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大豆兼用腔盘组合孔式排种盘设计与充种性能试验 被引量:4
1
作者 任定林 刘涛 +3 位作者 夏守浩 陈永新 王韦韦 李兆东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3-89,共17页
针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条件下传统机械式排种器不易实现二者兼用精量排种要求、现有气力式排种器排种速度提高因型孔漏充存在漏播断条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腔盘组合孔结构的排种盘,分析确定了排种盘关键结构参数,构建了吸附过程和... 针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条件下传统机械式排种器不易实现二者兼用精量排种要求、现有气力式排种器排种速度提高因型孔漏充存在漏播断条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具有腔盘组合孔结构的排种盘,分析确定了排种盘关键结构参数,构建了吸附过程和吸运过程力学模型。应用EDEM离散元仿真与台架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排种盘型式优选试验,结果得出:腔盘组合孔式排种盘具有提高充种室种群定向运移平均速度和增大拖拽充种角的作用,有效抑制了型孔漏充率。以安装优选种盘的玉豆兼用排种器为对象,以机组前进速度和工作负压为试验因素,以漏充率和充种合格率为试验指标,采用二因素全因子试验设计开展了充种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当机组前进速度为4.0~7.0 km/h、工作负压在3.0~4.0 kPa时,玉米和大豆种子漏充率均小于3.6%、充种合格率均不小于96%。田间验证试验表明,在机组前进速度为4.0~7.0 km/h、工作负压为3.0~4.0 kPa条件下,腔盘组合孔式排种盘的排种器播种玉米和大豆漏充率分别不大于3.8%、4.2%;当工作负压为3.0 kPa、机组前进速度为7.0 km/h时,自扰动腔盘组合孔式排种盘相比无扰动平面排种盘,播种玉米和大豆漏充率分别下降14.8、12.6个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大豆兼用 腔盘组合孔 气力盘式排种器 充种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高应力环境下束状组合孔拉槽爆破优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邱泓杰 邱贤阳 +5 位作者 张舒 陈辉 史秀志 沈文博 陶铁军 段武全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8-329,共12页
为探究深井高应力环境下,采场束状组合孔拉槽爆破损伤破裂规律,采用LS-DYNA数值分析软件进行研究。通过建立平面数值模型,分析了无静应力、单向静应力和双向等值静应力3种条件下束状组合孔爆破破裂损伤情况。此外,对不同静应力条件下束... 为探究深井高应力环境下,采场束状组合孔拉槽爆破损伤破裂规律,采用LS-DYNA数值分析软件进行研究。通过建立平面数值模型,分析了无静应力、单向静应力和双向等值静应力3种条件下束状组合孔爆破破裂损伤情况。此外,对不同静应力条件下束状组合孔的孔间距和外围辅助空孔的布置方式进行优化,并进行工程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相比无静应力条件,单向静应力和双向等值静应力条件下束状组合孔爆破损伤裂纹扩展受到抑制,静应力越大,抑制作用越显著。工程实践表明,根据静应力的大小调整束状组合孔孔间距和外围辅助孔布置方式,能够获得良好的拉槽爆破破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 束状组合孔 高应力 间距 损伤 LS-DYNA软件 深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清选组合孔筛体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8
3
作者 王立军 冯鑫 +3 位作者 郑招辉 于泳涛 刘天华 马杨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4-113,共10页
