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电驱动组合柔性结构的变形分析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庆玲 孙丽波 +1 位作者 王兴新 于常娟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2-126,共5页
针对静电驱动组合柔性结构的变形进行分析,考虑静电力分布载荷的基本特征、静电力与组合柔性结构变形之间的耦合作用,依据静电场理论、伪刚体理论以及非线性柔性模型,给出分析不同电压下求解组合柔性结构变形的一般方法,同时给出静电吸... 针对静电驱动组合柔性结构的变形进行分析,考虑静电力分布载荷的基本特征、静电力与组合柔性结构变形之间的耦合作用,依据静电场理论、伪刚体理论以及非线性柔性模型,给出分析不同电压下求解组合柔性结构变形的一般方法,同时给出静电吸合电压的计算式。设计加工了MEMS组合柔性结构,采用文中方法分析静电驱动中组合柔性结构的变形,同时搭建实验测试系统,确定电压加载范围,完成组合柔性结构的变形测试。将实验测试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文中分析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驱动 组合柔性结构 变形 静电吸合 实验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柔性结构的结构特征对其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庆玲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7-92,共6页
柔性铰链与杆组成的组合柔性结构,柔性铰链的类型及柔性铰链与杆二者的厚度比、长度比是影响组合柔性结构力学特性的关键因素。针对组合柔性结构的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选取具有不同类型柔性铰链、不同厚度比、不同长度比的组合柔性结构... 柔性铰链与杆组成的组合柔性结构,柔性铰链的类型及柔性铰链与杆二者的厚度比、长度比是影响组合柔性结构力学特性的关键因素。针对组合柔性结构的动力学特性进行研究,选取具有不同类型柔性铰链、不同厚度比、不同长度比的组合柔性结构,采用有限元法对其进行模态分析,得到组合柔性结构的前6阶振型的固有频率,分析柔性铰链的类型、厚度比、长度比的变化对其频率特性的影响。分析结果对柔性机构结构设计中改善柔性结构的动力学性能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柔性结构 结构特征 模态分析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流-柔性组合桨强化搅拌槽中流体混沌混合特性 被引量:8
3
作者 刘仁龙 李爽 +2 位作者 刘作华 陶长元 王运东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736-4742,共7页
刚性搅拌桨在搅拌混合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搅拌容器内容易形成两种不同的混合区域:混沌混合区和混合隔离区。强化流体混合的有效途径是合理设计搅拌桨,从而调控流体混沌混合行为。实验运用Labview和Matlab软件采集和处理流体内部压... 刚性搅拌桨在搅拌混合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搅拌容器内容易形成两种不同的混合区域:混沌混合区和混合隔离区。强化流体混合的有效途径是合理设计搅拌桨,从而调控流体混沌混合行为。实验运用Labview和Matlab软件采集和处理流体内部压力脉动信号,并获取流体混沌特性参数Kolmogorov熵,对穿流-柔性组合桨体系的Kolmogorov熵随转速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刚性桨,穿流桨对Kolmogorov熵影响不大。穿流-柔性组合桨通过穿流孔与柔性部分的共同作用调控流场结构,使流体混沌混合的效果最好,在转速为180 r·min-1时流体的混沌混合达到最佳状态,穿流-柔性组合桨体系的Kolmogorov熵为0.285,而传统刚性桨体系的Kolmogorov熵只为0.125;穿流-柔性组合桨体系的混合时间明显低于传统刚性桨体系,当转速为120 r·min-1时穿流-柔性组合桨体系的混合时间比传统刚性桨体系缩短了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容器 混沌 混合 穿流-柔性组合 Kolmogorov熵 混合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性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离心模型试验 被引量:13
4
作者 陈建峰 柳军修 薛剑峰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805-1811,共7页
进行了相同软土地基条件下刚/柔性组合墙面和单一柔性墙面加筋土挡墙的离心模型试验,比较分析了挡墙在墙顶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状.试验结果表明,在自重及上覆荷载作用下,刚/柔性组合墙面挡墙其刚性墙面仍基本保持垂直,地基最大沉降... 进行了相同软土地基条件下刚/柔性组合墙面和单一柔性墙面加筋土挡墙的离心模型试验,比较分析了挡墙在墙顶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工作性状.试验结果表明,在自重及上覆荷载作用下,刚/柔性组合墙面挡墙其刚性墙面仍基本保持垂直,地基最大沉降发生在连接件锚固端位置;而单一柔性墙面挡墙墙面外倾明显,其地基最大沉降位于墙趾位置;刚/柔性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在工作阶段其墙顶沉降和墙面位移仅为单一柔性墙面挡墙的50%,且前者墙顶不均匀沉降量明显小于后者;刚/柔性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由于预埋件承担了刚性墙面墙背水平土压力,使得筋材拉力及相应的应变减小;刚/柔性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的刚性墙面在墙体中部弯矩最大,为外侧受拉;而墙顶和墙底附近的弯矩较小,为内侧受拉;刚/柔性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能适应软土地基的大变形,并能更好地承担上覆工作荷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挡墙 刚/柔性组合墙面 软土地基 离心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组合夹具在飞机导管数字化快速制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光俊 兰勇 +1 位作者 孙林 陈忠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8-61,共4页
