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何杰金淋巴瘤P16基因缺失及其与组织亚型和治疗的关系
1
作者 姚红霞 胡志华 +3 位作者 苏群豪 陈志斌 李淑萍 柴玲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29-230,共2页
目的 探讨非何杰金淋巴瘤 (NHL)中 P1 6基因缺失情况及其与组织亚型和治疗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银染技术 (PCR- SSCP)检测 2 9例非何杰金淋巴瘤患者 P1 6基因的变化。结果  2 9例非何杰金淋巴瘤中 1 2例存在 ... 目的 探讨非何杰金淋巴瘤 (NHL)中 P1 6基因缺失情况及其与组织亚型和治疗的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银染技术 (PCR- SSCP)检测 2 9例非何杰金淋巴瘤患者 P1 6基因的变化。结果  2 9例非何杰金淋巴瘤中 1 2例存在 P1 6基因缺失 ,总缺失率 41 .3% ;1 2例缺失中有 6例在两个疗程化疗后缺失消失 ;高度恶性淋巴瘤缺失率高。结论  P1 6基因缺失在 NHL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其发生率与组织亚型和治疗效果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何杰金淋巴瘤 P16基因 组织亚型 基因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回波时间MRI影像组学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学亚型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杨帆 赵婧 +1 位作者 王竞 李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2-685,691,共5页
目的探索超短回波时间磁共振成像(UTE-MRI)影像组学模型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学亚型的预测能力。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12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行UTE-MRI检查的67例非小细胞肺癌的影像资料,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小绝对收... 目的探索超短回波时间磁共振成像(UTE-MRI)影像组学模型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学亚型的预测能力。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12月于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行UTE-MRI检查的67例非小细胞肺癌的影像资料,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及SelectKBest进行组学特征筛选。采用逻辑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别建立预测模型和评估诊断效能。基于1000次采样的Bootstrap和校准曲线用于预测模型的验证。结果共筛选出1个灰度游程长度矩阵特征、1个邻域灰度差矩阵特征和3个灰度区域大小矩阵特征用于建立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该模型能够较好地鉴别鳞癌和腺癌,曲线下面积为0.903(95%CI 0.806~0.962),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64%和78.26%。在基于Bootstrap的验证中,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性能,曲线下面积为0.882(95%CI 0.858~0.896);校准曲线显示该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一致性较好。结论基于UTE-MRI影像组学特征的预测模型能够有效鉴别肺鳞癌和腺癌,有望为术前无创评估非小细胞肺癌的组织学亚型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组织亚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母细胞瘤的组织病理亚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周晋星 邹子归 +2 位作者 何晓蓉 王陆华 张智弘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30-433,共4页
胶质母细胞瘤是成人恶性程度较高的脑肿瘤,临床病史较短,预后差。胶质母细胞瘤具有遗传异质性,在临床工作中需综合组织学形态与分子特征进行诊断与治疗。该文主要就胶质母细胞瘤的组织亚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进行综述。
关键词 胶质母细胞瘤 组织亚型 分子遗传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与肺腺癌及其亚型EGFR突变的相关性 被引量:4
4
作者 胡冰心 肖杰 +3 位作者 付哲荃 程登峰 修雁 石洪成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54-559,共6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18F-FDG 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与肺腺癌及其不同组织学亚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5例经病理...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最大标准化摄取值(18F-FDG maximum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与肺腺癌及其不同组织学亚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05例经病理证实为肺腺癌患者的PET/CT图像与临床病理学资料,包括年龄、最大径、性别、吸烟史、是否转移、分期、组织学亚型及分化程度。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得出纳入分析的变量中与EGFR突变相关的因素,并制作计分量表预测EGFR突变状态。结果EGFR整体突变率为63.6%(194/305),EGFR突变与女性(72.9%vs.54.0%,P=0.001)、不吸烟(68.2%vs.46.0%,P=0.001)、SUVmax≤5.5(75.2%vs.57.1%,P=0.006)及中低危分组(67.4%,65.2%vs.44.9%,P=0.012)显著相关。计分量表得分与EGFR突变显著相关(P<0.001),ROC定义得分>2为最佳截断值,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64.4%、59.6%及62.6%。结论PET/CT对EGFR突变有一定的预测价值,接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SUVmax,则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肺腺癌 组织亚型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计分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样囊性癌组织中CD4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徐五琴 张伟璇 +1 位作者 徐国祥 张帆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1-325,共5页
