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组织关怀如何调节高校教师情绪劳动与工作倦怠的关系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李靖华
徐蕾
宿慧芳
-
机构
浙江工商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
出处
《重庆高教研究》
2016年第4期73-83,共11页
-
文摘
在社会转型发展背景下,高校教师的工作压力日渐增加,其情绪劳动是工作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探讨情绪劳动(表层行为、深层行为)对工作倦怠(情绪耗竭、去个人化、个人成就感低落)的作用机制,讨论组织关怀对情绪劳动和工作倦怠间关系的跨层次调节作用,对浙江省25所高校736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发现,组织关怀主要调节情绪劳动与情绪耗竭间的关系,对情绪劳动与去个人化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有限,对情绪劳动与个人成就感低落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因此,高校管理者应在现有体制下积极创新组织关怀途径,减缓教师情绪耗竭,降低教师工作压力。
-
关键词
情绪劳动
工作倦怠
组织关怀
高校教师
-
Keywords
emotional labor
job burnout
organization care
universities teacher
-
分类号
G64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G647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关怀性组织伦理氛围与组织公民行为关系探讨
被引量:2
- 2
-
-
作者
王春艳
-
机构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4-116,共3页
-
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编号为:2010SJD630010)
-
文摘
组织伦理氛围是组织内部占主导地位的伦理思维及其员工的感知,它通过与员工个体的价值理念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员工的行为决策。本文以481名员工为样本,对集体主义调节下的关怀性组织伦理氛围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关怀性组织伦理氛围对个体主导、团队导向、组织导向、社会导向的组织公民行为均呈正向影响作用;集体主义在关怀性组织伦理氛围与个体主导组织公民行为及关怀性组织伦理氛围与团队导向组织公民行为关系中起调节作用;集体主义在关怀性组织伦理氛围与组织导向、社会导向的组织公民行为关系中均没有调节作用。
-
关键词
关怀性组织伦理氛围
组织公民行为
集体主义
调节作用
-
分类号
C936
[经济管理—管理学]
-
-
题名跨层次视角下组织认同形成机制实证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殷晓彦
-
机构
烟台大学文经学院
-
出处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35-37,共3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4ZDA030)
-
文摘
本文基于对胶东半岛地区多家企事业单位289名员工的问卷调查,分析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与员工组织认同间的关系,探讨组织支持感和关怀导向的组织伦理气氛在其中的作用,进一步揭示社会交换机制在员工组织认同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揭示组织营造良好的关怀导向的组织伦理气氛的积极作用。
-
关键词
组织认同
高绩效人力资源实践
组织支持感
关怀导向的组织伦理气氛
-
分类号
C93
[经济管理—管理学]
-
-
题名资源保存理论下顾客欺凌对导游离职意愿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 4
-
-
作者
文彤
梁祎
-
机构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
-
出处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7-62,共1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责任视角下乡村旅游小企业参与旅游精准扶贫机制研究”(17BGL124)。
-
文摘
针对导游人员面对顾客欺凌时所感知的压力,文章借助资源保存理论,在对253位导游人员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多元分层回归模型分析顾客欺凌对导游离职意愿的影响,并探讨导游情绪耗竭、组织关怀在其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旅游作为具有高情绪劳动属性的服务工作,顾客欺凌加重了导游额外的、非正常的心理压力,破坏个体的资源平衡,导致导游对工作的规避与逃离,验证了顾客欺凌与导游离职意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研究进一步指出,作为个体内部资源消耗的表现,导游情绪耗竭在顾客欺凌与导游离职意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来自组织的关怀可以视为一种外部资源,其补充或改善能够弥补个体的情绪资源损耗,在顾客欺凌与导游离职意愿之间起调节作用。文章明确了顾客欺凌与导游离职意愿关系中内外资源补充平衡的理论解释。同时,针对组织关怀发挥调节作用的相应条件,文章强调要高度重视企业社会责任行为的时效性,尽早尽快实施组织关怀,才能实现良好的员工激励效果。
-
关键词
顾客欺凌
离职意愿
情绪耗竭
组织关怀
-
Keywords
customer bullying
resignation intention
emotional exhaustion
organization care
-
分类号
F590.65
[经济管理—旅游管理]
-
-
题名“没奔头”领导干部的行为趋向与化解艺术
- 5
-
-
作者
李晨曦
-
机构
中共河南漯河市委党校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8-90,共3页
-
文摘
领导干部"没奔头"集中体现为思想悲观消极、工作敷衍了事、行为任性偏执。领导干部"没奔头"的主要原因在于领导干部个人思想觉悟不高、组织对领导干部缺失关怀、领导干部职业晋升压力过大等。针对"没奔头"领导干部,各级组织部门可以通过增强组织对领导干部的关心关怀、努力拓宽领导干部职业上升渠道、适时适度为领导干部提供挑战性工作等方式加以管理。
-
关键词
领导干部
“没奔头”
行为趋向
思想觉悟
组织关怀
晋升压力
-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