采用专用焊接夹具生产焊接导管的工艺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飞机在研制阶段高精度、多品种、短周期的制造需求。考虑到柔性组合夹具的通用性、可反复拆卸、可重复使用的特点,可用柔性组合夹具代替专用焊接夹具实现飞机导管数字化快速制造。
关键词 飞机导管 快速制造 数字化设计 标准元件 参数化建模 柔性组合夹具 夹具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图像的柔性组合分割算法 被引量:4
6
作者 顾广华 崔冬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977-1981,共5页
根据细胞图像的饱和度分量S和绿分量G中白细胞核分布的特点,构造组合加权图像,柔性调节权系数,提取细胞核,实现白细胞的初步定位。针对图像中红、白细胞的粘连现象,利用细胞图像红分量R和蓝分量B的分布,构造组合图像,提取白细胞。本文... 根据细胞图像的饱和度分量S和绿分量G中白细胞核分布的特点,构造组合加权图像,柔性调节权系数,提取细胞核,实现白细胞的初步定位。针对图像中红、白细胞的粘连现象,利用细胞图像红分量R和蓝分量B的分布,构造组合图像,提取白细胞。本文提出的柔性组合分割算法简单,计算量小,具有很好的分割效果,且分量权系数可自动调节,具有普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图像 柔性组合 细胞分割 细胞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性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受力机制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柳军修 陈建峰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84-992,共9页
基于刚/柔性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离心模型试验,建立了原型挡墙三维精细化数值模型,分析了连接件端板埋深、拉杆刚度、竖向层间距、筋材刚度、加筋长度以及墙体高度等因素对上覆荷载下挡墙受力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端板埋深、筋材刚... 基于刚/柔性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离心模型试验,建立了原型挡墙三维精细化数值模型,分析了连接件端板埋深、拉杆刚度、竖向层间距、筋材刚度、加筋长度以及墙体高度等因素对上覆荷载下挡墙受力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端板埋深、筋材刚度、连接件层间距,以及加筋长度等对连接件荷载分担比影响不大,而拉杆刚度增大使得连接件荷载分担比增大明显;组合墙面水平荷载随挡墙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可采用朗肯主动土压力计算;挡墙工作状态时连接件荷载分担比随连接件与筋材刚度比的增大而增大,当刚度比达到8.6时,连接件荷载分担比约为60%,并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挡墙 刚/柔性组合墙面 数值模拟 离心试验 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刚度理论的柔性组合式起重机减振方法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大海 吴邵庆 韩晓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4-188,共5页
针对某厂房内安装的柔性组合式起重机在吊装工件时发生振动幅值大、衰减缓慢情况进行吊装过程现场振动测试。据起重机设计要求分析测试数据,由提高结构动刚度角度提出系统加固方案减小吊装过程的振动;对吊装系统进行有限元建模,并对该... 针对某厂房内安装的柔性组合式起重机在吊装工件时发生振动幅值大、衰减缓慢情况进行吊装过程现场振动测试。据起重机设计要求分析测试数据,由提高结构动刚度角度提出系统加固方案减小吊装过程的振动;对吊装系统进行有限元建模,并对该系统在工件吊装时停顿引起的惯性冲击载荷作用动响应进行分析。由仿真分析验证所提减振方案减振效果,为此类起重机安装提供依据,并为使用时的振动问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组合式起重机 动刚度 振动测试 有限元 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土地基刚/柔性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离散连续耦合数值模拟 被引量:17
9
作者 陈建峰 张旭 柳军修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9-166,共8页
