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移植修复裸露硬腭对上颌骨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石冰 宋庆高 +3 位作者 黄旭 李盛 鲁勇 杨维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5-258,共4页
目的 将构建的口腔黏膜异体移植修复腭裂术后遗留的裸露硬腭处 ,观察其对腭裂术后上颌骨继发畸形的防治效果。方法 分离提取SD乳鼠硬腭黏膜细胞并对其进行培养 ,以自制藻酸钠薄膜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的口腔黏膜。 3周龄雌性SD... 目的 将构建的口腔黏膜异体移植修复腭裂术后遗留的裸露硬腭处 ,观察其对腭裂术后上颌骨继发畸形的防治效果。方法 分离提取SD乳鼠硬腭黏膜细胞并对其进行培养 ,以自制藻酸钠薄膜作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的口腔黏膜。 3周龄雌性SD大鼠 ,随机分成 1个正常对照组和 3个实验组 ,每组 2 0只。正常对照组无任何处理 ,实验组均行左侧硬腭黏膜骨膜瓣切除 ,Ⅰ组切除后任其裸露 (裸露组 ) ,Ⅱ组、Ⅲ组分别行藻酸钠薄膜修复 (材料组 )和组织工程化的口腔黏膜修复 (黏膜组 )。术后 9周 (12周龄 )处死动物 ,体视显微镜下测量左右侧硬腭骨宽度 ,比较各组的非对称率。结果 裸露组与材料组左右侧硬腭骨宽度非对称率无差异 ;黏膜组非对称率小于裸露组和材料组。结论 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移植修复裸露硬腭对腭裂术后上颌骨继发畸形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 移植 修复 裸露硬腭 上颌骨 生长发育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骨髓基质细胞接种于纳米-羟基磷灰石构建组织工程化骨组织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毛曦 储成林 +1 位作者 毛钊 王建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 :探讨用骨髓基质细胞 (MSC)作为种子细胞 ,三维多孔纳米 羟基磷灰石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骨组织的可行性。 方法 :建立诱导大鼠MSC分化为成骨细胞的新的骨髓培养法 ,并进行鉴定。将诱导分化形成的成骨细胞 ,接种于三维多孔纳... 目的 :探讨用骨髓基质细胞 (MSC)作为种子细胞 ,三维多孔纳米 羟基磷灰石为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骨组织的可行性。 方法 :建立诱导大鼠MSC分化为成骨细胞的新的骨髓培养法 ,并进行鉴定。将诱导分化形成的成骨细胞 ,接种于三维多孔纳米 羟基磷灰石多孔支架中 ,培养 15天后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诱导分化的成骨细胞与三维多孔纳米 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的复合情况。 结果 :大鼠MSC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 ,其碱性磷酸酶活性和骨钙素的分泌逐渐形成 ,并不断地增加。接种于三维多孔纳米 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上的细胞生长良好 ,形成许多细小的钙结节和胶原纤维。 结论 :新的骨髓培养法可使大鼠MSC分化和增生为具有良好功能特性的成骨细胞 ,三维多孔纳米 羟基磷灰石是可利用的支架材料。用MSC作为种子细胞 ,三维多孔纳米 羟基磷灰石作为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化骨组织有很多优点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三维多孔纳米 羟基磷灰石支架材料 组织工程化组织 大鼠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载体材料聚乳酸羟基乙酸膜在兔皮下的埋植实验 被引量:3
3
作者 祁兵 李宏卫 +3 位作者 温玉明 王昌美 李龙江 宋晓陵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62-365,共4页
目的 为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的培养筛选合适的载体材料。方法 在兔皮下手术埋入8种不同组分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LCA),手术后第1、2、3、4周取出,分别观察其质量变化和周围组织反应情况。结果PLGA I、Ⅱ、Ⅲ分别在术后第2、3、4周时全部降... 目的 为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的培养筛选合适的载体材料。方法 在兔皮下手术埋入8种不同组分的聚乳酸羟基乙酸(PLCA),手术后第1、2、3、4周取出,分别观察其质量变化和周围组织反应情况。结果PLGA I、Ⅱ、Ⅲ分别在术后第2、3、4周时全部降解吸收,其余组PLGA在4周时仅降解50%左右;组织学观察,PLGA I、Ⅱ、Ⅲ在动物体内反应符合一般生物相容性材料的组织反应过程。结论 PLGAⅡ降解速度符合临床需要,且其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用作口腔黏膜组织工程载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 皮下 组织工程化 PLGA 载体材料 埋植 聚乳酸 羟基乙酸 组分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色素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构建组织工程化皮肤 被引量:4
4
作者 宋可新 乔群 +4 位作者 刘大庆 王晓军 赵茹 刘志飞 裴雪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2-407,483-486,共10页
