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7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风格钢琴作品教学探究——以《第一新疆组曲》为例
1
作者 苏凯文 张维 《当代音乐》 2025年第3期56-58,共3页
《第一新疆组曲》是石夫创作的代表性钢琴作品,其包含《冰山之歌》《喀什噶尔舞曲》和《塔吉克鼓舞》三个乐章,每个乐章都体现了不同的新疆音乐风格,并融合了西方古典音乐形式。在教学探究中,该作品的艺术特征,包括曲式、和声、旋律和... 《第一新疆组曲》是石夫创作的代表性钢琴作品,其包含《冰山之歌》《喀什噶尔舞曲》和《塔吉克鼓舞》三个乐章,每个乐章都体现了不同的新疆音乐风格,并融合了西方古典音乐形式。在教学探究中,该作品的艺术特征,包括曲式、和声、旋律和调性等被深入分析,用以指导教学实践。节奏处理、指法设计、踏板运用和触键方式等方面的教学难点和技巧要求被详细阐述。通过学习《第一新疆组曲》,学生能在提升钢琴演奏技巧的同时,深入了解新疆的音乐风格和文化背景,拓宽艺术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风格 钢琴作品 钢琴教学 《第一新疆组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音乐形象的可绘性与可塑性——姚恒璐钢琴组曲《十二生肖》前五首主题特征随想
2
作者 郑诗妍 《当代音乐》 2025年第2期123-126,共4页
中国是生肖的国度,“十二生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被代代相传。《十二生肖》是姚恒璐先生于2014年创作的一部钢琴组曲,作曲家借用生肖文化在中国人民思想生活中的深广影响,结合钢琴乐器对十二个生肖进行个性写照,旨在通过音乐传播... 中国是生肖的国度,“十二生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被代代相传。《十二生肖》是姚恒璐先生于2014年创作的一部钢琴组曲,作曲家借用生肖文化在中国人民思想生活中的深广影响,结合钢琴乐器对十二个生肖进行个性写照,旨在通过音乐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本文将对姚恒璐《十二生肖》前五首作品的主题进行解析,探寻作曲家如何立足传统文化、融汇现代技法,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紧密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姚恒璐 钢琴组曲《十二生肖》 主题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可尔·蒂皮特《组曲》的创作特点
3
作者 李如春 刘慧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20-26,共7页
迈可尔·蒂皮特早期的管弦乐作品《组曲》原名《D大调组曲》,1948年为庆祝查尔斯王子诞生而作。《组曲》以英国早期复调手法为基础,结合调式风格与现代作曲技法完成,繁复的织体与丰富的节奏律动体现了蒂皮特一贯的折中主义创作风格... 迈可尔·蒂皮特早期的管弦乐作品《组曲》原名《D大调组曲》,1948年为庆祝查尔斯王子诞生而作。《组曲》以英国早期复调手法为基础,结合调式风格与现代作曲技法完成,繁复的织体与丰富的节奏律动体现了蒂皮特一贯的折中主义创作风格。通过分析研究《组曲》可以了解现代音乐史中常被忽略的折衷主义与实用性音乐,更全面地认识1950年前后欧洲音乐形态的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蒂皮特 折中主义音乐 《D大调组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民族音乐的跨文化传播策略研究——以交响组曲《岜崃》为例
4
作者 黄艺平 陈婉君 《歌海》 2024年第2期110-117,共8页
音乐作为一种无国界的文化符号,它特殊的艺术表达魅力可以跨越民族、文化和语言障碍,是对外传播中华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媒介。广西作为中国南方的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音乐文化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音乐作为一种无国界的文化符号,它特殊的艺术表达魅力可以跨越民族、文化和语言障碍,是对外传播中华文化、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媒介。广西作为中国南方的一个多民族聚居区,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音乐文化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与影响力。从跨文化传播的视角出发,以交响组曲《岜崃》为研究对象,运用文本分析法,对《岜崃》的音乐特色、创作手法及其在跨文化传播中的策略进行深入剖析,为广西民族音乐提供一定的跨文化传播启示,为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探索新的范式,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交融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民族音乐 跨文化传播 交响组曲 《岜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礼赞新时代的辉煌交响——聆听大型交响组曲《浏阳河之光》
