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CK和NAK的可靠组播传输协议的性能分析和比较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斌 刘增基 +1 位作者 李红滨 张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1314-1318,共5页
本文在目前各种可靠组播传输协议的基础上 ,归纳构建了两类基本的可靠组播传输协议—基于确认(ACK)的和基于否定确认 (NAK)的可靠组播传输协议 .在典型的组播网络系统模型基础上 ,对这两类协议以及一种主要的改进协议在占用网络带宽和... 本文在目前各种可靠组播传输协议的基础上 ,归纳构建了两类基本的可靠组播传输协议—基于确认(ACK)的和基于否定确认 (NAK)的可靠组播传输协议 .在典型的组播网络系统模型基础上 ,对这两类协议以及一种主要的改进协议在占用网络带宽和可扩展性方面的性能特点进行了定性的分析和比较 .性能分析结果表明 ,基于否定确认且采用否定确认压缩策略 (NAKCompression)的可靠组播传输协议成功传输组播数据包所需要的带宽较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网 可靠组播传输协议 ACK NAK 通信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可靠组播传输往返行程时间估算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斌 刘增基 +1 位作者 李红滨 张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2-66,共5页
针对可靠组播传输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式网络的往返行程时间 (RountTripTime ,简称RTT)估算策略 .与传统的RTT估算策略相比 ,这一策略不要求组播组成员之间保持时钟同步 ,它能够精确地确定组播树中各成员到组播源之间的往返行程时间 ,及... 针对可靠组播传输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式网络的往返行程时间 (RountTripTime ,简称RTT)估算策略 .与传统的RTT估算策略相比 ,这一策略不要求组播组成员之间保持时钟同步 ,它能够精确地确定组播树中各成员到组播源之间的往返行程时间 ,及时地响应网络组播结点及链路的动态变化 .可靠组播传输协议借助这一策略可以有效地减少网络中不必要的控制消息 ,根据网络环境及时准确地确定进入网络的数据包速率 ,从而提高整个组播组的吞吐量 .利用计算机网络仿真平台实际研究了RTT估值策略在主动可靠组播传输协议中的实际性能 ,与传统的基于否定确认的可靠组播协议进行了比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式网络 可靠组播传输协议 往返行程时间 通信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相关丢包条件下基本可靠组播传输协议研究
3
作者 王斌 刘增基 +1 位作者 李红滨 张冰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57-561,共5页
针对目前可靠组播传输协议研究中存在的两个问题 ,即缺乏统一的数学模型和对空间相关丢包条件下协议性能的分析 ,归纳构建了两类基本的可靠组播传输协议———基于确认的和基于否定确认的可靠组播协议 .利用数学方法在具有空间相关丢包... 针对目前可靠组播传输协议研究中存在的两个问题 ,即缺乏统一的数学模型和对空间相关丢包条件下协议性能的分析 ,归纳构建了两类基本的可靠组播传输协议———基于确认的和基于否定确认的可靠组播协议 .利用数学方法在具有空间相关丢包特性的系统模型上分析了这两类协议模型 .目的在于从数学的角度定性地分析这两种协议在网络带宽和可扩展性方面各自的性能特点 .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否定确认且采用否定确认抑制策略的可靠组播传输协议成功传输组播数据包时所需要的带宽较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组播传输协议 空间相关丢包 通信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G通信组播传输分组策略与资源分配算法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文倩 倪菊 +2 位作者 刘小兰 毛淑霞 肖海林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8-134,共7页
针对传统组播在5G通信系统中吞吐量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组播分组策略与资源分配的联合优化算法。该方法根据用户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采用最大最小距离K-means聚类,将组播用户划分为多个子组,最大化组播子组内最小的SNR。... 针对传统组播在5G通信系统中吞吐量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组播分组策略与资源分配的联合优化算法。该方法根据用户的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采用最大最小距离K-means聚类,将组播用户划分为多个子组,最大化组播子组内最小的SNR。同时在该分组策略下,采用改进的人工鱼群算法进行子载波分配,通过将子载波分配变量映射为人工鱼的位置,把组播系统吞吐量转化为人工鱼在某一位置的食物浓度进行迭代寻优。数值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系统吞吐量相比于遗传算法和传统组播分别提高了5.3%和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通信系统 组播传输 人工鱼群算法 子载波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中式网络编码组播路由算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光宪 赖俊宁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621-1628,共8页
