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泰国斗鱼的染色体组型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岑 毛欢欢 +4 位作者 姜玉声 李亚娟 王茂林 王伟 张明昭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553-556,共4页
对泰国斗鱼Betta splendens的染色体组型进行了分析。采用植物血球凝集素和秋水仙素活体注射法,取泰国斗鱼的肾和鳃分别制备雌、雄染色体滴片,分析其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泰国斗鱼的染色体数目为2n=42,其中有2条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 对泰国斗鱼Betta splendens的染色体组型进行了分析。采用植物血球凝集素和秋水仙素活体注射法,取泰国斗鱼的肾和鳃分别制备雌、雄染色体滴片,分析其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泰国斗鱼的染色体数目为2n=42,其中有2条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8条为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其余32条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t),染色体组型公式为2sm+8st+32t,臂数NF=44,雌、雄染色体组型无差异,也未发现异型的性染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国斗鱼 染色体 组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海水鱼类染色体的组型分析 被引量:20
2
作者 毛连菊 李雅娟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8-113,共6页
采用脾脏、肾脏细胞或鳃组织细胞,用空气干燥法制片,Giemsa染色,对生活在近海沿岸的5种鱼类染色体组型进行分析,绒杜父鱼(Hemitripterus villosus Pallas)的染色体组型构成公式为2n=46=20m+16sm+10t,总臂数NF=82;绵鳚(Zoarces elongatu... 采用脾脏、肾脏细胞或鳃组织细胞,用空气干燥法制片,Giemsa染色,对生活在近海沿岸的5种鱼类染色体组型进行分析,绒杜父鱼(Hemitripterus villosus Pallas)的染色体组型构成公式为2n=46=20m+16sm+10t,总臂数NF=82;绵鳚(Zoarces elongatusKner)的染色体组型构成公式为2n=48=30m+14sm+4t,总臂数NF=92; 短颌小绵鳚(Zoarchias microstomus)的染色体组型构成公式为 2n=28=24m+4t,总臂数 NF=52;繸鳚(Azuma emmnion)的染色体组型构成公式为 2n=+56+6m+10sm+40t,总臂数 NF=72;红狼牙鰕虎鱼(Odontamblyopus)的染色体组型构成公式为 2n=38=20m+18sm,总臂数NF=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鱼类 组型分析 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口革囊星虫染色体组型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师尚丽 王庆恒 邓岳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132-133,140,共3页
过滤海水中添加0.04%秋水仙素暂养可口革囊星虫(Phasolosma esculenta)24h后,取星虫体腔液细胞,经低渗、固定、滴片、干燥和染色,制备可口革囊星虫染色体分裂中期相。显微观察、摄影,根据Levan等的分类标准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 过滤海水中添加0.04%秋水仙素暂养可口革囊星虫(Phasolosma esculenta)24h后,取星虫体腔液细胞,经低渗、固定、滴片、干燥和染色,制备可口革囊星虫染色体分裂中期相。显微观察、摄影,根据Levan等的分类标准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结果表明,可口革囊星虫为二倍体,未发现性染色体和随体。染色体基数为x=10,2n=2x=20,染色体组型公式为2n=2x=4m+10sm+6st,NF=40。其中,第1、2、5、6、7对染色体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第3、10对为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第4、8、9对为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可口革囊星虫染色体组总长度为40.136μm,最长染色体为5.129μm,最短染色体为3.092μm,平均长度为4.014μm。臂比值变化范围是1.483~3.5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口革囊星虫 染色体 组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家鼠精母细胞中联会复合体的研究Ⅲ──联会复合体的组型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静宇 杨保胜 张传善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3期73-75,共3页
采用表面铺展、磷钨酸染色技术制备褐家鼠精母细胞的联会复合体.根据对10个精母细胞的测量结果,绘制了联会复合体组型图,与大鼠的染色体组型作较.并就联会复合体上着丝粒的嗜银性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褐家鼠 精母细胞 联会复合体 啮齿目 组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须棉染色体组型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崔荣霞 胡绍安 +2 位作者 王坤波 王春英 张文红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1-12,共2页
棉属的33个二倍体种(2n=2x=26),其染色体组分别属于A、B、C、D、E、F、G等7种组型。近年来,随着棉花细胞遗传学及棉属分类与进化研究的深入,棉花各个种染色体组型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
关键词 棉花 长须棉 染色体 组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杨染色体组型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孙雪新 陶毅 康向阳 《甘肃林业科技》 1990年第3期14-16,共3页
本文通过对河北杨染色体组型的研究,提出了河北杨染色体的基本组型,并推测河北杨起源于一杂种无性系。
关键词 河北杨 组型分析 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行山猕猴〔Macaca mulatta(Rhesus monkey)〕染色体组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金清波 杜文生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2期102-105,共4页
