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3,10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硬组织替代材料对成骨细胞骨钙蛋白、碱性磷酸酶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黄永光 陈治清 李芃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2-194,共3页
目的 :研究羟基聚磷酸钙钠 (HPA)、羟基磷灰石 (HA)、生物玻璃陶瓷 (BGC)和纯钛 (Ti) 4种硬组织替代材料对成骨细胞的骨钙蛋白 (OCN)分泌量、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的影响 ,探讨这 4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采用SD乳鼠颅顶骨成骨细胞... 目的 :研究羟基聚磷酸钙钠 (HPA)、羟基磷灰石 (HA)、生物玻璃陶瓷 (BGC)和纯钛 (Ti) 4种硬组织替代材料对成骨细胞的骨钙蛋白 (OCN)分泌量、碱性磷酸酶 (ALP)活性的影响 ,探讨这 4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采用SD乳鼠颅顶骨成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把HPA、HA、BGC和Ti粉分别制成材料浸提液 ,将培养成活的成骨细胞接种于材料浸提液中 ,培养 8d后测定其OCN分泌量、ALP活性。结果 :钛对骨钙蛋白分泌量有抑制作用 (P <0 0 5 ) ,4种材料对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不良影响。结论 :OCN分泌量、ALP活性能够反映不同硬组织替代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替代材料 成骨细胞 骨钙蛋白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组织替代材料对成骨细胞内游离钙及钙调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永光 陈治清 +1 位作者 吴兆锋 李芃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 :研究羟基聚磷酸钙钠 (HPA)、羟基磷灰石 (HA)、生物玻璃陶瓷 (BGC)和纯钛 (Ti) 4种硬组织替代材料对成骨细胞的细胞内游离钙 ([Ca2 + ]i)浓度、钙调素 (CaM)含量以及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 ,探讨这 4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选... 目的 :研究羟基聚磷酸钙钠 (HPA)、羟基磷灰石 (HA)、生物玻璃陶瓷 (BGC)和纯钛 (Ti) 4种硬组织替代材料对成骨细胞的细胞内游离钙 ([Ca2 + ]i)浓度、钙调素 (CaM)含量以及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 ,探讨这 4种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选用SD乳鼠颅顶骨成骨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把HPA、HA、BGC和Ti粉分别制成材料浸提液 ,将培养成活的成骨细胞接种于材料浸提液中培养 ,3d后测定成骨细胞内 [Ca2 + ]i 浓度、CaM含量及细胞膜ATP酶活性。结果 :4种材料对细胞内游离钙浓度无不良影响 ,钛对钙调素含量有明显抑制作用 (P <0 0 5 ) ,HPA、HA、BGC 3种材料对细胞膜Ca2 + ATP酶活性有增强作用 (P <0 0 5 ) ,HPA、HA 2种材料对Na+ 、K+ ATP酶活性有增强作用 (P <0 0 5 )。结论 :[Ca2 + ]i 浓度、CaM含量及细胞膜ATP酶活性能够反映不同硬组织替代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可以为建立和完善评价硬组织替代材料生物相容性的方法和指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替代材料 成骨细胞 细胞内游离钙 钙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骨组织替代材料对成骨细胞IGF-ImRNA表达水平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欧国敏 陈治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2-164,共3页
采用SD乳鼠颅顶骨体外培养成骨细胞,运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了三个时期、4种骨组织替代材料对成骨细胞IGF-I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替代材料能够影响成骨细胞IGF-ImRNA的表达,其表达规律的检测有... 采用SD乳鼠颅顶骨体外培养成骨细胞,运用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技术研究了三个时期、4种骨组织替代材料对成骨细胞IGF-I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替代材料能够影响成骨细胞IGF-ImRNA的表达,其表达规律的检测有可能成为评价骨组织替代材料生物相容性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F-I MRNA 成骨细胞 组织替代材料 ISH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骨组织替代材料-骨界面区细胞IGF-ImRNA表达水平原位杂交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欧国敏 陈治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59-161,共3页
采用鼠胫骨内植入4种人体骨组织替代材料的动物实验,经组织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技术(ISHH),研究了4个时期,材料对界面区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材料能够影响界面区细胞的IG... 采用鼠胫骨内植入4种人体骨组织替代材料的动物实验,经组织核酸分子原位杂交技术(ISHH),研究了4个时期,材料对界面区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材料能够影响界面区细胞的IGF-ImRNA的表达水平,它的表达增强与界面区细胞增殖、基质产生和新骨形成有关。并且IGF-ImRNA的检测有助于界面区细胞功能状态的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替代材料 IGF-I MRNA 原位杂交 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骨组织替代材料——骨界面形态和元素分析