5
作者 张玄 《上海艺术评论》 2024年第2期28-29,共2页
春临大地,万物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在美好的春天里,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如期而至。大型交响组曲《浏阳河之光》为音乐节拉开了气势磅礴的序幕。浏阳河,一条滋养着湖湘儿女的母亲河,一条养育英雄的摇篮河,涌动着时代精神的历史河流... 春临大地,万物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在美好的春天里,第39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如期而至。大型交响组曲《浏阳河之光》为音乐节拉开了气势磅礴的序幕。浏阳河,一条滋养着湖湘儿女的母亲河,一条养育英雄的摇篮河,涌动着时代精神的历史河流。“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这首《浏阳河》歌曲不仅是对浏阳河美景的赞美,更是人民对领袖毛泽东的颂赞,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这首歌激发着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熟悉的旋律传唱不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音乐节 上海之春 湖湘 时代精神 爱国热情 交响组曲 民族自豪感 浏阳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巴赫三套世俗性钢琴组曲的风格特征及演奏技巧 被引量:6
6
作者 蒋立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8-101,共4页
文章论述了巴赫《法国组曲》、《英国组曲》、《帕蒂塔》这三套世俗性钢琴组曲的基本特征,概括性地阐述了组曲的组织形式、一般特性与演奏技巧。
关键词 巴赫 钢琴音乐 组曲 舞曲 《法国组曲 《英国组曲 《帕蒂塔》 风格演奏 演奏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曹魏缪袭鼓吹组曲的历史建构与制度形态
7
作者 张佳婷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8,共8页
曹魏缪袭重新改编鼓吹曲辞,属于国家礼乐建设的组成部分,因此最有可能完成于明帝时期。这部组曲以曹魏国史为主题,通过精简的形式来进行历史建构,目的在于强调曹魏政权的正统性。曹魏鼓吹的主要用途是道路与朝会,同时更为普遍地用以给赐... 曹魏缪袭重新改编鼓吹曲辞,属于国家礼乐建设的组成部分,因此最有可能完成于明帝时期。这部组曲以曹魏国史为主题,通过精简的形式来进行历史建构,目的在于强调曹魏政权的正统性。曹魏鼓吹的主要用途是道路与朝会,同时更为普遍地用以给赐,两者共同构成其重要制度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魏 鼓吹组曲 历史建构 制度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琴组曲《滇南山谣三首》的艺术特色研究
8
作者 王誉嘉 《当代音乐》 2024年第12期126-128,共3页
本文深入分析了钢琴组曲《滇南山谣三首》的艺术特色,该作品以云南民族音乐为根基,展现了独特的地域与民族风情,作品层次清晰、旋律优美且富有民族特色,和声丰富多变,情感真挚动人。这些特色使作品独具魅力,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本文深入分析了钢琴组曲《滇南山谣三首》的艺术特色,该作品以云南民族音乐为根基,展现了独特的地域与民族风情,作品层次清晰、旋律优美且富有民族特色,和声丰富多变,情感真挚动人。这些特色使作品独具魅力,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现代音乐创作均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南山谣三首》 艺术特色 钢琴组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津腔沽韵——陈怡《津沽组曲》的创作与演奏探究
9
作者 王斯雯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01-112,共12页