为增强玉米清选筛体对高喂入量脱出物的筛分能力,以适应玉米联合收获机快速发展要求,以玉米籽粒为研究对象,对贝壳筛体作业机理进行分析,探究筛分过程中籽粒在贝壳筛体上运动状态,得到贝壳筛对籽粒的筛分特性和籽粒的透筛模型。为增大... 为增强玉米清选筛体对高喂入量脱出物的筛分能力,以适应玉米联合收获机快速发展要求,以玉米籽粒为研究对象,对贝壳筛体作业机理进行分析,探究筛分过程中籽粒在贝壳筛体上运动状态,得到贝壳筛对籽粒的筛分特性和籽粒的透筛模型。为增大籽粒透筛概率,基于贝壳筛和圆孔筛的筛分特性,设计了贝壳-圆孔组合孔筛体。在玉米脱出物不同喂入量条件下进行仿真试验,对组合孔筛、圆孔筛、贝壳筛作业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喂入量为6 kg/s情况下,组合孔筛作业后的籽粒损失率、清洁率和筛分时间分别为1. 15%、97. 53%和5. 50 s,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且组合孔筛的籽粒损失率比圆孔筛和贝壳筛分别减少了5. 79个百分点和7. 84个百分点,通过台架试验验证了仿真结果准确性。在喂入量分别为5 kg/s和6 kg/s条件下对组合孔筛与阶梯筛筛分效果进行对比,在喂入量为6 kg/s、气流速度为12. 8 m/s、气流方向角30°、振动频率为5. 15 Hz时,组合孔筛相对阶梯筛籽粒损失率降低5. 60个百分点,筛分时间缩短0. 93 s,清选效果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籽粒收获机 振动筛 贝壳筛 透筛模型 组合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壁面组合孔喷注增强混合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昊 贺云龙 刘晓伟 《火箭推进》 CAS 2016年第2期25-28,共4页
为增强超声速气流中壁面喷注的燃料射流与气流混合,提出了一种壁面组合孔喷注方式。通过对单孔及组合孔喷注方式燃料射流流场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采用壁面喷注孔喷注燃料时,燃料射流与来流的混合过程在射流近场穿透深度起主导作用,... 为增强超声速气流中壁面喷注的燃料射流与气流混合,提出了一种壁面组合孔喷注方式。通过对单孔及组合孔喷注方式燃料射流流场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采用壁面喷注孔喷注燃料时,燃料射流与来流的混合过程在射流近场穿透深度起主导作用,而在射流远场涡则起主导作用。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壁面组合孔喷注氢气时,燃料射流增强了流场展向涡量,从而在射流远场获得了更好的射流与来流混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速气流 组合孔 喷注 混合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孔内充式油莎豆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9
5
作者 丁力 豆宇飞 +3 位作者 王万章 徐宇飞 何勋 屈哲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0-115,共16页
针对油莎豆种子表面凹凸不平、形状不规则导致的流动性差,种群压实导致充种性能不佳和每穴3粒种子投种时轴向分散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组合孔内充式油莎豆排种器。对复式型孔的外孔和内孔长度进行了设计,提高了充填性能;基于最速降线原理... 针对油莎豆种子表面凹凸不平、形状不规则导致的流动性差,种群压实导致充种性能不佳和每穴3粒种子投种时轴向分散等问题,设计了一种组合孔内充式油莎豆排种器。对复式型孔的外孔和内孔长度进行了设计,提高了充填性能;基于最速降线原理设计了回流板曲面,理论分析了回流板上端倾角范围、安装位置及种子在回流板上运动情况;分析了种子与强制排种装置碰撞过程,设计优化了强制排种装置。利用EDEM仿真分析了种群回流运动过程和强制排种过程,探明了回流板种群运动过程,得出在倾斜角为32°的回流板安放位置回流效果较好,表明回流板可以增强种群流动性,避免种群堆积;分析证明了强制排种装置可提高排种器的集穴效果,实现3粒投种一致性。最后进行了投种一致性高速摄影试验、排种轮单排孔排种试验、双因素试验和集穴试验,通过高速摄影分析了油莎豆种子位移及速度变化规律,其结果与数值模拟基本一致,从排种轮单排孔排种试验得出3排型孔排种合格率差异不显著,双因素试验得出在复式型孔内孔长度为8 mm、转速为20 r/min条件下,排种器合格指数、漏播指数、重播指数可达96.4%、1.5%和2.1%。在较优内窝孔长度和回流板条件下进行集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转速为10、20 r/min时集穴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内充式排种器 组合孔 最速降线 集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应力条件下组合孔爆破破岩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杨海涛 李二宝 +1 位作者 仪海豹 戴勇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8-94,共7页
