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化物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类在腹主动脉瘤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1
作者 李艳 张业伟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305-1307,1311,共4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化物(u-PA)和明胶酶A(MMP-2)、明胶酶B(MMP-9)在腹主动脉瘤(AAA)组织中的表达及产生的源泉。方法用u-PA和MMP-2、MMP-9单克隆抗体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30例AAA组织和30例正常腹主动脉组织切片上检测u-PA和MM... 目的探讨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化物(u-PA)和明胶酶A(MMP-2)、明胶酶B(MMP-9)在腹主动脉瘤(AAA)组织中的表达及产生的源泉。方法用u-PA和MMP-2、MMP-9单克隆抗体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在30例AAA组织和30例正常腹主动脉组织切片上检测u-PA和MMP-2、MMMP-9抗原(蛋白);用u-PA的寡核苷酸探针和MMP-2、MMP-9的cDNA探针以原位杂交方法,在上述AAA组织和正常腹主动脉组织的冰冻切片上探测u-PA和MMP-2、MMP-9的mRNA。结果u-PA和MMP-9主要在AAA组织中层和外膜巨噬细胞表达,在正常腹主动脉组织中无表达;MMP-2在AAA组织中主要由中层平滑肌细胞表达,在正常腹主动脉组织中无表达。结论由巨噬细胞产生的u-PA直接激活原MMP-2和原MMP-9,在AAA形成和扩张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尿激酶酶原活化 明胶酶A 明胶酶B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皂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支架植入术后P-选择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孙继红 李淑梅 +2 位作者 张丹 费瑜 李睿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6-308,共3页
目的 :观察三七皂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血中 P-选择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的影响。方法 :4 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成功的患者 ,随机分为西药常规治疗 (对照组 ,2 2例 )和西药常规加路路通 ... 目的 :观察三七皂苷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血中 P-选择素、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其抑制物的影响。方法 :4 4例急性冠脉综合征行冠脉支架植入术成功的患者 ,随机分为西药常规治疗 (对照组 ,2 2例 )和西药常规加路路通 (三七皂苷 )治疗 (加中药组 ,2 2例 )。对患者术前及术后 1d、术后 1个月分别采肘静脉血 6 m L ,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ABC- EL ISA)测血清中 P-选择素 (Ps)、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 )及其抑制物 (PAI- 1)浓度水平。结果 :与冠脉植入术后 1d比较 ,加中药治疗 1个月后血清中 Ps的浓度 (9.170±1.5 0 0 ) g· L- 1 及 PAI- 1的活性 (0 .5 84± 0 .0 75 ) k AU· L- 1 均显著降低 (P<0 .0 5 ) ,而血浆中 t- PA的活性 (0 .877±0 .132 )明显升高 (P<0 .0 5 )。结论 :三七皂苷影响纤溶系统 ,从而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冠脉内局部血栓形成 ,防止支架术后再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放射摄影术 支架P-选择素/血液 组织酶原激活/血液 酶原激活 /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维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丁顺晶 李燕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80-281,共2页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激活剂栓体舒(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激活剂(栓体舒)50mg于90min内静脉注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激活剂栓体舒(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激活剂(栓体舒)50mg于90min内静脉注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观察血管再通的临床指标、不良反应及病死率。结果梗死相关血管再灌注率75%,6周病死率4.17%,出血发生率14.17%。结论小剂量栓舒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较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重组组织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 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治疗卒中后出血性转化生物学标记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伟 薛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573-576,共4页
关键词 重组组织酶原激活剂 出血性转化 栓治疗 学标记 卒中后 酶原激活抑制因子 凝血酶激活的纤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物活性初步探讨(摘要) 被引量:1
5
作者 杜长军 张春兰 王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77-277,共1页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物活性初步探讨(摘要)杜长军张春兰王健纤溶系统是机体阻止血栓形成的屏障。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的相互作用和平衡对纤溶系统活...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物活性初步探讨(摘要)杜长军张春兰王健纤溶系统是机体阻止血栓形成的屏障。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的相互作用和平衡对纤溶系统活化和调节有重要作用。高血压病存在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组织 酶原激活剂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卵巢大白鼠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与其抑制物的变化
