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工程皮肤在糖尿病皮肤溃疡模型大鼠创面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广静 王正想 +2 位作者 刘杰 刘远 冯世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15-720,共6页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糖尿病大鼠溃疡模型创面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及背部打孔建立糖尿病溃疡模型,将6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12只,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支架组采用无细胞纤维蛋白支架行创面移...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皮肤修复糖尿病大鼠溃疡模型创面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及背部打孔建立糖尿病溃疡模型,将60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12只,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创面,支架组采用无细胞纤维蛋白支架行创面移植,成纤维细胞组采用含成纤维细胞的纤维蛋白支架行创面移植,表皮干细胞组采用含表皮干细胞的纤维蛋白支架行创面移植,组织工程皮肤组采用含成纤维细胞和表皮干细胞的纤维蛋白支架行创面移植。术后第2周和第4周,比较各组创面愈合率、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1、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相关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含量。结果:术后第2周和第4周,组织工程皮肤组创面愈合率>成纤维细胞组(表皮干细胞组)>支架组>对照组(P<0.05);IL-1、IL-2和TNF-α含量为组织工程皮肤组<成纤维细胞组(表皮干细胞组)<支架组<对照组(P<0.05);VEGF、bFGF和TGF-β1含量为组织工程皮肤组>成纤维细胞组(表皮干细胞组)>支架组>对照组(P<0.05);与其他组相比,组织工程皮肤组大鼠创面新生皮肤质地和韧性良好,皮肤形态成熟,可见胶原纤维成束状排列。结论:组织工程皮肤能够促进糖尿病溃疡大鼠模型创面愈合,可能与拮抗创面炎症损伤、促进相关血管生长因子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溃疡模型 大鼠 组织工程皮肤 炎性因子 血管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皮肤分泌细胞因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杨亚东 朱堂友 +2 位作者 伍津津 雷霞 毕建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85-987,共3页
目的 研究组织工程皮肤培养液中IL 1β、IL 6和IL 8的分泌情况。方法 收集组织工程皮肤制备过程中单层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 ,FB)培养液、胶原凝胶真皮替代物(dermalequivalent,DE)、复合壳多糖DE和复合壳多糖皮肤替代物(skinequival... 目的 研究组织工程皮肤培养液中IL 1β、IL 6和IL 8的分泌情况。方法 收集组织工程皮肤制备过程中单层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 ,FB)培养液、胶原凝胶真皮替代物(dermalequivalent,DE)、复合壳多糖DE和复合壳多糖皮肤替代物(skinequivalent,SE)培养液标本,ELISA法检测其中IL 1β、IL 6和IL 8分泌量。结果 复合壳多糖真皮基质促进FB、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KC)分泌IL 6、IL 8。SE分泌的IL 6、IL 8在DE加KC之后和SE形成分层表皮时形成两个高峰。结论 FB、KC在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中混合器官型培养时分泌IL 6和IL 8较明显,这些细胞因子可在创面愈合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多糖 组织工程皮肤 白细胞介素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表皮干细胞与HaCaT细胞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甘露 曹川 +2 位作者 李世荣 李建福 毋巨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1977-1980,共4页
目的比较人表皮干细胞(epidermal stem cells,ESCs)与人永生化角质细胞HaCaT作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的差异。方法Ⅳ型胶原快速黏附法分选表皮干细胞,无血清培养基DK-SFM培养,取第2代备用;应用DK-SFM培养HaCaT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 目的比较人表皮干细胞(epidermal stem cells,ESCs)与人永生化角质细胞HaCaT作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的差异。方法Ⅳ型胶原快速黏附法分选表皮干细胞,无血清培养基DK-SFM培养,取第2代备用;应用DK-SFM培养HaCaT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备用;利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真皮等价物(dermalequivalent);将上述备用的两种种子细胞分别接种在真皮替代物的表面,构建组织工程皮肤,先后进行浸没培养和气-液面器官型培养,从形态学、物理特性、HE染色等方面观察比较培养物的差异。