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靶向切割和标签化(clevage under target and tagment,CUT&Tag)技术利用Tn5转座酶与Protein A/G的融合蛋白,引导Tn5酶至与靶蛋白结合的抗体附近,对靶蛋白结合的附近染色质区域进行切割,随后通过标签化处理对片段化染色质进行...染色体靶向切割和标签化(clevage under target and tagment,CUT&Tag)技术利用Tn5转座酶与Protein A/G的融合蛋白,引导Tn5酶至与靶蛋白结合的抗体附近,对靶蛋白结合的附近染色质区域进行切割,随后通过标签化处理对片段化染色质进行文库制备,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取特定位点或蛋白质结合位置的染色质信息。CUT&Tag技术在蛋白质和DNA相互作用的研究领域起到了重大作用,不仅可以了解组蛋白修饰发生的位置,而且可以明确转录因子结合的区域。相较于传统的染色质免疫沉淀高通量测序(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sequencing,ChIP-seq)技术,CUT&Tag技术具有信噪比高、可重复性好、实验周期短、细胞投入量低等优点,在早期胚胎发育、干细胞、肿瘤以及表观遗传学等研究领域体现出巨大优势。本文将针对CUT&Tag在代谢组织细胞(以小鼠原代胰岛细胞为例)的具体操作步骤进行描述,以提供一种研究代谢细胞的表观遗传学方法。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毛囊再生机制,通过调节细胞外基质(ECM)力学微环境来调控毛囊再生,并揭示在创伤诱导毛囊再生模型中p H值与代谢异质性分布形成的原因。方法采用创伤诱导毛发再生模型,通过多组学分析、免疫荧光双染、生信分析等技术手段,研究力学敏感因子SRF与血管分布的关系,以及血管分布与组织代谢之间的分子机制。进一步,通过干扰特定基因表达,检验p H值和代谢微环境对毛囊再生的影响。结果力学敏感因子SRF在真皮中心区域高表达,通过激活CCN2调控血管生长,导致中心区域血管数量少于边缘区域。中心区域的低氧环境促使糖酵解基因高表达,且中心区域p H值低于边缘区域。通过不同p H值处理,证实了p H 6.0条件下毛囊再生数量多于p H 5.0。此外,质子敏感受体GPR68在中心区域上调,与毛囊再生正相关。结论本研究揭示了ECM力学微环境、血管分布和代谢轴在调控毛囊再生中的作用,并发现通过调节p H值和代谢微环境可促进毛囊再生。
文摘染色体靶向切割和标签化(clevage under target and tagment,CUT&Tag)技术利用Tn5转座酶与Protein A/G的融合蛋白,引导Tn5酶至与靶蛋白结合的抗体附近,对靶蛋白结合的附近染色质区域进行切割,随后通过标签化处理对片段化染色质进行文库制备,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取特定位点或蛋白质结合位置的染色质信息。CUT&Tag技术在蛋白质和DNA相互作用的研究领域起到了重大作用,不仅可以了解组蛋白修饰发生的位置,而且可以明确转录因子结合的区域。相较于传统的染色质免疫沉淀高通量测序(chromatin immunoprecipitation-sequencing,ChIP-seq)技术,CUT&Tag技术具有信噪比高、可重复性好、实验周期短、细胞投入量低等优点,在早期胚胎发育、干细胞、肿瘤以及表观遗传学等研究领域体现出巨大优势。本文将针对CUT&Tag在代谢组织细胞(以小鼠原代胰岛细胞为例)的具体操作步骤进行描述,以提供一种研究代谢细胞的表观遗传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