6
作者 刘国勋 李青南 +1 位作者 吴铁 凌光鑫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88-190,共3页
测定了去卵巢大白鼠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去卵巢组血浆t-PA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PAI为9.7±1.2AU/ml,去卵巢组PAI为7.8±1.9AU/ml,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测定了去卵巢大白鼠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去卵巢组血浆t-PA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PAI为9.7±1.2AU/ml,去卵巢组PAI为7.8±1.9AU/ml,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去卵巢组血浆中PAI降低,可能与卵巢激素的减少有关。卵巢激素会促使PAI合成并释放增加,这可能是服用雌激素等避孕药者纤溶活性降低、血液呈高凝状态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酶原激活 酶原激活抑制 去卵巢大鼠 性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调蛋白诱导乳腺癌细胞表达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化物
7
作者 马林 Berthois Y Calvo F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2期1308-1310,1318,共4页
目的:在人乳腺癌模型上研究双调蛋白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化物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乳腺癌NS2T2A1细胞经双调蛋白反义cDNA质粒转染后经潮霉素B筛选获得表达双调蛋白反义RNA的AR-AS1及AR-AS3两个细胞克隆,转染空载体获得NS2T2A1V对照细... 目的:在人乳腺癌模型上研究双调蛋白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活化物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乳腺癌NS2T2A1细胞经双调蛋白反义cDNA质粒转染后经潮霉素B筛选获得表达双调蛋白反义RNA的AR-AS1及AR-AS3两个细胞克隆,转染空载体获得NS2T2A1V对照细胞,接种至裸鼠皮下形成肿瘤。测定细胞及肿瘤uPA表达水平,并研究uPA与细胞侵袭性之间的关系。结果:AR-AS1及AR-AS3细胞体外及体内uPA表达均被抑制。外源性双调蛋白可刺激对照细胞uPA的表达,并部分恢复AR-AS1及AR-AS3细胞uPA的表达水平。双调蛋白反义cDNA质粒转染及抗uPA抗体均导致乳腺癌细胞体外侵袭性的降低。结论:在乳腺癌模型上,uPA表达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密切相关。双调蛋白反义RNA表达可有效地抑制uPA的表达,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侵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调蛋白 反义 尿激酶酶原活化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浙蝮蛇抗栓酶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及其抑制物的影响
8
作者 陈恩宏 周希静 +2 位作者 扬玉秀 孙雪峰 王丽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S2期61-63,共3页
本文观察了江浙蝮蛇抗栓酶(Svate)对肾病综合征(NS)患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其抑制物(PAI)活性的影响。结果示:Svate治疗后血浆PAI活性明显降低,tPA活性轻度升高。提示Svate可能通过影响tPA及PAI而改善NS患者的纤溶状态。
关键词 江浙蝮蛇抗栓酶 肾病综合征 组织酶原激活剂 酶原激活剂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小鼠肾脏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表达 被引量:7
9
作者 陈丽萌 李学旺 +1 位作者 黄利伟 李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44-348,i002,共6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KKAy小鼠肾脏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mRNA表达与肾脏细胞外基质蓄积的关系。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KKAy小鼠和C57BL-J小鼠,分别于16、20和24周处死。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不同周龄...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KKAy小鼠肾脏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和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mRNA表达与肾脏细胞外基质蓄积的关系。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KKAy小鼠和C57BL-J小鼠,分别于16、20和24周处死。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不同周龄的KKAy小鼠及参照组C57BL/J小鼠的血浆PAI-1活性,RT-PCR法检测小鼠肾皮质tPAmRNA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肾皮质PAI-1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皮质层粘连蛋白表达。结果不同周龄KKAy小鼠肾皮质层粘连蛋白表达均高于同龄对照组(P<0.05)。2型糖尿病KKAy小鼠与C57BL/J小鼠血浆PAI-1活性的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但肾皮质tPAmRNA水平却显著降低,以16周时最为显著,仅为C57BL/J小鼠的47%,随周龄的增加,其差异逐渐减小。原位杂交显示KKAy小鼠PAI-1mRNA可在肾脏多部位表达,并以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内的表达为主,且明显高于同龄C57BL小鼠。结论2型糖尿病KKAy小鼠早期肾病时,细胞外基质蛋白的蓄积可能和tPAmRNA表达下调及PAI-1mRNA表达上调所致的纤溶酶降解细胞外基质作用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酶原激活抑制.1/组织酶原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缺失变体的工业化制备与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镇华 孙自勇 +7 位作者 陈于红 张菁 王石泉 杨庆 刘莉莉 丁楅森 陈新园 刘建宁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5,共9页
