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跨度组合拱支撑结构应力分析的有限元模拟 被引量:4
1
作者 殷俊锋 闵圣捷 +1 位作者 辛世友 廖泽宇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9-82,共4页
研究目的:钢拱形结构由于具有造型美观和造价节省等优点,在具有大跨度结构的现代公共建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重庆西站正立面的建筑造型所采用钢拱结构是构造两个截面为四边形的弧形拱,为分析重力作用下该结构局部的位移和应力分布,本文... 研究目的:钢拱形结构由于具有造型美观和造价节省等优点,在具有大跨度结构的现代公共建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重庆西站正立面的建筑造型所采用钢拱结构是构造两个截面为四边形的弧形拱,为分析重力作用下该结构局部的位移和应力分布,本文在ANSYS中建立组合拱的一个三维几何模型,然后对组合拱二维几何模型结构通过有限元方法进行离散并做应力分析。研究结论:(1)通过设定边界条件和施加集中力后,组合拱结构开始发生缓慢的变形,并明显看出偏移从中间向两端传递,其中第二层拱的两侧拱脚处位移偏移最大,垂直方向第一层拱的中间垂直位移最大,位移偏移依次由内而外降低;(2)经过差分方程的数值计算和分析,该拱结构在水平力作用平面内有较大刚度,可以有效传递水平力;垂直方向能够有效的吸收部分剪力,其中第二层拱的两侧拱脚处有明显的应力集中现象;(3)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钢拱形结构的施工实践和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度组合 应力分析 有限元分析 静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梁拱组合桥上无砟轨道板立模标高的确定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典斌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52-155,共4页
以一高速铁路大跨度梁拱组合桥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无砟轨道板铺设过程中立模标高的确立方法,以及轨道板模拟方式、施工顺序、存梁时间等因素对无砟轨道板立模标高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梁单元和采用板单元模拟无砟轨道板时其... 以一高速铁路大跨度梁拱组合桥为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无砟轨道板铺设过程中立模标高的确立方法,以及轨道板模拟方式、施工顺序、存梁时间等因素对无砟轨道板立模标高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梁单元和采用板单元模拟无砟轨道板时其预抛高值基本相同,采用梁单元或板单元模拟无砟轨道板比通过施加等效力模拟无砟轨道板重量更能满足立模标高的高精度要求;从桥梁中跨跨中向两端铺设更有利于实际施工及控制桥梁中跨无砟轨道板的预抛高值,从桥梁两端同时向中跨跨中铺设更有利于控制桥梁边跨无砟轨道板的预抛高值;随着存梁时间增加中跨无砟轨道板预抛高值逐渐减小,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存梁时间合理预测混凝土收缩徐变对中跨无砟轨道板预抛高值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度梁拱组合 无砟轨道板 数值模拟 立模标高 预抛高值 存梁时间 施工顺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V形刚构拱组合桥的施工控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勾红叶 蒲黔辉 +2 位作者 韩冰 么超逸 姚亚东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233-238,共6页
探讨大跨度V形刚构拱组合桥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仿真计算中利用单元生死技术,编制APDL命令流程序,并考虑混凝土的徐变特性,建立施工全过程仿真计算模型,对先梁后拱分段施工全过程进行计算研究。在确定了施工控制方法后,通过对施工方... 探讨大跨度V形刚构拱组合桥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仿真计算中利用单元生死技术,编制APDL命令流程序,并考虑混凝土的徐变特性,建立施工全过程仿真计算模型,对先梁后拱分段施工全过程进行计算研究。在确定了施工控制方法后,通过对施工方案的评价分析,充分利用施工过程中采集的数据,与计算状态的数值进行比较分析,以客观预测出随后施工过程中的线形和位移,从而控制小榄水道特大桥达到理想的施工线形和位移。介绍各控制断面的选取及各断面的应力及位移测试原理,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保证施工过程按照设计要求顺利展开,从而确保施工过程的结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跨度V形刚构拱组合 先梁后拱 施工全过程仿真计算 施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钢网架-玻璃组合楼板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汪志昊 皇幼坤 +2 位作者 李晓克 徐珂 陈银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195-202,共8页