目的探讨构建含有黑色素细胞组织工程化皮肤的方法。方法从人包皮组织中获取黑色素细胞,从人骨髓中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以二者为种子细胞,按照1∶10的比例混和培养,并与I型胶原膜复合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皮肤,对裸鼠创面进行修... 目的探讨构建含有黑色素细胞组织工程化皮肤的方法。方法从人包皮组织中获取黑色素细胞,从人骨髓中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以二者为种子细胞,按照1∶10的比例混和培养,并与I型胶原膜复合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皮肤,对裸鼠创面进行修复。通过大体标本观察、4,6-联脒-2-苯基吲哚(DAPI)体内示踪标记、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及透射电镜观察等方法,观察组织工程化皮肤修复裸鼠皮肤创面缺损及黑色素细胞的分布情况。结果裸鼠创面皮肤生长良好,DAPI体内示踪标记、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100蛋白及透射电镜观察可以发现黑色素细胞以正常的组织结构形式分布于创面皮肤。结论黑色素细胞与BMSCs通过适当的比例及体外条件培养,与I型胶原膜复合可以在体外构建出具有黑色素细胞的组织工程化皮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胶原膜 组织工程化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9天的组织工程化真皮低温保存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欣 华泽钊 +4 位作者 杨光辉 崔磊 刘伟 曹谊林 程启康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22,共6页
组织工程化真皮的低温保存是皮肤组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皮肤组织库的建立有重要意义。以培养一定时间的组织工程化真皮为试材 ,以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辅以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 ,试验研究了低温保护剂预处... 组织工程化真皮的低温保存是皮肤组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皮肤组织库的建立有重要意义。以培养一定时间的组织工程化真皮为试材 ,以四唑盐(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辅以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 ,试验研究了低温保护剂预处理方式、降温程序及降温速率等条件对组织工程化真皮低温保存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 :将组织工程化真皮置于 2 1mol/L的DMSO溶液中 ,在 4°C下处理 1 5min ,再只将组织工程化真皮转入低温保存袋中 ,迅速热封口 ,以 1°C/min速率降温且无恒温处理可获得较高的细胞存活率 ( 72 8%~ 78%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化真皮 低温保存 皮肤组织工程 四唑盐比色法 细胞存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口腔炎与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 被引量:5
6
作者 晁漪澜 陈龙华 +1 位作者 陈硕 朱晓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3086-3088,共3页
放射性口腔炎是一种放射线电离辐射导致的口腔黏膜损伤.是头颈部肿瘤放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表现为咽痛、黏膜充血、溃疡形成,重者伴有出血、脓性分泌物等。患者常常疼痛难忍,影响其正常进食、睡眠等日常生活,并造成严... 放射性口腔炎是一种放射线电离辐射导致的口腔黏膜损伤.是头颈部肿瘤放疗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通常表现为咽痛、黏膜充血、溃疡形成,重者伴有出血、脓性分泌物等。患者常常疼痛难忍,影响其正常进食、睡眠等日常生活,并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甚至被迫中断治疗[1]。为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必须寻找有效的方法治疗放射性口腔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口腔炎 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 口腔黏膜损伤 中断治疗 脓性分泌物 肿瘤放疗 电离辐射 黏膜充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关节软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林智军 王万明 刘航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9期2963-2965,共3页
关节软骨属于透明软骨,组织代谢活性较低,创伤及退变等所致的软骨损伤难以自我修复或以纤维软骨、纤维组织所填充替代。这种损伤可涉及全层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表现为关节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两个半世纪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探索修复... 关节软骨属于透明软骨,组织代谢活性较低,创伤及退变等所致的软骨损伤难以自我修复或以纤维软骨、纤维组织所填充替代。这种损伤可涉及全层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表现为关节的疼痛和功能障碍。两个半世纪以来,人们一直致力于探索修复软骨缺损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其中包括软骨刨削、钻孔、微骨折术、软骨组织移植术等,这些治疗方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限制如:供体来源不足、免疫排斥、生成软骨不佳、远期效果不好等.远不能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化关节软骨 自我修复 软骨损伤 组织移植术 透明软骨 代谢活性 纤维软骨 纤维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学因素在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吴华 吴纪饶 王曼莹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59-763,共5页
关键词 组织工程化软骨 力学因素 组织工程学技术 关节软骨 体外扩增培养 正常软骨细胞 修复方法 细胞黏附 生物相容性 软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角膜支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凯(综述) 吴欣怡(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45-948,共4页
