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东德水电站坝址区河床深厚覆盖层组成与结构地质勘察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李会中 郝文忠 +3 位作者 潘玉珍 杨静 肖云华 谢实宇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44-950,共7页
河床深厚覆盖层勘探取样与试验研究是我国西部水电工程勘察中最常见技术难题之一。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坝址区河床覆盖层厚度较大、成因多样、组成混杂、结构不均,高围堰与深基坑稳定问题突出。为此,作者所在单位开展了专题研究工作,在... 河床深厚覆盖层勘探取样与试验研究是我国西部水电工程勘察中最常见技术难题之一。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坝址区河床覆盖层厚度较大、成因多样、组成混杂、结构不均,高围堰与深基坑稳定问题突出。为此,作者所在单位开展了专题研究工作,在勘探取样技术与原位测试方法上进行了探索与创新——为获得原状样而专门研制了单管与双管内筒式锤击取样器,为弥补钻探取样之不足而将可视化技术(如钻孔数字彩电、孔间电磁波CT)与常规物探方法(如地震法勘探、钻孔声波测试)相结合创新性开展原位测试,全面查明了河床覆盖层的组成及结构,开辟了河床深厚覆盖层地质勘察研究的新途径,不仅为河床深厚覆盖层工程特性室内试验研究提供了前提,而且为高围堰与深基坑稳定问题地质分析、工程评价及设计处理提供了充分可靠的地质依据,可为类似工程地质勘察研究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东德水电站 河床深厚覆盖层 组成与结构 钻孔数字彩电 孔间电磁波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将EDA技术引入“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教学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翟文正 管功湖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8年第12期34-36,41,共4页
在分析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EDA技术进行实验教学的实施方案和方法,并通过使用ISE设计工具进行FPGA开发的一个具体实例阐述了设计过程和实验步骤。引入EDA技术的实验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 在分析计算机组成与结构实验课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EDA技术进行实验教学的实施方案和方法,并通过使用ISE设计工具进行FPGA开发的一个具体实例阐述了设计过程和实验步骤。引入EDA技术的实验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A技术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 实验教学 实施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腐解过程中形成胡敏酸的组成和结构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于孝东 唐晓红 +3 位作者 吕家恪 罗友进 王力 魏朝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4-228,共5页
通过稻草腐解实验,采用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稻草腐解过程中土壤胡敏酸的化学特征的动态变化,旨在丰富农作物秸秆还田过程中的胡敏酸化学组成、性质与结构变化的特征。在试验培养条件下,施用稻草后土壤的有机碳含量提高了31.71%,腐殖质... 通过稻草腐解实验,采用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稻草腐解过程中土壤胡敏酸的化学特征的动态变化,旨在丰富农作物秸秆还田过程中的胡敏酸化学组成、性质与结构变化的特征。在试验培养条件下,施用稻草后土壤的有机碳含量提高了31.71%,腐殖质含量增加了51.93%,都在90d时达到最大值。施用稻草45d时的PQ值(HA在HS中所占的比例)明显降低,在90d和135d时的PQ值与45d时变化不大。施用稻草后土壤胡敏酸的色调系数(ΔlogK)逐渐减少,相对色度(RF)值迅速增大,胡敏酸的氧化程度和芳构化程度增强。胡敏酸的元素组成以碳为主,含量在52%左右,其次为氧。H/C的比值逐渐降低,O/C的比值不断增大。羧基和酚羟基为主要的酸性基团。羧基含量先降低,后随着腐解的进行,其含量不断升高;酚羟基的含量变化与羧基的含量变化趋势相反;羰基含量逐渐增加。施用稻草会引起紫色水稻土胡敏酸化学组成和结构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 腐解 胡敏酸 组成与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统组成和结构与病虫害防治 被引量:24
4
作者 梁军 朱彦鹏 +1 位作者 孙志强 张星耀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2,共6页
