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SCs联合EPCs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血管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邢立行 李智伟 +4 位作者 张中洲 王小义 姜慧娇 陈雪玲 吴向未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8-242,共5页
目的为了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联合内皮前体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血管的可行性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的作用。方法首先... 目的为了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联合内皮前体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血管的可行性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的作用。方法首先分离、培养、扩增小鼠骨髓来源的MSCs和EPCs。剪裁、消毒、胶原包埋聚羟基乙酸(Polyglycolic acido,PGA)支架材料。按EPCs组、MSCs组、EPCs联合MSCs组、EPCs联合MSCs加b FGF培养组将各组细胞分别接种到处理过的PGA支架上制成细胞、PGA复合物,将以上制成的复合物在体外培养1周时分别用HE染色及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与PGA的相容性,培养8周时做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34、α-SMA蛋白水平,并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分后分析细胞、PGA复合物培养情况及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1周时,大量细胞贴附在PGA支架纤维上,细胞与PGA相容性良好;8周时各分组免疫组织化学α-SMA染色均为阴性;联合组免疫组织化学CD34染色阳性,并评分明显高于EPCs组和MSCs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Cs组染色评分明显高于MSCs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 FGF组与联合组之间染色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MSCs联合EPCs可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血管,两种细胞联合应用明显优于单种细胞应用,单独的b FGF应用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乙酸 间充质干细胞 内皮祖细胞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组织工程化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化血管构建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国宝 杨欢 +2 位作者 周江一 田吉迅 邓雅心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4-223,共10页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除了通过施加药物改善血管内膜血栓的凝结状况外,利用组织工程化血管对病变血管进行修复与置换,成为临床治疗的一种新的策略。天然生物材料的组织工程化血管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除了通过施加药物改善血管内膜血栓的凝结状况外,利用组织工程化血管对病变血管进行修复与置换,成为临床治疗的一种新的策略。天然生物材料的组织工程化血管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低免疫原性以及快速诱导血管新生,展现出巨大的临床应用潜能。总结了基于不同天然生物材料构建的组织工程化血管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其在血管再生中的作用,并探讨了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化血管构建 血管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氧促进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迁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心蕊 何旭 +1 位作者 王医术 李玉林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00-1102,共3页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 实验研究 细胞迁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定向诱导分化 HMSCS 组织工程化血管 低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