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似源组构异常在油气化探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刘运黎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4-186,190,共4页
似源组构异常是表示能与地下油气藏 (烃源 )轻烃组分的组构相似的综合表征 ,要求异常参数必须要有明确地质和地球化学意义 ,能较好地反映烃类结构上的变化 ,就有可能更确切地指示油气藏的存在及其位置。利用熵估值分析、马氏距离分析、... 似源组构异常是表示能与地下油气藏 (烃源 )轻烃组分的组构相似的综合表征 ,要求异常参数必须要有明确地质和地球化学意义 ,能较好地反映烃类结构上的变化 ,就有可能更确切地指示油气藏的存在及其位置。利用熵估值分析、马氏距离分析、聚类分析来计算研究区内各化探指标的变化性大小或各指标组合特征 ,确定其有利数值范围 ,提取异常参数 ,圈定远景区。似源组构异常显著优于总烃浓度异常 ,展示了组构指标参数优于浓度指标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似源组构异常 浓度异常 组构指标参数 熵值异常 马氏距离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晕-源对比暨油气化探基础原理研究思考 被引量:5
2
作者 龚维琪 姚俊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8-176,共9页
在松辽梨树、鄂尔多斯、川西、苏北天长、塔北雅克拉等地区,应用色谱-质谱(GC -MS)、紫外吸收光谱(UV)、全扫描荧光(TSF)等方法对浅表微迹烃(小于1 0 -6)进行了测定,证实地下油气源确实存在垂向微运移,并在其上方形成分散场(晕)的晕-源... 在松辽梨树、鄂尔多斯、川西、苏北天长、塔北雅克拉等地区,应用色谱-质谱(GC -MS)、紫外吸收光谱(UV)、全扫描荧光(TSF)等方法对浅表微迹烃(小于1 0 -6)进行了测定,证实地下油气源确实存在垂向微运移,并在其上方形成分散场(晕)的晕-源关系,即使是深逾5 0 0 0m具严密盖层的油气藏也不例外。针对目前油气化探基础原理研究比较薄弱的状况,对油气化探基础原理的研究,应从深部地球化学场的观测入手,结合精细的地震地质资料追溯烃类微渗漏的形迹脉络,印证不同的机理假设;同时,还应重视地下油气微渗漏的动态观测,加强组构地球化学场及其异常成因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源对比 油气化探 基础原理 异常形成机理 深部地球化学场 组构异常 模拟实验 微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