陈怡作为当代女性作曲家中的杰出代表,其音乐创作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创作技法的融合。她的大提琴独奏作品《津沽组曲》(Jingu Suite)展现了天津独特的人文风貌和文化底蕴,融汇了京韵大鼓、天津时调等曲艺形式以及河北民歌和... 陈怡作为当代女性作曲家中的杰出代表,其音乐创作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创作技法的融合。她的大提琴独奏作品《津沽组曲》(Jingu Suite)展现了天津独特的人文风貌和文化底蕴,融汇了京韵大鼓、天津时调等曲艺形式以及河北民歌和天津民歌的音乐元素。作品通过四个乐章生动描绘了天津的自然景观与民俗风情。乐章结构与音乐语言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亦有所创新,通过大提琴的滑音、拨弦、泛音等多种技法,充分呈现出浓郁的中国音乐韵味,成为中西融合音乐创作的经典之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怡 大提琴 津沽组曲 创作特征 演奏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赫《A大调第一英国组曲》萨拉班德舞曲的装饰音演奏分析
10
作者 刘家禾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13-118,共6页
巴洛克音乐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并在欧洲的其他地区和国家蓬勃发展到18世纪中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家之一。由于这个时期的记谱特点和历史资料的缺失,如何正确地、有品位地诠释巴赫的音乐作... 巴洛克音乐起源于17世纪的意大利并在欧洲的其他地区和国家蓬勃发展到18世纪中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家之一。由于这个时期的记谱特点和历史资料的缺失,如何正确地、有品位地诠释巴赫的音乐作品一直存在争议。对于现如今的演奏者而言,诠释巴洛克音乐作品中的装饰音是演奏实践中不可避免要探讨的课题。巴赫《A大调第一英国组曲》(BWV806)萨拉班德舞曲的装饰音具有丰富和声、增添旋律色彩的特点,覆盖了颤音、倚音、波音等重要装饰音,能够为准确演奏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带来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赫 A大调第一英国组曲 萨拉班德舞曲 巴洛克 键盘音乐 装饰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族性对演奏处理的影响——以吉纳斯特拉《克里奥拉舞曲组曲》为例
11
作者 王誉津圣 《当代音乐》 2024年第4期96-98,共3页
拉丁美洲民族的音乐发展虽然起步较晚,此前的研究也较少,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投向拉丁美洲地区的音乐作品。《克里奥拉舞曲组曲》是吉纳斯特拉早期的代表作品,这部作品体现了民族主义与20世纪演奏技法的融合,本文从作品的... 拉丁美洲民族的音乐发展虽然起步较晚,此前的研究也较少,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目光投向拉丁美洲地区的音乐作品。《克里奥拉舞曲组曲》是吉纳斯特拉早期的代表作品,这部作品体现了民族主义与20世纪演奏技法的融合,本文从作品的舞曲类型和20世纪音乐的写作技法入手,对作品风格的把握、触键的方式以及踏板的运用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纳斯特拉 《克里奥拉舞曲组曲 钢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琴组曲《汉字“心”之音》创作新路径探微
12
作者 何静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0-178,共9页
钢琴组曲《汉字“心”之音》以12个带有“心”字偏旁部首的汉字为标题,挖掘人们对这些汉字的独特理解,运用凝练的民族五声调式旋律,配以五正声复合和声的和弦创作而成。本文旨在对这部钢琴作品的音乐主题设计、和声和弦运用、曲式结构... 钢琴组曲《汉字“心”之音》以12个带有“心”字偏旁部首的汉字为标题,挖掘人们对这些汉字的独特理解,运用凝练的民族五声调式旋律,配以五正声复合和声的和弦创作而成。本文旨在对这部钢琴作品的音乐主题设计、和声和弦运用、曲式结构布局等创作技法进行分析,以启示我国现代钢琴作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方面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组曲《汉字“心”之音》 创作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震亚钢琴组曲《儿童音话》的民族性与现代性、趣味性与艺术性
