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促进小鼠坐骨神经血-神经屏障损伤后的修复
1
作者 凌长春 陶贤梅 +3 位作者 萧瑶 胡华 陈祖林 宋后燕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7-600,共4页
目的观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对坐骨神经血-神经屏障损伤后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野生型小鼠和t-PA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利用持针器钳夹坐骨神经20 s。在损伤后第3,7,11,15天观察小鼠坐骨神经血-神... 目的观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对坐骨神经血-神经屏障损伤后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野生型小鼠和t-PA基因敲除纯合子小鼠,利用持针器钳夹坐骨神经20 s。在损伤后第3,7,11,15天观察小鼠坐骨神经血-神经屏障修复情况。采用尾静脉注射Evans Blue,观察野生型小鼠组和t-PA基因敲除小鼠组血-神经屏障渗透性的差异。利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观察两组小鼠损伤段坐骨神经血-神经屏障重要的组成性蛋白occludin的恢复情况。结果小鼠坐骨神经损伤后,t-PA基因敲除小鼠组血-神经屏障的通透性在损伤后第7,11,15天高于野生型小鼠组。免疫荧光及其Western Blot显示t-PA基因敲除延缓了坐骨神经损伤后occludin的表达。结论t-PA基因缺失对小鼠坐骨神经血-神经屏障损伤后的修复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与坐骨神经血-神经屏障损伤后,其组成性蛋白occludin的表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基因敲除小鼠 坐骨神经损伤 血-神经屏障 紧密连接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缺失变体基因的克隆及工程菌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陈于红 朱镇华 +6 位作者 刘蓓钫 张菁 傅一工 王石泉 张巍 杨庆 刘建宁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共6页
 利用RT PCR技术,从人脐带静脉上皮细胞中克隆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基因,将其接入TA克隆载体PCR2.1中,经DNA序列测定后,以该重组质粒DNA为模板,用PCR方法获得了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缺失变体(K2tPA)基因,将其转入pET29a,构建了重...  利用RT PCR技术,从人脐带静脉上皮细胞中克隆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基因,将其接入TA克隆载体PCR2.1中,经DNA序列测定后,以该重组质粒DNA为模板,用PCR方法获得了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缺失变体(K2tPA)基因,将其转入pET29a,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ET29a/K2tPA,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构成工程菌.经IPTG诱导表达,在40kDa处有一明显表达条带,表达量为约占菌体总蛋白的20%.该菌种在贮存与复苏及传代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质粒稳定性和表达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酶原激活剂变体基因 工程菌 质粒稳定性 表达稳定性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转基因功能鸡蛋的研究及其活性分析
3
作者 李银聚 程相朝 +3 位作者 张春杰 吴庭才 杜瑞玲 余祖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8-172,共5页
为探索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在鸡卵黄中积淀的可行性,开发具有抗心血管疾病的功能性鸡蛋,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别构建含有人t-PA基因和t-PA与鸡卵黄高磷蛋白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tPA和pPhosvitin-tPA,脂质体包裹后分... 为探索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在鸡卵黄中积淀的可行性,开发具有抗心血管疾病的功能性鸡蛋,应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别构建含有人t-PA基因和t-PA与鸡卵黄高磷蛋白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tPA和pPhosvitin-tPA,脂质体包裹后分别注射于初产蛋鸡的肝脏,Western blotting和ELISA检测t-PA基因在鸡肝脏中的表达和在卵黄中的积淀情况,琼脂糖平板溶圈法检测期其活性。结果显示,注射重组质粒后7d,卵黄中有分子质量为63kD的t-PA积淀,表达可持续5周,高峰表达量分别为39.16mg/L和53.92mg/L;琼脂糖平板溶圈法检测其活性表明,卵黄中的t-PA具有激活组织纤溶酶的活性。实验证明了外源基因表达产物在卵黄中积淀这一途径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酶原激活剂 卵黄高磷蛋白 功能性食品 卵黄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F对小鼠角质形成细胞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表达的调节
4
作者 连小华 杨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094-1097,共4页
