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饲草组合效应综合指数研究 被引量:22
1
作者 高静 贾玉山 +3 位作者 王晓光 刘庭玉 付俊平 丁霞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36-243,共8页
依据组合效应综合指数(MFAEI)理论,以饲草的营养评价为基础,结合肉羊育肥营养需求特点,采用体外法,测定苜蓿、番茄皮渣、玉米秸与小麦秸不同组合的pH值、24h累积产气量(GP)、有机物质降解率(IVDOM)、微生物蛋白产生量(MCP)、挥发性脂肪... 依据组合效应综合指数(MFAEI)理论,以饲草的营养评价为基础,结合肉羊育肥营养需求特点,采用体外法,测定苜蓿、番茄皮渣、玉米秸与小麦秸不同组合的pH值、24h累积产气量(GP)、有机物质降解率(IVDOM)、微生物蛋白产生量(MCP)、挥发性脂肪酸产量(VFA),并结合MFAEI筛选出4组最优饲草配方,即苜蓿/番茄渣/玉米秸=30/10/60,此配方多项组合效应值0.80;苜蓿/玉米秸=50/50,此配方多项组合效应值0.85;苜蓿/番茄渣/小麦秸=30/20/50,此配方多项组合效应值0.82;苜蓿/小麦秸=60/40,多项组合效应值0.78,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饲草间的正组合效应,控制和消除饲料间的负组合效应,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草食家畜的生产性能,降低饲养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法 组合效应 组合效应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刍动物稻草基础日粮补饲苜蓿组合效应的综合评定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吉鹍 刘建新 《中国奶牛》 2007年第7期13-16,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压力传感器产气技术(RPT),用改进的组合效应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对反刍动物稻草基础日粮添补不同比例苜蓿的组合效应进行动态的、综合的整体评定。稻草(RS)与苜蓿(AH)分别以100∶0(AH0)、80∶20(AH20)、60∶40(AH... 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压力传感器产气技术(RPT),用改进的组合效应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对反刍动物稻草基础日粮添补不同比例苜蓿的组合效应进行动态的、综合的整体评定。稻草(RS)与苜蓿(AH)分别以100∶0(AH0)、80∶20(AH20)、60∶40(AH40)、40∶60(AH60)、20∶80(AH80)与0∶100(AH100)的比例混合进行体外批次培养,将12h、24h与48h的产气量(GP)、总挥发性脂肪酸(VFA)与微生物氮(MN)用经改进的MFAEI进行多时间点、多指标的整体评定。结果表明,(1)采用RPT、应用经改进的MFAEI,能较好地量化反刍动物饲料间的组合效应,直接进行组合效应的大小评定;(2)反刍动物稻草基础日粮以添补40%~60%的苜蓿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 苜蓿 体外产气 组合效应多项指标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添补不同比例苜蓿组合效应的综合评定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吉鹍 刘建新 《养殖与饲料》 2007年第3期63-68,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压力传感器产气技术(RPT),用改进的组合效应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对反刍动物稻草基础日粮添补不同比例苜蓿的组合效应进行动态的、综合的整体评定.稻草(RS)与苜蓿(AH)分别以0%(AH0)、20%(AH20)、40%(AH40)、60%(AH... 本研究旨在探讨利用压力传感器产气技术(RPT),用改进的组合效应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对反刍动物稻草基础日粮添补不同比例苜蓿的组合效应进行动态的、综合的整体评定.稻草(RS)与苜蓿(AH)分别以0%(AH0)、20%(AH20)、40%(AH40)、60%(AH60)、80%(AH80)与100%(AH100)的比例混合进行体外批次培养,将12 h、24h与48h的产气量(GP)、总挥发性脂肪酸(VFAs)与微生物氮(MN)用经改进的MFAEI进行了多时间点、多指标的整体评定.结果表明:采用RPT,应用经改进的MFAEI能较好地量化反刍动物饲料之间的组合效应,直接进行组合效应的大小评定;反刍动物稻草基础日粮以添补40%~60%的苜蓿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草 苜蓿 体外产气 组合效应多项指标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外培养法研究不同GI指数的粗饲料与精饲料之间组合效应 被引量:8
4
作者 杨洪明 王宇 +6 位作者 张轶凤 李晗 许宏杨 王向明 刘宇宸 杨晓明 齐智利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2期556-564,共9页