目的探讨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中CD43的表达,比较其在ACC不同组织学亚型、涎腺ACC与非涎腺ACC之间的表达差异,分析ACC中CD43与CD117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2019年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病理科ACC 96... 目的探讨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中CD43的表达,比较其在ACC不同组织学亚型、涎腺ACC与非涎腺ACC之间的表达差异,分析ACC中CD43与CD117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2019年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病理科ACC 96例和对照组103例(包括上皮-肌上皮癌18例、多形性腺瘤20例、黏液表皮样癌20例、Warthin瘤22例及基底细胞腺瘤23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D43和CD117蛋白表达,并分析CD43表达与A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96例ACC中,74例CD43蛋白阳性(阳性率为77.1%),对照组CD43阳性率为3.9%;筛状型ACC 70例、管状型ACC 19例、实体型ACC 18例,其中筛状型ACC中CD43蛋白阳性57例(阳性率为81.4%),管状型ACC中CD43蛋白阳性16例(阳性率为84.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实体型ACC中CD43蛋白阳性仅9例(阳性率为50%),CD43蛋白阳性率较前两种分型显著降低;非涎腺ACC中CD43蛋白阳性率为22.2%(2/9),较涎腺ACC(CD43阳性率为82.8%)显著降低。96例ACC中CD117蛋白阳性86例(阳性率为89.6%),对照组阳性率为23.3%(24/103);ACC中CD43蛋白阴性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较阳性患者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3表达在ACC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且在唾液腺中优先表达,其表达随着细胞分化而降低;CD43和CD117的联合检测在ACC中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CD43表达可能提示着一定的预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腺样囊性癌 CD43 CD117 组织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腹膜间皮瘤组织学分级系统具有预后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Valente K Blackham A U +2 位作者 Levine E 杨海玉 刘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14-1214,共1页
恶性间皮瘤是一种可起源于胸膜、腹膜、鞘膜及心包膜等浆膜层的罕见肿瘤,多数发生于胸膜,其次发生于腹膜,预后较差。恶性间皮瘤的组织学亚型主要包括上皮样型、肉瘤样型和双相型,其中最常见的亚型是上皮样型。恶性腹膜间皮瘤起源于... 恶性间皮瘤是一种可起源于胸膜、腹膜、鞘膜及心包膜等浆膜层的罕见肿瘤,多数发生于胸膜,其次发生于腹膜,预后较差。恶性间皮瘤的组织学亚型主要包括上皮样型、肉瘤样型和双相型,其中最常见的亚型是上皮样型。恶性腹膜间皮瘤起源于腹膜浆膜层,虽然其与恶性胸膜问皮瘤表现相同的组织形态学,但两者的病因、临床病程及治疗均不相同。由于该疾病较为罕见,其组织学特征和生存预后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腹膜间皮瘤 组织亚型 生存预后 分级系统 恶性间皮瘤 上皮样型 组织形态学 组织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矫正CT值及矫正相对强化率对常见肾细胞癌亚型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佳 张曦 +1 位作者 龚明福 文利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1842-1847,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螺旋CT多期扫描成像中矫正CT值及矫正相对强化率对常见4种肾细胞癌亚型鉴别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8月至2019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患者76例临床资料,其中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 目的探讨基于螺旋CT多期扫描成像中矫正CT值及矫正相对强化率对常见4种肾细胞癌亚型鉴别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8月至2019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患者76例临床资料,其中肾透明细胞癌(clear cell renal cell carcinoma,ccRCC)28例、乳头状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Ⅰ型24例、乳头状细胞癌Ⅱ型(PRCCⅡ型)6例、嫌色细胞癌(c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ChRCC)18例,测量、计算各亚型间CT增强扫描各期矫正CT值、相对强化率,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结果各亚型平扫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强扫描ccRCC皮髓质期矫正CT值为(110.68±45.62)Hu、相对强化率为(3.19±1.41),显著高于其他亚型(P<0.01)。实质期、排泄期ccRCC矫正CT值分别为(95.36±25.02)Hu、(74.01±16.10)Hu,相对强化率分别为(2.82±1.03)、(2.19±0.71),均高于PRCCⅠ、PRCCⅡ型(P<0.05)。