森林病虫灾害是病原物或昆虫、树木、环境、人类活动之间相互影响,导致森林生态系统不稳定性加剧、调节功能失调后的产物。森林生态系统组成多样性和结构复杂性是实现森林生态系统对病虫灾害自我调控功能的基础条件。在林分尺度基础上,... 森林病虫灾害是病原物或昆虫、树木、环境、人类活动之间相互影响,导致森林生态系统不稳定性加剧、调节功能失调后的产物。森林生态系统组成多样性和结构复杂性是实现森林生态系统对病虫灾害自我调控功能的基础条件。在林分尺度基础上,总结了森林生态系统组成和结构对病原物和害虫建群和危害的影响机制,提出以生态调控策略为理论基础,以调控林分组成和结构为切入点,揭示森林生态系统对病虫灾害自我调控的自组织机理,为实现我国森林病虫灾害的可持续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病虫害 森林生态系统 组成与结构 生态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掺杂对SnO_2薄膜组成、结构与光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陈云霞 施玮 王克亮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4-28,共5页
以氯化亚锡、无水乙醇为主要原料,氢氟酸、氟硅酸和氟化铵为掺杂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F掺杂浓度的SnO2透明薄膜,考察了氢氟酸、氟硅酸和氟化铵三种不同掺杂源的分别加入对薄膜物相组成、光学透过率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分析结... 以氯化亚锡、无水乙醇为主要原料,氢氟酸、氟硅酸和氟化铵为掺杂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F掺杂浓度的SnO2透明薄膜,考察了氢氟酸、氟硅酸和氟化铵三种不同掺杂源的分别加入对薄膜物相组成、光学透过率以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F掺杂SnO2薄膜具有的是单一四方金红石相结构,且F的掺杂能抑制薄膜中SnO2晶粒的长大,三种掺杂源中,以0~14mol%氟硅酸掺杂的SnO2薄膜表观质量最佳,且可见光范围内的透过率在75~8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掺杂 SNO2薄膜 组成与结构 光学性能 溶胶-凝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花旗松心材与边材化学组成、结构及纤维性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利萍 高慧 +2 位作者 黄勃 孙长汇 王书强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5-107,121,共4页
以美国花旗松心材与边材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它们的化学组成、结构和纤维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美国花旗松心材的热水抽提物、冷水抽提物、1%NaOH抽提物、苯醇抽提物的质量分数分别高出边材1.82%、3.10%、1.30%、2.88%。心材与边材的克... 以美国花旗松心材与边材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它们的化学组成、结构和纤维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美国花旗松心材的热水抽提物、冷水抽提物、1%NaOH抽提物、苯醇抽提物的质量分数分别高出边材1.82%、3.10%、1.30%、2.88%。心材与边材的克拉森(Klason)木质素质量分数分别为26.54%和26.10%,综纤维素质量分数分别为71.11%和75.17%,α纤维素质量分数分别为46.78%和50.32%,半纤维素质量分数分别为24.33%和24.85%,聚戊糖质量分数分别为8.97%和8.51%。美国花旗松心材与边材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红外光谱特征峰的变化与化学方法测定结果一致,心材与边材纤维的平均长度分别为2 863、3 463μm,长宽比分别为153和210,壁腔比分别为0.46和0.78,结晶度分别为51.48%和50.35%。综合来看,美国花旗松是制浆造纸和纤维板生产的良好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花旗松 心材 边材 化学组成与结构 纤维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沟遗址出土青白瓷与湖田窑青白瓷的对比研究
7
作者 马草原 王芬 +5 位作者 朱建锋 罗宏杰 王德义 李川 王甜 罗晨琛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0-60,共11页