 将含有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缺失变体(K2tPA)重组表达质粒的工程菌经10L种子罐培养及100L发酵,IPTG诱导表达,其表达量为占菌体总蛋白的20%,表达产物经体外变复性、TI Sepharose亲和层析、SP 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每100L发酵液得...  将含有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缺失变体(K2tPA)重组表达质粒的工程菌经10L种子罐培养及100L发酵,IPTG诱导表达,其表达量为占菌体总蛋白的20%,表达产物经体外变复性、TI Sepharose亲和层析、SP 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每100L发酵液得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缺失变体(K2tPA)纯品4g,纯度达95%以上,比活大于500000IU/mg,内毒素及热源含量、宿主蛋白残留量、宿主DNA残留量等均达到临床使用标准.其分子量(质谱测定)、氨基酸组成、N、C-端氨基酸序列分析等均与理论值相符.同时进行了等电点测定及肽图分析等性质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组织酶原激活剂 缺失变体 制备 发酵 活化 纯化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 siRNA对大鼠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彦萍 田园园 +4 位作者 白林林 王卫丽 刘建 李文斌 马丽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00-905,共6页
目的:观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siRNA对博来霉素(BLM)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72只Wister大鼠分为4组,即对照组(control组)、BLM组、BLM+非特异siR-NA组(BLM+N组)和BLM+PAI-1 siRNA组(BLM+P组)。B... 目的:观察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siRNA对博来霉素(BLM)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72只Wister大鼠分为4组,即对照组(control组)、BLM组、BLM+非特异siR-NA组(BLM+N组)和BLM+PAI-1 siRNA组(BLM+P组)。BLM 5 mg/kg气管内滴入制作肺纤维化模型,control组注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造模后,于局麻下BLM+P组每周2次气管内注入PAI-1 siRNA 7.5 nmol(0.2 mL);BLM+N组注入相同剂量的非特异siRNA;control组和BLM组注入等体积的生理盐水,28 d共给药8次。分别于第7 d、14 d和28 d每组处死6只,左肺行肺泡灌洗测定PAI-1活性,右中叶肺组织RT-PCR法检测Ⅲ型胶原、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的mRNA表达。结果:造模后,7 d、14 d和28 d肺泡灌洗液中PAI-1活性持续升高,每周2次气管内注入PAI-1 siRNA可以使肺泡灌洗液中PAI-1的活性降低,与同一时点BLM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均P<0.05);模型组7 d、14 d和28 dⅢ型胶原、α-SMA和TIMP-1的mRNA表达明显增高,BLM+P组3个时点Ⅲ型胶原、α-SMA和TIMP-1的mRNA表达明显减少,分别与同一时点BLM组比较有明显差异(均P<0.05)。结论:每周2次气管内给予PAI-1 siRNA可以持续减少PAI-1表达。PAI-1 siRNA不但直接抑制肺纤维化进展,而且可以打破基质金属蛋白酶及组织抑制因子之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酶原激活抑制剂1 RNA干扰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缺失变体的药效学研究
12
作者 赵专友 刘厚孝 +5 位作者 张菁 陈于红 张巍 朱镇华 王石泉 刘建宁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27,共12页
 犬静脉给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缺失变体(K2tPA)1×106IU/kg、5×105IU/kg、2.5×105IU/kg对冠脉血栓产生显著的溶栓效果,栓塞冠脉血管很快出现再通,高、中、低剂量组残存血栓较溶剂对照组分别减少了72.7%、55.6%...  犬静脉给予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缺失变体(K2tPA)1×106IU/kg、5×105IU/kg、2.5×105IU/kg对冠脉血栓产生显著的溶栓效果,栓塞冠脉血管很快出现再通,高、中、低剂量组残存血栓较溶剂对照组分别减少了72.7%、55.6%、42.5%;心肌梗死范围明显缩小.血纤维蛋白原明显降解,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及陶土激活部分凝血酶时间明显延长,但抗凝血酶活性无显著改变.伤口出血量增加,出血时间延长.以上指标与等剂量(5×105IU/kg)的德国BoehringerMannheimGmbH产品Retavase作用相似.离体家兔血小板凝集实验结果表明:重组人K2tPA对家兔血小板聚集功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组织酶原激活剂 缺失变体 药效学 纤维蛋白原 血小板聚集 心脑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眼组织纤维化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谢琳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1期64-66,共3页
纤维化是许多眼科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应用抗纤维化药物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如 :5 -氟尿嘧啶、丝裂霉素 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等已用于实验和临床研究 ,本文重点提出转化生长因子 - β抑制剂核心蛋白多糖 (Decorin)
关键词 组织纤维 纤维化药 手术 丝裂霉素C 组织酶原激活剂 5-氟尿嘧啶 转化生长因子 -β抑制剂 核心蛋白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溶栓联合Solitaire FR型支架取栓术对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鹏 文洪波 +5 位作者 黄健康 邹荣成 丁洁 汪捷 舒永伟 丁朋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究静脉溶栓联合Solitaire FR型支架取栓术对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神经功能的影响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3月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17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 目的探究静脉溶栓联合Solitaire FR型支架取栓术对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血管再通、神经功能的影响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0月至2023年3月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患者17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6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研究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Solitaire FR型支架取栓术治疗。