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生素C对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生长及组织中维生素C积累量的影响 被引量:32
1
作者 周歧存 刘永坚 +1 位作者 麦康森 田丽霞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2-158,共7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法 ,进行了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对点带石斑鱼生长和组织中维生素C积累量影响的研究 ,设计了 6个不同维生素C水平 ( 0、35、70、1 40、2 80、70 0mg/kg)的等氮等能饲料 ,对石斑鱼幼鱼进行为期 8周的生长实验 ,每个水... 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法 ,进行了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对点带石斑鱼生长和组织中维生素C积累量影响的研究 ,设计了 6个不同维生素C水平 ( 0、35、70、1 40、2 80、70 0mg/kg)的等氮等能饲料 ,对石斑鱼幼鱼进行为期 8周的生长实验 ,每个水平三个重复 ,每个养殖单元放养初始体重为 1 0g左右的点带石斑鱼幼鱼 2 0尾。饲养实验在海水网箱 ( 1 .5m× 1m× 2 .0m)中进行。结果表明 ,饲料中未添加维生素C组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以及存活率显著低于维生素C添加组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的浓度为 70mg/kg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最高。对鱼体生物学指标的分析表明 ,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并不影响鱼体的肥满度和内脏比指数 ,却显著影响肝体比指数。鱼体水分、蛋白质和灰分含量不受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水平的影响 ,然而对鱼体脂肪含量的影响显著。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水平的提高 ,石斑鱼肌肉和肝脏中维生素C的积累量显著升高。以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为指标 ,点带石斑鱼维生素C的适宜需要量为70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石斑鱼 生长 组织中维生素c积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大饲料中维生素C含量可防治鱼病
2
作者 麦丽芳 《南方水产科学》 CAS 2003年第4期4-4,共1页
为测定维生素C对患病尼罗罗非鱼生长和病理的影响,埃及水产科研人员进行了试验。 试验鱼平均体重20g,分别投喂添加维生素C0mg/kg、50mg/kg、150mg/kg、250mg/kg、500mg/kg、1000mg/kg的饲料,试验12周。测出投喂不添加维生素C饲料的鱼生... 为测定维生素C对患病尼罗罗非鱼生长和病理的影响,埃及水产科研人员进行了试验。 试验鱼平均体重20g,分别投喂添加维生素C0mg/kg、50mg/kg、150mg/kg、250mg/kg、500mg/kg、1000mg/kg的饲料,试验12周。测出投喂不添加维生素C饲料的鱼生长差,添加维生素C 50mg/kg防止了鱼体缺乏症状,添加150mg/kg提高了罗非鱼的增重、饲料转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饲料转换率 尼罗罗非鱼 特定生长率 鱼病 鱼体组织 添加 科研人员 试验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纹锯幼鱼维生素C需要量 被引量:1
3
作者 赵亭亭 陈超 +2 位作者 邵彦翔 张清雯 刘玲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5062-5074,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条纹锯(Centropristis striata)幼鱼维生素C需要量。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法,选取平均体重为(88.34±24.10) g的条纹锯幼鱼630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各组分别投喂维生素C含量(实测值)分... 本试验旨在研究条纹锯(Centropristis striata)幼鱼维生素C需要量。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法,选取平均体重为(88.34±24.10) g的条纹锯幼鱼630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鱼。各组分别投喂维生素C含量(实测值)分别为10.97(对照)、74.03、148.33、213.64、335.33、618.88和910.98 mg/kg的等氮等能饲料。检测饲料维生素C含量对条纹锯幼鱼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相关酶活性、各组织中维生素C积累量和肌肉成分的影响。试验期8周。结果表明:1) 74.03 mg/kg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10.97、618.88和910.98 mg/kg组(P<0.05),74.03 mg/kg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10.97和910.98 mg/kg组(P<0.05),10.97和910.98 mg/kg组蛋白质效率显著低于74.03和618.88 mg/kg组(P<0.05),335.33 mg/kg组的肥满度显著低于74. 03、148. 33和213. 64 mg/kg组(P <0. 05)。2) 10. 97、74.03 mg/kg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618.88和910.98 mg/kg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10.97 mg/kg组血清溶菌酶活性显著低于213.64、335.33、618.88、910.98 mg/kg组(P<0.05)。3) 335.33 mg/kg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10. 97、74. 03、910. 98 mg/kg组(P <0. 05),335. 33 mg/kg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高于10. 97、618. 88、910. 98 mg/kg组(P <0. 05),335. 33 mg/kg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10.97 mg/kg组(P<0.05)。