银沟遗址,地处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近年在其区域,出土了一大批种类各异的瓷器标本、素胎和窑具等。其中的青白瓷残片,釉面细腻晶莹,釉色青白洁净,胎体致密,堪比美玉,吸引了古陶瓷研究者与考古学家的高度关注,尤其对其来源问题引起了激... 银沟遗址,地处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近年在其区域,出土了一大批种类各异的瓷器标本、素胎和窑具等。其中的青白瓷残片,釉面细腻晶莹,釉色青白洁净,胎体致密,堪比美玉,吸引了古陶瓷研究者与考古学家的高度关注,尤其对其来源问题引起了激烈争议。为进一步探寻银沟遗址青白瓷的来源,本课题组与陕西省文物勘探公司、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合作,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超景深光学显微镜(OM)、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EDXRF)、X射线衍射仪(XRD)和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Raman)等技术,对银沟遗址出土青白瓷和湖田窑青白瓷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了银沟遗址青白瓷和湖田窑青白瓷的胎釉组成与结构特征,分析了胎与原料样品中稀土元素分布和具有地球化学作用的元素比值,初步得出银沟出土青白瓷有可能为景德镇所产的结论;而银沟遗址和湖田窑青白瓷外观质量上的差别,则可能是由于烧成工艺变化或主量组成上的一些差别所致。研究结果揭示出,景德镇青白瓷的烧制与成熟年代可能上溯北宋甚至五代时期,而堪与银沟青白瓷比肩的景德镇青白瓷遗迹遗物,以及银沟遗址的属性问题,还有待考古工作的继续探索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沟遗址 景德镇湖田窑 青白瓷 组成与结构 地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贺兰山地区青海云杉EM真菌群落组成与多样性 被引量:8
8
作者 樊永军 闫伟 赵艳玲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9-93,共5页
以贺兰山内蒙古段的南寺和哈拉乌沟两个地区为研究区域,根据不同的海拔高度和生态环境条件选择14个样地进行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外生菌根的采集,并在形态解剖学的基础上,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外生菌根真菌的物种多样性... 以贺兰山内蒙古段的南寺和哈拉乌沟两个地区为研究区域,根据不同的海拔高度和生态环境条件选择14个样地进行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 Kom.)外生菌根的采集,并在形态解剖学的基础上,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外生菌根真菌的物种多样性与群落组成进行研究。通过序列抽提、去除嵌合体、OTU矩阵、序列比对等一系列数据处理后共划分出239个OTUs,通过建立本地数据库进行BLAST序列比对,最终鉴定出与两个地区青海云杉共生的EM真菌分布在18个科、31个属中。其中,两个地区EM真菌的优势属为Sebacina、Hebeloma-alnicola、Wilcoxina、Tomentella-thelephora,且两个地区EM真菌群落组成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此基础上,运用R i386 3.1.2及相关软件包进行了物种累积曲线、非度量多维尺度法(NMDS)、环境拟合、PermANOVA等分析,结果显示,EM真菌的多样性与不同生态环境条件具一定相关性,且决定EM真菌群落组成的主要因素为年平均气温和土壤pH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地区 青海云杉 外生菌根真菌 高通量测序 群落组成与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6
9
作者 陈光升 齐代华 +2 位作者 杨远兵 胡进耀 杨林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05-309,共5页
通过沿海拔梯度的系统调查,对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的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小寨子沟大熊猫生境的植被类型有2种:阔叶林和针叶林;(2)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青川箭竹、缺苞箭竹、华西箭竹、... 通过沿海拔梯度的系统调查,对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大熊猫生境的植物群落种类组成和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小寨子沟大熊猫生境的植被类型有2种:阔叶林和针叶林;(2)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青川箭竹、缺苞箭竹、华西箭竹、冷箭竹等多种箭竹,这些作为大熊猫食料的箭竹广布在各种植被类型中,尤其是针阔混交林和亚高山针叶林;(3)大熊猫对生境的群落结构有较广的适宜性,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亚高山针叶林均可作为它的适宜生境;(4)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内的植被类型是随海拔的升高而自然过渡的,呈现出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自然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寨子沟 自然保护区 群落结构组成与结构 植被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Ba^(2+)废渣改善水泥熟料的机理及制品环境安全性研究
10
作者 宋春草 管财 张瑞君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9-177,共9页
