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1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民组织化程度衡量及其评价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敏 王礼力 郭海丽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8-93,113,共7页
现阶段,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呈低向度发展趋势,农业生产经营成本过高,农民收入水平降低,农产品交易困难等问题仍然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障碍。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保障我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综合现有的理论成果,界定了农... 现阶段,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呈低向度发展趋势,农业生产经营成本过高,农民收入水平降低,农产品交易困难等问题仍然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障碍。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保障我国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综合现有的理论成果,界定了农民组织化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评价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指标体系,基于235户社员的调查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测算农民组织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组织化程度 主成分分析法 农民专业合作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庄组织化程度与农地经营权流转——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李菁 冯国强 任晓丽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6-126,共11页
利用CLDS2017村庄以及家庭层面的问卷调查数据揭示村庄组织化程度如何影响农地流转率,从而为地方政府从村庄层面有针对性地推动农地流转提供决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村庄的组织化程度显著影响农地流转。具体而言,组织化程度每提升1%,农... 利用CLDS2017村庄以及家庭层面的问卷调查数据揭示村庄组织化程度如何影响农地流转率,从而为地方政府从村庄层面有针对性地推动农地流转提供决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村庄的组织化程度显著影响农地流转。具体而言,组织化程度每提升1%,农地流转率增加2.53%,家庭层面的微观证据也支持这一结论。在异质性影响上,组织化程度对山区农地流转的作用高于丘陵地带,对中西部地区的作用高于东部地区。机制分析的结果表明:村庄正式组织的组织化程度更为关键,农业专业合作社是村庄组织化程度作用于农地流转的重要渠道。研究启示:针对性地提升村庄的组织化程度,尤其是正式组织的组织化程度,以此建构起村委与村民以及村民之间良性的信任合作机制,因村制宜地落实农地流转的政策意图;充分发挥农业专业合作社对农地流转的促进作用,扩大合作社的覆盖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 组织化程度 农地经营权 土地流转 CL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的测度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吴中宝 王晓东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10,共8页
文章对我国流通产业组织化的内在动力、运行方式及组织化程度的价值判断做了概括性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从定量角度讨论了流通组织化程度问题,论文以集中度、企业数量和规模、产业壁垒、连锁化程度、大型交易市场规模、流通效率和流通... 文章对我国流通产业组织化的内在动力、运行方式及组织化程度的价值判断做了概括性分析。在此基础上着重从定量角度讨论了流通组织化程度问题,论文以集中度、企业数量和规模、产业壁垒、连锁化程度、大型交易市场规模、流通效率和流通产业集群为测度指标,分七个层面对国内流通产业组织化程度做了实证分析,认为我国流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是一个与整个流通产业发展和其它相关产业发展相依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产业 流通组织化程度 有效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畜牧业组织化程度 促进我国畜牧业发展 被引量:2
4
作者 满广富 武华光 周衍平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畜牧业 组织化程度 发展 中国 契约组织模式 畜牧合作组织模式 经纪人中介组织模式 专业市场组织模式 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庄组织化程度、土地流转与农民创业--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许恒周 南方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8-91,共14页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 2018)数据,实证分析了村庄组织化程度对农民创业的影响,并检验土地流转在此过程中是否发挥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村庄组织化程度对农民创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土地转出在此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异... 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 2018)数据,实证分析了村庄组织化程度对农民创业的影响,并检验土地流转在此过程中是否发挥中介作用。研究发现,村庄组织化程度对农民创业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土地转出在此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异质性影响上,我国村庄组织化程度对农民创业的影响程度由东向西依次递减,东部地区最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村庄非正式组织的组织化程度显著正向影响了农民创业,由“熟人社会”构建起来的村庄非正式组织现如今仍然是我国农民创业的主要推动力;而正式组织的组织化程度对农民创业的促进作用并不显著,农民对于正式组织缺乏信任,农民创业还是过度依赖非正式组织。此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农民创业。因此,要有针对性地提升村庄正式组织的组织化程度,注重建构正式组织与村民之间良好的信任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民创业的促进作用,营造良好的农村创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村庄组织化程度 农民创业 中介效应 农民专业合作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应对市场竞争 被引量:5
6
作者 邓丽霞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农民组织化程度 市场竞争 农民合作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促农增收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3
7
作者 曹宇波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37-37,共1页
许多学者指出,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三化”,就是“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农村工业化”。其中,“农业产业化”的目的在于提高农业生产力;“农民组织化”的目的则是实现农业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农村工业化”的目的在... 许多学者指出,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三化”,就是“农业产业化”、“农民组织化”、“农村工业化”。其中,“农业产业化”的目的在于提高农业生产力;“农民组织化”的目的则是实现农业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农村工业化”的目的在于 为农业提供技术、就业及服务支撑。三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从发展过程来看,“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是一个相对漫长的经济投入和积累过程,而”农民组织化“则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实效。为此可以认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促农增收的首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组织化程度 农业产业化 农村工业化 农业生产关系 农业问题 农业生产力 “三化” 相互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以来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的系统考察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昌文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70-75,共6页
