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福建沿岸不同海区夏季浮游植物的组成与分布
被引量:
10
1
作者
王雨
林茂
林更铭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6-503,共8页
结合福建省“908专项”,于2006年7~8月对福建省沿岸海域水采浮游植物的种属组成、数量分布、生物量进行了大面积科学调查.结果表明,福建沿岸海域浮游植物隶属于6门57属127种,其中硅藻47属107种,甲藻5属15种,蓝藻1属1种,金藻2属...
结合福建省“908专项”,于2006年7~8月对福建省沿岸海域水采浮游植物的种属组成、数量分布、生物量进行了大面积科学调查.结果表明,福建沿岸海域浮游植物隶属于6门57属127种,其中硅藻47属107种,甲藻5属15种,蓝藻1属1种,金藻2属2种,隐藻1属1种,裸藻1属1种.硅藻类在种类和数量上均占主导地位,优势种主要是柔弱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ima)、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等.硅藻类广布,甲藻类在闽东海域及东山沿岸分布较多,蓝藻类检出率降低,裸藻类和金藻类检出率增高.表层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为3222.59×10^4ind/dm^3,数量分布态势为近岸高、外海低,阂东和闽南高、闽中低.叶绿素a及优势类群的分布与数量分布基本一致.福建沿岸海域赤潮生物种类较多,是引发赤潮的潜在生物因素,一些赤潮生物已在闽南、闽东沿岸局部海域成为优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福建沿海
浮游植物
组成与分布
赤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田岛周围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与分布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迅
林振华
+4 位作者
焦海峰
李祥付
孙立辉
徐建刚
王一农
《生态科学》
CSCD
2015年第2期123-128,共6页
2012年4月—2013年1月,对南田岛周围海域(121°49′14″—121°56′49″°E,28°58′44″—29°3′02″°N)的6个采样站位进行了4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结果表明:(1)在该海域共采集鉴定大型底栖动物46种,甲壳类...
2012年4月—2013年1月,对南田岛周围海域(121°49′14″—121°56′49″°E,28°58′44″—29°3′02″°N)的6个采样站位进行了4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结果表明:(1)在该海域共采集鉴定大型底栖动物46种,甲壳类、鱼类和腔肠动物是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贡献类群(占总种数69.57%);(2)物种平均更替率为61.88%,表明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种类季节更替显著;(3)年平均生物量为48.80 g·网–1,最高生物量出现在10月,最低生物量出现在4月,年平均丰度为7.62 ind·网–1,最高丰度出现在7月,最低丰度出现在1月,甲壳类的平均生物量及丰度居首位;(4)4航次共获得的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14种,优势种随季节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田岛周围海域
大型底栖动物
种类
组成与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海岛潮间带软体动物种类组成与分布
被引量:
2
3
作者
周时强
郭丰
+1 位作者
温凭
黄佳鸣
《福建水产》
2001年第2期15-19,共5页
福建海岛潮间带软体动物鉴定248种,绝大多数为暖水性种类。种类组成以瓣鳃类(120种)和腹足类(114种)占绝对优势。不同底质生态类型的软体动物的种数依次为岩相93种,泥沙滩83种,泥滩55种,沙滩36种,红树林区6种;生物量大小依序为岩相943.8...
福建海岛潮间带软体动物鉴定248种,绝大多数为暖水性种类。种类组成以瓣鳃类(120种)和腹足类(114种)占绝对优势。不同底质生态类型的软体动物的种数依次为岩相93种,泥沙滩83种,泥滩55种,沙滩36种,红树林区6种;生物量大小依序为岩相943.89g/m^2、泥沙滩 51.64g/m^2、泥滩 38.68g/m^2和沙滩 9.07g/m^2;栖息密度大小依序为岩相956.8个/m^2、泥滩 92.5个/m^2、泥沙滩 25.9个/m^2、沙滩 22.1个/m^2。种类分布的总体特点是:南部海岛多于北部海岛,外海海岛多于近岸内湾河口的海岛;生物数量分布的总体特点是:近岸内湾、河口的海岛大于外海的海岛。本文还对海岛潮间带软体动物资源的开发作了若干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间带
软体动物
组成与分布
福建海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香港气溶胶烃类物质组成、分布及来源初探
被引量:
14
4
作者
成玉
盛国英
+3 位作者
闵育顺
李顺诚
陈鲁言
傅家谟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5-53,共9页
总悬浮颗粒TSP(totalsuspendedparticulate)和10μm以下人体可吸入颗粒物,即RSP(respirablesuspendedparticulate)样品采自香港市区和郊区。样品采用超声抽提和...
