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内压作用下蒸汽发生器扇环形组合管板应力分析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刘庆刚
张朝
于新奇
-
机构
河北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
出处
《压力容器》
2017年第8期12-18,6,共8页
-
基金
河北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ZD2017028)
-
文摘
针对核电工业中大直径蒸汽发生器管板开展研究,提出一种采用组合式管板替代现有整体管板的方法,并针对这种组合式管板进行应力分析。这种组合式管板由若干扇环形管板单元组成。针对组合式管板的管板单元建立有限元模型,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扇环形管板的应力分布状况,并与不开孔的扇环形板在简支和固支条件下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扇环形管板的应力分布状况与承受纵向均布载荷的矩形板较为接近,最大应力值出现在扇环形板的中心部位,周边存在一定的边缘应力。在远离开孔的部位,扇环形管板的应力情况与简支和固支情况下不开孔扇环形板的应力情况相近,但在开孔周边,应力明显偏离简支和固支条件下的应力分布曲线。扇环形管板中开孔造成的应力集中情况与矩形板开孔造成应力集中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分析扇环形管板的应力分布情况,其关键在于对开孔周边的应力集中进行分析。
-
关键词
蒸汽发生器
组合管板
应力分析
开孔
应力集中
-
Keywords
steam generator
combined tube-sheet
stress analysis
perforation
stress concentration
-
分类号
TH123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TL353.13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
-
题名高温高压飞灰过滤器中主管板的制造
被引量:1
- 2
-
-
作者
郝春雷
张英俊
秦凌
刘爽
-
机构
大连冰山集团金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
-
出处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9-42,共4页
-
文摘
介绍了高温高压飞灰过滤器关键部件之一——舒马赫主管板的结构,论述了该超大尺寸的不锈钢、组合管板制造工艺的难点,并对其在制造过程中的防变形控制进行了重点阐述。
-
关键词
制造
超大尺寸的组合管板
变形控制
-
Keywords
fabrication
super master tubesheet
preventing distortion
-
分类号
TK17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
-
题名管束的纵向损伤及其防护技术研究现状
- 3
-
-
作者
陈孙艺
-
机构
茂名重力石化装备股份公司
-
出处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3-42,48,共11页
-
基金
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项目(2022S002)。
-
文摘
针对管束受到纵向载荷作用引起的损伤及其防护技术不足的问题,通过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引证,列出管束在耐压试验的失稳情况,对装置开停车、操作运行和在线吹扫冲洗等不同历程的冲击损伤进行分析,以近年来失效案例加以验证。指出各案例结构变形特征中隐现的纵向失稳现象,提出了优化传统结构与开发创新结构的管束纵向防变形技术对策。管束创新结构包括结构加强型的组合管板,增设保护功能的双支持板,以及适用于在线反向吹扫的双头拉杆。研究结果为深化管束振动认识,完善管束防振对策,避免设备失效提供了新的思路。
-
关键词
管束
换热器
双头拉杆
组合管板
纵向失稳
冲击变形
-
Keywords
tube bundles
heat exchanger
double-end tie rods
combined tubesheet
longitudinal instability
impact deformation
-
分类号
TH49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TQ051.5
[化学工程]
-
-
题名创新完善淤地坝结构是根治黄河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7
- 4
-
-
作者
张红武
刘广全
侯琳
李琳琪
张强
-
机构
清华大学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水利局
-
出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7-23,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402500)。
-
文摘
黄土高原大规模修建淤地坝等水土保持工程,是消除黄河下游水患的治本之策。在剖析淤地坝拦沙减蚀机理基础上,认为淤地坝能抬高侵蚀基准面、增强坡沟系统的水沙调控作用和稳定性,从而成为拦减入黄泥沙最为显著的工程措施;在分析归纳传统淤地坝溃决风险高等一系列问题后,认为只有创新完善淤地坝工程结构,才是根治黄河的必由之路。清华大学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联合研发的钢混预制管板桩组合法修建与除险加固淤地坝新技术,利用钢混预制板桩、管桩、挡护体的协同承压结构,组成混合结构体系,建成管板桩组合淤地坝,是一种全新的坝工技术。板桩坝或管板桩坝是承压体系的核心,可避免土坝因渗流破坏而导致的失稳问题,还有利于病险老旧淤地坝的提质增效,确保工程安全和持续拦沙。此外,由钢混板桩组合而成的排水建筑物、溢洪道,可针对性地克服传统工程的缺陷。最后通过典型淤地坝构建和除险加固设计实例,阐释了新技术的实施要点,充分体现出淤地坝新技术工程基础深、防洪能力强、施工进度快、拦沙滞洪库容大、造价低、管护压力小等优点,还能明显减小淤地坝建设占用坡耕地或林草地的面积,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关键词
淤地坝
水土保持
管板桩组合
工程结构创新
黄河治理
黄土高原
-
Keywords
warping dam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tubular sheet pile combination
engineering structure innovation
Yellow River harnessing
Loess Plateau
-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TV882.1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