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大黄-柴胡药对方剂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金保 张晶晶 +5 位作者 夏鹏飞 段海婧 陈红刚 王倩 赵文龙 康生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844-3851,共8页
目的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大黄-柴胡药对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采用Excel、GraphPad Prism软件分析相关方剂基本信息,IBM SPSS Modeler、VOSviewer、Cytoscape软件对配伍中药性能、功效、关联规则、方剂主治等进行数据挖掘,并... 目的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大黄-柴胡药对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采用Excel、GraphPad Prism软件分析相关方剂基本信息,IBM SPSS Modeler、VOSviewer、Cytoscape软件对配伍中药性能、功效、关联规则、方剂主治等进行数据挖掘,并从高频的方剂、高频归经、药物用量及比例3个维度考察组方用药规律。结果共得到646首方剂,甘草、黄芩、赤芍、当归、栀子等99味中药的配伍频次≥20次,性味以寒性,苦、辛、甘味为主,大多归肺、肝、胃经,功效以清热、解表、补虚为主,主治应用包括虚劳、目赤肿痛、骨蒸、黄疸等。黄芩-栀子-赤芍-甘草关联度最高,是组方核心药物。归肺经中药以柴胡主药,配伍甘草、黄芩等;归肝经中药以大黄、柴胡为主药,配伍赤芍、当归、鳖甲等;归胃经中药以大黄为主药,配伍甘草、枳壳、黄连等。大黄、柴胡用量均主要在3~15 g范围内,比例以1∶1最多,相关方剂组成以黄芩、栀子、赤芍等中药为主,主要治疗目赤肿痛、闭经等。相关方剂在防治肝系疾病方面的应用最多。结论本研究阐明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大黄-柴胡药对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可为科学指导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剂 大黄-柴胡药对 《中医方剂大辞典》 组方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溪心法》治疗痰证的组方用药规律 被引量:7
2
作者 于俏 吴焕林 +1 位作者 孙海娇 林基伟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2期1909-1913,共5页
目的:剖析《丹溪心法》治疗痰证处方中各种药物的运用规律及其内在联系。方法:筛选《丹溪心法》中治疗痰证的方剂,构建其治疗痰证的方剂数据库。选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作为分析软件,运用其关联规则算法及复杂系统熵聚法等方法... 目的:剖析《丹溪心法》治疗痰证处方中各种药物的运用规律及其内在联系。方法:筛选《丹溪心法》中治疗痰证的方剂,构建其治疗痰证的方剂数据库。选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作为分析软件,运用其关联规则算法及复杂系统熵聚法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研究,分析《丹溪心法》中治疗痰证的方剂组方规律。结果:从《丹溪心法》中共筛选出161首治疗痰证方剂,对方剂组合进行分析,得出新处方7个,包括“青黛、海蛤、甘草、瓜蒌”“胆南星、半夏、桃仁、茯苓”等。结论:《丹溪心法》治疗痰证的药物中归于脾、胃经的占全部药物的76%,表明朱震亨治疗痰证重视脾胃,处方以益气化痰,兼以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在此基础上形成治疗痰证的新处方,为痰证的新药研发提供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证 《丹溪心法》 诊断标准 组方用药规律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数据挖掘 配伍规律 中药有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紧张型头痛的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赵艳青 滕晶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8期1261-1263,1269,共4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以中医药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筛选Cnki上中医药治疗紧张性头痛的文献并建立方剂数据库,方剂逐一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软件,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以中医药治疗紧张型头痛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筛选Cnki上中医药治疗紧张性头痛的文献并建立方剂数据库,方剂逐一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对筛选出的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结果:筛选出治疗紧张型头痛的方剂140首,涉及中药170味。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及组合,演化得到新处方12首。结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治疗紧张型头痛的方剂以理气活血、平肝潜阳、疏肝解郁、祛风解肌止痛、燥湿化痰、补血益气为主,为中医药临床靶向治疗紧张型头痛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张型头痛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方剂 组方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组方用药规律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祥 王超 +3 位作者 安莹 唐卓然 齐鑫 赵海滨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16期1261-1267,共7页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中医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组方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运用中药方剂治疗心脏...