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吸引力的影响因素元分析:基于过去25年研究的回顾 被引量:8
1
作者 翁清雄 吴松 《预测》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9-34,共6页
本文在对过去25年组织吸引力相关研究回顾的基础上,采用元分析的方法从工作的功能性特征、象征性特征,以及P-J匹配、P-O匹配等方面梳理和验证了组织吸引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探索和检验了上述因素与组织吸引力之间关系的潜在调节变量。元... 本文在对过去25年组织吸引力相关研究回顾的基础上,采用元分析的方法从工作的功能性特征、象征性特征,以及P-J匹配、P-O匹配等方面梳理和验证了组织吸引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探索和检验了上述因素与组织吸引力之间关系的潜在调节变量。元分析结果表明:功能性特征与组织吸引力显著相关,其中晋升机会(r=0.343)、薪资(r=0.327)与组织吸引力的相关性最高;象征性特征中,除强壮外,其他工作特征与组织吸引力均显著相关;P-O匹配(r=0.455)和P-J匹配(r=0.366)与组织吸引力之间的相关性较强;性别的调节作用显著,而研究对象和年龄的调节作用均不显著。研究还探讨了组织吸引力的未来研究方向及管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吸引力 元分析 功能性特征 象征性特征 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吸引力要素对员工敬业度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杨智勤 《华东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21-127,共7页
文章针对企业普遍存在的员工不敬业问题,研究从组织吸引力要素影响作用的视角展开分析。研究发现组织吸引力由工作价值、基础价值、发展价值与经济价值4方面要素构成,但基础价值与敬业意愿、敬业行为没有显著正向影响,经济价值仅与敬业... 文章针对企业普遍存在的员工不敬业问题,研究从组织吸引力要素影响作用的视角展开分析。研究发现组织吸引力由工作价值、基础价值、发展价值与经济价值4方面要素构成,但基础价值与敬业意愿、敬业行为没有显著正向影响,经济价值仅与敬业行为显著负相关。这部分解释了用人单位组织吸引力较高、员工敬业度反而较低的现象。发展价值对敬业行为有直接的正向影响,又可与工作价值一样,通过满意度、敬业意愿的中介作用,正向影响敬业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吸引力 工作满意度 员工敬业度 离职倾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吸引力在员工间的差异分析及其启示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智勤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2010年第1期54-56,87,共4页
文章在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量化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构成组织吸引力的信用价值、基础价值、成长价值、工作价值和氛围价值5个维度的重要性与样本员工人口统计特征的相关性;按照不同教育背景、职务层级和工龄的分类,对员工间组织吸... 文章在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运用量化研究的方法,分析了构成组织吸引力的信用价值、基础价值、成长价值、工作价值和氛围价值5个维度的重要性与样本员工人口统计特征的相关性;按照不同教育背景、职务层级和工龄的分类,对员工间组织吸引力各维度重要性的差异进行了比较,验证了组织吸引力的相对性与动态性,得出了样本中不同类型员工间的组织吸引力特征。最后还讨论了本研究在企业管理中的实践应用、启示及研究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吸引力 雇主吸引力 组织吸引力 人才吸引 人力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吸引力理论及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杨智勤 《企业活力》 2009年第8期87-90,共4页
本文在国内外现有关于最佳工作场所、雇主品牌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组织吸引力的概念:组织(企业、工作场所)所具有的,吸引外部人才,保持并激励内部人才的综合能力,包括组织吸引力预期和组织吸引力感知两部分。组织吸引力的本质是企业满... 本文在国内外现有关于最佳工作场所、雇主品牌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组织吸引力的概念:组织(企业、工作场所)所具有的,吸引外部人才,保持并激励内部人才的综合能力,包括组织吸引力预期和组织吸引力感知两部分。组织吸引力的本质是企业满足员工各种需求的现实能力、可能性估计和期望的实现程度。文章进一步阐述了组织吸引力评价的相对性、动态性等特征,以及其影响员工行为的过程。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综合,文章归纳出了组织吸引力七个层面的内容要素,阐述了组织吸引力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几个重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佳工作场所 雇主品牌 雇主吸引力 组织吸引力 人力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所有制调节作用下的名人CEO与组织吸引力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纪炀 周二华 +1 位作者 龙立荣 李彩云 《管理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75,共9页