结果以ESCs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收缩快,分层分化近似于正常皮肤,具有较好的张力和韧性。以HaCaT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分层少,生长慢,张力韧性较差。两种皮肤的直径都随培养时间的增加而缩短,且在3~7d各检测时相点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SCs比永生化的HaCaT细胞更适合作为种子细胞构建组织工程皮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干细胞 HACAT细胞 组织工程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皮肤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凌 伍津津 +2 位作者 朱堂友 鲁元刚 杨亚东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4-146,共3页
目的:研究组织工程皮肤培养液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分泌情况。方法:收集不同时相的单层成纤维细胞培养液、胶原凝胶真皮替代物(胶原凝胶DE)、胶原凝胶皮肤替代物(胶原凝胶SE)、复方壳多糖真皮替代物(复方壳多糖DE)、复方壳多... 目的:研究组织工程皮肤培养液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分泌情况。方法:收集不同时相的单层成纤维细胞培养液、胶原凝胶真皮替代物(胶原凝胶DE)、胶原凝胶皮肤替代物(胶原凝胶SE)、复方壳多糖真皮替代物(复方壳多糖DE)、复方壳多糖皮肤替代物(复方壳多糖SE)培养液样本,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其中VEGF分泌量。结果:成纤维细胞(FB)在三维培养时分泌的VEGF明显高于其单层培养时的分泌量,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VEGF的分泌量又高于胶原凝胶组织工程皮肤。大多数培养液中VEGF含量在48h内增长最快。结论:壳多糖组织工程真皮和皮肤能分泌较多的VEGF,有利于伤口的血管化,加速伤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壳多糖 组织工程皮肤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具有毛囊结构的组织工程皮肤及移植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史明艳 高雪 +2 位作者 杨学义 窦忠英 许尚忠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97-2104,共8页
旨在构建具有毛囊、汗腺等皮肤附属器官的组织工程皮肤,为人类毛发移植和受损皮肤修复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试验以山羊毛囊干细胞和真皮细胞为种子细胞,以羊膜、Ⅰ型胶原为支架材料,进行组织工程皮肤的体外构建,并将组织工程皮肤移... 旨在构建具有毛囊、汗腺等皮肤附属器官的组织工程皮肤,为人类毛发移植和受损皮肤修复的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试验以山羊毛囊干细胞和真皮细胞为种子细胞,以羊膜、Ⅰ型胶原为支架材料,进行组织工程皮肤的体外构建,并将组织工程皮肤移植到山羊体内(试验组,同时以羊膜代替组织工程皮肤进行移植作为对照组),观察和检测其对受损皮肤的修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人工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经体外培养25d后,发现有毛囊结构形成;人工皮肤经扫描电镜观察,显示表皮细胞出现角质化;移植30、60、90d后的瘢痕面积显示,试验组创面恢复平整,瘢痕面积极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移植270d后,活体组织切片检测发现,试验组真、表皮结构已发生重建,可见分化明显的基底层、毛囊结构,而对照组为致密的结缔组织。综上表明,本研究首次以山羊毛囊干细胞和毛囊真皮细胞为种子细胞,成功构建了具有毛囊器官的组织工程皮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毛囊 干细胞 组织工程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粘蛋白促进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基底膜构建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鲁元刚 伍津津 +4 位作者 张教扬 雷霞 杨涛 朱堂友 杨桂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2299-2301,共3页