PRCCⅠ型与PRCCⅡ型间各期CT矫正值及相对强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hRCC各期矫正CT值及相对强化率介于ccRCC与PRCC之间,皮髓质期其矫正CT值与相对强化率高于PRCCⅡ型(P<0.05),实质期矫正CT值高于PRCCⅠ型、PRCCⅡ型(P<0.05)。皮髓质期相对强化率为2.56、2.28、1.25时,ccRCC与ChRCC、PRCCⅠ型、PRCCⅡ型鉴别的敏感性分别为78.6%、95.8%、100.0%,特异性分别为94.4%、78.6%、92.9%。实质期相对强化率为1.64时,鉴别ChRCC与PRCCⅠ型、PRCCⅡ型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5.0%、83.3%。结论不同肾癌亚型强化方式各有特点,螺旋CT多期扫描矫正后CT值及矫正后相对强化率有助于提升鉴别各肾癌亚型能力,但PRCCⅠ型与PRCCⅡ型的鉴别有一定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细胞癌 组织亚型 多层螺旋CT 增强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颈腺癌组织学分类新标准具有较好的诊断可重复性
8
作者 Rutgers J K Roma A A +2 位作者 Park K J 杨海玉 刘勇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2-182,共1页
据统计,子宫颈腺癌约占资宫颈癌发病的15%~20%,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相比其生物学行为更具侵袭性,且包括多种组织学亚型,导致其临床预后较难判断。目前,国际专家组针对子宫颈腺癌提出新的组织学分类标准,并且证实其与淋巴结转移... 据统计,子宫颈腺癌约占资宫颈癌发病的15%~20%,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相比其生物学行为更具侵袭性,且包括多种组织学亚型,导致其临床预后较难判断。目前,国际专家组针对子宫颈腺癌提出新的组织学分类标准,并且证实其与淋巴结转移及复发风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腺癌 组织学分类 分类标准 可重复性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诊断 生物学行为 组织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驱动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被引量:28
9
作者 眭玉霞 邓晓宇 +6 位作者 伍铮 林雅婷 张润民 郝昌鹏 陈灵锋 王丽萍 晋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23-1028,共6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驱动基因突变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病理资料完整的550例原发性NSCLC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蝎形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scorpion ARMS)荧光定量PCR法对184例NSCL...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驱动基因突变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病理资料完整的550例原发性NSCLC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蝎形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scorpion ARMS)荧光定量PCR法对184例NSCLC进行9种驱动基因检测,对另外366例NSCLC患者采用Illumina测序法进行10种驱动基因检测,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结果550例NSCLC中有405例检测到基因突变(73.6%),分别为EGFR(57.3%)、KRAS(5.8%)、PIK3CA(2.2%)、ALK(3.8%)、RET(2.0%)、ROS1(1.1%)、NRAS(0.2%)、BRAF(1.5%)、HER-2(2.0%)和MET(0.3%),检出驱动基因联合突变12例(2.2%),EGFR双位点突变8例(1.5%)。在NSCLC中,腺癌、女性、无吸烟史、周围型和以腺泡型为主的腺癌患者更易发生驱动基因突变(P<0.05)。EGFR基因突变人群特征为女性、无吸烟史、腺癌、周围型,多发于以腺泡型为主型的腺癌中,少见于以实体型和黏液型的腺癌患者中(P<0.05)。KRAS基因突变率在男性、有吸烟史和以浸润性黏液型为主的腺癌中更高,不易发生在贴壁型腺癌中(P<0.05)。PIK3CA基因突变在男性中发病率较高(P<0.05)。ALK基因突变率在以实体型为主的腺癌和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更高且不易发生在贴壁型腺癌中(P<0.05)。RET基因在以实体型为主的腺癌中突变率较高(P<0.05)。EGFR双位点突变多发于有淋巴结转移和以乳头型为主的肺腺癌中(P<0.05)。结论NSCLC中EGFR、KRAS、ALK基因存在较高的突变率,其他驱动基因改变以及联合突变的突变率虽低,但意义重大不容忽视,其中EGFR合并PIK3CA突变提示患者有较高的临床分期。多基因联合检测在临床上对加快筛选有效治疗目标人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驱动基因 临床病理 组织亚型 联合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化型甲状腺癌中BRAF V600E突变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罗雁 安宁 +2 位作者 王兰 陆云 刘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368-1370,共3页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BRAF V600E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80例(其中经典型67例、滤泡亚型8例、嗜酸细胞亚型3例、高细胞亚型2例)、滤泡癌5例,其中30例PTC取相应癌旁组织...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中BRAF V600E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80例(其中经典型67例、滤泡亚型8例、嗜酸细胞亚型3例、高细胞亚型2例)、滤泡癌5例,其中30例PTC取相应癌旁组织,全部送基因检测室检测BRAF V600E突变情况。结果 80例PTC中BRAF V600E突变率为65.0%,5例滤泡癌及30例癌旁组织中未发现BRAF V600E突变;BRAF V600E突变与患者年龄、肿瘤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TC亚型中,经典型和高细胞亚型的BRAF V600E突变率较高(70.1%、100.0%),滤泡亚型的突变率较低(33.3%)。结论PTC中BRAF V600E突变可能与患者年龄有一定相关性,还与包膜侵犯、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经典型和高细胞亚型的BRAF V600E突变率较高,明显高于滤泡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分化型甲状腺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 BRAFV600E突变 组织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对颅内脑膜瘤水肿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中秋 施增儒 徐华强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5年第3期150-153,共4页