近20年来,应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角膜组织——组织工程化角膜的构建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然而,能够广泛应用于临床的组织工程化角膜的构建仍不够完善。组织工程化角膜支架是构建组织工程化角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探寻生物相容性好、可... 近20年来,应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角膜组织——组织工程化角膜的构建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然而,能够广泛应用于临床的组织工程化角膜的构建仍不够完善。组织工程化角膜支架是构建组织工程化角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探寻生物相容性好、可降解并具有足够生物力学强度的支架材料是组织工程化角膜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课题。就组织工程化角膜支架的发展历程进行概括总结,评价不同支架材料的优缺点,拓展理想支架材料的研发视野,为可广泛用于临床的组织工程化角膜的研制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化角膜 胶原 角膜基质 支架 角膜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材料在组织工程化骨构建中的应用和展望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祎 叶茂昌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3-84,共2页
利用组织工程原理和方法构建的组织工程化骨已经为骨缺损的修复重建提供了全新思路和创新方法。其中细胞种植支架材料是骨组织工程研发的中心环节,通过基质材料在缺损病变部位建立一个有利于种子细胞吸附,
关键词 组织工程化 无机材料 骨构建 应用 组织工程原理 组织工程 修复重建 支架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人工骨支架的结构优化设计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娟 乌日开西.艾依提 滕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4040-4041,共2页
骨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骨折不愈合、大段骨缺损及骨肿瘤引起的骨折提供了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修复方法。种子细胞、支架和生长因子是组织工程研究的三大要素,其中支架是骨组织工程中最基础的要素,其结构不但会影响细胞的生存、信号发射... 骨组织工程技术的发展为骨折不愈合、大段骨缺损及骨肿瘤引起的骨折提供了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修复方法。种子细胞、支架和生长因子是组织工程研究的三大要素,其中支架是骨组织工程中最基础的要素,其结构不但会影响细胞的生存、信号发射、生长、增殖和重组,而且还会影响细胞的形状建模和基因表达[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骨支架 组织工程 支架结构 种子细胞 组织工程化 骨肿瘤 组织工程研究 中支架 骨缺损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化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蒋欣泉 陈传俊 张志愿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2年第4期199-200,203,共3页
利用促进成骨的蛋白多肽基因转染体外培养扩增的种子细胞,构建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化骨。通过种子细胞表达基因产物,可有效地促进新骨的形成,为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一种理想的方法。本文就基因修饰组织工程化骨的构建及其促进成骨的研究作... 利用促进成骨的蛋白多肽基因转染体外培养扩增的种子细胞,构建基因修饰的组织工程化骨。通过种子细胞表达基因产物,可有效地促进新骨的形成,为骨缺损的修复提供一种理想的方法。本文就基因修饰组织工程化骨的构建及其促进成骨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化 基因治疗 细胞因子 研究进展 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人工骨应用于兔的腰椎横突间融合
13
作者 龙厚清 李佛保 +3 位作者 王迎军 刘少喻 于滨生 廖威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26-630,634,共6页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化人工骨应用于兔腰椎横突间融合的骨愈合生物学特点及其融合效果。【方法】45只新西兰大白兔均行单节段双侧L5/6横突间融合术,依植骨材料随机分为A(自体髂骨)、B(组织工程化人工骨)和C(单纯支架)3组,每组15只... 【目的】探讨组织工程化人工骨应用于兔腰椎横突间融合的骨愈合生物学特点及其融合效果。【方法】45只新西兰大白兔均行单节段双侧L5/6横突间融合术,依植骨材料随机分为A(自体髂骨)、B(组织工程化人工骨)和C(单纯支架)3组,每组15只。术后2、6、12周分别处死动物3、3、9只,取出腰椎,通过大体观察、影像学、组织学和生物力学等方法分析融合状况。【结果】术后2周3组均未见骨性融合,12周大体标本观察A、B、C组融合率分别为66.67%(8/12)、83.67%(10/12)、0;生物力学测试A、B组融合者硬度和强度显著高于C组(P<0.01),A、B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组织学示B组融合块中央区典型软骨细胞较少,纤细编织骨包围支架材料周围,此区新生骨以组织工程骨的直接成骨为主。【结论】组织工程化人工骨用于兔腰椎横突间融合,可达到自体髂骨的融合效果,未吸收支架材料不影响局部生物力学功能,中央区骨形成主要是直接成骨过程,边缘区包括膜内成骨、软骨成骨和直接成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融合 植骨材料 组织工程化人工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基复合型组织工程化皮肤制备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
14
作者 刘婷 但卫华 但年华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06期31-37,共7页