5
作者 陈建治 陈治青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65-168,共4页
采用新合成的人体现有组织替代材料羟基聚磷酸钙钠和羟基磷灰石、生物玻璃陶瓷、钛合金分别植入9只家犬下颌骨拔牙创中,入术后半月、月和3月用X线检查、扫描电镜和X线能谱等方法来考察这些材料对骨愈合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这4... 采用新合成的人体现有组织替代材料羟基聚磷酸钙钠和羟基磷灰石、生物玻璃陶瓷、钛合金分别植入9只家犬下颌骨拔牙创中,入术后半月、月和3月用X线检查、扫描电镜和X线能谱等方法来考察这些材料对骨愈合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这4种材料均与骨界面间形成骨性结合,尤以羟基聚酸钙钠早期易形成骨性结合界面。在实验早期,材料一骨界面的钙、磷含量低,面硫、硅含量高。随时间延长,骨界面的钙、磷含量逐渐增高,而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替代材料 骨界面 生物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硬组织替代材料骨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唐昭 陈治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99-201,I009,共4页
目的 :研究羟基磷灰石 (HA)、生物玻璃陶瓷 (BGC)和钛合金 (Ti- 6Al- 4 V) 3种骨替代材料的细胞相容性 ,探讨体外评价骨替代材料细胞相容性的简捷快速的实验方法。方法 :选用 SD乳鼠颅顶骨成骨细胞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 ,将细胞接种于... 目的 :研究羟基磷灰石 (HA)、生物玻璃陶瓷 (BGC)和钛合金 (Ti- 6Al- 4 V) 3种骨替代材料的细胞相容性 ,探讨体外评价骨替代材料细胞相容性的简捷快速的实验方法。方法 :选用 SD乳鼠颅顶骨成骨细胞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方法 ,将细胞接种于 HA、BGC和 Ti- 6Al- 4 V 3种材料表面后 ,分别观察 1、3、5、7d时细胞形态及生长增殖率 ,评价 3种材料的骨细胞相容性。结果 :在 3种材料的表面 ,成骨细胞以锚状结构牢固地粘附 ,并具有良好的细胞形态和增殖率。其中以 HA和 BGC的骨细胞相容性较好 ,Ti- 6Al- 4 V相对较差。结论 :体外成骨细胞培养法从细胞形态及生长增殖率方面能客观反映 3种硬组织替代材料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可作为体外研究骨替代材料细胞相容性的简捷快速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替代材料 成骨细胞 生物相容性
全文增补中
膜龈手术中自体软组织替代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许春梅 张尽美 +1 位作者 吴亚菲 赵蕾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8-213,共6页
膜龈手术是多种矫正牙周软组织形态及结构异常的手术总称。传统膜龈手术中常使用带蒂或游离自体软组织移植治疗牙龈退缩和角化龈不足,但由于自体软组织移植瓣存在需要开辟第二术区、供区组织量有限和术后不适明显等不足,自体软组织替代... 膜龈手术是多种矫正牙周软组织形态及结构异常的手术总称。传统膜龈手术中常使用带蒂或游离自体软组织移植治疗牙龈退缩和角化龈不足,但由于自体软组织移植瓣存在需要开辟第二术区、供区组织量有限和术后不适明显等不足,自体软组织替代材料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多种自体软组织替代材料已研发并应用于膜龈手术中,包括脱细胞真皮基质、异种胶原基质等。本文就现有几种软组织替代材料的特点和临床效果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临床膜龈手术中自体软组织替代物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龈手术 组织替代 牙龈退缩 根面覆盖 角化龈增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网架外覆肺组织替代气管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张苏宁 石文君 +3 位作者 杨伟 韩云 陈雷 张忠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 :寻求气管重建的新方法 ,解决较为复杂的长段气管重建问题。方法 :选用杂种成年犬 12只 ,将一叶肺组织脏层胸膜向内翻转缝合成管状内衬记忆合金网架与切除后的气管远近端行端端吻合 ,完成气管重建。结果 :8只实验犬获得存活 ,病理... 目的 :寻求气管重建的新方法 ,解决较为复杂的长段气管重建问题。方法 :选用杂种成年犬 12只 ,将一叶肺组织脏层胸膜向内翻转缝合成管状内衬记忆合金网架与切除后的气管远近端行端端吻合 ,完成气管重建。结果 :8只实验犬获得存活 ,病理证实吻合口愈合良好 ,术后两周替代物管腔内即有新生上皮爬行。结论 :该实验提出了带血运的肺组织内衬记忆合金网架替代气管这一新方法。为长段气管缺损修补、重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重建术 气管手术 组织 记忆合金网架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陶瓷及其在人体硬组织替代中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梁芳慧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0年第6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人体硬组织 生物陶瓷 生物材料 氧化铝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证券市场发展的组织替代
10