钡渣作为一种水泥熟料的矿化剂被广泛使用,诸多学者探讨了BaSO_(4)对水泥熟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规律,但钡渣作为一种危险废弃物,目前还未有文献研究其对熟料矿物组成及制品环境安全性的影响。本研究以某企业钡渣为添加剂,制备普通硅酸盐... 钡渣作为一种水泥熟料的矿化剂被广泛使用,诸多学者探讨了BaSO_(4)对水泥熟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规律,但钡渣作为一种危险废弃物,目前还未有文献研究其对熟料矿物组成及制品环境安全性的影响。本研究以某企业钡渣为添加剂,制备普通硅酸盐水泥熟料,并分析钡渣调控水泥熟料相组成、显微结构及其水化性能的机理,探索Ba^(2+)在水泥熟料中的分布形式及硅酸盐水泥熟料固化Ba^(2+)浸出的机理。钡渣的引入降低了液相的高温黏度,促进C_3S的生成,进而促进高水化活性2BaO·SiO_(2)(B_(2)S)生成,显著改善硅酸盐水泥熟料的水化性能;Ba^(2+)取代Ca^(2+)固溶于β-C_(2)S激发其水化活性,促进高水化活性α-C_(2)S相的生成;钡渣的引入显著增强了水泥胶砂的抗压强度,掺入4.5%钡渣后,试样的3 d、28 d与90 d抗压强度分别升至37.55 MPa、58.47 MPa与73.55 MPa;引入钡渣的水泥胶砂结构致密,能抑制酸液沿孔隙渗入样品内部溶出Ba^(2+),且BaO·SiO_(2)·H_(2)O与Ba(OH)_(2)被水化硅酸钙凝胶物理包裹,同时水化硅酸钙能化学结合Ba^(2+),两者协同抑制Ba^(2+)浸出,使得胶砂试样的可溶性Ba^(2+)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3—2007)标准的极限(100 mg·L^(-1))。本研究为钡渣的清洁无害化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钡渣 硅酸盐水泥熟料 组成与结构 水化性能 Ba^(2+)固化 清洁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焚烧渣机械活化改性高强度混凝土的水化特性及耐久性研究
11
作者 毕超 张笑康 王修贵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2-149,共8页
以机械活化垃圾焚烧渣为原料制备了高强混凝土制品,研究了机械球磨活化时间对废渣结构的影响规律,探讨了活化废渣改性混凝土制品的水化机理,测试了样品氯离子扩散系数与耐硫酸盐侵蚀性能。结果表明,延长活化时间细化了废渣的颗粒,破坏... 以机械活化垃圾焚烧渣为原料制备了高强混凝土制品,研究了机械球磨活化时间对废渣结构的影响规律,探讨了活化废渣改性混凝土制品的水化机理,测试了样品氯离子扩散系数与耐硫酸盐侵蚀性能。结果表明,延长活化时间细化了废渣的颗粒,破坏矿物的晶体结构,继而激发其火山灰活性。在碱性的水化环境下,溶出的活性硅铝分别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与水化铝酸钙。该反应细化了样品的孔径,提高了砂浆硬化后的致密度,有助于改善样品的抗SO_4^(2-)及Cl^(-)侵蚀性能。用活化4 h后的垃圾焚烧渣改性混凝土制品,养护28 d后试样的抗压强度大于80 MPa,符合CECS 104—1999《高强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C50~C80等级标准。样品的氯离子扩散系数为4.57×10^(-12)m^(2)/s,抗硫酸盐侵蚀性能满足GB/T 50476—2019《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规定的临界值,该研究结果为垃圾焚烧渣的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渣 高强混凝土 机械活化 组成与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土壤中真菌群落在时间序列对铬胁迫的响应机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白雪 赵鑫宇 +3 位作者 景秀清 赵晓东 燕平梅 赵鹏宇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5-115,共11页
为探究农田土壤中真菌群落在时间序列对铬胁迫的响应机制及演变特征,本研究以种植‘晋谷21号’谷子的土壤(偏碱性的褐土)为试验材料,并在铬处理(1 mmol∙L^(-1) Cr^(6+))前(CK)及处理后6 h(Cr_6 h)与6 d(Cr_6 d)分别取样,通过高通量测序... 为探究农田土壤中真菌群落在时间序列对铬胁迫的响应机制及演变特征,本研究以种植‘晋谷21号’谷子的土壤(偏碱性的褐土)为试验材料,并在铬处理(1 mmol∙L^(-1) Cr^(6+))前(CK)及处理后6 h(Cr_6 h)与6 d(Cr_6 d)分别取样,通过高通量测序及数据统计分析,探究农田土壤中真菌群落在铬胁迫时间序列上的响应机制、群落构建驱动机制及功能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铬胁迫时间序列上,农田土壤中真菌群落的组成结构差异显著,α多样性中的Shannon指数在Cr_6 d阶段显著下降(CK为4.17、Cr_6 h为3.81,Cr_6 d为3.23);土壤中真菌群落的构建主要由随机过程主导(beta NTI:−0.16,−0.71,−0.23);且随铬胁迫时间增长,群落分布更加广泛(迁移率m:CK为0.066、Cr_6 h为0.132、Cr_6 d为0.163),即迁移率增大,种间关系以共生为主,赤霉菌属、镰刀菌属、金孢子菌属等是共生网络中的关键菌种;功能预测分析表明铬胁迫时间序列上土壤中真菌群落以病原、腐生营养型为主,高丰度的镰刀菌属等表明土壤中可能存在病原菌污染。