本文报道了太行山猕猴染色体组型的观察,并根据测试数据经统计分析,绘出染色体组型图及其相对长度、臂比指数和置信限。结果证明太行山猕猴和其它地区的猕猴,在染色体组型上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猕猴 染色体 组型分析 太行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石河子8种蚜虫的染色体组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施延寿 魏凌基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0年第3期55-62,共8页
用快速直接染色法对新疆石河子8种常见蚜虫进行蚜虫染色体制片、染色体研究。8种蚜虫染色体数目范围由2n=6至2n=13。根据染色体组型的不同,进行染色体组型分析,为蚜虫的正确鉴定和系统分类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蚜虫 若虫(fwmaie) 胚胎 染色体 组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南1号枣树花药培养再生株系的染色体型组分析
9
作者 陈宗礼 张乐元 +4 位作者 柏勇 杨洋 韩爱琴 张枝婵 齐向英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7-40,共4页
染色体组型分析是细胞遗传学和遗传育种学研究的基础方法之一。染色体作为基因的载体,具有物种特异性,对研究物种分类、演化以及染色体结构、形态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晋南1号枣树花药培养得到的第6代试管苗幼嫩叶片为... 染色体组型分析是细胞遗传学和遗传育种学研究的基础方法之一。染色体作为基因的载体,具有物种特异性,对研究物种分类、演化以及染色体结构、形态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以晋南1号枣树花药培养得到的第6代试管苗幼嫩叶片为材料,采用酶解去壁低渗-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法制片、辅助显微观察分析,研究了其染色体组型。结果表明,该株系试管枣苗的染色体数目为12条,含有1个染色体组,属小染色体;其染色体组型公式为n=1X=12=9m+3sm,属2B型。在理论上为该枣树花药培养再生株系的快繁与育种利用提供了遗传种质依据;同时,提供了枣树染色体组分析的改进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南1号枣树 花药培养再生株系 染色体 组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聚类分析在小叶锦鸡儿染色体组型分析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李森华 朱世杰 孙守君 《中国草地》 CSCD 1989年第5期63-68,共6页
用模糊聚类法,可以准确地对小叶锦鸡儿进行同源染色体的配对。同时也是探讨染色体组型分析新方法的偿试。
关键词 小叶锦鸡儿 染色体 组型分析 牧草
原文传递
瓜儿豆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魏凌基 窦万里 +1 位作者 马彦梅 艾尼瓦尔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205-207,共3页
通过对黑皮瓜儿豆和白皮瓜儿豆的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和组型分析 ,结果表明 :黑皮瓜儿豆和白皮瓜儿豆的染色体数目均为 2n =14条 ,但其染色体组型却不同 ,黑皮瓜儿豆核型公式为 2n =2x =14 =10nm +4nsm( -) ,白皮瓜儿豆核型公式为 2n =2x =... 通过对黑皮瓜儿豆和白皮瓜儿豆的体细胞染色体计数和组型分析 ,结果表明 :黑皮瓜儿豆和白皮瓜儿豆的染色体数目均为 2n =14条 ,但其染色体组型却不同 ,黑皮瓜儿豆核型公式为 2n =2x =14 =10nm +4nsm( -) ,白皮瓜儿豆核型公式为 2n =2x =14 =8nm +6nsm( -) 。从核型类型来看 ,2种均为 2A和 2B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儿豆 染色体 组型分析 染色体数目 形态结构 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苏里拟鲿的染色体组型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薛淑群 尹洪滨 《水产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75-78,共4页
采用体内注射PHA和秋水仙素,体内肾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乌苏里拟鲿的染色体玻片标本。对100个中期分裂相记数统计,确定乌苏里拟鲿的染色体数为2n=52。由测得的核型参数和按Levan等提出的染色体划分标准得出:有12对中部着丝... 采用体内注射PHA和秋水仙素,体内肾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乌苏里拟鲿的染色体玻片标本。对100个中期分裂相记数统计,确定乌苏里拟鲿的染色体数为2n=52。由测得的核型参数和按Levan等提出的染色体划分标准得出:有12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9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5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染色体臂数(NF)为94。乌苏里拟鲿组型公式为2n=24m+18sm+10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苏里拟鳞 染色体 组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核型分析法鉴定家畜胚胎性别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士勇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6年第2期59-60,64,共3页
核型分析是根据动物染色体着丝点位置、臂比、染色体长度、随体的有无等特征,并借助染色体分带技术对某一生物的染色体进行比较、分析、排序和编号。其分析以体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为研究对象。染色体组型分析是细胞遗传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核型分析是根据动物染色体着丝点位置、臂比、染色体长度、随体的有无等特征,并借助染色体分带技术对某一生物的染色体进行比较、分析、排序和编号。其分析以体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为研究对象。染色体组型分析是细胞遗传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研究物种演化、分类以及染色体结构、形态与功能之间关系所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 胚胎性别 染色体长度 染色体组型分析 家畜 鉴定 应用 中期染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六个品种的染色体组型研究