作者 岳仁华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7-72,共6页
研究和实施证券市场两种组织力———行政组织力和市场组织力的相互替代 ,是推进我国证券市场市场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我国证券市场行政组织力的两次替代着手 ,分析了其进入和退出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为当前行政控制力从... 研究和实施证券市场两种组织力———行政组织力和市场组织力的相互替代 ,是推进我国证券市场市场化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我国证券市场行政组织力的两次替代着手 ,分析了其进入和退出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为当前行政控制力从证券市场及时地退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市场 组织 行政组织 市场组织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食管腺癌组织起源和组织学发病模式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立东 尤朵 +23 位作者 赵学科 宋昕 马磊 雷玲玲 徐瑞华 徐全晓 魏梦霞 蒋宁宁 王苒 李媛媛 陶潇龙 秦富强 李爱丽 张晓倩 卢玉娴 杨海军 张占阳 高慧丽 王霖瑞 张建东 李吉林 库建伟 周福有 高社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中国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食管鳞癌)发病率下降,食管腺癌发病率升高是目前食管癌研究领域的新变化^([1-3])。中国人食管癌组织学类型90%以上为食管鳞癌^([4]),与西方人群食管腺癌占比明显高于食管鳞癌^([5])不同。随着经济... 中国食管癌高发区食管鳞状细胞癌(简称食管鳞癌)发病率下降,食管腺癌发病率升高是目前食管癌研究领域的新变化^([1-3])。中国人食管癌组织学类型90%以上为食管鳞癌^([4]),与西方人群食管腺癌占比明显高于食管鳞癌^([5])不同。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西方膳食方式的引入等,肥胖和与之相关的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明显升高,进一步导致Barrett′s食管和食管腺癌的发病风险升高^([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腺癌 组织起源 组织学发病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下高校有组织科研的治理创新 被引量:4
12
作者 常亮 赵显嵩 杨春薇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43,共9页
高校是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的关键一环。通过对一体化布局的体系构成、结构逻辑与网络特征进行考察和分析,指出高校科技创新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结合点。回顾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高校科技创新取... 高校是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的关键一环。通过对一体化布局的体系构成、结构逻辑与网络特征进行考察和分析,指出高校科技创新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结合点。回顾和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高校科技创新取得的历史性进展与宝贵经验,指出有组织科研将引发高校科技创新的深刻变革。作为大学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高校科技创新治理结构的网络化育成,是推动和实现高校有组织科研治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应从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构建以“人”为中心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等方面着手,探索以治理创新推进高校有组织科研的实践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布局 科技创新 高校有组织科研 新型举国体制 治理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学和科研组织的数字时空互嵌模式再造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志峰 柯忻瑜 +1 位作者 沈振锋 陆思铭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77,共7页
现有高校教学与科研组织的设计模式阻碍了彼此的互动,强化了职能分化,教学与科研组织“此消彼长”的实践逻辑进一步强化了教学与科研组织的失衡,滞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高校教学与科研组织的目标、技术、结构、价值等内部要素存在着组... 现有高校教学与科研组织的设计模式阻碍了彼此的互动,强化了职能分化,教学与科研组织“此消彼长”的实践逻辑进一步强化了教学与科研组织的失衡,滞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高校教学与科研组织的目标、技术、结构、价值等内部要素存在着组织目标的传播性与生产性困境、组织技术的稳定性与灵活性困境、组织结构的紧密性与松散性困境、组织价值的保守性与开放性困境。因此,高校教学和科研组织融合需要数字化技术赋能,实现价值协商、促进目标交融、强化技术关联、突破结构壁垒,推动高校教学与科研组织之间深度融合,实现教学和科研组织的数字时空互嵌模式再造,继而实现知识生产和知识传授的融合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科教育 教学与科研组织 时空互嵌 教育数字化 组织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组织工程支架修复软骨损伤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振龙 侯振宸 +5 位作者 胡晓青 任爽 郭秦炜 徐雁 龚熹 敖英芳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4-387,共4页