比较2组血管再通、神经功能、脑血流灌注和不良事件情况,随访90 d采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预后。结果2组成功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完全再通率高于对照组(68.60%vs 50.00%,P<0.05)。治疗后7 d、14 d,研究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脑血容量、脑血流量高于对照组,平均通过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治疗期间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90 d,研究组良好预后比例高于对照组(80.23%vs 63.95%,P<0.05)。结论静脉溶栓联合Solitaire FR型支架取栓术在急性大动脉闭塞性脑梗死中效果较好,血管再通效果理想,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栓子清除术 纤维蛋白解药 组织酶原激活 预后 Solitaire FR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肾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酶的纯化和部分鉴定
15
作者 王黄儒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4期11-15,共5页
采用肝素—Sepharose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自鼠肾提取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酶,产率5.1×10^(-5)%。在还原和非还原状态下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电泳酶谱分析均呈单一区带,证实产物仍保持单链状态。测得其分子量为70000。纤维平板... 采用肝素—Sepharose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自鼠肾提取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酶,产率5.1×10^(-5)%。在还原和非还原状态下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电泳酶谱分析均呈单一区带,证实产物仍保持单链状态。测得其分子量为70000。纤维平板试验和无纤维蛋白溶酶原纤维平板试验证实其活性依赖于纤维蛋白溶酶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纤维蛋白酶原激活酶 纤维蛋白酶原 纤维蛋白解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尿激酶原与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纤溶系统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35
16
作者 许骥 华琦 +9 位作者 刘力松 万云高 李东宝 胥照平 姜燕 杨旭 李天德 胡大一 刘荣坤 杨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 对比观察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Pro- UK)对全身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114 例符合溶栓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给予不同剂量的Pro UK或尿激酶(UK)进行溶栓。其中Pro -UK 30 mg及40 mg组26 例,50 mg组29例,60 mg组28例;UK组3... 目的 对比观察注射用重组人尿激酶原(Pro- UK)对全身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将114 例符合溶栓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给予不同剂量的Pro UK或尿激酶(UK)进行溶栓。其中Pro -UK 30 mg及40 mg组26 例,50 mg组29例,60 mg组28例;UK组31例。观察溶栓前和溶栓开始后2、24、48 h血浆纤溶酶原(PLG)、D 二聚体(D D)、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 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纤维蛋白原(Fib)的变化以及出血并发症,并于溶栓开始后90 min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比较Pro UK和UK组溶栓后的血管开通率。结果 各用药组溶栓开始后2 h的PLG及PAI活性较溶栓前显著降低(P<0.01),而D D和t PA活性较溶栓前显著升高(P<0.01);UK组溶栓开始后2 h Fib较溶栓前显著降低(P<0.01),而Pro UK各剂量组Fib降低不明显;以上所有变化在溶栓开始后24 h基本恢复;溶栓开始后2 h Pro UK各剂量组的Fib明显高于UK组(P<0.01),其他时间点各用药组之间的所有观测指标均无显著差异;各用药组之间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率和出血并发症均无显著差异;溶栓开始后2 h梗死相关血管开通组的PAI显著低于未开通组(P<0.01),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 UK溶栓后对全身纤溶系统激活较明显,与UK比较Pro -UK对全身纤溶系统无明显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尿激酶原 心肌梗死患者 系统 组织酶原激活(t-PA) 急性 酶原激活抑制 酶原(PLG) 梗死相关血管 出血并发症 冠状动脉造影 T-PA活性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PAI活性 栓前 Fib 对比观察 不同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蕲蛇酶对血管内皮细胞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许云禄 刘广芬 王晴川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14-818,共5页