通过体外(in vitro)培养法研究了湖北地区不同分级指数(grading index, GI)的粗饲料及粗饲料与精饲料之间的组合效应。结果表明:粗饲料之间按照1∶1组合出现了明显的正组合效应。以组合效应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ultiple-factors associati... 通过体外(in vitro)培养法研究了湖北地区不同分级指数(grading index, GI)的粗饲料及粗饲料与精饲料之间的组合效应。结果表明:粗饲料之间按照1∶1组合出现了明显的正组合效应。以组合效应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ultiple-factors associative effects index, MFAEI)来比较,玉米(Zea mays)青贮和羊草(Leymus chinensis)组合效应最明显,为1.40;其次为玉米青贮和啤酒糟组合,MFAEI为1.07;羊草和稻秸组合最低,MFAEI为0.52。此外,不同组合粗料与精料之间也出现了明显的正组合效应。其中以玉米青贮、羊草和精料组合最为明显,MFAEI为0.37;玉米青贮、啤酒糟和精料组合最低,MFAEI为0.24。这说明,在生产实践中,利用GI指数结合组合效应对粗饲料和精饲料合理搭配使用,可充分发挥正组合效应,控制负组合效应,防止饲料浪费,提高动物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饲料 组合效应 组合效应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 体外培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与苜蓿之间组合效应的综合评定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张吉鹍 刘建新 《饲料博览(技术版)》 2007年第3期5-10,共6页
研究旨在探讨利用压力传感器体外产气技术(RPT),用改进的组合效应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对反刍动物玉米秸秆与苜蓿之间的组合效应进行动态的、综合的整体评定。玉米秸秆(CS)分别以0(AH0),20%(AH20),40%(AH40),60%(AH60),80%(AH80)和10... 研究旨在探讨利用压力传感器体外产气技术(RPT),用改进的组合效应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对反刍动物玉米秸秆与苜蓿之间的组合效应进行动态的、综合的整体评定。玉米秸秆(CS)分别以0(AH0),20%(AH20),40%(AH40),60%(AH60),80%(AH80)和100%(AH100)的比例与苜蓿(AH)混合进行体外批次培养,将12,24与48h的产气量(GP)、总挥发性脂肪酸(VFAS)与微生物氮(MN)用经改进的MFAEI进行多时间点、多指标的整体评定。结果表明:①采用RPT,应用经改进的MFAEI能较好地量化反刍动物饲料之间的组合效应,可直接进行组合效应的大小评定;②反刍动物玉米秸秆基础日粮以添补40%~60%的苜蓿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苜蓿 体外产气 多项指标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补饲苜蓿对山羊瘤胃发酵的组合效应 被引量:29
6
作者 张吉鹍 李龙瑞 +1 位作者 吴文旋 邹庆华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13-320,共8页
将9只体况良好、体质量相近(41.3±1.2) kg、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都麻羊半同胞羯羊, 随机分成3组, 饲以稻草基础日粮, 分别补饲苜蓿(Medicago sativa, MSL)25%(MSL25)、50%(MSL50)与75%(MSL75), 进行瘤胃内环境的测... 将9只体况良好、体质量相近(41.3±1.2) kg、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成都麻羊半同胞羯羊, 随机分成3组, 饲以稻草基础日粮, 分别补饲苜蓿(Medicago sativa, MSL)25%(MSL25)、50%(MSL50)与75%(MSL75), 进行瘤胃内环境的测定及发酵指标的组合效应研究。结果显示, 3组不同苜蓿补饲水平混合粗饲料的瘤胃液相pH在6.53~6.93, NH3-N浓度在9.42~43.27 mg·dL^-1, 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在69.45~107.28 mmol·L^-1, 菌体蛋白浓度在73.56~132.23 mg·dL^-1, NH3-N浓度、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与菌体蛋白浓度均随苜蓿补饲水平的增加呈非线性增加。以MSL25作参照的瘤胃发酵指标的多项指标组合效应指数(MFAEI), MSL75的为1.21, 仅为MSL50组1.03的1.17倍。表明当山羊稻草基础日粮苜蓿补饲水平超过50%时, 提高稻草纤维物质利用率的组合效应增加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稻草 苜蓿 瘤胃内环境 多项指标组合效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体外产气法评价不同粗饲料与相同精料间的组合效应 被引量:58
7
作者 雷冬至 金曙光 乌仁塔娜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33,共4页