13
作者 翟雨虹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2-18,共7页
《儿童音话》取自《少年儿童钢琴曲集》,为王震亚先生于1972年创作、2013年出版的儿童钢琴组曲,它以九声音列为音高组织手法。九声音列的运用方式丰富多样,既可以整体运用,也可以分离出民族调式与整体音列相结合。在不同小曲中,音列的... 《儿童音话》取自《少年儿童钢琴曲集》,为王震亚先生于1972年创作、2013年出版的儿童钢琴组曲,它以九声音列为音高组织手法。九声音列的运用方式丰富多样,既可以整体运用,也可以分离出民族调式与整体音列相结合。在不同小曲中,音列的运用方式并不相同,它与作品的主题、结构布局紧密相关。《儿童音话》为九声音列丰富的运用手法的集中体现。本文通过对《儿童音话》组曲中《绕口令》《逗乐儿》两首作品进行分析,以探究作曲家如何利用九声音列中丰富的音高关系表现民族性与现代性,以及如何趣味性与艺术性地表达诙谐幽默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震亚 《儿童音话》 九声音列 宫系统五声 主音 组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缪尔·巴伯钢琴组曲《漫游集Op.20》演奏难点及风格浅释
14
作者 薛家子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10期37-39,共3页
塞缪尔·巴伯是美国20世纪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塞缪尔·巴伯的钢琴作品多集中在他创作相对成熟的时间段,《漫游集Op.20》就是创作于此时,整首组曲由四首完整、独立的小曲构成,以四种风格表达、概括作曲家心中的美国音乐。
关键词 钢琴组曲 塞缪尔·巴伯 钢琴作品 演奏难点 漫游 20世纪 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钢琴组曲《敦煌梦》之《羽人舞》的音乐形象与演奏处理
15
作者 杨傲然 《黄河之声》 2024年第14期166-169,共4页
钢琴组曲《敦煌梦》以我国灿烂辉煌的敦煌历史文化为题材,共《伎乐天》《羽人舞》和《波斯舞》三首钢琴独奏曲,由中国当代作曲家黄安伦根据自己的同名芭蕾舞剧选段所作。敦煌是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交汇地,所以在创作时,作曲家不仅从本国... 钢琴组曲《敦煌梦》以我国灿烂辉煌的敦煌历史文化为题材,共《伎乐天》《羽人舞》和《波斯舞》三首钢琴独奏曲,由中国当代作曲家黄安伦根据自己的同名芭蕾舞剧选段所作。敦煌是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交汇地,所以在创作时,作曲家不仅从本国民族音乐中汲取养分,还充分借鉴了印度、波斯等的世界民族音乐,并用精湛成熟的作曲技法将不同的音乐元素相融合,呈现出多文化的交融,构建了一幅幅富有文化底蕴的历史景象。本文以组曲中的第二首《羽人舞》为研究对象,从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作曲家创作理念出发,通过音乐文本分析,探讨作品的音乐形象塑造,并结合自身经验分析作品的演奏处理,以期为相关理论研究于演奏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人舞》 《敦煌梦》 黄安伦 钢琴组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汪立三钢琴组曲《动物随想》复调技法研究
16
作者 刘姝含 《艺术评鉴》 2024年第5期50-55,共6页
《动物随想》是汪立三先生于2003至2007年创作的钢琴组曲。这套组曲中的每一首乐曲都以动物形象作为标题,颇具童趣。组曲中使用了大量的复调技法,并结合了各类音乐要素,使音乐形象变得生动、鲜活。本文以《动物随想》中的复调技法为主... 《动物随想》是汪立三先生于2003至2007年创作的钢琴组曲。这套组曲中的每一首乐曲都以动物形象作为标题,颇具童趣。组曲中使用了大量的复调技法,并结合了各类音乐要素,使音乐形象变得生动、鲜活。本文以《动物随想》中的复调技法为主要研究角度,结合作品的结构特点、各声部之间的关系、音乐的发展逻辑,以及组曲的整体创作理念,来解析作品中音乐形象表达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随想》 汪立三 复调技法 钢琴组曲 音乐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钢琴组曲《南国印象》创作与演奏分析
17
作者 陆艳彦 《黄河之声》 2024年第7期58-61,共4页