基于软土地基直立刚/柔性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离心模型试验,建立离散-连续耦合数值模型,采用离散单元颗粒流程序PFC和有限差分程序FLAC分别模拟加筋土挡墙和软土地基,研究软土地基上刚/柔性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的性状及内、外部稳定性.研... 基于软土地基直立刚/柔性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离心模型试验,建立离散-连续耦合数值模型,采用离散单元颗粒流程序PFC和有限差分程序FLAC分别模拟加筋土挡墙和软土地基,研究软土地基上刚/柔性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的性状及内、外部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的挡墙沉降、墙面水平位移、墙底竖向土压力及墙面弯矩与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挡墙在自重及上覆荷载作用下产生显著的沉降和不均匀沉降,但挡墙整体仍保持稳定,显示该型挡墙具有很好的适应软土地基大变形的能力;自重及上覆荷载作用使得连接件末端位置产生应力集中,导致此处的地基表面沉降最大;上覆荷载作用下,刚性墙面弯矩在墙中处最大,为外侧受拉,而在靠近墙底和墙顶处较小,为内侧受拉;软土地基上该型挡墙稳定性一般为深层滑移外部稳定性,其破坏面由过挡墙底层筋材后缘填土中的朗肯破坏面和地基中的圆弧滑移面组成;该型挡墙内部稳定性表现为随软土地基滑移破坏,挡墙内筋材由下至上依次断裂,形成过底层连接件后缘的朗肯破坏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挡墙 刚/柔性组合墙面 离心模型试验 离散-连续耦合 外部稳定性 内部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深铁路榕江特大桥连续钢桁梁柔性拱组合桥成桥静、动载试验及结构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云 沈青川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9-25,共7页
厦深铁路榕江特大桥(110+2×220+110)m连续钢桁梁柔性拱桥系同类结构中最大跨度结构,介绍理论分析和成桥桥静、动载试验方法,进而以构件应力、结构变位和刚度、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阻尼比、动力系数、振幅动态参数为主要对象,对... 厦深铁路榕江特大桥(110+2×220+110)m连续钢桁梁柔性拱桥系同类结构中最大跨度结构,介绍理论分析和成桥桥静、动载试验方法,进而以构件应力、结构变位和刚度、结构的自振频率、振型、阻尼比、动力系数、振幅动态参数为主要对象,对结构的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构符合规范和使用要求。结合试验结果中横向基频高于理论值和大吨位支座在活载作用下水平变位基本为0的现象,对正交异性整体钢桥面的有限元模型模拟精度、活动支座模型模拟等进行了深层次探讨,提出理论模型建立中避免弱化桥面板刚度和应重视支座实际变位情况的具体建议,对同类结构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钢桁梁柔性组合 静载试验 动载试验 有限元模型 结构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柔性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内部破坏机制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建峰 田丹 柳军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2353-2360,共8页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成果,建立软土地基刚/柔性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离散-连续耦合数值模型,采用离散单元颗粒流程序PFC和有限差分程序FLAC分别模拟加筋土挡墙和软土地基,分析挡墙的变形、筋材拉力分布及内部破坏演化过程,并与刚性地基上挡... 基于离心模型试验成果,建立软土地基刚/柔性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离散-连续耦合数值模型,采用离散单元颗粒流程序PFC和有限差分程序FLAC分别模拟加筋土挡墙和软土地基,分析挡墙的变形、筋材拉力分布及内部破坏演化过程,并与刚性地基上挡墙情况进行比较,以探讨刚/柔性组合墙面加筋土挡墙的内部破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数值模型计算结果与离心模型试验结果吻合,其内部潜在破坏面经过连接件锚固端位置,各层筋材拉力均在连接件锚固端位置最大;软土地基上挡墙和刚性地基上挡墙的内部破坏面均一致,且筋材均由下而上依次断裂;软土地基上挡墙内部破坏面与地基圆弧滑移面贯通,为复合滑动模式,而刚性地基上挡墙整体破坏模式为折线型,连接件埋深范围内加筋体沿其底部连接件水平滑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筋土挡墙 刚/柔性组合墙面 内部稳定性 离散-连续耦合 离心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组合结构拉索张拉过程的最优控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勤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33-138,150,共7页
提出了以影响结构概念为基础的拉索张拉过程的结构分析方法,建立了张拉过程 最优控制的数学模型,讨论了在各种施工条件下实现算法的途径.所提出的方法能够 在满足所有中间状态的机具能力、内力和位移约束条件下,达到预先给定的设计... 提出了以影响结构概念为基础的拉索张拉过程的结构分析方法,建立了张拉过程 最优控制的数学模型,讨论了在各种施工条件下实现算法的途径.所提出的方法能够 在满足所有中间状态的机具能力、内力和位移约束条件下,达到预先给定的设计状 态,解决了大型柔性组合结构施工中的一个困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组合结构 拉索张拉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产品组合最优切换的实物期权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简志宏 李楚霖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19,共6页