总悬浮颗粒TSP(totalsuspendedparticulate)和10μm以下人体可吸入颗粒物,即RSP(respirablesuspendedparticulate)样品采自香港市区和郊区。样品采用超声抽提和硅胶层析柱分离,使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GC、GC-MSD)分析饱和烃和芳烃馏分。研究表明,TSP样品中含有化石燃料燃烧和生物来源的脂肪烃,包括正构烷烃、甾烷和藿烷类等有机物。芳香烃主要由2—7环的多环芳烃(PAHs)组成,其中10种属美国优先控制污染物(EPA)。RSP样品中主要含生物来源的正构烷烃,含少量代表化石燃烧产物的藿烷类和8种PAHs,其中间四联苯相对含量很高,可能主要来源于多聚体(如聚乙烯等),间四联苯/荧蒽比值>10,可能代表来源于城市垃圾的焚烧。市区与郊区TSP相比,前者有机污染较后者高。郊区TSP与RSP相比,后者PAHs含量较前者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组成与分布
来源
烃类物质
香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土高原沟壑区苹果园根系组成及分布研究
被引量:
5
5
作者
荆惠锋
屈军涛
+3 位作者
马锋旺
韩玉侠
王伟斌
邹养军
《陕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2期46-48,共3页
用壕沟法研究了洛川县高、中、低产园苹果树根系数量、鲜重、组成和分布状况。结果表明,高产园根系数量和鲜重明显高于中产园和低产园,其根系数量是中产园的1.92倍,是低产园的1.93倍,根系鲜重是中产园的1.39倍,是低产园的1.10倍;在根系...
用壕沟法研究了洛川县高、中、低产园苹果树根系数量、鲜重、组成和分布状况。结果表明,高产园根系数量和鲜重明显高于中产园和低产园,其根系数量是中产园的1.92倍,是低产园的1.93倍,根系鲜重是中产园的1.39倍,是低产园的1.10倍;在根系组成上,高产园的大根少小根多,中产园和低产园小根约是高产园的1/2,大根却分别是高产园的7.67倍和5.33倍;高产园和中产园根系垂直分布以20-40cm深度最为密集,低产园根系垂直分布密集区为0-20cm;高产园在垂直和水平分布的各个区间根系数量的均高于中产园和低产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根系
组成与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沿岸不同海区夏季浮游植物的组成与分布
被引量:
10
1
作者
王雨
林茂
林更铭
机构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出处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96-503,共8页
基金
中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资助项目(908-01-ST06
FJ908-01-01-HS)
文摘
结合福建省“908专项”,于2006年7~8月对福建省沿岸海域水采浮游植物的种属组成、数量分布、生物量进行了大面积科学调查.结果表明,福建沿岸海域浮游植物隶属于6门57属127种,其中硅藻47属107种,甲藻5属15种,蓝藻1属1种,金藻2属2种,隐藻1属1种,裸藻1属1种.硅藻类在种类和数量上均占主导地位,优势种主要是柔弱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ima)、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菱形海线藻(Thalassionema nitzschioides)等.硅藻类广布,甲藻类在闽东海域及东山沿岸分布较多,蓝藻类检出率降低,裸藻类和金藻类检出率增高.表层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为3222.59×10^4ind/dm^3,数量分布态势为近岸高、外海低,阂东和闽南高、闽中低.叶绿素a及优势类群的分布与数量分布基本一致.福建沿岸海域赤潮生物种类较多,是引发赤潮的潜在生物因素,一些赤潮生物已在闽南、闽东沿岸局部海域成为优势种.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福建沿海
浮游植物
组成与分布
赤潮生物
Keywords
marine biology
Fujian coast waters
phytoplankton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red-tide species
分类号
Q948.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田岛周围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与分布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迅
林振华
焦海峰
李祥付
孙立辉
徐建刚
王一农
机构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
国家海洋局宁波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
出处
《生态科学》
CSCD
2015年第2期123-128,共6页
基金
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HK12052)
国家海洋局项目(2013551-3)
文摘
2012年4月—2013年1月,对南田岛周围海域(121°49′14″—121°56′49″°E,28°58′44″—29°3′02″°N)的6个采样站位进行了4个航次的底拖网调查。结果表明:(1)在该海域共采集鉴定大型底栖动物46种,甲壳类、鱼类和腔肠动物是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主要贡献类群(占总种数69.57%);(2)物种平均更替率为61.88%,表明该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种类季节更替显著;(3)年平均生物量为48.80 g·网–1,最高生物量出现在10月,最低生物量出现在4月,年平均丰度为7.62 ind·网–1,最高丰度出现在7月,最低丰度出现在1月,甲壳类的平均生物量及丰度居首位;(4)4航次共获得的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14种,优势种随季节变化较大。
