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种小鼠肠上皮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秀梅 程帆 +4 位作者 刘维 孙涛 薛秀恒 李培英 王菊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5-31,共7页
【目的】比较4种小鼠肠黏膜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s)分离方法的分离效果,建立小鼠IECs的有效分离培养方法,获得小鼠IECs原代细胞,为后续研究做准备。【方法】分别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嗜热菌蛋白酶消化法、胶原酶Ⅺ和... 【目的】比较4种小鼠肠黏膜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s)分离方法的分离效果,建立小鼠IECs的有效分离培养方法,获得小鼠IECs原代细胞,为后续研究做准备。【方法】分别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嗜热菌蛋白酶消化法、胶原酶Ⅺ和中性蛋白酶Ⅰ联合消化法以及胶原酶Ⅰ和中性蛋白酶Ⅵ联合消化法共4种方法分离小鼠IECs并培养,通过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和细胞免疫荧光法对分离的IECs进行细胞特异性鉴定,比较4种方法的分离效果。【结果】组织块培养法所获IECs活力好,增殖能力强,但成纤维细胞污染较严重,细胞纯度低;胶原酶Ⅰ和中性蛋白酶Ⅵ分离法获得的IECs数量少且细胞增殖能力弱;嗜热菌蛋白酶消化法及胶原酶Ⅺ与中性蛋白酶Ⅰ联合消化法所获得的小鼠IECs纯度较高,原代培养时增殖能力稍弱于组织块培养法,但传代后增殖能力趋于稳定。通过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和细胞免疫荧光法对分离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分离的细胞多数为小鼠IECs。【结论】嗜热菌蛋白酶消化法及胶原酶Ⅺ与中性蛋白酶Ⅰ联合消化法均适合肠道上皮细胞的分离和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小肠上皮细胞 原代培养 组织分离培养 酶学分离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势毛棉杜鹃根部内生真菌多样性差异
2
作者 庄鹏 彭金根 +6 位作者 刘思佳 白宇清 张露文 李荣生 杨锦昌 谢利娟 蔡洪月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73,共13页
【目的】对生长于深圳市梧桐山的不同生长势的毛棉杜鹃根系内生真菌类群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筛选出具有代表性和对毛棉杜鹃生长有潜在积极作用的内生真菌,为毛棉杜鹃内生真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针对不同生长势的毛棉杜鹃根系... 【目的】对生长于深圳市梧桐山的不同生长势的毛棉杜鹃根系内生真菌类群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筛选出具有代表性和对毛棉杜鹃生长有潜在积极作用的内生真菌,为毛棉杜鹃内生真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针对不同生长势的毛棉杜鹃根系,通过扩增子ITS高通量测序和组织分离培养法,分析根系内生真菌类群和多样性。【结果】1)通过毛棉杜鹃根系真菌的扩增子ITS高通量测序分析,鉴定获得生长势好的样本183942条序列,注释出11门231种真菌,778个操作分类单元(OTU);鉴定获得生长势差的样本190918条序列,注释出10门202种真菌,1009个OTU,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是2种生长势中的主导菌门。2)α多样性分析显示:生长势好的毛棉杜鹃根系真菌群落的多样性高于生长势差的毛棉杜鹃;PcoA多样性分析表明,相同生长势的群落间相似性高,而不同生长势的群落间存在差异。3)功能预测分析显示:在生长势好的毛棉杜鹃根系真菌群落中,共生营养型真菌占比近60%;而在生长势差的群落中,腐生和共生营养型真菌各占约40%。4)基于组织分离培养法共鉴定出172种内生真菌,子囊菌门是2种生长势毛棉杜鹃根系真菌的主导菌门;生长势好、差的植株根系分别鉴定出98、109种真菌;从生长势好的毛棉杜鹃中分离出12株代表性真菌,生长势差的分离出6株代表性真菌;典型的杜鹃花类菌根真菌有树粉孢属类真菌和欧石楠无柄盘真菌,仅在生长势好的毛棉杜鹃根系中分离出。【结论】扩增子ITS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组织分离技术揭示了不同生长势毛棉杜鹃根系内生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存在差异,相较于生长势差的植株,生长势好的毛棉杜鹃根系中具有物种丰度更高和群落结构分布更加均衡的内生真菌群落,其中优势真菌群落树粉孢属、无柄盘菌属的种类和数量较多。本研究证实毛棉杜鹃根系微生物生态与植物生长势之间的潜在联系,为进一步探索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提供了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增子ITS测序 毛棉杜鹃 内生真菌 组织分离培养 生长势 真菌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耳的生理特性及有效优良菌种的制备原理(续) 被引量:7
3
作者 刘正南 郑淑芳 《中国食用菌》 1995年第6期9-11,共3页
金耳的生理特性及有效优良菌种的制备原理(续)刘正南,郑淑芳(国内贸易部昆明食用菌研究所昆明650223)金耳有效优良菌种的分离培养和菌种制备,是金耳引种驯化,特别是大面积段木,代料栽培能否顺利成功的首要问题和重要的技... 金耳的生理特性及有效优良菌种的制备原理(续)刘正南,郑淑芳(国内贸易部昆明食用菌研究所昆明650223)金耳有效优良菌种的分离培养和菌种制备,是金耳引种驯化,特别是大面积段木,代料栽培能否顺利成功的首要问题和重要的技术关键。鉴于大量的耳水分离培养,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耳 生理特性 有效优良菌种 子实体组织分离培养 制备原理 接耳法 投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阳地区切花(菊花、非洲菊、百合)病害发生种类调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新山 《中国林副特产》 2009年第1期75-78,共4页
通过田间调查以及采集材料,对沈阳地区切花中的菊花、非洲菊、百合常见病害进行了调查研究。在采集标样期间,主要观察每种花卉具体病症的病害直接镜检,鉴定到属,而对于那些未见病症的病害,需要在实验室中都做成盒式标本。本次调查主要有... 通过田间调查以及采集材料,对沈阳地区切花中的菊花、非洲菊、百合常见病害进行了调查研究。在采集标样期间,主要观察每种花卉具体病症的病害直接镜检,鉴定到属,而对于那些未见病症的病害,需要在实验室中都做成盒式标本。本次调查主要有3种花卉,共发现9种病害,并且对每种病害都提出了防治意见,对于指导生产,减少经济损失有着很大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花病害 典型症状 组织分离培养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