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西天山阿希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碳酸盐矿物形成过程及其成矿启示
1
作者 杨虹 彭义伟 +6 位作者 顾雪祥 韩建民 魏征 刘俊平 宋明伟 张焱 陈曦 《西北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8-327,共20页
新疆西天山阿希金矿床是赋存于陆相火山岩中的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该矿床成矿过程分为石英-绢云母-黄铁矿(Ⅰ)、石英-黄铁矿(Ⅱ)、石英-多金属硫化物-碳酸盐(Ⅲ)、碳酸盐-石英(Ⅳ)和碳酸盐(Ⅴ)5个阶段。碳酸盐矿物是金矿石中除... 新疆西天山阿希金矿床是赋存于陆相火山岩中的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该矿床成矿过程分为石英-绢云母-黄铁矿(Ⅰ)、石英-黄铁矿(Ⅱ)、石英-多金属硫化物-碳酸盐(Ⅲ)、碳酸盐-石英(Ⅳ)和碳酸盐(Ⅴ)5个阶段。碳酸盐矿物是金矿石中除石英外最主要的非金属矿物,其组构与成分特征记录了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流体演化信息。笔者对阶段Ⅱ皮壳状石英中自形粗粒白云石(Dol-Ⅰ)、阶段Ⅲ叶片状白云石(Dol-Ⅱ)、阶段Ⅳ脉状白云石(Dol-Ⅲ)和阶段V脉状方解石(Cal-Ⅳ)开展了岩相学观察、阴极发光拍摄、电子探针和C-O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Dol-Ⅰ由白云石(Dol-Ⅰa)和铁白云石(Dol-Ⅰb)组成,二者的FeO含量(0.31%~0.68%、14.17%~14.66%)差异显著;Dol-II和Dol-III的Fe O含量(0.63%~1.48%、1.57%~3.89%)相似,均属含铁白云石。DolⅢ和Cal-Ⅳ的δ^(13)C_(V-PDB)均值分别为3.05‰、2.48‰,与海相碳酸盐的碳同位素组成相似,表明流体中碳可能源自矿区基底灰岩;二者的δ^(18)O_(SMOW)均值为15.72‰和15.68‰,呈负向飘移,可能是循环大气降水萃取赋矿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所致。阶段Ⅱ皮壳状矿石从脉壁向中心分别形成平行的含载金硫化物的石英微条带、梳状石英、胶状结构“球状”石英和Dol-Ⅰ,表明它是成矿流体经历多次流体沸腾作用后,酸性气体逸失和硫化物大量沉淀的碱性条件下的产物。阶段Ⅲ中Dol-Ⅱ呈叶片状发育在烟灰色隐晶质石英中,表明它是流体初始沸腾过程中从非平衡过饱和热液体系中直接析出的产物。阶段Ⅳ中Dol-Ⅲ呈自形粗粒的白云石脉穿切早期矿脉,它是在浅地表成矿环境稳定的条件下缓慢结晶形成的。阶段Ⅴ中Cal-Ⅳ呈自形粗粒分布于成矿系统边缘,在温压降低的条件下,由热液中CO_(2)、_(H2)S逸失以及HCO^(3-)解离产生的CO_(3)^(2-)与Ca^(2+)结合所形成。综合碳酸盐矿物组构学、主量元素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笔者认为流体沸腾是阿希金矿床阶段Ⅱ、阶段Ⅲ矿质富集沉淀的关键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盐矿物 组构学特征 主量元素 碳氧同位素 阿希金矿床 新疆西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