对某大跨度钢网架-玻璃组合楼板进行环境振动测试识别得到楼板的竖向振动动力特性,并与有限元模型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提出面向振动舒适度评估的该类楼板有限元精细化建模方法。研究表明:遗址保护参观建筑用大跨度钢网架-玻璃组... 对某大跨度钢网架-玻璃组合楼板进行环境振动测试识别得到楼板的竖向振动动力特性,并与有限元模型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提出面向振动舒适度评估的该类楼板有限元精细化建模方法。研究表明:遗址保护参观建筑用大跨度钢网架-玻璃组合楼板特有的开洞、悬臂、悬挂结构形式,使得遗址洞口参观区域成为最不利振动位置,且上下层楼板存在典型的耦合振动。面向动力特性分析与振动舒适度评估的大跨度钢网架-玻璃组合楼板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弱振状态),有必要区别于承载力极限模型(强振状态)的活荷载取值,并模拟结构层楼板及装饰面层对楼板体系的实际刚度贡献,模态阻尼比可取2.78%~2.98%,同时适当考虑人-板相互作用对楼板动力特性与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度钢网架-玻璃组合楼板 环境振动测试 精细化有限元模型 动力特性 模态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无砟轨道连续梁-拱组合桥的工后徐变作用效应 被引量:4
5
作者 崔本超 于江永 +2 位作者 刘周继 孔德芒 孙焕重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9-73,共5页
大跨度无砟轨道铁路桥梁存在明显的工后徐变作用效应,对桥上轨道的长期线形及平顺状态产生影响。以沪苏湖高速铁路(上海—苏州—湖州)青浦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建立大跨度连续梁-拱组合桥-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体系精细化分析模型,计算分析... 大跨度无砟轨道铁路桥梁存在明显的工后徐变作用效应,对桥上轨道的长期线形及平顺状态产生影响。以沪苏湖高速铁路(上海—苏州—湖州)青浦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建立大跨度连续梁-拱组合桥-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体系精细化分析模型,计算分析工后徐变作用引起的桥上无砟轨道竖向变形变化规律,并给出初步估计大跨度连续梁-拱组合桥徐变作用效应的简化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工后徐变发生3年时,大跨度连续梁-拱组合桥上无砟轨道竖向变形已经超过了无砟轨道工后徐变10年竖向变形的50%,且中跨比边跨发展速率更快。对大跨度连续梁-拱组合桥进行徐变效应的初步计算时,可以采用折减系数为0.5的简化方法对管内混凝土徐变系数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能为考虑工后徐变的桥梁设计、运维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度连续梁-拱组合 工后徐变 数值分析 轨道竖向变形 CRTS双块式无砟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田三元复合驱层系优化组合技术经济界限 被引量:12
6
作者 方艳君 孙洪国 +3 位作者 侠利华 张雪玲 姜祥成 王天智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1-85,共5页
三元复合驱已经成为大庆油田持续稳产的主要接替技术,为了满足其工业化推广的要求,需进一步明确一、二类油层剩余潜力及层系组合方法。三元复合驱与聚合物驱相比具有提高采收率大、投入高的特点,加之目前一、二类油层处于"双特高&q... 三元复合驱已经成为大庆油田持续稳产的主要接替技术,为了满足其工业化推广的要求,需进一步明确一、二类油层剩余潜力及层系组合方法。三元复合驱与聚合物驱相比具有提高采收率大、投入高的特点,加之目前一、二类油层处于"双特高"开发阶段,剩余油少且分散,为了保证三元复合驱的开发效果和经济效益,首次将剩余储量丰度作为衡量层系组合合理性的指标,并建立了数学模型,根据实际开发情况建立了经济界限图版;依据油藏工程理论和井筒多相管流理论,推导出了均质多层油藏油井总产量与层系组合跨度之间的数学模型,结合数值模拟研究确定了大庆油田一、二类油层层系组合跨度经济界限;另外,综合多种研究手段研究确定了层系组合厚度下限、渗透率级差以及隔层经济界限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层系组合 技术经济界限 剩余储量丰度 组合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预弯组合梁施工技术与应用
7
作者 刘光耀 田振华 黄铭丰 《世界桥梁》 2003年第2期22-25,共4页
预弯组合梁是近年在国内采用的新梁型 ,已经在许多小跨度桥上成功应用 ,在大跨度桥上也开始付诸实践。结合预弯组合梁的特点和施工实践 ,对上海市莘奉金高速公路北段立交桥 4 0m大跨度预弯组合梁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说明预弯组合梁在... 预弯组合梁是近年在国内采用的新梁型 ,已经在许多小跨度桥上成功应用 ,在大跨度桥上也开始付诸实践。结合预弯组合梁的特点和施工实践 ,对上海市莘奉金高速公路北段立交桥 4 0m大跨度预弯组合梁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 ,说明预弯组合梁在城市桥梁建设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度预弯组合 施工技术 上海市莘奉金高速公路 工作原理 钢梁加工 钢梁加压 下翼缘混凝土浇筑 半成品梁翻转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喇嘛甸中块层系井网调整技术经济界限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家文 左松林 +3 位作者 赵秀娟 费建平 刘洪涛 王起超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3-116,共4页