目的证实外源性层粘蛋白能否促进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基底膜的构建。方法在体外培养组织工程皮肤的培养基中加入浓度为0、1、5、20μg/ml的外源性层粘蛋白,培养15d,通过HE染色及PAS染色,观察获得的组织工程皮肤的组织学特性;并利用... 目的证实外源性层粘蛋白能否促进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基底膜的构建。方法在体外培养组织工程皮肤的培养基中加入浓度为0、1、5、20μg/ml的外源性层粘蛋白,培养15d,通过HE染色及PAS染色,观察获得的组织工程皮肤的组织学特性;并利用免疫组化染色对基底膜的重要成分包括Ⅳ型胶原和层粘蛋白进行观察,观察基底膜构建情况。结果加入20μg/ml的层粘蛋白,可明显促进基底膜的形成,且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Ⅳ型胶原和层粘蛋白反应强阳性。结论层粘蛋白可促进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基底膜的构建,并呈浓度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皮肤 基底膜 层粘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细胞来源的组织工程皮肤及其实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韩军涛 王洪涛 +2 位作者 谢松涛 胡大海 朱雄翔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年第2期484-486,共3页
利用患者自体来源的皮肤细胞,在经过短时间的体外培养后构建组织工程皮肤,并对其移植后的转归进行动物实验观察。分离培养头皮中的角质形成细胞及创面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并在体外进行传代扩增。利用三维立体培养系统构建复合细胞膜片,移... 利用患者自体来源的皮肤细胞,在经过短时间的体外培养后构建组织工程皮肤,并对其移植后的转归进行动物实验观察。分离培养头皮中的角质形成细胞及创面来源的成纤维细胞,并在体外进行传代扩增。利用三维立体培养系统构建复合细胞膜片,移植于裸鼠背部全层缺损创面,以单层细胞膜片为对照,对其转归进行大体及病理学观察。体外分离培养的皮肤细胞在体外扩增2周后即可用于构建复合细胞膜片,在移植覆盖裸鼠全层皮肤创面后,伤口愈合良好,移植2月后的病理结果显示皮肤结构明显优于单层膜片移植。证明利用患者自体来源的皮肤细胞可快速构建组织工程皮肤,有望成为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皮肤 细胞培养 角质形成细胞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皮肤细胞对朗格汉斯细胞表型的影响
8
作者 毕建军 伍津津 +2 位作者 杨亚东 朱堂友 张才茂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00-1104,共5页
目的:研究异体组织工程皮肤种子细胞(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对朗格汉斯细胞的表型影响。方法: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诱导下培养出朗格汉斯细胞。培养... 目的:研究异体组织工程皮肤种子细胞(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对朗格汉斯细胞的表型影响。方法: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诱导下培养出朗格汉斯细胞。培养的朗格汉斯细胞与异体组织工程皮肤种子细胞共同培养后,检测其表型变化情况。随后将朗格汉斯细胞与淋巴细胞共培养后检测淋巴细胞的增殖程度。结果:诱导培养的朗格汉斯细胞低表达HLA-DR、CD80和CD86,不表达CD83。与异体组织工程皮肤种子细胞共培养后朗格汉斯细胞表型无明显变化,共培养后的朗格汉斯细胞无法刺激自体淋巴细胞增殖。结论:与异体组织工程皮肤种子细胞共培养后,朗格汉斯细胞仍保持不成熟的状态,这提示组织工程皮肤种子细胞免疫原性较低,移植后不易引起宿主的免疫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皮肤 角质形成细胞 成纤维细胞 朗格汉斯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皮肤治疗糖尿病足溃疡效果的网状Meta分析
9
作者 董莹莹 冯彦 +2 位作者 谢仙萍 何霞 王斌全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3-96,共4页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对7种不同类型的组织工程皮肤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entral、维普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医学数据库,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17年5月,纳入比...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对7种不同类型的组织工程皮肤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有效性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entral、维普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医学数据库,时间限定为建库至2017年5月,纳入比较不同类型的组织工程皮肤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人移植皮肤优于湿性敷料、胎盘、组织工程真皮、羊膜、脱细胞真皮基质;复合皮肤优于胎盘、组织工程化真皮、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工程化表皮、胎盘、羊膜优于脱细胞真皮基质;其他各种类型的组织工程皮肤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复合皮肤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最佳选择,在未来的研究当中,应当关注不同类型组织工程皮肤剂量成本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足 溃疡 组织工程皮肤 网状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皮肤种子细胞研究进展
10
作者 叶华 刘德伍 毛远桂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515-3517,共3页
