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疆盐碱地区盐爪爪内生菌群落组成与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慧楠
唐琦勇
+2 位作者
顾美英
张志东
朱静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7-266,共10页
为揭示盐碱环境下盐爪爪内生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其多样性,以新疆5个典型盐碱地区的盐爪爪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其根部和地上部分样品的内生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366个细菌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为揭示盐碱环境下盐爪爪内生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其多样性,以新疆5个典型盐碱地区的盐爪爪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其根部和地上部分样品的内生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366个细菌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共涉及16个门,70个目,321个属;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主要菌门。获得的869个真菌OTUs共涉及14个门,86个目,291个属;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油壶菌门(Olpidiomycota)为主要菌门。其中,嗜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占绝对优势。不同地区和不同组织的内生细菌群落和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及群落丰富度差异显著。土壤中的钠离子(Na^(+))、氯离子(Cl^(-))和电导率(EC)与内生菌主要门的分布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不同地区内生群落的构成差异主要与土壤盐碱化相关。研究初步揭示了新疆盐碱地区盐爪爪内生菌群落结构组成与分布格局,对阐明内生菌在生态系统的演替、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具有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爪爪
内生菌
盐碱环境
高通量测序
群落
组成和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
88
2
作者
段毅
吴保祥
+2 位作者
张辉
郑朝阳
王传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1-310,共10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原油进行系统地采样和高分辨率的GC-MS、IRMS分析,研究了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并且进行了油源对比,探讨了其成因。研究资料指示了所研究原油属于同一成因类型;原油有机母质为菌藻类和高...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原油进行系统地采样和高分辨率的GC-MS、IRMS分析,研究了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并且进行了油源对比,探讨了其成因。研究资料指示了所研究原油属于同一成因类型;原油有机母质为菌藻类和高等植物,特别是高等植物为原油的形成作出了贡献;原油形成于弱还原和淡水或微咸水环境;原油均为成熟原油;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和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油层组具有亲缘关系,反映了原油主要来源于长7油层组。这些研究结果为盆地的石油勘探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原油
生物标志化合物
组成和分布
特征
碳同位素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柴达木盆地原油烃类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
48
3
作者
段毅
王智平
+5 位作者
张辉
吴保祥
王传远
孟自芳
张晓宝
周世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59-364,共6页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重要的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已发现的18个油田分布于柴北地区和柴西地区,且以柴西地区最多。两个地区原油的成因截然不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对采集于两地区13个油田的16个原油样品中烃类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了系...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重要的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已发现的18个油田分布于柴北地区和柴西地区,且以柴西地区最多。两个地区原油的成因截然不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对采集于两地区13个油田的16个原油样品中烃类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了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布和组成特征指示了西部原油形成于强还原咸水—超咸水湖相,北部原油形成于弱氧化淡水湖沼相;西部原油的母质主要为菌藻类,北部原油更多的来自陆源高等植物。根据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并结合碳同位素组成,将柴达木盆地原油划分为两大类7种次级成因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成和分布
特征
成因类型
烃类化合物
原油
柴达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延安组原油成因研究
被引量:
32
4
作者
段毅
张胜斌
+1 位作者
郑朝阳
吴保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07-1415,共9页
马岭油田是鄂尔多斯盆地发现最早的油田之一,也是大陆河流相油气藏的典型代表,可是以往对马岭油田原油及其烃源岩地球化学研究很少,原油的成因更多的依靠于地质推测。本文对采集于马岭油田的21个原油和鄂尔多斯盆地14个烃源岩的烃类生...
马岭油田是鄂尔多斯盆地发现最早的油田之一,也是大陆河流相油气藏的典型代表,可是以往对马岭油田原油及其烃源岩地球化学研究很少,原油的成因更多的依靠于地质推测。本文对采集于马岭油田的21个原油和鄂尔多斯盆地14个烃源岩的烃类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了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布和组成特征,指示了原油形成于弱还原环境淡水湖相;原油的母质除了菌藻类外陆源高等植物作出了重要贡献;原油均为成熟原油;油源对比表明,马岭油田原油的源岩为延长组烃源岩,特别是长7油层组烃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原油和烃源岩
生物标志化合物
组成和分布
特征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原油芳烃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
12
5
作者
王传远
段毅
杜建国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3-618,共6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原油进行系统地采样和高分辨率的GC-MS分析,研究了原油的芳烃组成特征,进行了油源对比,探讨了原油成因。结果表明:所分析原油属于同一成因类型;烷基萘和含硫芳烃的分布特征与有机质类型和沉积环境密切相关;...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原油进行系统地采样和高分辨率的GC-MS分析,研究了原油的芳烃组成特征,进行了油源对比,探讨了原油成因。结果表明:所分析原油属于同一成因类型;烷基萘和含硫芳烃的分布特征与有机质类型和沉积环境密切相关;西峰油田原油形成于弱还原环境,为菌藻类和高等植物母质来源,特别是高等植物为原油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成熟度较高。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和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油层组烃源岩相似,反映了原油主要来源于长7油层组。这些研究结果为盆地石油的进一步勘探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峰油田
原油
烃源岩
芳烃
组成和分布
油源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盐碱地区盐爪爪内生菌群落组成与分布格局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慧楠
唐琦勇
顾美英
张志东
朱静
机构
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新疆特殊环境微生物实验室
农业农村部盐碱土改良与利用(干旱半干旱区盐碱地)重点实验室
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57-266,共10页
基金
新疆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重点培育专项(xjkcpy-20220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60009)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900802)。
文摘