研究结果表明在铬胁迫时间序列上,土壤中真菌群落组分及组成结构变化显著,群落构建由随机过程主导且群落所受扩散限制减小,共生网络的种间关系复杂化。本研究通过铬胁迫处理农田土壤,模拟土壤微生物群落对胁迫的应激与反应过程,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复及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胁迫 时间序列 土壤真菌群落 群落组成与结构 群落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子能谱研究锌镀层硫代酰胺彩色配合物膜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道华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27,共4页
用光电子能谱(XPS和AES)研究了配合物膜层的组成、结构和性能,以及在金属表面的成键特征和波谱变化。结果表明,多数硫代酰胺化合物分子中的硫代酰胺基团在参与配位反应时发生了去质子化,N,S均发生了配位,另有部分硫代酰胺基团未... 用光电子能谱(XPS和AES)研究了配合物膜层的组成、结构和性能,以及在金属表面的成键特征和波谱变化。结果表明,多数硫代酰胺化合物分子中的硫代酰胺基团在参与配位反应时发生了去质子化,N,S均发生了配位,另有部分硫代酰胺基团未去质子化,直接与Zn^2+。配位。从配合物膜的AES深度剥蚀曲线的组成恒定区求得膜层由Zn,N,C,S和O元素组成,膜层的厚度在60~200nm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镀层材料 硫代酰胺 彩色配合物膜 光电子能谱 组成与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矿渣水泥的水化、力学及干缩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石马刚 柯国军 +3 位作者 邹品玉 宋百姓 唐小林 金丹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2-173,191,共13页
碱-矿渣水泥是一种优良的绿色胶凝材料,由矿渣部分或全部取代水泥而制成。在碱激发剂的作用下矿渣水化产生活性,并且由于其独特的玻璃体分相结构导致碱-矿渣水泥的水化硬化产物表现出不同于普通硅酸盐水泥基材料的性能。本文介绍了矿渣... 碱-矿渣水泥是一种优良的绿色胶凝材料,由矿渣部分或全部取代水泥而制成。在碱激发剂的作用下矿渣水化产生活性,并且由于其独特的玻璃体分相结构导致碱-矿渣水泥的水化硬化产物表现出不同于普通硅酸盐水泥基材料的性能。本文介绍了矿渣的组成与结构,从理论层面解释碱-矿渣水泥具有潜在活性的原因,探讨了不同激发剂作用下碱-矿渣水泥的水化机理,并在此基础上综述其基本力学性能和干缩特性,为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依据。结合相关文献,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矿渣 水泥 组成与结构 水化机理 基本力学性能 干缩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官山自然保护区野生闽楠林调查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利生 方学军 +2 位作者 陈琳 余泽平 左文波 《江西林业科技》 2004年第2期1-5,41,共6页
对江西官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的闽楠林群落结构、植被类型、生长环境以及闽楠树种的生长进程进行了全面调查,得出的结论是:群落组成复杂,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群落中以闽楠占绝对优势,且更新幼苗多,将来有演替为闽楠纯林的趋势。
关键词 闽楠林 组成与结构 典型取样 官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管理导论》出版
16
作者 高立勋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1期7-7,共1页
哲学系申仲英副教授撰写的《高层管理导论》一书(以下称《导论》),最近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导论》是陕西省重点科研课题成果之一,又是管理科学与领导科学综合研究的新成果。它把领导活动中涉及管理的内容与管理活动中涉及领导... 哲学系申仲英副教授撰写的《高层管理导论》一书(以下称《导论》),最近由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导论》是陕西省重点科研课题成果之一,又是管理科学与领导科学综合研究的新成果。它把领导活动中涉及管理的内容与管理活动中涉及领导的内容融为一体,从概念、结构、过程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既有宏观的系统分析,又有微观的结构分析,并建立了若干富有启发性的概念模型。《导论》对领导体制、高级管理层结构、规划的组成与结构、政策的组成与结构、组织及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管理 组成与结构 综合研究 导论 新成果 领导科学 系统分析 管理科学 概念模型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江”句该怎样解析?