组织工程皮肤是修复皮肤急、慢性缺损的重要生物活性材料,种子细胞对其修复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近年来组织工程皮肤种子细胞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表皮细胞与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是表... 组织工程皮肤是修复皮肤急、慢性缺损的重要生物活性材料,种子细胞对其修复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近年来组织工程皮肤种子细胞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表皮细胞与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s)是表皮的主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皮肤 种子细胞研究 体外传代培养 生物活性材料 表皮细胞 成纤维细胞 细胞分化 增殖分化能力 拟胚体 汗腺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素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构建组织工程化皮肤 被引量:4
11
作者 宋可新 乔群 +4 位作者 刘大庆 王晓军 赵茹 刘志飞 裴雪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2-407,483-486,共10页
目的探讨构建含有黑色素细胞组织工程化皮肤的方法。方法从人包皮组织中获取黑色素细胞,从人骨髓中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以二者为种子细胞,按照1∶10的比例混和培养,并与I型胶原膜复合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皮肤,对裸鼠创面进行修... 目的探讨构建含有黑色素细胞组织工程化皮肤的方法。方法从人包皮组织中获取黑色素细胞,从人骨髓中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以二者为种子细胞,按照1∶10的比例混和培养,并与I型胶原膜复合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皮肤,对裸鼠创面进行修复。通过大体标本观察、4,6-联脒-2-苯基吲哚(DAPI)体内示踪标记、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透射电镜观察等方法,观察组织工程化皮肤修复裸鼠皮肤创面缺损及黑色素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裸鼠创面皮肤生长良好,DAPI体内示踪标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100蛋白及透射电镜观察可以发现黑色素细胞以正常的组织结构形式分布于创面皮肤。结论黑色素细胞与BMSCs通过适当的比例及体外条件培养,与I型胶原膜复合可以在体外构建出具有黑色素细胞的组织工程化皮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胶原膜 组织工程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成波 吴克安 +1 位作者 王振芳 邹玉萍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314-2316,共3页
支架材料在人工皮肤的构建中起关键作用,按化学性质可分为合成类和生物类.前者主要研究通过表面仿生技术开发具有生物活性的聚酯类支架材料;后者主要研究用交联或与聚合物膜复合的方法来提高胶原的力学性能,用化学方法对壳聚糖进行改性... 支架材料在人工皮肤的构建中起关键作用,按化学性质可分为合成类和生物类.前者主要研究通过表面仿生技术开发具有生物活性的聚酯类支架材料;后者主要研究用交联或与聚合物膜复合的方法来提高胶原的力学性能,用化学方法对壳聚糖进行改性,提高脱细胞真皮基质的渗透性和血管化速度.新的研究重点为:支架材料表面与细胞的相互作用机理、制备结构仿生支架材料及复合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组织工程 支架材料 聚酯 壳聚糖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基复合型组织工程化皮肤制备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13
作者 刘婷 但卫华 但年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06期31-37,共7页
胶原基复合型组织工程化皮肤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研究热点。本文在介绍组织工程化皮肤的基础上,简要地综述和探讨了胶原改性的原理与方法、胶原基复合支架材料的造孔方法及其与孔结构之间的关系、种子细胞的选择、细胞与支架材料的复合... 胶原基复合型组织工程化皮肤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研究热点。本文在介绍组织工程化皮肤的基础上,简要地综述和探讨了胶原改性的原理与方法、胶原基复合支架材料的造孔方法及其与孔结构之间的关系、种子细胞的选择、细胞与支架材料的复合培养、血管化及其影响因素、及其它皮肤附属器官的再生等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并阐明了解决这些科学技术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为组织工程化皮肤的研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组织工程皮肤 支架 细胞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准静态平面流场的新型皮肤组织工程灌注式生物反应室设计与初步模拟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洋 蔡伟华 +3 位作者 伍津津 唐辉 杨涛 唐书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22-626,共5页