目的 研究蕲蛇酶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纤溶活性的影响 ,探讨其抗栓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人脐带来源的脐静脉内皮细胞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 ,以光镜、电镜、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等方法鉴定内皮细胞 ,采用发色底物法 (S2 2 51 ... 目的 研究蕲蛇酶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纤溶活性的影响 ,探讨其抗栓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人脐带来源的脐静脉内皮细胞进行原代及传代培养 ,以光镜、电镜、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化等方法鉴定内皮细胞 ,采用发色底物法 (S2 2 51 )测定内皮细胞培养液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 PA)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 (PAI)的活性 ,ELISA法测定培养液中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含量。结果 所培养的细胞具有特征性Weibel palade小体 ,第Ⅷ因子特异性抗原阳性。蕲蛇酶使细胞培养液中t PA活性升高 ,t PA/PAI比值升高 ,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明显增加。结论 蕲蛇酶具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 PA ,提高其纤溶活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静脉 内皮 蕲蛇 蕲蛇酶 组织酶原激活 酶原激活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血浆纤溶酶相关蛋白含量检测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志刚 马希涛 +1 位作者 王思勤 唐学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74-776,共3页
目的:了解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Ⅰ(PAI-Ⅰ)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32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人群32例为对照组。根据病情将病例组分为轻度8例,中度11例,重度13例。检... 目的:了解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血浆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Ⅰ(PAI-Ⅰ)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32例为病例组,健康体检人群32例为对照组。根据病情将病例组分为轻度8例,中度11例,重度13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浆u-PA及PAI-Ⅰ水平。结果:①病例组血浆u-PA水平(789.25±78.90)ng/L,低于对照组的(1287.24±115.1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P<0.05);病例组血浆PAI-Ⅰ(1673.23±169.27)ng/L,高于对照组的(1065.99±107.3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P<0.05)。②病例组随病情的加重,血浆u-PA水平逐渐降低,PAI-Ⅰ水平逐渐增高(P<0.05)。结论: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存在纤溶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 尿激酶酶原激活 酶原激活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纤溶活性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华 蒲传强 +2 位作者 黄德辉 殷宗健 丛玉隆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78-180,共3页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 (ICVD)患者血浆纤溶活性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入选ICVD患者 86例 (ICVD组 ) ,根据病情又分为短暂脑缺血发作 (TIA)组 14例 ,脑梗死组 72例 ,并入选非脑血管病患者 4 3例作...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 (ICVD)患者血浆纤溶活性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入选ICVD患者 86例 (ICVD组 ) ,根据病情又分为短暂脑缺血发作 (TIA)组 14例 ,脑梗死组 72例 ,并入选非脑血管病患者 4 3例作为对照组 ,分别采用产色法测定血浆纤溶酶原 (Plg)、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 1(PAI 1)活性 ,荧光偏振光法测定血清Hcy,电化学发光法测定叶酸 ,同时常规测定血脂水平。结果 ICVD组 ,TIA患者和脑梗死患者血浆Plg、t PA活性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P <0 .0 5 )。ICVD组血清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t PA活性降低和高Hcy对ICVD的发生均有显著作用。结论 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组织酶原激活 高半胱氨酸 酶原激活抑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手术时间延长对腹膜间皮细胞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伟 李晓婷 +7 位作者 李云东 隋淑凤 谭春林 刘在波 刘莉 王学萍 王康 纪明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延长腹腔镜手术时间对人体腹膜间皮细胞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影响。方法对16例拟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和21例开腹手术(开腹组)的高中位直肠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在手术开始及随后45、90、120min采集壁腹膜标本,采用ELISA法... 目的探讨延长腹腔镜手术时间对人体腹膜间皮细胞及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影响。方法对16例拟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和21例开腹手术(开腹组)的高中位直肠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在手术开始及随后45、90、120min采集壁腹膜标本,采用ELISA法测定腹膜组织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水平;培养大网膜间皮细胞,用乳酸脱氢酶法测定间皮细胞损伤情况,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结果腹腔镜组腹膜组织中PAI-1水平于手术45、90、120min时显著低于开腹组,开腹组tPA水平在手术45min显著降低,但在腹腔镜组未有明显改变;延长手术时间可引起腹腔镜组腹膜间皮细胞乳酸脱氢酶活性增加、增殖活性降低。结论腹腔镜手术通过抑制PAI-1增量调节,延长腹膜纤溶作用,减少术后并发腹膜粘连形成。腹腔镜延长手术时间可增加间皮细胞损伤、降低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纤维蛋白解作用 组织酶原激活抑制剂 腹膜粘连 间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