危重症患者可降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将着重介绍脑氧饱和度及组织氧饱和度在围术期的临床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饱和度 饱和度 组织氧饱和度 近红外光谱 围术期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脑氧饱和度监测技术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泓邑 刘孝文 赵晶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46-850,共5页
近红外光脑氧饱和度监测技术是指利用近红外光监测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该技术已经成为一种能够实时、无创反映脑组织氧供氧耗平衡的监测方法。本文主要总结该技术的原理、临床应用进展和局限性。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 脑缺 脑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法监测肌肉氧饱和度评估下肢神经阻滞的效果 被引量:5
16
作者 朱凌燕 吴茜 梅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17-919,共3页
神经阻滞阻断疼痛的神经传导通路发挥镇痛效果,局麻药可阻滞伴行的交感神经纤维,使支配区域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1-3]。高浓度局麻药可阻滞运动,使肌肉松弛氧耗减少,从而使组织氧饱和度升高。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神经阻滞阻断疼痛的神经传导通路发挥镇痛效果,局麻药可阻滞伴行的交感神经纤维,使支配区域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1-3]。高浓度局麻药可阻滞运动,使肌肉松弛氧耗减少,从而使组织氧饱和度升高。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NIRS)能实时且准确地监测组织氧饱和度。Muellner等[4]发现NIRS可用于监测外周肌肉组织的氧供情况。本研究使用NIRS监测肌肉氧饱和度变化,评估下肢神经阻滞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氧饱和度 近红外光谱技术 神经阻滞 肌肉松弛 监测 下肢 神经传导通路 交感神经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根治术中肾脏氧饱和度与术后肾功能异常的相关性
17
作者 朱秀秀 王丽君 +2 位作者 王玥 李彭欣 顾连兵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14-518,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中肾脏区域组织氧饱和度(rSO_(2))与术后肾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16例,男93例,女23例,年龄18~64岁,BMI<24 kg/m^(2),ASAⅡ或Ⅲ级。术中连续监测左侧肾脏rSO_(2)。设定麻醉诱导后肾...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中肾脏区域组织氧饱和度(rSO_(2))与术后肾功能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116例,男93例,女23例,年龄18~64岁,BMI<24 kg/m^(2),ASAⅡ或Ⅲ级。术中连续监测左侧肾脏rSO_(2)。设定麻醉诱导后肾脏rSO_(2)为基础值,当术中肾脏rSO_(2)绝对值≤50%或低于基础值的75%时,定义为肾脏rSO_(2)异常下降。记录术前及术后24 h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术后肾功能异常定义为术后24 h血浆SCr>130μmol/L或BUN>7.5 mmol/L。根据术后是否出现肾功能异常将患者分为两组:肾功能正常组和肾功能异常组。采用列联系数分析术中肾脏rSO_(2)异常下降与术后肾功能异常的相关性。结果有40例(34.5%)患者术中出现肾脏rSO_(2)异常下降,有45例(38.8%)患者术后出现肾功能异常。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是术后肾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OR=5.490,95%CI 1.526~19.754,P=0.009)。食管癌根治术中肾脏rSO_(2)的异常下降与术后肾脏功能异常呈正相关(r_(s)=0.587,P=0.009)。结论食管癌根治术中肾脏rSO_(2)异常下降与术后肾功能异常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根治术 近红外光谱技术 区域组织氧饱和度 肾功能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监测体外循环手术中脑组织氧合状况的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腾轶超 丁海曙 +3 位作者 龚庆成 贾在申 黄岚 王培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28-832,共5页
体外循环手术中,为防止因脑氧供需失衡导致脑缺氧,就要实时监测患者局部脑组织的氧合状况,以根据其变化调整生理参数或采取应急手段。用该研究小组自行研制的近红外仪器(使用一个双波长的近红外光源和两个近红外检测器)监测心脏手术中... 体外循环手术中,为防止因脑氧供需失衡导致脑缺氧,就要实时监测患者局部脑组织的氧合状况,以根据其变化调整生理参数或采取应急手段。用该研究小组自行研制的近红外仪器(使用一个双波长的近红外光源和两个近红外检测器)监测心脏手术中患者的脑氧,可以求出局部脑组织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并根据稳态空间分辨光谱(SRS)算法求出局部脑组织的氧饱和度(rSO2)。体外循环中用监护仪监测患者的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等生理参数。测得的血红蛋白浓度变化容易受到干扰,而rSO2的抗干扰性能较好。rSO2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都可以监测到,而SvO2只能在体外循环过程中监测到。多数患者rSO2和SvO2存在正向相关性,但二者的相关系数并不很高。这是因为SvO2是大静脉的血氧饱和度,而测得的rSO2反映局部脑组织的氧合状况,二者的生理意义不同。实验结果表明,体外循环手术中rSO2可以反映患者脑组织氧合状况的变化,而仅仅监测SvO2是不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近红外光谱 局部脑组织氧饱和度 混合静脉血饱和度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近红外脑组织血氧仪评定保健食品抗疲劳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剑 丁海曙 叶大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357-2360,共4页
疲劳综合症目前已经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可以通过组织血氧饱和度、心率等参数来评价疲劳程度,并采用某种抗疲劳胶囊和咖啡作为调节疲劳程度的一种手段。基于空间分辨的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可实现人体组织氧饱和度(r... 疲劳综合症目前已经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可以通过组织血氧饱和度、心率等参数来评价疲劳程度,并采用某种抗疲劳胶囊和咖啡作为调节疲劳程度的一种手段。基于空间分辨的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可实现人体组织氧饱和度(rSO2)的无损、实时检测。针对长时间在办公室工作的脑力劳动者人群,设计了两组静态实验来分别评价服用与未服用抗疲劳胶囊或咖啡的疲劳程度。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受试者分别进行脑组织氧饱和度、心率等参数进行了测试,并侧重分析了受试者的脑组织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受试者其脑组织氧饱和度在服用抗疲劳胶囊和咖啡后都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从而表明抗疲劳胶囊在一定程度上有缓解疲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综合症 组织饱和度 心率 指端血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空间分辨光谱技术及其对新生猪脑缺氧缺血的检测 被引量:5
20
作者 侯新琳 腾轶超 +2 位作者 丁海曙 丁海艳 周丛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263-2267,共5页
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作为一种无创的组织氧检测手段,近年来在脑缺氧缺血的检测方面日益受到重视。文章介绍了自行研制的NIRS仪器(TSAH-100近红外组织血氧无损监测仪)的基本原理及用于新生猪脑氧检测时如何实现传感器与待测脑组织的最... 近红外光谱(NIRS)技术作为一种无创的组织氧检测手段,近年来在脑缺氧缺血的检测方面日益受到重视。文章介绍了自行研制的NIRS仪器(TSAH-100近红外组织血氧无损监测仪)的基本原理及用于新生猪脑氧检测时如何实现传感器与待测脑组织的最佳耦合。检测了28例新生猪在不同氧合状态下的脑组织氧饱和度(regional cerebral oxygen saturation,rSO2),在缺氧结束后进行了有创的动脉氧饱和度及生理参数的检测。结果表明,NIRS无创测得的脑rSO2与血气分析有创测得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有很好的相关性(p<0.001),并且脑rSO2与缺氧程度及缺氧后生理参数的变化一致。因此NIRS无创测得的脑rSO2能直接判断脑氧合状态,可在一定情况下替代有创血气分析,帮助临床无创、简便地诊断脑缺氧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组织氧饱和度 脑缺缺血 新生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