深部矿山爆破开采不可避免的受到初始地应力的作用,为探究高地应力下组合孔破岩规律,对初始应力与组合孔爆炸应力联合破岩机理进行分析,开展不同应力作用下组合孔爆破破岩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应力对爆破作用的抑制或者促进取决... 深部矿山爆破开采不可避免的受到初始地应力的作用,为探究高地应力下组合孔破岩规律,对初始应力与组合孔爆炸应力联合破岩机理进行分析,开展不同应力作用下组合孔爆破破岩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初始应力对爆破作用的抑制或者促进取决于其与岩石的弹性极限的对比关系,当初始应力小于岩石的弹性极限时,表现为抑制作用,当初始应力大于岩石的弹性极限时,表现为促进作用。加载不同初始应力时(岩石峰值应力为90.58 MPa),组合孔破坏失效单元个数、裂隙扩展长度均符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且拐点处应力值为25 MPa,为岩石峰值应力的27.6%,与岩石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中弹性极限应力值一致;提取分析测点处的有效应力及振动速度可知,随着初始应力的增强(20~50 MPa),测点处耦合应力呈线性增大趋势,表明初始应力与爆炸应力耦合作用下,初始应力占主导作用;组合孔方案中超前致裂孔爆破为前排孔创造新的自由面,监测点处的振动速度监测情况表明,组合孔爆破方案具有很好的减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始应力 组合孔 联合破岩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向荷载下组合孔爆破参数优化取值试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谢亮波 李二宝 +2 位作者 张西良 杨海涛 仪海豹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3-39,共7页
随着浅部资源开采逐渐进入深部,深井高地应力问题愈发严重。为研究深部金属矿山回采过程中由于采切工程带来的单侧高地应力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推导了深部无限岩体内炸药爆炸压碎圈半径、裂隙圈半径的扩展公式,认为初始地应力对炸药爆破... 随着浅部资源开采逐渐进入深部,深井高地应力问题愈发严重。为研究深部金属矿山回采过程中由于采切工程带来的单侧高地应力问题,通过理论分析推导了深部无限岩体内炸药爆炸压碎圈半径、裂隙圈半径的扩展公式,认为初始地应力对炸药爆破裂隙具有抑制作用,且对裂隙圈半径扩展的抑制作用更明显。不同单侧围压下组合孔爆破模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单侧围压加大,组合孔爆破漏斗体积减小,炸药单耗增加,单侧围压加大对组合孔爆破同样呈抑制作用。在理论分析和模型试验的基础上,采用LSDYNA软件建立了赞比亚谦比希铜矿井下采场三维模型,开展了单向围压15 MPa下采场组合孔爆破参数(孔距、抵抗线)优化研究。研究表明:当抵抗线W=1.8 m、孔距a=2.4 m时,即W=23.68Ф、a=31.58Ф(Ф为炮孔直径)时,爆破漏斗体积得到最大值,此时可取得最大的炸药能量利用率。研究结果对于矿山现场爆破参数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开采 初始地应力 组合孔爆破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扇形组合孔短延时爆破裂纹扩展模拟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温晨 乔秋秋 +2 位作者 邱贤阳 史秀志 陈辉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6-31,共6页
提出了一种扇形组合孔短延时爆破的构想,即在常规的每排扇形崩落孔中间增加一排致裂孔,崩落孔与致裂孔之间短延时间隔起爆。使用ANSYS/LS-DYNA对不同延时时间及不同围压加载条件下的爆破方案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高应力环境下常规扇形... 提出了一种扇形组合孔短延时爆破的构想,即在常规的每排扇形崩落孔中间增加一排致裂孔,崩落孔与致裂孔之间短延时间隔起爆。使用ANSYS/LS-DYNA对不同延时时间及不同围压加载条件下的爆破方案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发现高应力环境下常规扇形孔爆破无法形成有效爆破漏斗,扇形组合孔短延时爆破则损伤破裂更加有效、破岩效果更好。此外对不同围压条件下的裂纹扩展进行分析,爆破裂纹扩展趋向于最大主应力方向。数值模拟及现场工程实践证实,当最大主应力方向与扇形崩落排孔成一定小角度,即平行崩落排孔方向加载较大围压、垂直排孔方向加载较小围压时,扇形组合孔短延时爆破不仅可以改善岩石破碎效果,也可以有效保护后排炮孔和保留岩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地应力 ANSYS/LS-DYNA 扇形组合孔 短延时爆破 爆破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压组合孔式玉米精量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83