以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供体动物,应用体外批次培养法,利用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通过测定pH值、72h的累积产气量、有机物质降解率、微生物蛋白(MCP)及挥发性脂肪酸(VFA)产量,研究了粗-精料间的组合效应。试验结... 以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供体动物,应用体外批次培养法,利用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通过测定pH值、72h的累积产气量、有机物质降解率、微生物蛋白(MCP)及挥发性脂肪酸(VFA)产量,研究了粗-精料间的组合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粗料混合以后与同一精料(55:45)搭配产生了明显的正组合效应。当羊草、玉米青贮、草木樨分别以50%的比例替代玉米秸秆时,相对于100%的玉米秸秆来说,以玉米秸+草木樨+精料(27.5:27.5:45)组(MFAEI:1.199)和玉米秸+羊草+精料(27.5:27.5:45)组(MFAEI:1.032)这两组组合效应值较大,而玉米秸+玉米青贮+精料(27.5:27.5:45)组组合效应值(MFAEI:0.997)较小。以玉米秸+草木樨+精料组混合日粮多项组合效应值最高,组合效应最好。说明粗饲料组合后通过营养素间的互补,提高了日粮的整体发酵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饲料组合效应 体外产气法 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产气法评估荞麦秸秆、油菜、苜蓿干草和玉米青贮的组合效应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海庆 王萌 周玉香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3-38,共6页
试验拟采用体外培养技术,通过将荞麦秸秆、油菜、苜蓿干草和青贮玉米进行不同比例的组合搭配,在体外进行培养试验。通过检测多项发酵指标,用以评估这几种粗饲料的组合效应。组合比例(%)为油菜20青贮80,荞麦20苜蓿80,荞麦40苜蓿60,油菜2... 试验拟采用体外培养技术,通过将荞麦秸秆、油菜、苜蓿干草和青贮玉米进行不同比例的组合搭配,在体外进行培养试验。通过检测多项发酵指标,用以评估这几种粗饲料的组合效应。组合比例(%)为油菜20青贮80,荞麦20苜蓿80,荞麦40苜蓿60,油菜20苜蓿80,油菜40苜蓿60,荞麦20青贮80。每种组合3个重复,采用体外发酵技术,评估每种组合发酵0、3、6、12、24 h的产气量、pH值、干物质消化率、氨态氮浓度、挥发性脂肪酸(VFA)、微生物蛋白(MCP)和甲烷含量,计算不同组合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SFAEI)和多项组合效应指数(MFAEI)。结果显示,各组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随着体外培养时间的增长均呈上升的趋势,油菜20苜蓿80组挥发性脂肪酸总浓度最大。油菜20青贮80平均消化率达到了37.19%,其组合效应综合指数也最高。干物质消化率和产气量最高的为油菜20青贮80组,最小油菜20苜蓿80。各组NH_3-N浓度并无规律性变化。油菜20青贮80组甲烷排放量最低。荞麦20苜蓿80组的微生物蛋白浓度最高。各试验组pH值维持在5.57~5.93,随着培养时间增加略有下降。以MFAEI对各项指标进行评定时发现,油菜20青贮80组合效应值最高,荞麦20苜蓿80组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产气法 粗饲料 组合效应 多项组合效应指数 组合效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分析最优指标法用于研究生初步科研能力的综合评价 被引量:11
9
作者 徐玲玲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6-51,共6页
目标分析最优指标法是系统工程中的一种多目标决策方法,用于研究生初步科研能力综合评价时,主要作两方面的计算。一是借鉴层次分析法,作目标分析,建立目标树结构,计算各层次权重后,用概率乘法原理求得组合权重;二是由目标树结构... 目标分析最优指标法是系统工程中的一种多目标决策方法,用于研究生初步科研能力综合评价时,主要作两方面的计算。一是借鉴层次分析法,作目标分析,建立目标树结构,计算各层次权重后,用概率乘法原理求得组合权重;二是由目标树结构最下层指标收集数据,根据最优指标将数据作归一化处理,然后与组合权重相乘再累加,得综合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优指标 科研能力 研究生 目标分析 判断矩阵 综合评价 综合指数 层次分析法 权重向量 组合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均综合指数法在多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10
作者 国春生 《经济与管理》 1994年第1期32-35,共4页
平均综合指数法在多因素分析中的应用国春生笔者在《对平均综合指数法的探讨》一文中(见《经济与管理》杂志,1993年第4期),提出了编制统计总指数的一种新方法──平均综合指数法并给予了论证。这种方法以其计算结果的确定性、... 平均综合指数法在多因素分析中的应用国春生笔者在《对平均综合指数法的探讨》一文中(见《经济与管理》杂志,1993年第4期),提出了编制统计总指数的一种新方法──平均综合指数法并给予了论证。这种方法以其计算结果的确定性、准确性和理论上的完整性而独具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指数 多因素分析 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 原材料单价 产品产量 影响额 指数体系 几何平均 变动指标 排列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工业经济的组合评价 被引量:4
