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芷根中香豆素类成分的组织化学定位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兰志琼 卢先明 +3 位作者 陈继兰 周毅 马逾英 胡友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36期66-68,共3页
目的:确定香豆素在白芷药用部位根中的积累部位,为进一步揭示白芷活性成分香豆素类及其积累规律与白芷内部结构及发育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结合冰冻切片技术、荧光显微技术对白芷根中香豆素类成分进行组织化学定位研究。结果:白芷木栓... 目的:确定香豆素在白芷药用部位根中的积累部位,为进一步揭示白芷活性成分香豆素类及其积累规律与白芷内部结构及发育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结合冰冻切片技术、荧光显微技术对白芷根中香豆素类成分进行组织化学定位研究。结果:白芷木栓层、木质部和栓内层、韧皮部中分布的分泌组织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均有明显的蓝色荧光发生,其中分泌组织的荧光与对照品欧前胡素的荧光相同,而同步阴性对照实验中分泌组织的荧光消失。结论:在白芷根中,香豆素类成分分布于分泌组织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芷根 香豆素 分泌组织 组织化学定位 自发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盘山鸡爪大黄茎蒽醌类化合物组织化学定位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章英才 黄新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6824-6826,共3页
[目的]为了系统掌握六盘山鸡爪大黄茎蒽醌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方法]以3年生不同成熟时期的六盘山鸡爪大黄茎为实验材料,采用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其蒽醌类化合物的组织化学定位特征及贮藏和积累的规律。[结果]随着茎的不断成熟,在茎的... [目的]为了系统掌握六盘山鸡爪大黄茎蒽醌类化合物的分布特征。[方法]以3年生不同成熟时期的六盘山鸡爪大黄茎为实验材料,采用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其蒽醌类化合物的组织化学定位特征及贮藏和积累的规律。[结果]随着茎的不断成熟,在茎的表皮、近表皮的1-2层皮层细胞及较内部皮层中,不同程度地增加贮藏和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蒽醌类化合物,成为茎外部贮藏和积累蒽醌类化合物的主要结构部位。成熟茎大型维管束的维管束鞘、初生韧皮部、初生木质部等组织和髓射线细胞分布了比幼茎多的蒽醌类化合物。[结论]蒽醌类化合物在茎中的分布是多位点的,随着茎发育程度的不同,其表皮、皮层、维管束和髓射线中蒽醌类化合物的分布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盘山鸡爪大黄 蒽醌类化合物 组织化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体生成素细胞在摩杂一代水牛垂体内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3
作者 宋小白 潘琼 +5 位作者 秦津 黎金秀 陈磊 韩涛 李瑞明 谢莹雪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1-823,共3页
黄体生成素(1uteinizing hormone,LH)是动物腺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糖蛋白类促性腺激素,它是LH分泌细胞受下丘脑脉冲式释放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GnRH)刺激后合成分泌的,在... 黄体生成素(1uteinizing hormone,LH)是动物腺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糖蛋白类促性腺激素,它是LH分泌细胞受下丘脑脉冲式释放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hin releasing hormone,GnRH)刺激后合成分泌的,在动物的性腺发生发育和繁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摩杂一代水牛是以摩拉水牛为父本与广西本地水牛为母本进行杂交的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体生成素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水牛 体内 分泌细胞 脉冲式释放 糖蛋白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龙竹茎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组织化学定位及其提取工艺研究
4
作者 王明悦 施蕊 +3 位作者 杨宇明 王娟 闫修瑜 吴义军 《林业调查规划》 2013年第1期14-16,21,共4页
以野龙竹竹茎为材料,采用组织化学定位方法,研究野龙竹茎中黄酮类物质的积累分布及含量;采用超声波萃取竹茎中的总黄酮,比较各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影响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萃取温度>料液比>超声萃取时间。通过正交试验... 以野龙竹竹茎为材料,采用组织化学定位方法,研究野龙竹茎中黄酮类物质的积累分布及含量;采用超声波萃取竹茎中的总黄酮,比较各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影响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萃取温度>料液比>超声萃取时间。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萃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70%,萃取温度为50℃,超声萃取时间为15 min,料液比为1∶25,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10.36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化学定位 黄酮类化合物 超声波 正交设计 野龙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钩藤生物碱的组织化学定位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阙云飞 王晓红 +4 位作者 吕享 李雪 杨胜伟 徐佳瑜 张明生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9年第3期27-32,共6页