14
作者 魏凌基 莫靖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2年第4期33-38,共6页
通过对在新疆栽培的六个红花品种进行染色体制片、分析研究,六品种染色体数目2n=2x=24。根据染色体组型的不同,进行组型对比并对组型进行了t检验,为红花品种鉴定以及育种正确选配亲本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红花 染色体 组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穗发芽合成小麦改良品系的筛选及遗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藏天青 刘玉娥 +8 位作者 马春芳 李潇 王希友 郝明 张连全 袁中伟 姜博 刘登才 甯顺腙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98-1007,共10页
【目的】筛选抗穗发芽的合成小麦改良品系,分析潜在的相关基因。【方法】6个环境(2年3点)下,对129份改良品系进行了穗发芽抗性的鉴定及评价,同时利用Wheat 55K芯片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获得3份抗穗发芽品系(发芽指数GI≤0... 【目的】筛选抗穗发芽的合成小麦改良品系,分析潜在的相关基因。【方法】6个环境(2年3点)下,对129份改良品系进行了穗发芽抗性的鉴定及评价,同时利用Wheat 55K芯片数据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获得3份抗穗发芽品系(发芽指数GI≤0.2;发芽率GR≤40%),分别为红皮品系L2741、L3006、白皮品系L586,得到3个显著关联的位点。【结论】获得的3份抗穗发芽品系可在培育抗穗发芽品种中利用,获得46个可能的候选基因,其中4个基因主要与植物抗逆性有关,推测其在小麦抗穗发芽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合成小麦改良品系 穗发芽 全基因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遗传学在我国牧草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卫生 干友民 +1 位作者 李才旺 孙俊峰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3年第8期33-36,共4页
细胞遗传学知识在牧草研究中已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研究 ,初步论述了一些高产优质牧草的远缘杂交、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组型分析、分子标记和无融合生殖方面的应用 ,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牧草中细胞遗传学知识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
关键词 细胞遗传学 牧草 远缘杂交 染色体核分析 染色体组型分析 分子标记 无融合生殖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染色体标本制备技术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6
17
作者 汉丽梅 潘英树 张玉静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9-20,共2页
关键词 染色体数目 标本制备 技术条件 染色体原位杂交 染色体组型分析 优化 基因定位 染色体标本 受精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牛首科吸虫染色体的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桂堂 唐嘉玉 王伟俊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1-245,共5页
作者对四种牛首科吸虫的染色体进行了观察和相对长度的测量。结果显示,■假扇盘吸虫的染色体组型为n=4m+1st+2t=6,吴氏似牛首吸虫的染色体组型为n=4m+2sm+1t=7,湖北似牛首吸虫的染色体组型为n=7m=7,范尼道佛吸虫的染色体... 作者对四种牛首科吸虫的染色体进行了观察和相对长度的测量。结果显示,■假扇盘吸虫的染色体组型为n=4m+1st+2t=6,吴氏似牛首吸虫的染色体组型为n=4m+2sm+1t=7,湖北似牛首吸虫的染色体组型为n=7m=7,范尼道佛吸虫的染色体组型为n=6m+1sm=7。其中,■假扇盘吸虫、吴氏似牛首吸虫和湖北似牛首吸虫的染色体数目和组型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首科吸虫 染色体 组型分析 数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色体制片通用技术
19
作者 郭彦 杨洪双 《生物学教学》 2013年第3期70-71,共2页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植物多倍体诱发、果蝇唾腺染色体、有毒物质的微核检测、染色体组型分析等经典遗传实验,都需要基本的染色体制片技术。不同教材不同实验用的制片方法各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准备各种染色液和解离液,有时需要提前...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植物多倍体诱发、果蝇唾腺染色体、有毒物质的微核检测、染色体组型分析等经典遗传实验,都需要基本的染色体制片技术。不同教材不同实验用的制片方法各异,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准备各种染色液和解离液,有时需要提前配制,比较费时费力,而且配制时间短会导致染色效果不好。以下染色方法适合于多个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制片技术 果蝇唾腺染色体 染色体组型分析 通用 遗传实验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微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蔬菜》2010.2学术论文导读
20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21,共3页
多样性序列芯片技术(DArT)的原理及应用冯艳丽等(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一《中国蔬菜》2010(2)多样性序列芯片技术(DART)是一种基于杂交的分子标记技术,利用芯片技术来辨认和检测DNA多态性的分子标记,用... 多样性序列芯片技术(DArT)的原理及应用冯艳丽等(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一《中国蔬菜》2010(2)多样性序列芯片技术(DART)是一种基于杂交的分子标记技术,利用芯片技术来辨认和检测DNA多态性的分子标记,用于基因组型分析具有高质量、高通量、低成本且不需要已知序列信息等优点。本文介绍了DArT技术的原理及要点,以及对基因组复杂性降低方法的改进;阐述了其在种质资源、遗传图谱构建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学术论文 分子标记技术 芯片技术 DNA多态性 序列信息 遗传图谱构建 组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