17
作者 黄德焘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念奴娇·赤壁怀古》 《廉颇蔺相如列传》 省略现象 谓语动词 《曹刿论战》 《赤壁怀古》 宾语 组成与结构 苏轼 《念奴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尾矿制备硅酸盐水泥熟料及Zn^(2+)固化研究
18
作者 高华锋 董林林 刘薇 《无机盐工业》 2025年第9期110-116,共7页
锌尾矿是一种有害的工业废弃物,清洁与高效利用锌尾矿不仅具有重要的环保价值,还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以某锌尾矿为添加剂制备了硅酸盐水泥熟料,研究了锌尾矿对熟料相组成、显微结构与水化性能的影响,探讨了Zn^(2+)在熟料水化过程中... 锌尾矿是一种有害的工业废弃物,清洁与高效利用锌尾矿不仅具有重要的环保价值,还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以某锌尾矿为添加剂制备了硅酸盐水泥熟料,研究了锌尾矿对熟料相组成、显微结构与水化性能的影响,探讨了Zn^(2+)在熟料水化过程中的转移行为,最后总结出Zn^(2+)浸出活性的钝化机理。结果表明:引入锌尾矿促进了f-CaO溶于液相,有助于C_(3)S晶粒的发育生长。但锌尾矿的引入也会导致ZnO与C_(3)A发生反应,生成了Ca_(14)Al_(10)Zn_(6)O_(35),从而抑制了C_(3)A相的合成。随着锌尾矿的掺入,水泥净浆的3 d抗压强度逐渐下降,7 d与28 d的抗压强度却逐渐上升。当锌尾矿的掺入量增至12%,试件养护28 d后具有43.49 MPa的抗压强度。Zn^(2+)浸出活性的钝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部分Zn^(2+)能固溶于C_(3)S相,但大多数Zn^(2+)分布于中间相,并以合成无水化活性的Ca14Al10Zn6O35的途径被固化;此外,水化后含Zn^(2+)的C_(3)S生成水化硅酸钙凝胶物理包裹Zn^(2+),束缚其浸出活性,两者协同赋予制品良好的环境安全性。研究结果为锌尾矿的清洁高效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尾矿 水泥熟料 Zn^(2+)固化 组成与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健康株与疮痂病株根区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差异分析
19
作者 谭海霞 彭红丽 +1 位作者 王连龙 魏建梅 《浙江农业学报》 2025年第8期1743-1754,共12页
以马铃薯健康株根区土壤(HS)和疮痂病株根区土壤(OS)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两组样品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OS细菌群落的ACE指数、Chao1指数、香农(Shannon)指数均显著(p<0.05)高于HS,但HS和OS的真菌群落Alph... 以马铃薯健康株根区土壤(HS)和疮痂病株根区土壤(OS)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两组样品中微生物的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OS细菌群落的ACE指数、Chao1指数、香农(Shannon)指数均显著(p<0.05)高于HS,但HS和OS的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与OS相比:在门水平上,H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ot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降低,而酸杆菌门(Acidobacteriot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子囊菌门(Asc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的相对丰度增加;在属水平上,HS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溶杆菌属(Lysobacter)、Tausonia腐质霉属(Humicola)、链格孢属(Alternaria)、被孢霉属(Mortierella)的相对丰度降低,而Sonoraphlyctis、青霉属(Penicillium)的相对丰度增加。主坐标分析(PcoA)及LEfSe分析的结果均表明,HS与OS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明显。在土壤理化性状上,HS的土壤pH值、速效钾含量显著低于OS,但其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均显著高于OS。功能预测结果显示,HS与OS在细菌的碳代谢和嘌呤代谢功能上存在显著差异。HS和OS的真菌群落以腐生营养型真菌为主,但OS木质腐生真菌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HS。该研究初步揭示了马铃薯疮痂病株与健康株根区土壤的微生物结构与功能差异,可为马铃薯疮痂病的有效防控提供部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疮痂病 根区土壤 微生物组成与结构 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