9
作者 史嵩 张东兴 +3 位作者 杨丽 崔涛 张瑞 殷小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18,共9页
该文将排种器型孔和种子搅拌装置相融合,取消了传统气力式排种器复杂的种子搅拌装置,设计了1种气压组合孔式玉米精量排种器。阐述了正压气流与导槽相结合来提高排种器充种性能的原理,计算确定了其主要结构参数。以重播指数、漏播指数及... 该文将排种器型孔和种子搅拌装置相融合,取消了传统气力式排种器复杂的种子搅拌装置,设计了1种气压组合孔式玉米精量排种器。阐述了正压气流与导槽相结合来提高排种器充种性能的原理,计算确定了其主要结构参数。以重播指数、漏播指数及粒距合格指数为指标,对其分别进行了台架试验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排种器漏播指数、重播指数、合格指数等指标明显优于气吸式排种器,且田间工作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种 农业机械 试验 精量排种器 气力式 组合 导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长径比圆锥组合孔及心形孔的气膜冷却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秀 武美萍 +1 位作者 缪小进 陆佩佩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45-1053,共9页
为改善薄壁双层壁叶片的气膜冷却特性,基于圆锥孔构建了圆锥组合孔,并对心形孔结构进行优化,研究了2种气膜孔在不同吹风比下的冷却、流动特性以及气膜孔内涡旋结构对射流涡旋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膜孔入口处射流发展对出口射流的冷... 为改善薄壁双层壁叶片的气膜冷却特性,基于圆锥孔构建了圆锥组合孔,并对心形孔结构进行优化,研究了2种气膜孔在不同吹风比下的冷却、流动特性以及气膜孔内涡旋结构对射流涡旋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膜孔入口处射流发展对出口射流的冷却、流动特性具有决定作用;气膜孔下游射流涡旋结构与吹风比有关,当吹风比为1.0时,心形孔和圆锥组合孔的气膜冷却效率均达到最高;心形孔下游中心区域为典型的反肾形涡旋结构,当吹风比为1.0时其气膜冷却效率相较于圆锥组合孔提高了约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双层壁叶片 心形 圆锥组合孔 短长径比 流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开孔钢板-钢筋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11
作者 夏志远 李祎然 +3 位作者 方有珍 姚刚峰 蔡毅敏 徐栋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1-341,共11页
为研究内置开孔钢板-钢筋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以边界条件和平面外屈曲约束条件为参数,设计制作2片开孔钢板剪力墙和1片内置开孔钢板-钢筋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试件,并进行拟静力试验。根据试验现象和实测数据,对比分析剪力墙的滞回性... 为研究内置开孔钢板-钢筋混凝土组合剪力墙抗震性能,以边界条件和平面外屈曲约束条件为参数,设计制作2片开孔钢板剪力墙和1片内置开孔钢板-钢筋混凝土组合剪力墙试件,并进行拟静力试验。根据试验现象和实测数据,对比分析剪力墙的滞回性能、抗侧刚度退化规律及耗能能力。分析结果显示:内置开孔钢板-钢筋混凝土组合剪力墙实现了两阶段设计理念,即“小震时由内置钢板与外包混凝土共同抗侧,大震时外包混凝土压溃耗能且为钢板提供面外约束”,抗侧刚度高、耗能能力强,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通过钢板开孔的方式避免屈曲导致的局部折曲撕裂;四边连接开孔钢板试件整体性更好,拉力带发展更充分;内置开孔钢板-钢筋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极限承载力和抗侧刚度均显著高于开孔钢板剪力墙,且到达极限承载力时,对应的层间侧移已超过框架剪力墙结构弹塑性位移角限值1.0%;而侧移达到4.0%时,承载力和对应抗侧刚度与纯开孔钢板剪力墙趋于一致;内置开孔钢板-钢筋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的黏滞阻尼系数明显大于开孔钢板剪力墙,耗能能力更强;组合剪力墙承载能力约为开孔钢板墙和钢筋混凝土墙的承载能力之和;组合后墙体延性不及开孔钢板剪力墙,但因外包混凝土板的约束,内部钢板仍能继续承载并发挥耗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板剪力墙 钢板-钢筋混凝土组合剪力墙 抗震性能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直播机组合型孔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9