利用石蜡切片、组织化学定位及生物碱含量测定技术,研究了钩藤营养器官的组织结构、总生物碱分布及含量。结果表明,钩藤根的次生结构发达,韧皮射线呈明显的喇叭口状;茎中维管射线排列整齐;叶片叶肉细胞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脉次... 利用石蜡切片、组织化学定位及生物碱含量测定技术,研究了钩藤营养器官的组织结构、总生物碱分布及含量。结果表明,钩藤根的次生结构发达,韧皮射线呈明显的喇叭口状;茎中维管射线排列整齐;叶片叶肉细胞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叶脉次生结构不发达;钩是由枝变态发育而来,解剖结构与茎相同。钩藤生物碱的组织化学定位显示,钩藤全株均有生物碱分布,根中主要分布在次生韧皮部及次生木质部,茎和钩中主要分布在韧皮部和木质部及皮层薄壁细胞,叶中主要分布在韧皮部和木质部及叶肉细胞。钩藤生物碱含量以茎最高,根、叶片及钩次之。钩藤营养器官总生物碱的组织化学定位研究,可为该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总生物碱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钩藤 营养器官 生物碱 组织化学定位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野荞根和茎的解剖结构及其黄酮组织化学定位研究
6
作者 唐链 陈庆富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2期1-5,共5页
以大野荞为研究对象,应用植物解剖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其根和茎的解剖结构及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为大野荞中有效成分的累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大野荞根的初生根为四原型,髓部发达。初生木质部导管为环纹加厚,而次生... 以大野荞为研究对象,应用植物解剖学和组织化学方法对其根和茎的解剖结构及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为大野荞中有效成分的累积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大野荞根的初生根为四原型,髓部发达。初生木质部导管为环纹加厚,而次生木质部导管为网纹和孔纹增厚。周皮及次生韧皮部含有少量的晶体,次生维管组织发达。茎由表皮、皮层和髓组成,次生木质部和韧皮纤维发达,导管为环纹增厚。(2)黄酮类化合物的分布:在根中,主要分布在周皮、韧皮部和维管形成层附近的薄壁细胞中;在茎中,主要分布在表皮、厚角组织、皮层薄壁细胞、韧皮薄壁细胞、束中形成层、木薄壁细胞中。大野荞根和茎的特有结构有助于其适应干旱环境,茎中黄酮的着色面积比根中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野荞 解剖结构 黄酮 组织化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花色素还原酶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7
作者 胡敏 何非 +3 位作者 王林林 潘秋红 段长青 石英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8年第6期14-17,共4页
以赤霞珠葡萄果实为试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果实发育过程中花色素还原酶(ANR)的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原位分析。结果表明,在果皮、果肉和种子中均可观察到ANR的存在;种子中的ANR主要定位于内珠被(in),果皮和果肉中的ANR则主要分... 以赤霞珠葡萄果实为试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果实发育过程中花色素还原酶(ANR)的分布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原位分析。结果表明,在果皮、果肉和种子中均可观察到ANR的存在;种子中的ANR主要定位于内珠被(in),果皮和果肉中的ANR则主要分布在维管束(VB)、果皮(BS)细胞壁和果肉(BP)细胞壁中,而且这种特异性分布并不随果实发育进程而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果实 花色素还原酶 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延胡索块茎组织结构与生物碱组织化学定位 被引量:1
8
作者 钟意欣禾 胡珂 +1 位作者 彭华胜 彭代银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75-78,共4页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月份延胡索组织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其所含生物碱的积累规律,对其生物碱进行组织化学定位。方法采集不同月份野生延胡索块茎,制作石蜡切片及冰冻切片,通过普通显微镜及荧光显微观察组织结构变化规律及生物碱在其中的分布...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月份延胡索组织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其所含生物碱的积累规律,对其生物碱进行组织化学定位。方法采集不同月份野生延胡索块茎,制作石蜡切片及冰冻切片,通过普通显微镜及荧光显微观察组织结构变化规律及生物碱在其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延胡索块茎总体呈新旧替代性生长;生物碱在除形成层外的各个组织中均有分布,其中靠近木栓层内部的部分含量较高;淀粉粒丰富处荧光更强。结论生物碱含量与淀粉粒的多少可能成正相关;增加延胡索的体表面积与淀粉粒的多少有利于提高生物碱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块茎 生物碱 组织化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小肠吸收纳豆激酶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研究
9
作者 段智变 江汉湖 赵小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48-52,共5页
