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硫氰酸苯酯衍生法测定孵育液中的3-甲基组氨酸与酪氨酸 被引量:4
1
作者 刘放南 谭力 +1 位作者 罗楠 周伟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3年第3期181-182,共2页
目的 :探讨用异硫氰酸苯酯 (PITC)衍生法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3 甲基组氨酸 (3 MH)和酪氨酸 (Tyr)。  方法 :将PITC作为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剂 ,干燥后存放在冰箱 ,样品进样后 ,用乙酸钠和乙腈作为二元梯度洗脱5 0min完成分析。 结果 :... 目的 :探讨用异硫氰酸苯酯 (PITC)衍生法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3 甲基组氨酸 (3 MH)和酪氨酸 (Tyr)。  方法 :将PITC作为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剂 ,干燥后存放在冰箱 ,样品进样后 ,用乙酸钠和乙腈作为二元梯度洗脱5 0min完成分析。 结果 :本实验中建立的方法 3 MH和Tyr均具有良好的线性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9991与 0 .9992 ,回收率为 82 6 %与 87 6 %。 结论 :PITC衍生法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3 MH和Tyr稳定可靠 ,灵敏度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硫氰苯酯衍生法 测定 孵育 3-甲基组氨酸 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心脏停搏液在体外循环下单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
2
作者 王月好 蒋钦 李骄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6-241,共6页
目的:比较两种心脏停搏液在体外循环下单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将2019年5月至2022年7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单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分为两组,A组53例,使用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HTK)液;B组55例,使用含血St.Th... 目的:比较两种心脏停搏液在体外循环下单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将2019年5月至2022年7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单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分为两组,A组53例,使用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HTK)液;B组55例,使用含血St.Thomas液。比较两组体外循环术中情况如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灌注次数、心脏复跳时间、心脏自动复跳率,主动脉阻断前以及术后2、12、24、48、72 h时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转流过程中血K^(+)、Na^(+)浓度,手术前后心排量与心指数,术后24 h多巴胺的用量及并发症等。结果:A、B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灌注次数少于B组,心脏复跳时间短于B组,心脏自动复跳率高于B组(P<0.05);A组术后2、12、24、48 h时血清cTnⅠ、CK-MB、BNP、HFABP、MDA水平低于B组,SOD水平高于B组(P<0.05);A组转流中、转流后即刻血K^(+)、Na^(+)水平低于B组(P<0.05);A组术后12、24 h心排量与心指数高于B组(P<0.05);A组术后24 h多巴胺用量少于B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2%vs 21.8%,P=0.240)。结论:相较于含血St.Thomas液,HTK液应用于体外循环下单纯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肌保护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肌保护 心脏停搏 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液 St.Thom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l Nido和HTK停搏液在成人左心室肥厚患者心脏手术中心肌保护效果的比较
3
作者 方印 俞敏 周晓凯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0-217,共8页
目的:探讨del Nido停搏液和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histidine⁃tryptophan⁃ketoglutarate,HTK)停搏液在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患者行心内直视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 目的:探讨del Nido停搏液和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histidine⁃tryptophan⁃ketoglutarate,HTK)停搏液在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患者行心内直视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进行心脏体外循环手术的LVH患者75例,根据术中使用停搏液类型分为del Nido组(D组,39例)和HTK组(H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麻醉与体外循环资料、术后临床资料及围术期心肌标志物改变等。结果:升主动脉开放后,D组室颤发生率低于H组(P<0.01)。发生室颤患者中,D组的室颤持续时间、除颤次数和除颤能量均低于H组(P<0.05)。D组复跳时间长于H组(P<0.05),D组临时起搏器使用率高于H组(P<0.05)。体外循环结束后15 min,D组血管活性药评分(vasoactive⁃inotropic score,VIS)高于H组(P<0.001);而手术结束前15 min以及术后6 h两组V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肌标志物方面,仅发现术后24 h,H组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高于D组(P<0.05);两组术后48 h心肌标志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l Nido停搏液和HTK停搏液均可安全用于LVH患者术中心肌保护,但使用HTK停搏液,主动脉开放后室颤发生率更高,术后24 h CK⁃MB及cTnT高于del Nido停搏液;而使用del Nido停搏液,心脏复跳时间更长,临时起搏器使用率更高,且停机后15 min时的血管活性药使用量高于HTK停搏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肥厚 心肌保护 del Nido停搏 组氨酸戊二酸停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盐水替代HTK保存液保存活体供肾的临床研究
4
作者 王玮 尹航 +5 位作者 胡小鹏 李晓北 杨晓勇 任亮 王勇 张小东 《器官移植》 CAS 2011年第5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替代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histidine-tryptophan-ketoglurate,HTK)保存液对活体移植肾功能恢复的作用及可行性。方法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的患者82例,按患者意愿分为生理盐水组(29例)和HTK组(53例)。生理盐水组用生理... 目的探讨生理盐水替代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histidine-tryptophan-ketoglurate,HTK)保存液对活体移植肾功能恢复的作用及可行性。方法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的患者82例,按患者意愿分为生理盐水组(29例)和HTK组(53例)。生理盐水组用生理盐水作为移植肾灌注液,HTK组用HTK保存液作为移植肾灌注液。受者手术采用移植肾动、静脉分别与受者髂外动、静脉作端侧吻合。术后监测移植肾功能,包括记录循环开放后的泌尿初始时间、血清肌酐(Scr)降至177μmol/L所需时间,术后2、4、24周Scr水平,术后24h、48h、72h的尿量。同时观察术后的不良事件。结果两组受者的移植肾初始泌尿时间、Scr降至177μmol/L所需时间、术后24h、48h、72h的尿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术后4周Scr水平相近,而术后2周和24周Sc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均在正常范围值内。两组的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发生率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在活体肾移植中,生理盐水替代HTK保存液作为器官保存液是可行的,对移植肾功能恢复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活体供肾 器官保存 生理盐水 组氨酸--戊二酸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