目的:总结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团队修复软骨损伤的手术技术经验,提出了一种关节镜下组织工程支架修复软骨损伤的手术技术,旨在规范化相关手术操作。方法:阐述关节镜下组织工程支架修复软骨损伤的手术操作技术及技巧,介绍关节镜下... 目的:总结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团队修复软骨损伤的手术技术经验,提出了一种关节镜下组织工程支架修复软骨损伤的手术技术,旨在规范化相关手术操作。方法:阐述关节镜下组织工程支架修复软骨损伤的手术操作技术及技巧,介绍关节镜下脱钙皮质-松质骨支架完整的植入技术和手术流程,患者采取仰卧位,在麻醉完毕后建立关节镜手术入路,并在关节镜下对受损的部位进行探查;确认损伤部位的面积和部位后,对受损破碎的软骨进行清理,同时清理软骨边缘,确保切面平整、边缘稳定;在软骨损伤区域行微骨折术,之后再对损伤部位的大小进行测量;依据镜下测量结果对组织工程支架进行人工修剪,再通过套筒将支架直接植入;使用蜂窝状固定器植入可吸收钉固定支架;支架安装完毕后,反复屈伸膝关节10~20次,以确保稳定性和活动度;撤出关节镜并关闭创口。结果:从形态学和生物力学方面,脱钙皮质-松质骨支架都具有其他人工合成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势,支架的松质骨部分为细胞提供三维多孔生长空间,皮质骨部分则提供了必要的力学强度。手术采取全程关节镜下操作,把对患者的侵入性损伤最小化,同时使用可吸收钉进行固定,确保支架稳定,本技术可有效改善软骨损伤患者预后,对软骨损伤患者的关节镜下组织工程支架手术操作起到了规范作用。结论:通过关节镜下组织工程支架修复技术,可以成功对损伤的软骨进行修复,短期内改善症状,并提供较为理想的长期预后效果;对关节镜下组织工程支架的手术操作进行详解,以期对临床实践起到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组织支架 软骨 运动医学 手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处理对低碳马氏体不锈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迎春 杨彬 +3 位作者 万程 谷金波 迟宏宵 程兴旺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3-218,共6页
本文通过对低碳Cr-Co-Ni-Mo高合金不锈钢淬火后进行不同工艺的深冷和回火处理,并利用SEM、TEM、EBSD和XRD等组织表征方法和拉伸性能测试,研究了处理工艺对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单次冷处理,二次冷处理可以促进残余奥氏体向马... 本文通过对低碳Cr-Co-Ni-Mo高合金不锈钢淬火后进行不同工艺的深冷和回火处理,并利用SEM、TEM、EBSD和XRD等组织表征方法和拉伸性能测试,研究了处理工艺对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单次冷处理,二次冷处理可以促进残余奥氏体向马氏体的转变,晶粒细化,碳化物数量增多且分布更均匀,但二次冷处理时间为2 h时,在随后回火过程中发生奥氏体逆转变,导致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有所增加.延长二次冷处理时间至4 h,残余奥氏体体积分数大大减小,碳化物数量增加且分布更加均匀,位错密度增加,晶粒进一步细化,显著提高了材料的强度,而且保持了良好的强塑性匹配,其中屈服强度达1573 MPa,抗拉强度达1979 MPa,延伸率为1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冷处理 马氏体不锈钢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网络组织的知识动员机制——基于组织混合性和流动性视域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俊 吴珊珊 +2 位作者 周鹏 张佶 姚伟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0-129,共10页
虚拟网络组织混合性与流动性特征对组织知识管理带来挑战。因此,基于组织混合性和流动性特征分别构建基于共享知识库的简单知识动员机制,以及展现知识全生命周期变化以及组织成员行为感知状态的复杂知识动员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知识... 虚拟网络组织混合性与流动性特征对组织知识管理带来挑战。因此,基于组织混合性和流动性特征分别构建基于共享知识库的简单知识动员机制,以及展现知识全生命周期变化以及组织成员行为感知状态的复杂知识动员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知识动员机制发挥最大效能的4点实践策略,包括减少知识偏差、增强知识韧性、关注强弱联系与合理运用数字技术。知识动员机制构建充分利用组织混合性和流动性带来的多元化知识资源优势,同时,规避组织特性带来的低预测性、不稳定性等不足,对虚拟网络组织解决现存问题、实现组织知识跨界融合与衍生、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等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网络组织 组织混合性 组织流动性 知识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快速熔炼TC25G-TiAl4822梯度成分合金凝固组织演变行为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洋 冉先喆 +4 位作者 苏磊 孔德智博 程序 李卓 刘栋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5-104,共10页