探讨脑膜瘤周围脑水肿的程度和肿瘤的生长部位、质地、组织学亚型的相关性,研究其瘤周水肿的形成原因。材料和方法:使用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5例脑膜瘤MRI和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分析胞膜瘤的瘤周水肿的程度,肿瘤的质地,组织学亚... 探讨脑膜瘤周围脑水肿的程度和肿瘤的生长部位、质地、组织学亚型的相关性,研究其瘤周水肿的形成原因。材料和方法:使用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65例脑膜瘤MRI和临床病理资料,观察分析胞膜瘤的瘤周水肿的程度,肿瘤的质地,组织学亚型等。结果:发生于大脑颅盖部或/和有矢状表受累的脑膜瘤有明显的脑水肿,而发生于其它部位(颅底、丘脑、小脑、脑池等)无或只有轻度脑水肿。结论:轻度脑水肿主要是脑膜瘤对脑组织的直接压迫,而中、重度脑水肿主要是脑膜瘤对大脑表面引流静脉尤其是矢状窦的压迫或阻塞。脑水肿和肿瘤的发生部位有关,而和肿瘤的质地、组织学亚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颅内脑膜瘤 脑水肿 组织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3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MRI特征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于洋力 曾蒙苏 +2 位作者 杨春 盛若凡 种欢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60-668,共9页
目的总结上皮样型及经典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d non-epithelioid hepatic angiomyolipoma,Epi-HAML和non-Epi-HAML)的临床特点及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1—2018年于复旦... 目的总结上皮样型及经典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epithelioid and non-epithelioid hepatic angiomyolipoma,Epi-HAML和non-Epi-HAML)的临床特点及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1—2018年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肝脏手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为HAML的133例病例资料,根据病理类型分为Epi-HAML组及non-Epi-HAML组,根据肿瘤直径分为<3.0 cm、3.0~5.0 cm及>5.0 cm组,通过对比其MRI影像资料、肿瘤标志物等血清学指标比较各组差异。结果133例患者中,大多数患者(83.6%)无明显临床症状。相比于non-Epi-HAML组的患者,Epi-HAML组多因出现临床症状而就诊(P<0.05),两者在发病年龄、性别、慢性病史及血清肿瘤标志物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检出141枚HAML病灶,其中Epi-HAML组87枚,non-Epi-HAML组64枚,后者影像学诊断准确率较高(P<0.05);对比两者的MRI特征,T2W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强化方式及有无脂肪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以肿瘤直径作为分组时(0.7~2.9 cm、3.0~5.0 cm、5.1~20.5 cm),其影像学上出现坏死、出血、肿瘤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异常灌注等特征的构成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T2WI、DWI、强化方式及有无脂肪信号在两组HAML中有差别;肿瘤直径>5 cm时,其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等影像学特征更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AML) 磁共振(MRI) 组织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营养性酪氨酸激酶受体1和2可用于区分肺鳞状细胞癌和非鳞状细胞癌
13
作者 黄文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62-762,共1页
非小细胞肺癌的组织学类型的区分对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非常重要,近年来已有一些免疫标记物应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组织学亚型的鉴别诊断中。
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 神经营养性 肺鳞状细胞癌 受体1 非小细胞肺癌 神经生长因子 组织学类型 组织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出芽与核直径分级系统预测肺鳞状细胞癌切除的预后 被引量:4
14
作者 Kadota K Miyai Y +2 位作者 Katsuki N 黄爱清 余英豪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69-1069,共1页
TNM分期是目前预测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最可靠指标。对于肺腺癌,除了TNM分期以外,组织学亚型是判断其预后意义的主要组织学模式。肺的鳞状细胞癌,通常根据角化程度分为高、中、低分化。WHO(2015)肺癌分类将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分为角... TNM分期是目前预测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最可靠指标。对于肺腺癌,除了TNM分期以外,组织学亚型是判断其预后意义的主要组织学模式。肺的鳞状细胞癌,通常根据角化程度分为高、中、低分化。WHO(2015)肺癌分类将浸润性鳞状细胞癌分为角化型、非角化型和基底样型,但是组织学类型的预后意义仍然未知。此外,尚无公认的其他分级系统或者组织学特征可供临床医师用来预测肺鳞状细胞癌欢子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鳞状细胞癌 肺癌预后 系统预测 癌切除 TNM分期 组织亚型 直径 出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头状肾细胞癌病理分型和形态谱系演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昊 施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1-453,共3页