为揭示盐碱环境下盐爪爪内生菌群落结构组成及其多样性,以新疆5个典型盐碱地区的盐爪爪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其根部和地上部分样品的内生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366个细菌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OTUs)共涉及16个门,70个目,321个属;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主要菌门。获得的869个真菌OTUs共涉及14个门,86个目,291个属;以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油壶菌门(Olpidiomycota)为主要菌门。其中,嗜盐单胞菌属(Halomonas)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占绝对优势。不同地区和不同组织的内生细菌群落和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及群落丰富度差异显著。土壤中的钠离子(Na^(+))、氯离子(Cl^(-))和电导率(EC)与内生菌主要门的分布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不同地区内生群落的构成差异主要与土壤盐碱化相关。研究初步揭示了新疆盐碱地区盐爪爪内生菌群落结构组成与分布格局,对阐明内生菌在生态系统的演替、生物多样性及其生态功能具有科学意义。
关键词
盐爪爪
内生菌
盐碱环境
高通量测序
群落
组成和分布
Keywords
Kalidium foliatum
endophytes
salt-alkali environment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community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分类号
S154.3 [农业科学—土壤学]
S156.4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被引量:
88
2
作者
段毅
吴保祥
张辉
郑朝阳
王传远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01-310,共10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编号GJHZO530)
中国科学院资环局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3-128)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编号2005CB422105)资助的成果。
文摘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原油进行系统地采样和高分辨率的GC-MS、IRMS分析,研究了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和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并且进行了油源对比,探讨了其成因。研究资料指示了所研究原油属于同一成因类型;原油有机母质为菌藻类和高等植物,特别是高等植物为原油的形成作出了贡献;原油形成于弱还原和淡水或微咸水环境;原油均为成熟原油;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和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油层组具有亲缘关系,反映了原油主要来源于长7油层组。这些研究结果为盆地的石油勘探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原油
生物标志化合物
组成和分布
特征
碳同位素
成因
Keywords
Ordos basin
crude oil
biomarker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carbon isotope
genesis
分类号
P618.130.1 [天文地球—矿床学]
P593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柴达木盆地原油烃类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
48
3
作者
段毅
王智平
张辉
吴保祥
王传远
孟自芳
张晓宝
周世新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出处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59-364,共6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局知识创新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128
KZCX2-111).
文摘
柴达木盆地是我国重要的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已发现的18个油田分布于柴北地区和柴西地区,且以柴西地区最多。两个地区原油的成因截然不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对采集于两地区13个油田的16个原油样品中烃类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了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布和组成特征指示了西部原油形成于强还原咸水—超咸水湖相,北部原油形成于弱氧化淡水湖沼相;西部原油的母质主要为菌藻类,北部原油更多的来自陆源高等植物。根据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并结合碳同位素组成,将柴达木盆地原油划分为两大类7种次级成因类型。
关键词
组成和分布
特征
成因类型
烃类化合物
原油
柴达木盆地
Keywords
characteristics of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genetic group
hydrocarbon component
crude oil
Qaidam Basin
分类号
TE122.1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延安组原油成因研究
被引量:
32
4
作者
段毅
张胜斌
郑朝阳
吴保祥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出处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07-1415,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编号2005CB422105)研究成果
文摘
马岭油田是鄂尔多斯盆地发现最早的油田之一,也是大陆河流相油气藏的典型代表,可是以往对马岭油田原油及其烃源岩地球化学研究很少,原油的成因更多的依靠于地质推测。本文对采集于马岭油田的21个原油和鄂尔多斯盆地14个烃源岩的烃类生物标志化合物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了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布和组成特征,指示了原油形成于弱还原环境淡水湖相;原油的母质除了菌藻类外陆源高等植物作出了重要贡献;原油均为成熟原油;油源对比表明,马岭油田原油的源岩为延长组烃源岩,特别是长7油层组烃源岩。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原油和烃源岩
生物标志化合物
组成和分布
特征
成因
Keywords
Ordos basin
crude oil and source rock
biomarker
characteristics of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genesis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原油芳烃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
12
5
作者
王传远
段毅
杜建国
机构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出处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3-618,共6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院长奖获得者科研启动专项资金"和"强地震孕育和发生的实验研究"项目(编号:B07002)联合资助
文摘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原油进行系统地采样和高分辨率的GC-MS分析,研究了原油的芳烃组成特征,进行了油源对比,探讨了原油成因。结果表明:所分析原油属于同一成因类型;烷基萘和含硫芳烃的分布特征与有机质类型和沉积环境密切相关;西峰油田原油形成于弱还原环境,为菌藻类和高等植物母质来源,特别是高等植物为原油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成熟度较高。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和上三叠统延长组长7油层组烃源岩相似,反映了原油主要来源于长7油层组。这些研究结果为盆地石油的进一步勘探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关键词
西峰油田
原油
烃源岩
芳烃
组成和分布
油源对比
Keywords
Xifeng oilfield
crude oil
source rock
aromatic hydrocarbon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oil-source correlation
分类号
TE122.11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疆盐碱地区盐爪爪内生菌群落组成与分布格局研究
王慧楠
唐琦勇
顾美英
张志东
朱静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段毅
吴保祥
张辉
郑朝阳
王传远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8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柴达木盆地原油烃类地球化学特征
段毅
王智平
张辉
吴保祥
王传远
孟自芳
张晓宝
周世新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4
4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鄂尔多斯盆地马岭油田延安组原油成因研究
段毅
张胜斌
郑朝阳
吴保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原油芳烃地球化学研究
王传远
段毅
杜建国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