11
作者 汪磊 汪霞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5-87,共3页
关键词 地区工业经济 组合评价法 西部 综合评价方法 TOPSIS法 灰关联度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综合指数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两种方法对我院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被引量:10
12
作者 林素娟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3-654,共2页
关键词 医院医疗质量 综合评价 综合指数 复杂系统 指标体系 多项指标 经营管理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沙蒿醇提物对奶牛瘤胃体外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郭晨阳 刘嘉琳 +3 位作者 钟华晨 宋洁 张腾龙 王丽芳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74-79,共6页
研究旨在通过体外培养试验探究在饲粮中添加黑沙蒿醇提物对奶牛瘤胃内环境的影响,以筛选黑沙蒿醇提物的最适添加剂量。试验选用4头健康、泌乳期相同、体况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采集口腔瘤胃液,作为瘤胃液的供体。体外培养试验分为4组,对照... 研究旨在通过体外培养试验探究在饲粮中添加黑沙蒿醇提物对奶牛瘤胃内环境的影响,以筛选黑沙蒿醇提物的最适添加剂量。试验选用4头健康、泌乳期相同、体况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采集口腔瘤胃液,作为瘤胃液的供体。体外培养试验分为4组,对照组以精粗比4∶6的饲粮为发酵底物,不添加黑沙蒿醇提物,试验组在发酵底物中分别添加0.03%(试验1组)、0.3%(试验2组)和3.0%(试验3组)的黑沙蒿醇提物(风干基础)。分别培养至0、3、6、9、12、24 h,记录产气量并采集培养液样品,测定pH、氨态氮(NH_(3)-N)浓度和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等瘤胃发酵参数,并评定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各组产气量均上升。除试验1组和试验2组在培养至3~6 h时,pH先升高后降低,其余各组瘤胃液pH均呈下降趋势,且在正常范围内(6.0~7.5)。培养至3~12 h时,各试验组NH_(3)-N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培养至24 h,试验2组和试验3组NH_(3)-N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各试验组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较对照组有所降低,而试验2组与对照组变化趋势一致,二者均优于试验1、3组。说明在黑沙蒿醇提物添加剂量为0.3%时对促进奶牛体外瘤胃发酵功能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沙蒿 乙醇提取物 奶牛 瘤胃体外发酵 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标准离差的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模型及其实证研究 被引量:36
14
作者 迟国泰 李刚 程砚秋 《管理学报》 CSSCI 2010年第2期301-310,共10页
通过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指标的筛选和理性分析,构建了人的全面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客观赋权的标准离差法和主观赋权的AHP法的组合确定指标最优权重,建立了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人的全面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并对中国十五期间人的全面发展状... 通过人的全面发展评价指标的筛选和理性分析,构建了人的全面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客观赋权的标准离差法和主观赋权的AHP法的组合确定指标最优权重,建立了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人的全面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并对中国十五期间人的全面发展状况进行实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全面发展综合评价 人的全面发展指标体系 国民幸福指数 组合赋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沙蒿多糖对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体外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书仪 马国强 +3 位作者 郭晓宇 赵艳丽 郭咏梅 闫素梅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164-3173,共10页