改革以来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的系统考察赵昌文一般认为,农民组织化至少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指农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分工和协作的程度,它体现了农民与农民之间、农民与其它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其二是指农民作为劳动者和集... 改革以来我国农民组织化程度的系统考察赵昌文一般认为,农民组织化至少应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指农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分工和协作的程度,它体现了农民与农民之间、农民与其它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其二是指农民作为劳动者和集体经济主人的社会化组织水平,它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组织化程度 家庭经营 地区性合作经济组织 系统考察 我国农民 社区合作 改革以来 统一经营 组织形式 一体化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被引量:3
9
作者 韩晓翠 李俊丽 《经济前沿》 2003年第3期18-20,共3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严重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从而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一大体制障碍.因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较低,严重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从而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增加的一大体制障碍.因此,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后,在尊重农户的市场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推动和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重心的农村经营体制创新,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化程度 经营 合作经济组织 政府 农民 劳动者 增加农民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基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全面提高农业机械组织化程度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龙泉 《山东农机化》 2004年第9期11-11,17,共2页
关键词 基层 农机服务体系 体系建设 农业机械 组织化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化程度对产业链利益协调的影响--关于农业合作组织的思考
11
作者 吴珂 胡礼文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38-40,共3页
各国农业合作组织实践显示,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产品商品化率,更赋予农民维护自身权益的权力,农民收入随之增加。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其收入增长间存在正相关性。我国各级政府在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如生态农业、出口农业)、探... 各国农业合作组织实践显示,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产品商品化率,更赋予农民维护自身权益的权力,农民收入随之增加。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其收入增长间存在正相关性。我国各级政府在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如生态农业、出口农业)、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如农业产业集群)的同时,应致力于建立组织型农业。农民组织化程度高了,在市场经济中的话语权也就有了。相对于其他支农举措而言,组织是"本"。农业合作组织发展涉及组织规模、运营模式、资本构成、人才供应以及和市场的紧密度五个根本问题。政府相关工作的重点应放在壮大合作组织规模、完善制度设计、增强农业合作组织对外部资金的吸引力、建立合作组织经营管理人才的"廉价"供应和使用机制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化程度 产业链 利益协调 农业合作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大豆产业风险管理体系 提高大豆产业组织化程度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峭 《农产品加工》 2008年第7期11-13,共3页
近年来,我国大豆供需缺口不断扩大,使得大豆产业的深层次矛盾开始逐步显现,大豆产业濒临严重危机。其中,大豆产业组织化程度过低是根源所在,而大豆产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受制于风险管理体系。通过构建“农业保险+订单农业+农产品... 近年来,我国大豆供需缺口不断扩大,使得大豆产业的深层次矛盾开始逐步显现,大豆产业濒临严重危机。其中,大豆产业组织化程度过低是根源所在,而大豆产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受制于风险管理体系。通过构建“农业保险+订单农业+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一体化风险管理体系,可以有效地提高大豆产业的组织化程度,同时政府在大豆产业风险管理体系中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健全管理组织体系,创新风险管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理体系 组织化程度 大豆产业 期货市场 订单农业 农业保险 法律法规 管理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蜂农组织化程度是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确保蜂产品安全的关键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元强 《中国蜂业》 2008年第5期44-45,共2页
蜂产品安全是蜂产品的生命。我国养蜂生产由于长期是小农经济模式,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无法与国际市场接轨。蜂业合作社是蜂农互助性经济组织,实践证实:龙头企业+合作社+蜂农的蜂业合作社模式值得推广。
关键词 产品安全 标准化生产 组织化程度 蜂农 合作社 经济模式 养蜂生产 产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区农民组织化程度评价与建议
14
作者 王芳 过建春 《中国热带农业》 2009年第2期16-18,共3页
中国农民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社会群体,约占中国人口的70%,世界人口的15%,世界农民总数的35%,但组织化程度很低。数量庞大同时又是分散化、个体化生产和经营的中国农民,如何进入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是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 中国农民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社会群体,约占中国人口的70%,世界人口的15%,世界农民总数的35%,但组织化程度很低。数量庞大同时又是分散化、个体化生产和经营的中国农民,如何进入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是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许多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表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可以很好地解决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干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我国农民应在政府的正确引导下,或者自发组织,或者是由政府、企业牵头,以不同的形式组织起来,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组织化程度 评价 热区 中国农民 世界人口 世界贸易组织 分散经营 社会群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产合作社调查——多措并举提高渔民组织化程度