未来高推重比先进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对新型高性能轻质高温压气机整体叶盘需求迫切。激光增材制造TC25GTiAl4822双金属梯度结构材料作为轻质高压压气机整体叶盘备选的一种重要材料体系,其梯度过渡层合金的成分选择和凝固组织研究对指导相... 未来高推重比先进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对新型高性能轻质高温压气机整体叶盘需求迫切。激光增材制造TC25GTiAl4822双金属梯度结构材料作为轻质高压压气机整体叶盘备选的一种重要材料体系,其梯度过渡层合金的成分选择和凝固组织研究对指导相关构件结构性能设计具有关键影响。为理解(1-x)TC25G-xTiAl4822梯度成分合金随粉末原料中TiAl4822预合金粉末含量变化而出现的凝固组织演变行为,利用激光快速熔炼技术制备了两种单一原料(TC25G和TiAl4822)成分合金锭和9种混合原料成分合金锭,并采用光镜、扫描电镜、XRD和透射电镜等材料表征设备和硬度测量装置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随原料中TiAl4822合金粉末含量的增加,合金凝固晶粒特征变化为树枝晶→等轴晶→树枝晶。合金室温显微组织发生如下的转变:α_(p)+α_(s)+β+α_(2)→α_(p)+α_(s)+α_(2)+β/B2→α+α_(2)+β/B2→α_(2)+B2→γ+γ/α_(2)+B2→γ+γ/α_(2);由于不同成分合金中的相类型和含量变化,合金维氏硬度值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趋势,且在粉末比例为50%~70%时具有极大突变,硬度由620HV降到450HV。上述相关研究结果为双金属过渡层合金的成分选择需避开中间比例粉末含量范围提供了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炼技术 梯度成分合金 凝固组织 相演变 硬度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士工作投入在管理关怀感知和个人-组织契合度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田书梅 魏永婷 +2 位作者 张霞 郑一宁 席祖洋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3,共6页
目的:分析临床护士工作投入在管理关怀感知和个人-组织契合度中的中介作用,为管理者制订管理措施、提高临床护士个人-组织契合水平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23年11月,选取北京市、湖北省6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临床护... 目的:分析临床护士工作投入在管理关怀感知和个人-组织契合度中的中介作用,为管理者制订管理措施、提高临床护士个人-组织契合水平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23年11月,选取北京市、湖北省6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个人-组织契合度量表、管理关怀性评估量表、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为调查工具,采用Amos 26.0软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结果:共调查临床护士1480名,个人-组织契合度得分为(183.74±25.89)分,管理关怀感知总分为(131.68±23.58)分,工作投入总分为(51.49±10.96)分,三者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工作投入在管理关怀感知和个人-组织契合度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量为0.112,占总效应的16.20%。结论:工作投入是管理关怀感知和个人-组织契合的中介变量,护理管理者可通过提高自身管理关怀的水平和素养,激发护士工作投入水平的提升,进而提高护士个人-组织契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工作投入 管理关怀感知 个人-组织契合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角协调模型”的高职院校有组织科研的合法性挑战及建构路径 被引量:1
19
作者 胥郁 雷世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37,共9页
为服务国家和区域技术创新,高职院校开展靶向、立地式的有组织科研成为必然选择。借助伯顿·克拉克提出的政府权力、市场和学术权威的“三角协调模型”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有组织科研存在国家规制、市场联结和学术自治三方面的合法性... 为服务国家和区域技术创新,高职院校开展靶向、立地式的有组织科研成为必然选择。借助伯顿·克拉克提出的政府权力、市场和学术权威的“三角协调模型”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有组织科研存在国家规制、市场联结和学术自治三方面的合法性挑战。高职院校有组织科研的合法性建构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强化政府主导,优化制度供给,夯实国家规制基石;二是突出特色优势,打造技术平台,巩固市场联结关系;三是加快组织变革,扩大成果影响,构建科研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组织科研 合法性 组织合法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组织科研视域下大学科研组织体系建设的生成逻辑与变革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霞玲 刘亚荣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89,共7页
大学科研组织体系建设是大学科技创新得以建制化、成体系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的重要基础,包括建设新型科研组织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外部需求以及协调新旧科研组织之间关系两个方面的内容。组织战略与目标是组织结构设计的基础,大学... 大学科研组织体系建设是大学科技创新得以建制化、成体系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的重要基础,包括建设新型科研组织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外部需求以及协调新旧科研组织之间关系两个方面的内容。组织战略与目标是组织结构设计的基础,大学科研组织变化源自大学科研生产活动多元化和生产组织复杂化。为了满足外部日益增长的科研需求和建设大学核心竞争力,大学倾向于维持一个体系庞杂、功能纷繁的科研组织体系,产生了“多而不优、大而不强”的问题。不同类型与功能科研组织之间的整合成为科研组织体系建设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在面向未来需求进行科研组织变革的过程中,现代大学主要采用嵌入、重组与融通的变革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组织体系 组织科研 科研生产 变革策略 研究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