采用与实物期权理论中分析投资项目进入或退出策略相类似的方法,研究柔性产品组合的最优切换问题,假设两个产品组合可以永续生产、净利润流服从几何布朗运动、产品组合的切换存在成本及在产品组合切换的最优决策时只需考虑产品组合的相... 采用与实物期权理论中分析投资项目进入或退出策略相类似的方法,研究柔性产品组合的最优切换问题,假设两个产品组合可以永续生产、净利润流服从几何布朗运动、产品组合的切换存在成本及在产品组合切换的最优决策时只需考虑产品组合的相对获利能力,通过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用图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利润流的波动程度、切换成本及产品组合的关联度对产品组合最优切换的影响.与其它实物期权分析中的结论类似,分析表明净利润波动程度和切换成本的增大将提高触发产品组合最优切换所需的相对获利能力.还分析了产品组合的关联程度对最优切换的影响,发现关联程度的增大将减小触发产品组合最优切换所需的相对获利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产品组合 实物期权 最优切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大跨连续刚构柔性拱组合桥梁设计 被引量:16
14
作者 罗春林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57,69,共6页
研究目的:以商合杭铁路淮河特大桥(112+228+112) m连续刚构-柔性拱桥为工程背景,研究大跨连续刚构-柔性拱桥的总体及构造、拱肋及吊杆的受力、大跨刚构体系桥梁主墩的受力、桥梁变形对铺设无砟轨道的适应性、车桥耦合动力分析等,系统研... 研究目的:以商合杭铁路淮河特大桥(112+228+112) m连续刚构-柔性拱桥为工程背景,研究大跨连续刚构-柔性拱桥的总体及构造、拱肋及吊杆的受力、大跨刚构体系桥梁主墩的受力、桥梁变形对铺设无砟轨道的适应性、车桥耦合动力分析等,系统研究和总结大跨连续刚构-柔性拱桥特点,为大跨度连续刚构-柔性拱桥在高速铁路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结论:(1)连续刚构-柔性拱桥刚度大,受力性能和经济性能优良;(2)通过优化纵向预应力钢束布置并在柔性拱的辅助作用下,能够控制主梁的徐变位移,为无砟轨道的铺设创造良好条件;(3)在考虑主梁徐变、温度等各种位移工况下的主梁附加不平顺后,车桥耦合动力响应分析表明桥梁能够满足列车高速行车的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要求;(4)本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高速铁路大跨度无砟轨道桥梁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无砟轨道 连续刚构-柔性组合结构 大跨度桥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KP企业生产线柔性组合方法的研究
15
作者 黄敏 刘晓 汪定伟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2001年第3期217-223,共7页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 ,顾客对产品的需求日趋多样化 ,顾客订制产品不断增多 ,单件生产 (one-of- a- kind production,OKP)方式已成为制造业的一种很有潜力的发展模式 ,这就使生产线必须适应这种单件的生产方式 ,同时又能保证高...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 ,顾客对产品的需求日趋多样化 ,顾客订制产品不断增多 ,单件生产 (one-of- a- kind production,OKP)方式已成为制造业的一种很有潜力的发展模式 ,这就使生产线必须适应这种单件的生产方式 ,同时又能保证高效、高质量、经济地进行加工制造 .生产线的柔性组合在这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单元—框架模型的生产线柔性组合方法 ,并介绍它的一种实现和一个实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件生产 单元-框架模型 生产线柔性组合 柔性制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兰客运专线路基刚柔性组合桩地基处理技术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然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1-94,共4页
依托宝兰客运专线路基的地基处理工程,研究深厚层强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新技术。对刚柔性组合桩复合地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首次提出了地基处理设计中工后沉降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深厚层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时,... 依托宝兰客运专线路基的地基处理工程,研究深厚层强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新技术。对刚柔性组合桩复合地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首次提出了地基处理设计中工后沉降的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深厚层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时,柔性短桩长度宜控制在5~10 m;当路基荷载超过200 kPa(路基填高超过8 m)时,应适当增加刚性桩的桩土应力比值,以提高刚性桩荷载分担比,充分发挥长桩的作用。宝兰客运专线自开通运营以来,刚柔性组合桩复合地基段路基状况良好,列车运行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宝兰客运专线 柔性组合 试验研究 工后沉降 深厚层强湿陷性黄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制造特征及云服务组合关键问题研究 被引量:212