15
作者 龚忠智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17,共3页
2008年,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河蟹养殖面积17.5万亩,其中稻田虾蟹生态养殖6万亩,幼蟹培育3.5万亩,围拦网养殖3万亩,河沟养蟹5万亩,截止目前,该区已建立水产专业合作社11个,其中幼蟹合作社6个,河蟹养殖合作社5个。
关键词 专业合作社 宣州区 宣城市 安徽省 组织化程度 水产 渔民 幼蟹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村庄组织化程度能抑制农地抛荒行为吗? 被引量:17
16
作者 冯国强 李菁 +3 位作者 孙瑞 陈志杰 张思远 任晓丽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5-172,共8页
农地抛荒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治理难题,大量文献从经济增长路径、转型经济体经济运行特征的宏观维度以及农户决策情景的微观视角探讨农地抛荒的原因,却忽视村庄这一组织形态所起到的作用,以至于这类观点无法完全解释中国农地抛荒的... 农地抛荒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治理难题,大量文献从经济增长路径、转型经济体经济运行特征的宏观维度以及农户决策情景的微观视角探讨农地抛荒的原因,却忽视村庄这一组织形态所起到的作用,以至于这类观点无法完全解释中国农地抛荒的变化趋势与特征。文章利用中山大学2017年发布的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 2017)数据库村庄层面的问卷调查数据,来揭示了当代中国村庄的组织化程度与农户抛荒行为之间的关联逻辑,从中把握中国农地抛荒演变的规律。实证结果表明:(1)村庄的组织化程度对抛荒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村庄组织化程度每增加1%,农地抛荒的面积比重下降5.92%;(2)对于不同地形的村庄,村庄组织化程度的抑制作用存在异质性影响,对山区抛荒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丘陵地带,对平原地区的抑制作用不显著;(3)组织化程度对抛荒行为的抑制作用在地区之间存在异质性影响,对中、西部地区农村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东部地区农地抛荒行为的抑制作用不明显;(4)进一步分析表明,村庄组织化程度对抛荒行为的影响,主要依赖于村庄正式组织强有力的约束,并且在提升农地流转效率上,村庄的组织化程度存在积极影响。本文的政策含义是,提高农地集约化利用的程度,有效推进农地流转和实现乡村振兴,前提是提升村庄的组织化程度,尤其是提高村庄正式组织在经济活动、生产活动、政治活动以及社会治理中的组织化程度,强化村庄正式组织自我运转的能力;在提升村庄组织化程度的过程中,必须根据村庄禀赋特征因地制宜,不能搞政策一刀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 组织化程度 土地利用 抛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猪产业应重点提高组织化程度
17
作者 张照新 《中国畜牧业》 2012年第10期28-28,共1页
近期,猪肉价格又出现了波动。据有关媒体报道,目前生猪出厂价和猪肉价格自2011年*~10月进入下行通道后便连续下滑,3月底生猪出场价已跌至15.43元/千克,猪粮比价已接近6:1的警示线。4月下旬以来降速减缓,目前价格创近一年以来... 近期,猪肉价格又出现了波动。据有关媒体报道,目前生猪出厂价和猪肉价格自2011年*~10月进入下行通道后便连续下滑,3月底生猪出场价已跌至15.43元/千克,猪粮比价已接近6:1的警示线。4月下旬以来降速减缓,目前价格创近一年以来新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产业 组织化程度 下行通道 价格 猪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农业产业的组织化程度是当务之急
18
作者 张照新 《中国畜牧业》 2012年第22期32-32,共1页
近年来,随着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部分产品和产业出现了波动幅度加大、波动频率加快的现象,前些年出现的“豆你玩”、“蒜你很”、“姜你军”、
关键词 农业产业 组织化程度 对外开放 波动幅度 波动频率 农产品 市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组织化程度 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对青阳县建设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的调研与思考
19
作者 杨再峰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12年第3期19-20,共2页
近年来,随着安徽省青阳县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群众对发展现代农业和使用现代农业机械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自2004年国家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以来,在补贴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刺激下,该县农民购买、使用农机... 近年来,随着安徽省青阳县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民群众对发展现代农业和使用现代农业机械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自2004年国家实施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以来,在补贴政策和市场需求的刺激下,该县农民购买、使用农机具的热情逐年高涨,八年间全县使用国家和本县农机补贴资金2240万元,共补贴农机具5000余台套,直接带动青阳县农民投入3000万余元,直接受益农户4000余户,直接收益5900万元,为提高该县农机化装备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机作业 组织化程度 服务组织 服务能力 社会化 调研 补贴政策 农业机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化程度、风险规避与农户安全生产行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实证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帅 吴伟光 +2 位作者 刘强 金婷 徐定成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24-29,共6页
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背景下,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以浙江临安3200个水稻种植农户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组织化程度和风险规避条件下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差异,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计量模型实证... 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背景下,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以浙江临安3200个水稻种植农户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组织化程度和风险规避条件下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差异,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组织化程度、风险规避对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组织化程度和风险规避是影响农户安全生产行为的重要因素,参加农业合作组织的农户和购买农业保险的农户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相对较少,与未参加农业合作组织和未购买农业保险的农户相比,化肥用量分别减少190.75、157.58kg/hm^2,农药喷洒概率分别减少24.01%、20.87%;组织化程度和风险规避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交互项系数分别为-137.40、-0.2552,二者会同时影响农户的化肥和农药施用行为。此外,户主受教育程度、农业技术培训、非农就业、农家肥施用也可以显著减少农户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最后,从建立健全农业组织体系、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加强农业技术培训与提高农民教育水平等层面提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化程度 风险规避 交互效应 农户 安全生产行为 计量模型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