从提高组播容量和降低组播延迟入手,提出了一种集中式网络编码循环增广组播路由算法(centralized network coding cycle augmented multicast routing algorithm,NCCA),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组播通信的传输速率。首先各节点通过广度优先搜索... 从提高组播容量和降低组播延迟入手,提出了一种集中式网络编码循环增广组播路由算法(centralized network coding cycle augmented multicast routing algorithm,NCCA),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组播通信的传输速率。首先各节点通过广度优先搜索(breadth first search,BFS)算法遍历链路状态分组获得整个网络的拓扑信息,以Dijkstra算法为基础增广每个信宿节点的路由集,然后选出最优路由集,最后将所有信宿节点的路由集进行组合,得到组播组的整体路由。通过对算法进行理论分析及仿真实验,证明了NCCA组播路由算法在较稳定的网络上能进一步提高组播通信的传输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编码 容量 延迟 组播传输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范围的移动组播协议 被引量:4
6
作者 王胜灵 侯义斌 +1 位作者 黄建辉 黄樟钦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096-2102,共7页
提出在基于范围的移动组播协议(RBMo M)的基础上根据用户的移动特性、业务量及网络特性为每个主机动态地确定最优服务范围的算法,形成了基于动态范围的移动组播协议(DRBMo M).该协议通过设计一个代价函数并求解使代价函数最小化的服务... 提出在基于范围的移动组播协议(RBMo M)的基础上根据用户的移动特性、业务量及网络特性为每个主机动态地确定最优服务范围的算法,形成了基于动态范围的移动组播协议(DRBMo M).该协议通过设计一个代价函数并求解使代价函数最小化的服务范围来实现减小组播分组传输时延和组播树重构频率的折衷.分析表明,代价函数值随主机的业务量和移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加;最优服务范围随主机业务量的增加而减小,随主机移动速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性能对比中发现,DRBMo M的代价函数值小于RBMo M的代价函数值,表明DRBMo M的确增强了RBMo M的性能;在与同类方案的比较中,发现DRBMo M的平均切换信令代价稍高于同类方案,但其平均组播分组传输代价及最终的代价函数值均小于同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 动态的服务范围 代价函数 业务中断时间 传输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网络的数字视频信息传输技术研究
7
作者 姜恩华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4-57,共4页
文章从视频信息的压缩编码技术、视频信息组播传输技术和速率控制技术3个方面研究了多媒体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视频信息传输技术,设计了基于工控PC机的视频服务器,提出了视频信息组播传输的网络模型。
关键词 IP网络 视频信息传输 压缩编码 组播传输 速率控制 视频服务器 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MTP协议的时延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林宇 王重钢 +1 位作者 王文东 程时端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710-1717,共8页
RMTP(reliable multicast transport protocol)是一种通过修复服务器(repair server)本地恢复来提供可靠性的组播协议.对改进的RMTP协议的时延性能进行建模分析.推导了数据包自发送主机发出到成功地被一个随机选择的接收主机接收之间的... RMTP(reliable multicast transport protocol)是一种通过修复服务器(repair server)本地恢复来提供可靠性的组播协议.对改进的RMTP协议的时延性能进行建模分析.推导了数据包自发送主机发出到成功地被一个随机选择的接收主机接收之间的平均时延公式.分析表明,随着丢失率的增长,RMTP的时延性能恶化点将迅速下降;随着每个修复服务器下连接尾链路数量的增加,RMTP的时延性能恶化点也将下降.但是,随着尾链路总数量的增加而保持每个修复服务器连接的尾链路数量不变,RMTP的时延性能的变化很小.仿真结果较好地验证了分析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MTP协议 时延分析 可靠组播传输协议 修复服务器 可靠 INTERN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