目的设计准静态平面流场的灌注式新型生物反应器,以适合组织工程皮肤的培养要求。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商业软件FLUENT模拟新型生物反应器中的流场及培养支架壁面上的切应力,设计出一种能够层叠、... 目的设计准静态平面流场的灌注式新型生物反应器,以适合组织工程皮肤的培养要求。方法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商业软件FLUENT模拟新型生物反应器中的流场及培养支架壁面上的切应力,设计出一种能够层叠、低剪切力、均匀平面流场的生物反应器。结果模拟结果表明筛网状支撑物及组织工程皮肤构建物表面处的最大切应力小于3×10-5N/cm2,且培养室中的流场是均匀的。结论新型生物反应器满足准静态平面流场的要求,有可能在未来的皮肤组织工程研究和生产中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灌注式生物反应器 皮肤组织工程 准静态平面流场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纤维连接蛋白在大鼠组织工程复合皮肤愈合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军琳 金岩 +4 位作者 郭征 刘晓亮 刘源 赵宇 胡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和纤维连接蛋白 (FN)在组织工程皮肤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以新生SD大鼠皮肤为原材料培养组织工程复合皮肤并将其移植到 15只成年SD大鼠 ,第 7、10、14、2 0、30天取标本 ,通过HE染色、免疫...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和纤维连接蛋白 (FN)在组织工程皮肤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以新生SD大鼠皮肤为原材料培养组织工程复合皮肤并将其移植到 15只成年SD大鼠 ,第 7、10、14、2 0、30天取标本 ,通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移植后不同时间的组织工程复合皮肤进行检测 ,观察创面愈合过程中bFGF、FN的表达变化及其与组织修复的关系。以做自体皮肤移植和正常Wistar大鼠做对照。结果 术后第 10天时bFGF、FN表达明显 ,术后第 10天以前和第 14天以后表达较弱。bFGF、FN在组织工程皮肤愈合过程中的变化与自体皮肤移植愈合过程相似。结论 在组织工程皮肤移植修复大鼠皮肤缺损中bFGF、FN有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纤维连接蛋白 大鼠 组织工程复合皮肤 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组织工程进化与三维组织打印技术的机遇及挑战
16
作者 太光平 吴克 蔡敬民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共6页
烧伤和慢性伤口的快速覆盖与愈合仍然是临床待解决的难题,当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皮肤移植及组织工程皮肤替代品覆盖。尽管过去组织工程皮肤的研究已经有很多成果,但许多难题仍未得到解决:比如缺乏血管网络、毛囊、汗腺、皮肤色素细胞等... 烧伤和慢性伤口的快速覆盖与愈合仍然是临床待解决的难题,当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皮肤移植及组织工程皮肤替代品覆盖。尽管过去组织工程皮肤的研究已经有很多成果,但许多难题仍未得到解决:比如缺乏血管网络、毛囊、汗腺、皮肤色素细胞等必要的皮肤功能单元。近年来,三维组织打印技术迅速发展,为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新思路。但在充分利用该技术之前,相应的种子细胞、生物打印墨水等问题亟待解决,并且要满足医药监管法规的要求,目前该领域中国及国际标准尚未建立。今后的研究应侧重于发掘新型细胞来源、创新生物墨水开发及发展规模化三维打印技术工艺。综述了皮肤组织工程产品的发展,总结现有的种子细胞来源和生物打印墨水材料。重点介绍了三维组织打印工艺的应用,干细胞衍生的种子细胞等用于再塑皮肤功能,支持伤口快速愈合及血管化,推进传统的组织工程制造工艺进入智能机器制造时代。最终利用三维组织打印技术,实现在体外打印与天然皮肤结构和功能相接近的高仿真皮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组织工程 三维生物打印 上皮细胞 成纤维细胞 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皮瓣的构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伟 姜平 +2 位作者 陈晓炜 廖云君 高建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9-522,共4页
目的应用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SCs)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脂肪并与已构建的复合皮组装培育,试构建出含脂肪层的组织工程化皮瓣。方法(1)构建组织工程脂肪从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ASCs并进行三系分化诱导鉴定。ASCs与胶原凝胶混合并进行体外成... 目的应用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ASCs)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脂肪并与已构建的复合皮组装培育,试构建出含脂肪层的组织工程化皮瓣。方法(1)构建组织工程脂肪从脂肪组织中分离培养ASCs并进行三系分化诱导鉴定。ASCs与胶原凝胶混合并进行体外成脂诱导,诱导15 d后分别进行倒置显微镜、油红O染色及HE染色观察。