目的 探讨小鼠表皮角质形成细胞 (KC)中 ,EGF对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 ,结合图像分析 ,定性及定量检测在EGF作用下的小鼠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 ,tPAmRNA/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小鼠表... 目的 探讨小鼠表皮角质形成细胞 (KC)中 ,EGF对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 ,结合图像分析 ,定性及定量检测在EGF作用下的小鼠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 ,tPAmRNA/蛋白质的表达。结果 小鼠表皮KC经EGF处理 12、2 4、48、72h后 ,tPAmRNA/蛋白质的量均增加 (P <0 .0 1) ,tPAmRNA表达的高峰出现于EGF作用 2 4h时 ,tPA蛋白质表达的高峰则出现于EGF作用 48h时。EGF联合 0 .5、1.0、1.5mmol/LCa2 + 作用小鼠表皮KC 48h ,与EGF单独作用小鼠表皮KC 48h时 ,tPAmRNA/蛋白质的表达 ,均显著降低 (P <0 .0 0 1)。结论 小鼠表皮KC中 ,EGF可以时间依赖方式促进tPAmR NA/蛋白质的表达 ,但受Ca2 + 浓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A EGF 基因表达 调节 表皮角质形成细胞 组织酶原激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牛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安靓 李振林 +2 位作者 黄伟民 黄吴键 李进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46-548,552,共4页
目的构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乳腺定位表达载体,使其在牛乳汁中高效表达,从而建立牛乳腺生物反应器。方法RT-TD-PCR法克隆目的基因,通过酶切、连接、分离、纯化等方法构建含t-PA-cDAN的乳腺定位表达载体;采用显微注射法和乳腺注... 目的构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乳腺定位表达载体,使其在牛乳汁中高效表达,从而建立牛乳腺生物反应器。方法RT-TD-PCR法克隆目的基因,通过酶切、连接、分离、纯化等方法构建含t-PA-cDAN的乳腺定位表达载体;采用显微注射法和乳腺注射法将融合基因转入小鼠的受精卵和小鼠及牛的乳腺组织中。结果显微注射法和乳腺注射法转基因后,t-PA可在小鼠和牛的乳汁中表达。结论所构建的乳腺定位表达载体可有效地使t-PA基因在小鼠和牛乳汁中表达,t-PA基因的表达不受转基因方法的影响,但t-PA在牛乳汁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小鼠的表达量,提示不同动物的乳蛋白调控系统有一定的差异,可能受着不同的因素或调控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酶原激活剂 乳腺生物反应器 基因定位表达 基因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炎细胞因子诱导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基因的表达
6
作者 姜颖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3年第5期395-395,共1页
致炎细胞因子会引起并加重炎症级联反应,在组织损伤中起重要作用。炎症局部纤溶酶原被纤溶酶原激活剂(PA)活化成纤溶酶,纤溶酶可致纤维蛋白溶解,引起组织损伤。目前就牙髓根尖周疾病中通过组织型-PA(t-PA)蛋白水解途径致组织损伤的机制... 致炎细胞因子会引起并加重炎症级联反应,在组织损伤中起重要作用。炎症局部纤溶酶原被纤溶酶原激活剂(PA)活化成纤溶酶,纤溶酶可致纤维蛋白溶解,引起组织损伤。目前就牙髓根尖周疾病中通过组织型-PA(t-PA)蛋白水解途径致组织损伤的机制及致炎细胞因子的作用研究较少。本研究目的是确定在培养的人牙髓细胞、牙龈成纤维细胞中致炎细胞因子IL-1α和TNE-α对PA/纤维溶酶系统的作用。 材料和方法 拔除健康的阻生第三磨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炎细胞因子 组织酶原激活剂基因 基因表达 牙髓病 根尖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PAI抑制作用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5
7
作者 朱美财 占志 +3 位作者 王雅静 刘成刚 石缨 蔡庆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65-569,共5页
目的: 构建t-PA活性不被PAI-1抑制的新一代t-PA突变体.方法: 根据t-PA的结构特点,去除t-PA分子中的指状区、表皮生长因子和Kringle1区,以含全长t-PA编码区序列的pUC18质粒为模板,经PCR扩增编码氨基酸1~3和176~527位的截短式t-PA DNA序... 目的: 构建t-PA活性不被PAI-1抑制的新一代t-PA突变体.方法: 根据t-PA的结构特点,去除t-PA分子中的指状区、表皮生长因子和Kringle1区,以含全长t-PA编码区序列的pUC18质粒为模板,经PCR扩增编码氨基酸1~3和176~527位的截短式t-PA DNA序列; 并将该t-PA分子中的PAI-1结合位点,即第373~384位核苷酸(AAG CAC AGG AGG)突变为(GCG GCC GCG GCG),相应的氨基酸KHRR则变为AAAA.结果:测序证实,t-PA突变体的DNA序列正确,将其克隆于大肠杆菌表达载体中,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表达蛋白占总菌体蛋白的30%,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蛋白质变性、复性,得到有活性的t-PA突变体.t-PA突变体与PAI-1反应后t-PA的活性未受到抑制.结论:t-PA突变体可能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肌梗死和脑血栓等血栓性疾病的强效且剂量要求低的新型生物工程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酶原激活剂 突变体 基因克隆 表达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在大鼠小胶质细胞缺氧/复氧模型上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杨雪莲 董强 +1 位作者 刘玲 王亮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6-232,共7页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neuroserpin,NSP)是否可以改变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对于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活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MG并鉴定。