组曲是钢琴作品大家族的重要组成形式。自二十世纪初钢琴传入中国后,中国钢琴组曲创作也一直走在蓬勃发展的路上,先后涌现出了诸多佳作。由著名作曲家朱践耳创作于二十世纪90年代的《南国印象》便是其中优秀的代表,并呈现出了鲜明的民... 组曲是钢琴作品大家族的重要组成形式。自二十世纪初钢琴传入中国后,中国钢琴组曲创作也一直走在蓬勃发展的路上,先后涌现出了诸多佳作。由著名作曲家朱践耳创作于二十世纪90年代的《南国印象》便是其中优秀的代表,并呈现出了鲜明的民族化、地域化和时代化风格。对此本文从这部佳作的创作背景谈起,对作品进行了音乐分析,并就其演奏要点进行了总结,获得对其人其作更加深刻的认识,使这首佳作得到更加广泛的认可与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钢琴组曲 《南国印象》 创作特点 演奏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旋律中的多声叙事形态——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创作手法
18
作者 包刚 胡雪芬 《黄河之声》 2024年第5期37-41,共5页
巴赫是西方音乐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创作是巴洛克音乐顶峰,对西方音乐发展起到了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被称为“近代音乐之父”。本文就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单旋律中的多声化进行探讨六首《大提琴无伴奏组曲》首先对巴赫生平入手、厘定... 巴赫是西方音乐最伟大的作曲家,他的创作是巴洛克音乐顶峰,对西方音乐发展起到了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被称为“近代音乐之父”。本文就巴赫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单旋律中的多声化进行探讨六首《大提琴无伴奏组曲》首先对巴赫生平入手、厘定其创作风格的一般特征,然后《无伴奏大提琴组曲》的多个版本进行简要比较通过对组曲进行详尽分析,力求巴赫如何通过单旋律造成一种多声部层、主调和声因素与复调多声因素是如何融合在一起的,力求把握巴赫单旋律中的多声思维,从而为理解和把握组曲中的复合旋律具有主调与复调形态、单线条与多层次结合的无伴奏作品提供理论参照以及创作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伴奏大提琴组曲 巴赫 版本 多声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组合技法视角解读弦乐的多维音色——浅析谢德林《卡门组曲》中的多重性演奏技法
19
作者 吴志高 《乐器》 2024年第3期34-37,共4页
谢德林是20世纪个性派、先锋派的作曲家。20世纪的音乐与古典、浪漫时期的音乐不同,追求个性、张扬。作曲家谢德林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更是笔耕不辍孕育出了自己心中的《卡门》。通过分析《卡门》中的演奏技巧、音型和音色运用,可以深入... 谢德林是20世纪个性派、先锋派的作曲家。20世纪的音乐与古典、浪漫时期的音乐不同,追求个性、张扬。作曲家谢德林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更是笔耕不辍孕育出了自己心中的《卡门》。通过分析《卡门》中的演奏技巧、音型和音色运用,可以深入解读谢德林的创作思路,看到一个多产的作曲家如何在20世纪现代音乐语汇中,探索音乐的可能性,将自己的情感世界注入作品,成就杰出的艺术成就。这充分体现了谢德林作为个性派、先锋派作曲家的艺术特质和历史地位。本文立足于弦乐的演奏技法、固定音型,以及主题的多维音色剖析作曲家的创作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门组曲 多重性 弦乐演奏技法 固定音型 多维音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交响组曲的启发——以《乔家大院》为例
20
作者 张华 《黄河之声》 2024年第19期48-51,共4页
民族交响组曲是一种将民族音乐素材与西方交响乐形式相结合的音乐体裁。本文以赵季平的交响组曲《乔家大院》为例,探讨了民族交响组曲的创作特点与艺术风格。通过对作品的乐章结构、主题发展、民族元素运用、配器创新等方面的分析,揭示... 民族交响组曲是一种将民族音乐素材与西方交响乐形式相结合的音乐体裁。本文以赵季平的交响组曲《乔家大院》为例,探讨了民族交响组曲的创作特点与艺术风格。通过对作品的乐章结构、主题发展、民族元素运用、配器创新等方面的分析,揭示了作品在继承民族音乐传统的基础上,与西方交响乐技法相融合的成功经验。文章指出,《乔家大院》以其鲜明的民族性、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交响语言,为民族交响乐的发展提供了宝贵启示。作曲家应立足民族音乐沃土,博采中西之长,在创新中走出一条民族化与世界化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用交响乐讲好中国故事,丰富民族交响乐的音响色彩,推动民族交响乐实现新的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交响组曲 《乔家大院》 民族性 交响性 创作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