目的研究口服纳豆激酶粗制液后,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溶栓酶)在小肠中的吸收定位情况.方法分离纯化得到电泳纯纳豆激酶,并经免疫得到兔抗纳豆激酶抗血清;实验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口服大豆提取液对照组、口服纳豆激酶粗... 目的研究口服纳豆激酶粗制液后,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溶栓酶)在小肠中的吸收定位情况.方法分离纯化得到电泳纯纳豆激酶,并经免疫得到兔抗纳豆激酶抗血清;实验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口服大豆提取液对照组、口服纳豆激酶粗制液实验组,10周后剖杀动物并取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组织固定,分别作HE染色,并用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Strept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 method,SABC)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各组均以PBS代替兔抗纳豆激酶抗血清作为替代对照,以正常兔血清代替兔抗纳豆激酶抗血清作为空白对照.结果HE染色结果表明,口服纳豆激酶不影响兔肠道的吸收功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与口服大豆提取液对照组各肠段未检出纳豆激酶免疫反应阳性部位,口服纳豆激酶粗制液实验组空肠纹状缘深棕色阳性吸收颗粒最多,且在上皮细胞胞浆中也有深棕色的阳性吸收颗粒,十二指肠与回肠纹状缘也有棕色、弥漫性的阳性吸收颗粒;各组的替代对照与空白对照均为免疫反应阴性.结论纳豆激酶可经口服被小肠吸收,空肠吸收效果最佳,回肠与十二指肠也都有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激酶 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口服 小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器官生物化学
10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2000年第9期21-22,共2页
0031514 鹌鹑的发展中松果体器官中pinopsin 免疫反应性细胞的分化:体内和体外免疫组织化学研究/Yamao M//Cell Tis-sue Res.-1999,296(3).-667~671医科情0031515 大鼠肾上腺和脊髓的间中侧柱中神经营养蛋白受体 trkB 和 trkC 及其配... 0031514 鹌鹑的发展中松果体器官中pinopsin 免疫反应性细胞的分化:体内和体外免疫组织化学研究/Yamao M//Cell Tis-sue Res.-1999,296(3).-667~671医科情0031515 大鼠肾上腺和脊髓的间中侧柱中神经营养蛋白受体 trkB 和 trkC 及其配体的表达/Schober A//Cell Tissue Res.-1999,296(2).-271~279 医科情0031516 豚鼠小肠和结肠中 c-Kit 阳性细胞网络的三维结构/Toma H//Cell TissueRes.-1999,295(3).-425~436 医科情0031517 海港鳄鱼 Crocodylus Porosus 胃肠道中的氧化氮合酶/Olsson C//Cell Tis-sue Res.-1999,29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蛋白 免疫反应性 医科 化学研究 氧化氮合酶 大鼠肾上腺 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松果体 器官生物化学 细胞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组织学
11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8年第2期10-10,共1页
9804077 人小支气管中有收缩性内皮素B(ETB)受体/Adner M//Eur Respir J.-1996,9(2).-351~355 一军大9804078 男性胎儿生殖道和成人前列腺中类固醇5α-还原酶2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Levine A C//J Clin Endoc Metab.-1996,81(1).-384~3... 9804077 人小支气管中有收缩性内皮素B(ETB)受体/Adner M//Eur Respir J.-1996,9(2).-351~355 一军大9804078 男性胎儿生殖道和成人前列腺中类固醇5α-还原酶2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Levine A C//J Clin Endoc Metab.-1996,81(1).-384~389 四军大9804079 心血管组织中的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和胃促胰酶/Nishimura H//KidneyInt.-1996,49(suppl 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内皮素水平 心血管组织 血管紧张素 支气管 收缩性 胃促胰酶 前列腺 生殖道 类固醇
全文增补中
肾上腺髓质素对慢性肾衰竭及血液透析患者血压的影响
12
作者 金领微 刘俊 《中国血液净化》 2009年第2期92-95,共4页
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是日本学者Kitamure等于1993年从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中分离纯化出一种由5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和杂交表明,肾脏是ADM分布较高的器官之一,其含量依次为嗜铬细胞瘤肾上腺〉... 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是日本学者Kitamure等于1993年从人肾上腺嗜铬细胞瘤中分离纯化出一种由52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而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定位和杂交表明,肾脏是ADM分布较高的器官之一,其含量依次为嗜铬细胞瘤肾上腺〉肺〉肾脏〉脑皮质、小肠、心脏。ADM在肾脏功能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肾衰竭进展至尿毒症血液透析时而成为毒素,属于中分子物质,血浆及组织ADM水平明显升高,而维持性低血压血液透析患者血浆及组织ADM水平更高,对血压影响及其机制。本文就该方面的内容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髓质素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患者血压 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患者血浆 氨基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151和整合素α3β1在大肠肿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婷 吴淑琴 +3 位作者 艾中伟 刘得水 刘海燕 荣玮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36,47,共5页