建立缺氧-复氧模型并鉴定... 目的探讨神经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neuroserpin,NSP)是否可以改变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对于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活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MG并鉴定。建立缺氧-复氧模型并鉴定。首先,使用ELISA试剂盒测定MG在缺氧/复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状态下自身释放tPA的含量,细胞被分为正常组、PBS对照组和OGD3h复氧不同时间组(1、3、5、7、24 h)。其次,研究NSP在MG缺氧/复氧时的作用,本部分实验分3组,分别为缺氧/复氧干预组、tPA干预组及tPA+NSP干预组。以上各组均设3个复孔,实验重复3次。采用倒置相差显微镜直接观察盖玻片上细胞形态学变化,CCK-8法检测各组间细胞增殖率,ELISA试剂盒测定IL-1β和NO含量。结果 MG在H/R时合成tPA,OGD3h复氧3h时释放量最多。H/R时MG激活,炎性因子IL-1β和NO的释放增多。tPA干预MG后,细胞活化并增殖、IL-1β和NO的释放增多。各NSP预处理组细胞活化、增殖和炎性因子的释放增多均没有tPA或H/R干预组明显。结论 MG在H/R时合成tPA。H/R早期即诱发了MG的活化。tPA可以进一步诱发MG的增殖和活化。H/R和tPA的干预均引起IL-1β和NO的释放。NSP可减轻H/R和tPA干预引起的MG活化和增殖,减少MG中IL-1β和NO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组织酶原激活剂 神经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 缺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李田田 孙伟伟 赵瑞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8-15,共8页
目的探索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评价指标。方法采用自体移植法将子宫内膜移植于大鼠肠系膜间,术后1、3、5、7、14、21、28 d分别随机抽取8只大鼠开腹观察病灶生长情况,采用美国生殖学会粘连分级(AFS)分级、Haber... 目的探索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粘连大鼠模型的建立方法及评价指标。方法采用自体移植法将子宫内膜移植于大鼠肠系膜间,术后1、3、5、7、14、21、28 d分别随机抽取8只大鼠开腹观察病灶生长情况,采用美国生殖学会粘连分级(AFS)分级、Haber粘连评分两种方法同时对盆腔粘连程度进行评分;同时采取各组病灶及周围粘连腹膜组织行HE染色;术后5、7、14、21、28 d组分别采取病灶周围粘连组织,对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 PA)含量进行动态检测。结果两种粘连评分方法均显示造模后5 d已形成典型的盆腔粘连;与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相比,造模5 d后各模型组大鼠盆腔粘连腹膜组织中t PA含量极度降低(P<0.01),造模28 d后t PA含量有上升趋势,但仍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及假手术组(P<0.01)。结论采用自体移植法将子宫内膜移植于肠系膜间建立EMs盆腔粘连模型,造模术后5 d即为成熟模型,t PA与EMs盆腔粘连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盆腔粘连 组织酶原激活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9和ZO-1在大鼠血神经屏障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少兵 胡柳 +3 位作者 迟晓慧 廖明锋 陈堃 张志发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41-546,共6页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 PA)通过miR-29对大鼠外周神经闭锁小带蛋白-1(ZO-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rt PA组(rt PA)和无催化活性rt PAi组(rt PAi)。3组大鼠分别在坐骨神经旁注射生...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 PA)通过miR-29对大鼠外周神经闭锁小带蛋白-1(ZO-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rt PA组(rt PA)和无催化活性rt PAi组(rt PAi)。3组大鼠分别在坐骨神经旁注射生理盐水、rt PA和rt PAi,2 h后利用real time RT-PCR、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坐骨神经内ZO-1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并采用real time RT-PCR方法检测坐骨神经miR-29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t PA组大鼠坐骨神经周围注射rt PA后,ZO-1的mRNA表达下降(P <0. 05),Western Blot发现ZO-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 <0. 05),免疫荧光检测同样发现ZO-1表达减少;无催化活性的rt PAi处理大鼠坐骨神经后,神经束膜内ZO-1的mRNA及蛋白水平同样明显下降(P <0. 05);与对照组相比,rt PA和rt PAi处理2 h后大鼠坐骨神经内miR-29表达均明显增高(P <0. 05)。结论:rt PA通过减少神经束膜中ZO-1表达水平,增加神经束膜通透性,其作用不依赖于其对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催化功能,可能通过增加miR-29表达下调ZO-1蛋白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神经屏障 重组组织酶原激活剂 闭锁小带蛋白-1 MIR-2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