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合基础隔震系统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39
1
作者 朱玉华 吕西林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6-81,共6页
对组合基础隔震系统中叠层橡胶支座和滑板摩擦隔震支座的恢复力特点进行了研究 ,提出并分析了叠层橡胶支座的粘弹性模型和滑板摩擦隔震支座的粘刚塑性模型 ;即叠层橡胶支座采用弹性恢复力模型和粘滞阻尼恢复力模型 ;滑板摩擦隔震支座采... 对组合基础隔震系统中叠层橡胶支座和滑板摩擦隔震支座的恢复力特点进行了研究 ,提出并分析了叠层橡胶支座的粘弹性模型和滑板摩擦隔震支座的粘刚塑性模型 ;即叠层橡胶支座采用弹性恢复力模型和粘滞阻尼恢复力模型 ;滑板摩擦隔震支座采用双线性库仑摩擦阻尼恢复力模型和粘滞阻尼恢复力模型。用提出的分析模型对振动台试验隔震房屋进行了三维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 ,并将分析结果和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分析模型不仅能有效预测上部结构的地震反应 ,而且分析和试验所得的隔震支座滞回曲线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基础系统 粘弹性模型 粘刚塑性模型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基础隔震结构双向地震反应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建强 丁永刚 李大望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6-131,共6页
本文采用双向耦合恢复力模型模拟组合隔震系统中隔震支座的双向耦合效应,对组合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单向和双向地震反应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在水平双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各层的加速度反应较小,隔震层的层间位移较大,而上部结构的层间位移较小... 本文采用双向耦合恢复力模型模拟组合隔震系统中隔震支座的双向耦合效应,对组合基础隔震结构进行了单向和双向地震反应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在水平双向地震作用下结构各层的加速度反应较小,隔震层的层间位移较大,而上部结构的层间位移较小,并且在水平双向地震作用下,支座的最大位移明显大于单向地震作用时支座的最大位移,因而应考虑水平双向地震作用对组合基础隔震结构地震反应和隔震支座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隔震系统 双向耦合作用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时代广场复杂连体隔震结构整体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乌兰 李爱群 +1 位作者 张志强 黄伟鹏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8-43,共6页
针对厦门时代广场商业区这一复杂连体顶托一网架的环形建筑采用整体建模方法,分别进行了水平两方向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时程计算及分析,并与无连体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整体模型的动力分析结果表明,连廊与主体之间组... 针对厦门时代广场商业区这一复杂连体顶托一网架的环形建筑采用整体建模方法,分别进行了水平两方向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时程计算及分析,并与无连体结构进行了对比研究。整体模型的动力分析结果表明,连廊与主体之间组合隔震系统后,连廊的滑动端平均滑动距离的减震效果自下而上逐渐显著;各单体建筑楼层剪力由于连廊与顶部网架的动力影响,底部两层出现楼层剪力放大,但其余楼层剪力明显减小;网架与托柱之间采用柱顶组合隔震系统后,网架柱底总剪力减震效果极为显著,底部剪力分布更均匀,对调整下部结构内力分布,减小结构在动力作用下的反应是显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连体结构 组合隔震系统 协同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