4) 10.97 mg/kg组肝脏SOD和过氧化物酶(CAT)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148.33、335.33和910.98 mg/kg组肝脏MDA含量显著低于10.97 mg/kg(P<0.05)。5) 74.03 mg/kg组肌肉SOD活性和T-AOC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6) 213.64、335.33、618.88、910.98 mg/kg组血清谷丙转氨酶(GOT)活性显著低于10.97 mg/kg组(P <0.05),10.97 mg/kg组肝脏GOT活性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 <0.05)。10.97、74.03 mg/kg组血清谷草转氨酶(GP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 05)。7)910.98 mg/kg组血清中维生素C积累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 05),910. 98 mg/kg组肝脏中维生素C积累量显著高于10.97、74.03、148.33和213.64 mg/kg组(P<0.05),618.88 mg/kg组的肌肉中维生素C积累量显著高于10.97、74.03、148.33和213.64 mg/kg组(P<0.05)。8)74.03 mg/kg组肌肉水分含量显著低于10. 97、148. 33和213. 64 mg/kg组(P <0. 05),910.98 mg/kg组肌肉胶原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 <0.05)。由此可见,以特定生长率、肝脏中维生素C积累量和血清溶菌酶活性为评价标准,通过折线回归模型得出条纹锯幼鱼饲料维生素C需要量分别为66.66、309.93和345.11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纹锯鮨 维生素c 生长 抗氧化 维生素c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维生素C对花鲈(Lateolabrax japonicus)幼鱼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周立斌 张伟 +3 位作者 王安利 马细兰 张海发 刘付永忠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1-677,共7页
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方法,进行了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对花鲈幼鱼生长(增重率、存活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免疫反应(血清中溶菌酶活性和血清总补体活性)和组织中维生素C积累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由0提高到9... 采用单因子实验设计方法,进行了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对花鲈幼鱼生长(增重率、存活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免疫反应(血清中溶菌酶活性和血清总补体活性)和组织中维生素C积累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由0提高到98.9mg/kg,花鲈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以特定生长率为指标,花鲈最佳生长性能的饲料维生素C添加量为103.0mg/kg左右;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在0—98.9mg/kg时,花鲈幼鱼肌肉和肝脏中维生素C的积累量随饲料中维生素C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花鲈幼鱼获得最大肝脏和肌肉中维生素C的积累量时,饲料中维生素C最低添加量为97.2mg/kg和105.0mg/kg;花鲈幼鱼血清溶菌酶和总补体活性随着维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维生素C添加量达到396.4mg/kg时,血清溶菌酶和总补体活性较高。综上所述,花鲈生长和免疫的维生素C适宜添加量为400mg/kg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鲈 维生素c 生长 免疫 组织积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对泥鳅幼鱼生长和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武迪 管婷婷 +1 位作者 张思雨 赵兴文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58-662,共5页
水温21-26℃下,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维生素C(以抗坏血酸多聚磷酸酯为维生素C源,添加量分别为0、50、120、240、360、500mg/kg),研究维生素C对(1.996±0.176)g泥鳅幼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维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 水温21-26℃下,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含量的维生素C(以抗坏血酸多聚磷酸酯为维生素C源,添加量分别为0、50、120、240、360、500mg/kg),研究维生素C对(1.996±0.176)g泥鳅幼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维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泥鳅幼鱼的特定生长率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并在添加量为132.2mg/kg时达到最高值,显著高于其他几个试验组(P〈0.05)。组织和肌肉中的维生素C积累量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升后降趋势,在132.2mg/kg时和248.8mg/kg时分别达到最高。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含量的增加,溶菌酶活性也呈现出先升后降趋势,在362.6mg/kg时达到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呈上升趋势,以特定生长率和血清溶菌酶含量为指标,做折线模型回归分析最终求得泥鳅幼鱼饲料中维生素C的最适添加量分别为95mg/kg和423.3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鳅幼鱼 维生素c 肝脏和肌肉积累 非特异性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