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新疆风格钢琴作品教学探究——以《第一新疆组曲》为例 |
苏凯文
张维
|
《当代音乐》
|
2025 |
0 |
|
2
|
论音乐形象的可绘性与可塑性——姚恒璐钢琴组曲《十二生肖》前五首主题特征随想 |
郑诗妍
|
《当代音乐》
|
2025 |
0 |
|
3
|
迈可尔·蒂皮特《组曲》的创作特点 |
李如春
刘慧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24 |
0 |
|
4
|
广西民族音乐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以交响组曲《岜崃》为例 |
黄艺平
陈婉君
|
《歌海》
|
2024 |
0 |
|
5
|
礼赞新时代的辉煌交响——聆听大型交响组曲《浏阳河之光》 |
张玄
|
《上海艺术评论》
|
2024 |
0 |
|
6
|
论巴赫三套世俗性钢琴组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技巧 |
蒋立平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3 |
6
|
|
7
|
曹魏缪袭鼓吹组曲的历史建构与制度形态 |
张佳婷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8
|
钢琴组曲《滇南山谣三首》的艺术特色研究 |
王誉嘉
|
《当代音乐》
|
2024 |
0 |
|
9
|
津腔沽韵——陈怡《津沽组曲》的创作与演奏探究 |
王斯雯
|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0
|
巴赫《A大调第一英国组曲》萨拉班德舞曲的装饰音演奏分析 |
刘家禾
|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1
|
论民族性对演奏处理的影响——以吉纳斯特拉《克里奥拉舞曲组曲》为例 |
王誉津圣
|
《当代音乐》
|
2024 |
0 |
|
12
|
钢琴组曲《汉字“心”之音》创作新路径探微 |
何静
|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王震亚钢琴组曲《儿童音话》的民族性与现代性、趣味性与艺术性 |
翟雨虹
|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
2024 |
0 |
|
14
|
塞缪尔·巴伯钢琴组曲《漫游集Op.20》演奏难点及风格浅释 |
薛家子
|
《文学艺术周刊》
|
2024 |
0 |
|
15
|
论钢琴组曲《敦煌梦》之《羽人舞》的音乐形象与演奏处理 |
杨傲然
|
《黄河之声》
|
2024 |
0 |
|
16
|
汪立三钢琴组曲《动物随想》复调技法研究 |
刘姝含
|
《艺术评鉴》
|
2024 |
0 |
|
17
|
中国钢琴组曲《南国印象》创作与演奏分析 |
陆艳彦
|
《黄河之声》
|
2024 |
0 |
|
18
|
单旋律中的多声叙事形态——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创作手法 |
包刚
胡雪芬
|
《黄河之声》
|
2024 |
0 |
|
19
|
从组合技法视角解读弦乐的多维音色——浅析谢德林《卡门组曲》中的多重性演奏技法 |
吴志高
|
《乐器》
|
2024 |
0 |
|
20
|
民族交响组曲的启发——以《乔家大院》为例 |
张华
|
《黄河之声》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