本试验利用体外批次培养法,通过测定培养各时间点的瘤胃发酵参数并结合多项组合效应指数(MFAEI),研究不同剂量的黑沙蒿多糖对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体外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为绒山羊新型替抗产品的开发及黑沙蒿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本试验利用体外批次培养法,通过测定培养各时间点的瘤胃发酵参数并结合多项组合效应指数(MFAEI),研究不同剂量的黑沙蒿多糖对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体外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为绒山羊新型替抗产品的开发及黑沙蒿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支撑。以内蒙古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为瘤胃液供体动物,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向发酵底物中添加0(C组,作为对照组)、0.10%(AOP1组)、0.20%(AOP2组)、0.30%(AOP3组)和0.45%(AOP4组)的黑沙蒿多糖,并分别培养3、6、9、12和24 h后测定瘤胃发酵参数。结果显示:随着黑沙蒿多糖添加剂量的增加,氨态氮(NH3-N)、菌体蛋白(BCP)浓度和产气量均呈显著的一次线性和二次曲线升高(P<0.05),pH和原虫数量均呈显著的一次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P<0.05)。异丁酸、戊酸和异戊酸浓度随着黑沙蒿多糖添加剂量的增加均呈显著的一次线性和二次曲线升高(P<0.05),丙酸浓度呈显著的一次线性升高(P<0.05),乙酸浓度和乙酸/丙酸值呈显著的一次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黑沙蒿多糖添加剂量的增加,BCP、异丁酸、戊酸和异戊酸浓度的单项组合效应指数(SFAEI)呈显著的一次线性和二次曲线升高(P<0.05),NH3-N和丙酸浓度的SFAEI呈显著的一次线性升高(P<0.05),原虫数量和乙酸浓度的SFAEI呈显著的一次线性和二次曲线降低(P<0.05),MFAEI呈显著的一次线性和二次曲线升高(P<0.05)。MFAEI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AOP3组>AOP4组>AOP2组>AOP1组>C组。由此可见,在体外培养条件下,黑沙蒿多糖的添加可改善阿尔巴斯白绒山羊体外瘤胃发酵功能,其中以添加剂量为0.30%时的改善效果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沙蒿多糖 绒山羊 体外瘤胃发酵 产气量 多项组合效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酸添加水平对高精料日粮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韦肖 计接权 +5 位作者 陈新锋 龙唐晖 张健 李艳娇 欧阳克蕙 邱清华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8-73,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赖氨酸(lysine,Lys)添加水平对高精料日粮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组,分别添加0、0.05%、0.10%、0.20%和0.40%的Lys,每个组5个重复,其中0添加作为对照组,体外发酵48 h后收集发酵液用以检测瘤胃发酵参数,并... 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赖氨酸(lysine,Lys)添加水平对高精料日粮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组,分别添加0、0.05%、0.10%、0.20%和0.40%的Lys,每个组5个重复,其中0添加作为对照组,体外发酵48 h后收集发酵液用以检测瘤胃发酵参数,并采用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对添加效果进行综合评估。结果发现:①添加Lys对12、24、36、48 h产气量以及有机物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0.05%、0.10%、0.20%添加组的甲烷产量显著高于0.40%添加组(P<0.05);②添加Lys显著提高了发酵液的pH(P<0.05),0.05%、0.10%、0.20%添加组的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显著高于0.40%添加组(P<0.05),0.10%、0.20%添加组的异戊酸含量显著高于0、0.40%添加组(P<0.05);③MFAEI分析发现,添加0.20%的Lys对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的改善效果最好。本试验结果表明,高精料日粮中添加0.20%的Lys可以改善瘤胃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 高精料日粮 体外发酵 瘤胃发酵特性 多项指标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