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有限元仿真及局部应力应变法的组合式支承辊套内外表面疲劳寿命预测
被引量:
8
1
作者
董永刚
黄鑫磊
+1 位作者
宋剑锋
史卫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8-204,共7页
为了预测冷轧过程中组合式支承辊套内外表面的疲劳寿命,首先根据冷轧过程中组合式支承辊过盈配合面及辊套外表面的应力分布规律确定危险点位置,并应用局部应力应变法预测辊套与辊芯过盈配合面危险点处的微动疲劳寿命和辊套外表面的滚动...
为了预测冷轧过程中组合式支承辊套内外表面的疲劳寿命,首先根据冷轧过程中组合式支承辊过盈配合面及辊套外表面的应力分布规律确定危险点位置,并应用局部应力应变法预测辊套与辊芯过盈配合面危险点处的微动疲劳寿命和辊套外表面的滚动接触疲劳寿命。在此基础上,利用疲劳寿命分析软件Fe-Safe对热装组合式支承辊辊系表面的应力应变和疲劳寿命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辊套外表面危险点位于距离支承辊对称面550 mm处,此处的名义应力幅为836 MPa。辊套与辊芯间的过盈配合面危险点位于距离支承辊对称面550 mm处,此处的名义应力幅为209 MPa。辊套与辊芯间的过盈配合面的疲劳寿命约为辊套外表面疲劳寿命的4倍。从过盈配合面到外表面半径由小变大过程中,对数疲劳寿命呈"n"形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式支承辊套
过盈配合面
疲劳寿命
局部应力应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有限元仿真及局部应力应变法的组合式支承辊套内外表面疲劳寿命预测
被引量:
8
1
作者
董永刚
黄鑫磊
宋剑锋
史卫
机构
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科
出处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8-204,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875501)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钢铁联合研究基金资助项目(E2015203431)。
文摘
为了预测冷轧过程中组合式支承辊套内外表面的疲劳寿命,首先根据冷轧过程中组合式支承辊过盈配合面及辊套外表面的应力分布规律确定危险点位置,并应用局部应力应变法预测辊套与辊芯过盈配合面危险点处的微动疲劳寿命和辊套外表面的滚动接触疲劳寿命。在此基础上,利用疲劳寿命分析软件Fe-Safe对热装组合式支承辊辊系表面的应力应变和疲劳寿命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辊套外表面危险点位于距离支承辊对称面550 mm处,此处的名义应力幅为836 MPa。辊套与辊芯间的过盈配合面危险点位于距离支承辊对称面550 mm处,此处的名义应力幅为209 MPa。辊套与辊芯间的过盈配合面的疲劳寿命约为辊套外表面疲劳寿命的4倍。从过盈配合面到外表面半径由小变大过程中,对数疲劳寿命呈"n"形分布。
关键词
组合式支承辊套
过盈配合面
疲劳寿命
局部应力应变法
Keywords
composite back-up roll sleeve
interference fitting surface
fatigue life
local stress strain method
分类号
TG335.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压力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有限元仿真及局部应力应变法的组合式支承辊套内外表面疲劳寿命预测
董永刚
黄鑫磊
宋剑锋
史卫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