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中医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组方及用药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运用中药方剂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文献,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数据挖掘,统计用药频次及常用剂量、中药四气五味及归经频次。运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法,提取核心药物组合,并采用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预测潜在新处方。结果:通过文献检索及筛选,最终录入210首方剂,通过“频次统计”共提取出181味中药,累计使用频次2 410次。其中,使用频次≥15次的中药共46味,根据功效主治,可大致包括理气药、安神药、补气药、清热药及补血药等。分析中药的四气五味及归经规律可知,温性、甘味药物最为常用,多归于心经,肝经和脾经次之。基于关联规则的组方规律发现,在药物组合中,白芍-柴胡应用最多;枳壳和柴胡的关联度最强,高达90%;网络图则提示,柴胡、当归、白芍、茯苓等药物为关联网络的核心。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组合,可得到24个药物核心组合。运用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算法,提取出核心药物组合12种,进一步聚类得到6种潜在新方。结论:中医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以“气血同调”、“标本兼顾”、“补泻兼施”为原则,重视气郁的始动病机,主要从心肝脾入手,以疏肝理气、清热化痰、镇静安神、活血利水等为具体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神经官能症 中医药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组方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析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组方用药规律 被引量:20
5
作者 舒福 袁一林 +2 位作者 邱凯玲 田雨 石磊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22-829,共8页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3.8),分析与提炼2000-2021年CNKI期刊文献中运用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CNKI数据库从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6日发表的使用中医药诊治AR的临床研究数据,筛选并将纳入医案的数据...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2.3.8),分析与提炼2000-2021年CNKI期刊文献中运用中医药治疗过敏性鼻炎(AR)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收集CNKI数据库从2000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6日发表的使用中医药诊治AR的临床研究数据,筛选并将纳入医案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而后生成标准化组方用药数据库,最后运用本系统软件中的数据分析模块,对中药进行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等数据处理。结果共纳入文献161篇,共获取161个中药组方,涉及187味中药,累计频次共1763次。证型统计结果表明出现频次最高的证型为肺寒饮犯证;中药组方药物特征分析表明:使用频次最高的中药为防风,平均用药剂量最大的中药为黄芪;中药性味以辛甘、温平为主;中药归经以入肺脾两经药物居多。根据中药功效类别分析显示:发散风寒药使用最多,其次为补气药;关联规则中药配伍分析显示:支持度最高的中药药对为黄芪-防风;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表明治疗AR的核心中药为小青龙汤合苍耳子散及玉屏风散加减。结论本研究较为综合地分析了中医药治疗AR的组方用药规律,发现散寒邪、通鼻窍、补脾肺为诊治该疾的主要指导思想,脏窍并治与合方治病是当代医者遣方用药的主要特点,这一研究发现可为AR的临床诊疗与新药开发提供相应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医案云平台 中医药 过敏性鼻炎 组方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讨孟河医派治疗水气病的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熊倪 战丽彬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04-510,共7页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孟河四家医集》中孟河医派治疗水气病的用药及组方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孟河四家医集》中治疗水气病的处方,经过数据标准化处理,录入系统平台,并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的...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孟河四家医集》中孟河医派治疗水气病的用药及组方规律。方法收集、整理《孟河四家医集》中治疗水气病的处方,经过数据标准化处理,录入系统平台,并建立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的频次统计、关联规则等数据处理方法,分析孟河医派治疗水气病的方剂中的常用药物、组合规律、核心组合,挖掘其组方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处方97例。核心药物为茯苓、陈皮、大腹皮、泽泻、白术、冬瓜子、桑白皮,核心处方10个,并推算出候选新处方5个。结论孟河医派治疗水气病选药甘辛性温,治疗上重视理气健脾、利水消肿,祛邪与扶正相结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孟河医派 水气病 组方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藏医药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方剂组方用药规律分析