胶原基复合型组织工程化皮肤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研究热点。本文在介绍组织工程化皮肤的基础上,简要地综述和探讨了胶原改性的原理与方法、胶原基复合支架材料的造孔方法及其与孔结构之间的关系、种子细胞的选择、细胞与支架材料的复合... 胶原基复合型组织工程化皮肤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研究热点。本文在介绍组织工程化皮肤的基础上,简要地综述和探讨了胶原改性的原理与方法、胶原基复合支架材料的造孔方法及其与孔结构之间的关系、种子细胞的选择、细胞与支架材料的复合培养、血管化及其影响因素、及其它皮肤附属器官的再生等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并阐明了解决这些科学技术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为组织工程化皮肤的研发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组织工程化皮肤 支架 细胞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支架材料构建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回植动物的比较
15
作者 王海燕 周曾同 张秀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115-1118,共4页
目的以不同支架材料聚羟基乙酸(PGA)和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Alloderm)构建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后回植裸鼠,观察其存活及生长情况。方法人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OFC)接种至PGA支架上培养7d后,将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分别与PGA-OFC和Allod... 目的以不同支架材料聚羟基乙酸(PGA)和脱细胞真皮基质材料(Alloderm)构建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后回植裸鼠,观察其存活及生长情况。方法人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OFC)接种至PGA支架上培养7d后,将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分别与PGA-OFC和Alloderm复合,液面下培养4~7d后,进行气-液界面培养7d,然后回植裸鼠背部皮下。回植后7、14d分别取材观察。结果以PGA和Alloderm为支架构建的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均可在裸鼠体内至少存活2周,并与裸鼠自身组织融合生长;在观察的第2周,以PGA为支架构建的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出现血管化,以Alloderm为支架构建的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上皮分化较为明显。结论PGA孔隙有利于细胞和血管的生长,但其强度随降解而降低;以Alloderm为支架的构建物显示出较清晰的组织学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 构建 回植 血管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牙周膜研究进展
16
作者 周彬 蒋滔 +1 位作者 程祥荣 王贻宁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3年第2期97-99,共3页
本文在回顾目前促牙周组织再生技术的内在弊端的基础上,阐述了组织工程化牙周膜修复和重建牙周组织缺损的机制及其应用前景,并对构建组织工程化牙周膜的基本要素、存在问题、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关键词 组织工程化 牙周膜 牙周组织再生 牙周韧带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组织工程化细胞膜片-种植体复合物对骨质疏松动物骨结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梁宏润 秦浩 +1 位作者 林云红 徐倩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1-496,共6页
目的:研究褪黑素(MT)-组织工程化细胞膜片-种植体复合物对骨质疏松动物骨结合的影响。方法:选30只雌性SD大鼠经去势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10只为假手术对照。在模型大鼠的胫骨干骺端植入钛种植体、细胞膜片+钛种植体、MT+细胞膜片+钛种植... 目的:研究褪黑素(MT)-组织工程化细胞膜片-种植体复合物对骨质疏松动物骨结合的影响。方法:选30只雌性SD大鼠经去势法建立骨质疏松模型,10只为假手术对照。在模型大鼠的胫骨干骺端植入钛种植体、细胞膜片+钛种植体、MT+细胞膜片+钛种植体,分别于4、8周取带种植体的胫骨干骺端标本,行种植体拉力测试,Micro-CT扫描,硬组织切片染色来综合评价其骨结合。结果:种植术后4、8周,实验结果均显示含MT的植体拔出时的最大力值、植体周围骨量、骨结合率均明显高于未含MT的2组,且含MT的植体最大拔出力值和骨结合率均为8周时大于4周时。结论:褪黑素-组织工程化细胞膜片-种植体复合物能提高骨质疏松大鼠种植体骨结合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褪黑素(MT) 组织工程化细胞膜片 种植体 骨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氨醇激酶1修饰的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对组织工程化骨成骨效果的影响
18