为了确定层系井网调整的技术经济界限,以动态分析、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经济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喇嘛甸中块层系井网调整的井距、纵向渗透率变异系数、层系组合厚度和层系组合跨度等参数的技术经济界限。其中,通过动态分析方法研... 为了确定层系井网调整的技术经济界限,以动态分析、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经济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喇嘛甸中块层系井网调整的井距、纵向渗透率变异系数、层系组合厚度和层系组合跨度等参数的技术经济界限。其中,通过动态分析方法研究在现井网条件下逐步加密时水驱控制程度的变化规律;应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井距与采收率关系,综合确定合理井距;在合理井距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概念模型确定渗透率变异系数界限;运用经济评价方法,依据盈亏平衡原理,计算合理井距、不同油价下的合理层系组合厚度;基于井距和层系组合厚度界限,通过理论计算,确定合理层系组合跨度;通过数值模拟和经济评价方法确定井网调整后的界限。结果表明,当喇嘛甸中块合理井距为150 m时,合理层系组合厚度为7.5 m,合理层系组合跨度为50 m,合理纵向渗透率变异系数为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系组合厚度 经济界限 合理井距 层系组合跨度 纵向渗透率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proved methods for decreasing stresses of concrete slab of large-span through tied-arch composite bridge 被引量:2
9
作者 周德 叶梅新 罗如登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3期648-652,共5页
Mechanical behavior of concrete slab of large-span through tied-arch composite bridge was investigated b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EA). Improved methods to decrease concrete stresses were discussed based on compariso... Mechanical behavior of concrete slab of large-span through tied-arch composite bridge was investigated by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FEA). Improved methods to decrease concrete stresses were discussed based on comparisons of different deck schemes, construction sequences and measures, and ratios of reinforce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concrete slab gets worse with the increase of composite regions between steel beams and concrete slab. The deck scheme with the minimum composite region is recommended on condition that both strength and stiffness of the bridge meet design demands under service loads. Adopting in-situ-place construction method, concrete is suggested to be cast after removing the full-supported frameworks under the bridge. Thus, the axial tensile force of concrete slab caused by the first stage dead load is eliminated. Preloading the bridge before concrete casting and removing the load after the concrete reaching its design strength, the stresses of concrete slab caused by the second stage dead load and live load are further reduced or even eliminated. At last, with a high ratio of reinforcement more than 3%, the concrete stresses decrease obvi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osite bridge concrete slab tension through tied-arch large span finite element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古琴曲旋律形态特征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2
10
作者 匡学飞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8-45,共8页
关于古琴曲旋律的节拍、音程、音色、材料发展与结构的几点认识。古琴曲旋律里的节拍形态是丰富多样的,文中涉及了三类。古琴曲旋律中经常出现八度以上的宽跨度大跳音程,同时显现出多种音色变化组合,但连贯、流畅而完整。古琴曲旋律进... 关于古琴曲旋律的节拍、音程、音色、材料发展与结构的几点认识。古琴曲旋律里的节拍形态是丰富多样的,文中涉及了三类。古琴曲旋律中经常出现八度以上的宽跨度大跳音程,同时显现出多种音色变化组合,但连贯、流畅而完整。古琴曲旋律进程中有一种方法———形态体现出一种“裂变-重组”的再生性发展与结构原则,带来古琴曲自身的曲式特征。历代流传下来的古琴曲旋律诚然是古老的,但在某种意义上讲又还有些“现代”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定拍也有定节” “有定拍但无定节” “无(定)拍也无(定)节” 八度以上宽跨度大跳音程、多种音色变化组合 “裂变-重组”的再生性发展与结构原则 “故技”和“先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