探讨CD151和整合素a3β1在直肠腺瘤及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各个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且研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方法对正常结直肠黏膜、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腺癌组织各120例进行CD151和整合素a3β1... 探讨CD151和整合素a3β1在直肠腺瘤及结直肠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各个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并且研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方法对正常结直肠黏膜、结直肠腺瘤及结直肠腺癌组织各120例进行CD151和整合素a3β1检测,并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CD151和整合素a3β1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D151结直肠正常黏膜、腺瘤、腺癌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21.7%、52.5%、72%,腺瘤和腺癌组织分别与正常黏膜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整合素a3β1在结直肠正常黏膜、腺瘤、腺癌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34.2%、55%、70%,腺瘤和腺癌组织分别与正常黏膜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结直肠腺癌中,CDl51和整合素a3β1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和肿瘤的部位、大小无相关性,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Duke’s分期有关。CD151和整合素a3β1在大肠正常黏膜、腺瘤及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经双变量相关分析,表达呈正相关。从图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Log-Rank检验可知,CD151+、a3β1、CD151+时与大肠癌患者5年生存期密切相关,是影响大肠癌预后的因素。结论:CD151和整合素a3β1在大肠癌的表达密切相关,提示CD151与整合素a3β1素复合物存在于大肠癌,其表达对预后产生明显的影响。CD151与整合素a3β1联合表达是临床预后判断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CD151 整合素a3β1 免疫组织化学双染共定位 联合预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肿瘤
14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2002年第6期148-149,共2页
0222624 用人乳头状瘤病毒通用引物来扩增人基因组序列/Fernandez Contreras M E//J Virol Methods.-2000,87(1-2).-171 ~175 医科图0222625 口腔增殖性疣状白斑(PVL):手术与手术加异丙肌苷联合治疗乳头状瘤病毒相关的口腔增殖性疣状... 0222624 用人乳头状瘤病毒通用引物来扩增人基因组序列/Fernandez Contreras M E//J Virol Methods.-2000,87(1-2).-171 ~175 医科图0222625 口腔增殖性疣状白斑(PVL):手术与手术加异丙肌苷联合治疗乳头状瘤病毒相关的口腔增殖性疣状白斑的比较/Femlano F//Int J Oral Maxillofac Surg.-2001,30(4).-318~3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状瘤病毒 口腔粘膜 增殖性 疣状白斑 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联合治疗 通用引物 北大 医科 颌面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
15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2001年第9期88-90,共3页
0132778 蛋白酪氨酸激酶受体 Tie-1和Tie-2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滑膜组织中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与血管生成和滑膜增殖的相关性/Uchida T//Ann Rheum Dis.-2000,59(8).-607~614
关键词 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 医科 相关性 细胞因子 蛋白酪氨酸激酶受体 类风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滑膜组织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
16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1999年第8期156-157,共2页
9930345 乳腺癌相关疾病上升的 nm23和转移有关基因 h-mts1(S100A4)的表达/Albertazzi E//DNA Cell Biol.-1998,17(4).-335~342 一军大9930346 在良性和恶性乳腺组织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Howarth D J C//Br J Cancer.... 9930345 乳腺癌相关疾病上升的 nm23和转移有关基因 h-mts1(S100A4)的表达/Albertazzi E//DNA Cell Biol.-1998,17(4).-335~342 一军大9930346 在良性和恶性乳腺组织中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Howarth D J C//Br J Cancer.-19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转化生长因子 相关疾病 乳腺组织 雌激素 原发恶性淋巴瘤 三苯氧胺 胰岛素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