(2)构建复合皮从包皮组织中分离培养表皮细胞(Kc)和成纤维细胞(Fb)。Fb与胶原凝胶混合后培养5 d,将Kc接种到含有Fb的凝胶表面,在液面下培养4 d后移至气-液界面继续培养10 d形成复合皮。(3)构建含皮下脂肪组织的3层结构的皮肤复合组织将培养的复合皮与脂肪组织按正常皮肤结构顺序组装后继续培养3 d并行HE染色观察。结果(1)ASCs具有成脂、成软骨和成骨分化能力。ASCs凝胶复合物体外成脂诱导15 d后,可见细胞内充满圆形脂滴,呈单房或多房形,油红O染色及HE染色均显示为成熟脂滴。(2)经过气-液界面培养后,Kc成层分化,形成基底上层。(3)组装培育后的皮肤复合组织分3层,表层Kc成层分化并形成基底上层;中层和底层连接处细胞聚集;成脂分化的ASCs位于底层。结论分别应用Kc、Fb和ASCs三种细胞,在体外构建出组织工程化脂肪和复合皮,且按序组装培育,可构建出组织工程化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来源干细胞 组织工程皮肤 脂肪组织工程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毛囊细胞来源双层皮肤替代物的构建和组织学特征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堂友 郝飞 +3 位作者 伍津津 毕建军 吴国选 杨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87-1189,共3页
目的探索人毛囊细胞构建的双层皮肤替代物的组织学特征。方法用毛乳头细胞、真皮鞘细胞分别与外根鞘细胞构建复合壳多糖双层皮肤替代物,分析其体外和移植至大白鼠后的组织学特征。结果毛囊来源细胞构建的皮肤替代物中表皮细胞排列更紧... 目的探索人毛囊细胞构建的双层皮肤替代物的组织学特征。方法用毛乳头细胞、真皮鞘细胞分别与外根鞘细胞构建复合壳多糖双层皮肤替代物,分析其体外和移植至大白鼠后的组织学特征。结果毛囊来源细胞构建的皮肤替代物中表皮细胞排列更紧密、角化突出,真皮内可见与表皮相连的上皮细胞柱及球形膨大细胞团形成。结论毛囊细胞是构建皮肤替代物的良好细胞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囊 毛乳头细胞 真皮鞘细胞 外根鞘细胞 皮肤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生物反应器的生物力学 被引量:8
19
作者 樊瑜波 陶祖莱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03-203,共1页
组织工程,是指用工程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备组织和器官替代物,以恢复、维持或改善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是一个发展迅速、意义深远的生物医学工程应用领域。目前,组织工程化皮肤产品已正式进入临床应用,培育的组织工程... 组织工程,是指用工程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制备组织和器官替代物,以恢复、维持或改善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是一个发展迅速、意义深远的生物医学工程应用领域。目前,组织工程化皮肤产品已正式进入临床应用,培育的组织工程骨骼、软骨、血管、皮肤以及神经组织正在进行体内实验,组织工程肝脏、胰脏、乳房、心脏、手指、角膜等也可以在实验室里构建生长。组织工程已形成一个发展中的产业。但是目前组织工程距离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社会经济新的增长点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阻碍组织工程发展和临床应用的主要因素至少包括两点:(1)对调控组织的功能化培养的特定物理一生物化学因素知之还少;(2)高昂的生产成本和缺乏商业化的功能性组织工程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皮肤 生物反应器 生物力学 组织工程产品 生物医学工程 临床应用 生物化学因素 生命科学 工程科学 人体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9天的组织工程化真皮低温保存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欣 华泽钊 +4 位作者 杨光辉 崔磊 刘伟 曹谊林 程启康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22,共6页
组织工程化真皮的低温保存是皮肤组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皮肤组织库的建立有重要意义。以培养一定时间的组织工程化真皮为试材 ,以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辅以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 ,试验研究了低温保护剂预处... 组织工程化真皮的低温保存是皮肤组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皮肤组织库的建立有重要意义。以培养一定时间的组织工程化真皮为试材 ,以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辅以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 ,试验研究了低温保护剂预处理方式、降温程序及降温速率等条件对组织工程化真皮低温保存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 :将组织工程化真皮置于 2 1mol/L的DMSO溶液中 ,在 4°C下处理 1 5min ,再只将组织工程化真皮转入低温保存袋中 ,迅速热封口 ,以 1°C/min速率降温且无恒温处理可获得较高的细胞存活率 ( 72 8%~ 78%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化真皮 低温保存 皮肤组织工程 四唑盐比色法 细胞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