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是来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传统PRCC的分型是根据癌细胞形态特征分为Ⅰ型和Ⅱ型,在实际工作中不少病例兼具Ⅰ型和Ⅱ型的特征而难以准确分型,传统分型已无法适应现实需... 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enal cell carcinoma,PRCC)是来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低度恶性肿瘤,传统PRCC的分型是根据癌细胞形态特征分为Ⅰ型和Ⅱ型,在实际工作中不少病例兼具Ⅰ型和Ⅱ型的特征而难以准确分型,传统分型已无法适应现实需求。近年对PRCC的形态学改变及分子遗传学改变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陆续发现了PRCC的多种亚型,大大拓宽PRCC的形态学谱系。该文针对这些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提高PRCC的病理诊断、分子分型和治疗预后等方面的认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乳头状肾细胞癌 病理分型 组织亚型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的转移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5
16
作者 许子寒 郑林鹏 +3 位作者 杨峤 李奉 余永新 孙建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71-876,共6页
目的基于大量人群的数据集,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转移部位的特异性及不同转移模式的预后差异。方法从SEER(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数据库中收集2010-2014年诊断为NSCLC的转移性患... 目的基于大量人群的数据集,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转移部位的特异性及不同转移模式的预后差异。方法从SEER(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数据库中收集2010-2014年诊断为NSCLC的转移性患者,利用Kaplan-Meier法和对数秩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改善总体生存(overall survival, OS)的相关因素。结果从SEER数据库中收集到38 755例具有骨、肝、脑、肺任一部位转移的NSCLC患者。诊断时,年龄超过50岁的患者占93.89%,且以白种人为主(77.38%)。入组患者中,肿瘤中度分化(Ⅱ级)患者约占12.50%,肿瘤低分化(Ⅲ级)患者占25.55%,组织学亚型以腺癌为主,约占72.52%。对于所有NSCLC患者,最常见的单转移部位是骨(22.43%),最少累及的部位是肝(5.87%),骨和肺是最常见的双部位转移组合(7.40%),骨、肝和肺是最常见的三部位转移组合(3.16%)。孤立性肝转移在单转移中具有最差的OS(P<0.001),多部位转移中,含有肝转移的组合也具有更差的OS(P<0.001)。结论 NSCLC不论是单个还是多个器官转移,骨都是最常累及的靶器官。单独肝转移或多部位联合肝转移的NSCLC患者预后较差,孤立性肺转移预后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模式 预后 SEER数据库 非小细胞肺癌 组织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鳞癌CT表现与临床分析
17
作者 缐胤生 党诚学 +1 位作者 陈武科 王作仁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41-142,共2页
关键词 肺腺鳞癌 CT表现 临床分析 carcinoma 肺部恶性肿瘤 组织亚型 lung 原发肺癌 恶性程度 临床资料 手术切除 文献复习 临床特点 the 发生率 侵袭性 预后差 癌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液性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
18
作者 Reimann J D R Fletcher C D M 黄文斌(摘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2-582,共1页
关键词 皮肤隆突性纤维肉瘤 黏液性 临床病理学特征 DFSP 侵袭性肿瘤 纤维母细胞瘤 治疗不足 组织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瘤样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
19
作者 朱泽民 谢智钦 +1 位作者 孙永康 Liao SH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770-1770,共1页
【据《Hepatology》2018年7月报道】题:肉瘤样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作者Liao SH等)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肉瘤样HCC是一种罕见的HCC组织学亚型,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尚不十分... 【据《Hepatology》2018年7月报道】题:肉瘤样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及预后(作者Liao SH等)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也是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肉瘤样HCC是一种罕见的HCC组织学亚型,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尚不十分清楚。因此,Liao教授等评估了肉瘤样HCC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转归。他们从国立台湾大学医院的癌症登记数据库(1996年-2016年)中鉴定了5047例经组织学确诊的HCC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表现 肝细胞癌 癌患者 肉瘤样 预后 HEPATOLOGY 组织亚型 常见癌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