关键词
南田岛周围海域
大型底栖动物
种类
组成与分布
Keywords
Nantian sea area
macrobenthos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分类号
S937.3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海岛潮间带软体动物种类组成与分布
被引量:
2
3
作者
周时强
郭丰
温凭
黄佳鸣
机构
厦门大学海洋系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漳州市水产局
出处
《福建水产》
2001年第2期15-19,共5页
文摘
福建海岛潮间带软体动物鉴定248种,绝大多数为暖水性种类。种类组成以瓣鳃类(120种)和腹足类(114种)占绝对优势。不同底质生态类型的软体动物的种数依次为岩相93种,泥沙滩83种,泥滩55种,沙滩36种,红树林区6种;生物量大小依序为岩相943.89g/m^2、泥沙滩 51.64g/m^2、泥滩 38.68g/m^2和沙滩 9.07g/m^2;栖息密度大小依序为岩相956.8个/m^2、泥滩 92.5个/m^2、泥沙滩 25.9个/m^2、沙滩 22.1个/m^2。种类分布的总体特点是:南部海岛多于北部海岛,外海海岛多于近岸内湾河口的海岛;生物数量分布的总体特点是:近岸内湾、河口的海岛大于外海的海岛。本文还对海岛潮间带软体动物资源的开发作了若干探讨。
关键词
潮间带
软体动物
组成与分布
福建海岛
Keywords
Intertidal zone, Mollusca, Composition, Distribution
分类号
S932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香港气溶胶烃类物质组成、分布及来源初探
被引量:
14
4
作者
成玉
盛国英
闵育顺
李顺诚
陈鲁言
傅家谟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香港理工大学土木工程系
广东省环境资源利用与保护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5-5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总悬浮颗粒TSP(totalsuspendedparticulate)和10μm以下人体可吸入颗粒物,即RSP(respirablesuspendedparticulate)样品采自香港市区和郊区。样品采用超声抽提和硅胶层析柱分离,使用气相色谱、气相色谱-质谱(GC、GC-MSD)分析饱和烃和芳烃馏分。研究表明,TSP样品中含有化石燃料燃烧和生物来源的脂肪烃,包括正构烷烃、甾烷和藿烷类等有机物。芳香烃主要由2—7环的多环芳烃(PAHs)组成,其中10种属美国优先控制污染物(EPA)。RSP样品中主要含生物来源的正构烷烃,含少量代表化石燃烧产物的藿烷类和8种PAHs,其中间四联苯相对含量很高,可能主要来源于多聚体(如聚乙烯等),间四联苯/荧蒽比值>10,可能代表来源于城市垃圾的焚烧。市区与郊区TSP相比,前者有机污染较后者高。郊区TSP与RSP相比,后者PAHs含量较前者高。
关键词
气溶胶
组成与分布
来源
烃类物质
香港
Keywords
aerosols,distribution,source,hydrocarbons,composition,Hongkong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土高原沟壑区苹果园根系组成及分布研究
被引量:
5
5
作者
荆惠锋
屈军涛
马锋旺
韩玉侠
王伟斌
邹养军
机构
陕西省洛川县果业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
出处
《陕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2期46-48,共3页
基金
国家科技计划支撑"西部优质果业精准管理与远程信息服务集成与示范"(2007BAD79B05)资助
文摘
用壕沟法研究了洛川县高、中、低产园苹果树根系数量、鲜重、组成和分布状况。结果表明,高产园根系数量和鲜重明显高于中产园和低产园,其根系数量是中产园的1.92倍,是低产园的1.93倍,根系鲜重是中产园的1.39倍,是低产园的1.10倍;在根系组成上,高产园的大根少小根多,中产园和低产园小根约是高产园的1/2,大根却分别是高产园的7.67倍和5.33倍;高产园和中产园根系垂直分布以20-40cm深度最为密集,低产园根系垂直分布密集区为0-20cm;高产园在垂直和水平分布的各个区间根系数量的均高于中产园和低产园。
关键词
苹果
根系
组成与分布
分类号
S661.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福建沿岸不同海区夏季浮游植物的组成与分布
王雨
林茂
林更铭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南田岛周围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与分布
刘迅
林振华
焦海峰
李祥付
孙立辉
徐建刚
王一农
《生态科学》
CSCD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福建海岛潮间带软体动物种类组成与分布
周时强
郭丰
温凭
黄佳鸣
《福建水产》
200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香港气溶胶烃类物质组成、分布及来源初探
成玉
盛国英
闵育顺
李顺诚
陈鲁言
傅家谟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黄土高原沟壑区苹果园根系组成及分布研究
荆惠锋
屈军涛
马锋旺
韩玉侠
王伟斌
邹养军
《陕西农业科学》
201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