17
作者 陶飞 张霖 +2 位作者 郭华 罗永亮 任磊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77-486,共10页
为实现基于知识的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的共享与协同,实现云制造系统中资源服务的增值和增效,在分析云制造典型特征后,对云制造中的资源、制造云服务、制造云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制造云服务管理原型系统功能结构,对基于... 为实现基于知识的制造资源和制造能力的共享与协同,实现云制造系统中资源服务的增值和增效,在分析云制造典型特征后,对云制造中的资源、制造云服务、制造云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制造云服务管理原型系统功能结构,对基于云制造全生命周期运行的云服务组合需求进行了阐述。对云服务组合建模/描述和一致性检查、云服务关联关系、云服务组合柔性、组合网络及其动力学特性、云服务组合建模与评估、组合优选等实现云服务组合的关键问题进行了研究,为未来实现高效智能化的云制造服务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制造 云服务 服务组合 服务组合网络 组合关联关系 组合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微位移放大机构的结构特征分析与改进设计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庆玲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4-47,共4页
针对柔性微位移放大机构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利用一组具有不同连杆长度及倾角的微位移放大机构进行算例分析,指出机构中柔性铰链与连杆组成的组合柔性结构是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连杆的长度与其倾斜角的取值影响组合柔性结构的厚度... 针对柔性微位移放大机构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利用一组具有不同连杆长度及倾角的微位移放大机构进行算例分析,指出机构中柔性铰链与连杆组成的组合柔性结构是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连杆的长度与其倾斜角的取值影响组合柔性结构的厚度比与长度比,对机构的放大性能起着关键的作用。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用以提高机构放大比的微位移放大机构设计的一般方法,将其应用于柔性微位移放大机构的改进设计。对改进后的微位移放大机构进行放大性能分析与动力学性能分析,用其结果验证改进设计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位移放大机构 结构特征 组合柔性结构 改进设计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帽形加筋壁板共固化用硅橡胶芯模孔占比对维形传力效果及壁板成型质量的影响
19
作者 周洁 赵聪 周来水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69,共8页
为满足帽形加筋壁板共固化成型过程中固化压力的均匀传递,实现制件良好的厚度均匀性和型腔高度,对帽形加筋壁板成型工艺辅助芯模进行改进,提出一种设置梯形预制孔的硅橡胶薄壁芯模与真空袋组合的新型柔性芯模。利用有限元仿真方法,研究... 为满足帽形加筋壁板共固化成型过程中固化压力的均匀传递,实现制件良好的厚度均匀性和型腔高度,对帽形加筋壁板成型工艺辅助芯模进行改进,提出一种设置梯形预制孔的硅橡胶薄壁芯模与真空袋组合的新型柔性芯模。利用有限元仿真方法,研究了不同孔占比的硅橡胶薄壁芯模对帽形加筋壁板共固化成型过程中的压力传递均匀性的影响,并对固化后帽形加筋壁板成型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硅橡胶薄壁芯模预制孔孔占比为0.68~0.84时,硅橡胶薄壁芯模膨胀适中且均匀,能够实现压力的均匀、稳定传递,同时保证帽形加筋壁板外形准确度。最后,通过实验方法验证了硅橡胶芯模热膨胀有限元模拟的正确性,为实现硅橡胶芯模辅助帽形加筋壁板成型厚度均匀性开创了工艺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帽形加筋壁板 共固化 柔性组合芯模 预制孔 维形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杆自动生产线研究与应用实例 被引量:3
20
作者 周思远 武利生 史百锁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3-176,共4页
在分析传统锚杆生产方式和国内外现有锚杆生产线的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指出以加工工序为核心的锚杆生产方式无法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提出了一种面向物流生产组织的单元式柔性组合锚杆自动生产线组织形式,它以锚杆的转运、定位为核心,辅以... 在分析传统锚杆生产方式和国内外现有锚杆生产线的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指出以加工工序为核心的锚杆生产方式无法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提出了一种面向物流生产组织的单元式柔性组合锚杆自动生产线组织形式,它以锚杆的转运、定位为核心,辅以不同的加工设备可组合成不同的锚杆自动生产线。研发了步进转移装置、喂料机构、转运机械手等锚杆转运、定位关键设备,对单元式柔性组合锚杆自动生产线的结构布局和控制系统方案进行了说明,并阐述了单元式和模块化的思想。依据此方案为某锚杆生产厂设计了符合其生产工艺的锚杆自动生产线,通过实际生产证明,该生产线具有安全稳定、布局灵活、生产率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 步进转移装置 喂料机构 机械手 柔性组合 自动生产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