依据信号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研究中国情境下名人CEO与组织吸引力的关系。采用组间多因子设计,分析CEO的名气和声誉对组织吸引力的不同影响,比较两者的相对重要性;然后,探询企业所有制对名人CEO和组织吸引力的调节作用,并借助多变量方... 依据信号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研究中国情境下名人CEO与组织吸引力的关系。采用组间多因子设计,分析CEO的名气和声誉对组织吸引力的不同影响,比较两者的相对重要性;然后,探询企业所有制对名人CEO和组织吸引力的调节作用,并借助多变量方差分析和层级回归,对12组(名气×声誉×所有制)共659名受试者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名人CEO的名气和声誉分别与组织吸引力正相关;相较名气,名人CEO的声誉对组织吸引力作用更为重要;所有制调节了名人CEO与组织吸引力的关系,特别是在国有企业中,隐藏瑰宝型CEO对求职者吸引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人CEO 组织吸引力 名气 声誉 企业所有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商业银行在线组织吸引力比较与效能评估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永乐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3,共3页
网站已成为商业银行人才招聘时吸引求职者的主要渠道,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在线组织吸引力的提高需要银行尽可能提供更多人力资源政策和银行背景信息。而信息提供是有成本的,商业银行如何通过低成本地提供有效信息,以提高在线吸引力并保证... 网站已成为商业银行人才招聘时吸引求职者的主要渠道,根据信号传递理论,在线组织吸引力的提高需要银行尽可能提供更多人力资源政策和银行背景信息。而信息提供是有成本的,商业银行如何通过低成本地提供有效信息,以提高在线吸引力并保证求职者与银行之间的有效匹配是在线吸引人才的关键,这就需要对网站在线吸引力的效能进行评估。基于银行在职优秀员工评价的AHP方法为银行提供了一个有效评估手段,它将有助于真正提高银行网站的在线组织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在线组织吸引力 AHP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增强高职院校吸引力的二维构想——基于工具-符号理论视角
7
作者 曹昭乐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52,I0004,共12页
借鉴工具-符号理论和组织吸引力的解释框架,以4所“双高”院校为例,剖析中国高职院校吸引力增强的主要特征和问题。在工具层面,高职院校吸引力整体趋“强”,特别是在学生报考初期,但增长态势不持续,主要原因有生源危机持续发酵,高就业... 借鉴工具-符号理论和组织吸引力的解释框架,以4所“双高”院校为例,剖析中国高职院校吸引力增强的主要特征和问题。在工具层面,高职院校吸引力整体趋“强”,特别是在学生报考初期,但增长态势不持续,主要原因有生源危机持续发酵,高就业率、升学率与低就业质量之间存在结构性矛盾等。在符号层面,高职院校吸引力增强态势更持久,但增幅不大,主要原因有市场需求的多变性和学生对专业认识的滞后性之间存在矛盾,社会文化根深蒂固,困限了高职院校符号吸引力的增强空间。可从强化高等职业教育核心功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与顶层设计相结合的双策略,推动高等院校吸引力持续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具-符号理论 组织吸引力 高职院校 教育功能 高校生源 大学生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求职者会产生吸引力吗——一项基于实验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4
8
作者 张麟 王夏阳 +1 位作者 陈宏辉 陈良升 《南开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6-130,共15页
在招聘新员工的活动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宣传其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但是关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否真的能够提升企业对求职者吸引力的问题,却鲜有研究深入探讨。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视角,本文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以探... 在招聘新员工的活动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注重宣传其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但是关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否真的能够提升企业对求职者吸引力的问题,却鲜有研究深入探讨。基于社会认同理论的视角,本文构建了一个被调节的中介模型,以探讨企业社会责任对于求职者产生的影响机制及其边界条件。本研究通过三个模拟招聘的实验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显著地正向影响组织吸引力,求职者预期的自豪感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起中介作用,而且这一中介作用受到企业规模的调节。此外,企业规模会影响求职者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动机的评价。本研究拓展了有关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关系的理论研究,为企业开展企业社会责任活动和人力资源招聘实践提供了指导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组织吸引力 企业规模 实验研究 人力资源招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