作者 吴景冬 李皓桓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研究鞘氨醇激酶1(sphingosine kinase 1,SPK1)修饰的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stromal cells,ADSC)对组织工程化骨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从SD大鼠脂肪细胞中分离提取的ADSC分为对照组(CON组)与实验组(SPK1组)... 目的研究鞘氨醇激酶1(sphingosine kinase 1,SPK1)修饰的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tissue-derived stromal cells,ADSC)对组织工程化骨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从SD大鼠脂肪细胞中分离提取的ADSC分为对照组(CON组)与实验组(SPK1组),分别感染10 MOI的CON和SPK1慢病毒,在感染病毒14 d后,分别使用茜素红和油红O染色,检测A_(595 nm)和A_(490 nm)以判定成骨、成脂能力,检测两组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变化。构建SD大鼠股骨缺损模型,在CON与SPK1两组ADSC与β磷酸三钙陶瓷(β-TCP)结合后,将组织工程骨填压至缺损处,4、6周后X线检测大鼠骨缺损修复情况,Western blot检测SPK1、骨形态发生蛋白7(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BMP7)表达变化。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CON和SPK1慢病毒感染效率分别为94.4%、94.9%;CON和SPK1组SPK1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3±0.10)vs.(1.29±0.17),P<0.05;CON和SPK1组A_(595 nm)分别为(0.20±0.02)vs.(0.41±0.01),A_(490 nm)分别为(0.72±0.01)vs.(0.51±0.02),均P<0.05。CON与SPK1的ALP活性分别为(1.42±0.09)vs.(2.68±0.09),P<0.01。在骨缺损修复中,第4周SPK1组大鼠骨缺损处形成的高密度组织面积显著大于CON组,在第6周时SPK1组大鼠骨缺损治愈,而CON组则尚有缺损。CON和SPK1组在感染病毒48 h后BMP7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3±0.16)vs.(4.46±0.23),P<0.05。结论 SPK1修饰的ADSC体外、体内成骨能力增强,其机制可能与BMP7激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氨醇激酶1 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 组织工程化 成骨能力 骨形态发生蛋白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s联合EPCs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血管的实验研究
19
作者 邢立行 李智伟 +4 位作者 张中洲 王小义 姜慧娇 陈雪玲 吴向未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8-242,共5页
目的为了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联合内皮前体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血管的可行性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的作用。方法首先... 目的为了探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联合内皮前体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血管的可行性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的作用。方法首先分离、培养、扩增小鼠骨髓来源的MSCs和EPCs。剪裁、消毒、胶原包埋聚羟基乙酸(Polyglycolic acido,PGA)支架材料。按EPCs组、MSCs组、EPCs联合MSCs组、EPCs联合MSCs加b FGF培养组将各组细胞分别接种到处理过的PGA支架上制成细胞、PGA复合物,将以上制成的复合物在体外培养1周时分别用HE染色及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与PGA的相容性,培养8周时做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34、α-SMA蛋白水平,并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分后分析细胞、PGA复合物培养情况及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1周时,大量细胞贴附在PGA支架纤维上,细胞与PGA相容性良好;8周时各分组免疫组织化学α-SMA染色均为阴性;联合组免疫组织化学CD34染色阳性,并评分明显高于EPCs组和MSCs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PCs组染色评分明显高于MSCs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 FGF组与联合组之间染色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MSCs联合EPCs可在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化血管,两种细胞联合应用明显优于单种细胞应用,单独的b FGF应用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乙酸 间充质干细胞 内皮祖细胞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组织工程化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生物材料在组织工程化血管构建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国宝 杨欢 +2 位作者 周江一 田吉迅 邓雅心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4-223,共10页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除了通过施加药物改善血管内膜血栓的凝结状况外,利用组织工程化血管对病变血管进行修复与置换,成为临床治疗的一种新的策略。天然生物材料的组织工程化血管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 心血管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除了通过施加药物改善血管内膜血栓的凝结状况外,利用组织工程化血管对病变血管进行修复与置换,成为临床治疗的一种新的策略。天然生物材料的组织工程化血管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低免疫原性以及快速诱导血管新生,展现出巨大的临床应用潜能。总结了基于不同天然生物材料构建的组织工程化血管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其在血管再生中的作用,并探讨了目前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化血管构建 血管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