7
作者 更藏加 尕藏措 +6 位作者 张鹰 郭伟晨 德洛 泽翁拥忠 张丹 聂佳 刚焕晨雷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274-2277,共4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分析《四部医典》等藏医药书籍中治疗HAPC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为进一步挖掘藏医治疗HAPC方案及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HAPC属于藏医血隆病的范畴,俗称"多血症"。为...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分析《四部医典》等藏医药书籍中治疗HAPC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为进一步挖掘藏医治疗HAPC方案及新药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HAPC属于藏医血隆病的范畴,俗称"多血症"。为揭示藏医药治疗该病方剂组方用药规律,通过整理《四部医典》等藏医药书籍中的相关治疗方剂,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构建藏医治疗HAPC的方剂数据库,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进行频次统计、组方规律、关联规则分析、新方分析和证型分布。结果:收集了治疗HAPC的210首方剂,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及组合,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10味药分别是诃子、木香、红花、余甘子、肉豆蔻、豆蔻、丁香、土木香、天竺黄、毛诃子,累计用药频率达33.19%。发现支持度≥20%,置信度≥0.9的关联规则共演化得出新处方11首。结论:用药频率较高藏药的药性均以针对血型HAPC治疗为主,依次是隆型、赤巴型、培根型、木布病等5种分型,体现了该病在不同分型下有不同的治疗原则和组方用药规律,为藏医临床辨证论治和进一步新药开发提供了科学意义及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医药 HAPC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方剂 组方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医大师尼玛治疗肺热病的用药组方规律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万玛措 斗周才让 +5 位作者 周则加 普措多杰 仁增加 先巴加 德吉卓玛 贡却坚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35-1740,共6页
目的分析国医大师尼玛治疗肺热病的用药组方规律。方法收集整理治疗肺热病的临床医案,采用R4.1.3、MySQL 8.0.28软件构建数据库,itemFrequency、arules、arules Viz、corrplot等函数分析使用频次、关联规则,Pearson相关性、K-means聚类... 目的分析国医大师尼玛治疗肺热病的用药组方规律。方法收集整理治疗肺热病的临床医案,采用R4.1.3、MySQL 8.0.28软件构建数据库,itemFrequency、arules、arules Viz、corrplot等函数分析使用频次、关联规则,Pearson相关性、K-means聚类研究组方规律和潜在特点。结果使用频次排名前三的方剂依次为二十五味竺黄散(107次)、十五味龙胆丸(93次)、仁青芒交(68次),而药材依次为诃子(61次)、红花(43次)、木香(43次)。十五味龙胆丸、六味丁香散为藏医治疗肺热病的核心方剂,具有清肺热、利咽止咳功效,而诃子、余甘子为组成藏医治疗肺热病方剂的核心药材。择时用药以仁青芒交(凌晨)、二十五味竺黄散(早上)、六味丁香散(中午)、二十五味竺黄散(下午)、三十五味沉香丸(晚上)为常用时序方剂组合。方剂中六味丁香散、十五味龙胆丸之间呈正相关,并且相关性最高;药材中毛诃子、余甘子之间呈正相关,并且相关性最高。结论尼玛治疗肺热病以清热类藏药为主,调隆类藏药为辅,同时配伍止咳化痰、润肺类藏药的“主辅配伍”规律,验证了赤巴、隆紊乱是其病因的观点,可为藏医临床用药和藏药新药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玛 国医大师 肺热病 用药组方规律 藏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绍派医家治疗黄疸用药组方规律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公培强 沈元良 蒋元烨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1-4,共4页
目的 研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绍派医家治疗黄疸用药组方规律,找出中药治疗黄疸方剂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构建中医药黄疸病治疗方剂数据库;通过关联、规则分析、互信息法、系统熵聚类与熵层次... 目的 研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绍派医家治疗黄疸用药组方规律,找出中药治疗黄疸方剂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构建中医药黄疸病治疗方剂数据库;通过关联、规则分析、互信息法、系统熵聚类与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发现方剂用药的组方规律,并分析挖掘的新方。结果 筛选出278个含黄疸症状处方并分析,确定方剂中药物出现频次,常用药对58个,20个核心组合及10个演化新处方。结论 通过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能明确黄疸治疗方剂的组方规律,为重要的中医药研究辅助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绍派医家 黄疸 用药组方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