12
作者 张明华 罗锡文 +3 位作者 王在满 戴亿政 王宝龙 郑乐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9-36,共8页
为同时满足常规稻与杂交稻的播种要求以及实现对播量的快速调节,以型孔轮式排种器为基础,设计了一种由型孔轮壳、型孔轮和调节机构组成的组合型孔排种器。以瓢形孔为组合型孔设计的基础,型孔轮壳上有多个带引种槽的瓢形通孔,可与型孔轮... 为同时满足常规稻与杂交稻的播种要求以及实现对播量的快速调节,以型孔轮式排种器为基础,设计了一种由型孔轮壳、型孔轮和调节机构组成的组合型孔排种器。以瓢形孔为组合型孔设计的基础,型孔轮壳上有多个带引种槽的瓢形通孔,可与型孔轮上的大、小型孔对应组合成完整的型孔,调节机构起调节定位作用。以常规稻秀水134和玉香油占以及杂交稻花优14和培杂泰丰为试验材料,对型孔的形状、尺寸和形式以及调节机构进行了设计与试验。通过调节机构的可靠性试验得出,调节机构的可靠性合格,且可5 s内实现播量快速调节。根据已有的理论和模型,计算确定了型孔数量为8个,型孔大端半径为5 mm,小端半径为4.5 mm,长度为11 mm。通过理论计算和三因素两水平试验的结果表明:引种槽的长度为6.5 mm,倒角为60°,型孔轮上大型孔的形式为深度6.5 mm柱形型孔,小型孔的形式为深度4 mm的勺形型孔时试验效果最佳,在转速50 r/min时播秀水134品种,小型孔的穴粒数合格率达87%,大型孔的穴粒数合格率达87.67%,且变异系数分别为22.60%和20.46%,满足播种要求。相关性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型孔形式是影响穴粒数合格率的关键,引种槽的长度和倒角对穴粒数合格率与变异系数均有影响。播种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组合型孔排种器能同时满足常规稻(秀水134、玉香油占)与杂交稻(花优14、培杂泰丰)的播量要求,变异系数较小,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排种器 组合 引种槽 播量可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组合吸孔式小麦精密排种器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8
13
作者 梁素钰 封俊 +3 位作者 曾爱军 宋卫堂 刘亚佳 胡鸿烈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4-87,共4页
在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的基础上 ,探讨了新型组合吸孔式小麦精密排种器的排种性能 ,分析了排种器转速、拖拉机前进速度以及投种高度等因素对其排种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 ,新型组合吸孔式小麦精密排种器实现了单粒精密播种 ,粒距合格... 在室内试验和田间试验的基础上 ,探讨了新型组合吸孔式小麦精密排种器的排种性能 ,分析了排种器转速、拖拉机前进速度以及投种高度等因素对其排种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证明 ,新型组合吸孔式小麦精密排种器实现了单粒精密播种 ,粒距合格指数达到 5 2 %以上 ,粒距变异系数小于 2 9% ,拖拉机前进速度可以达到 6 km/ h,完全符合小麦精密播种的农业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 排种器 小麦 精密播种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组合吸孔式小麦精密排种器运动学与动力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14
作者 封俊 梁素钰 +3 位作者 曾爱军 宋卫堂 刘亚佳 胡鸿烈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3-66,共4页
以研究适合大田生产的气吸式小麦单粒精密播种机为目标 ,改进了用于小区播种的组合吸孔式排种器的结构 ,采用三段圆弧构成螺旋吸槽的曲线方程 ,分析了种子在此曲线方程上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 ,从理论上描述了组合吸孔完成吸种、清种和... 以研究适合大田生产的气吸式小麦单粒精密播种机为目标 ,改进了用于小区播种的组合吸孔式排种器的结构 ,采用三段圆弧构成螺旋吸槽的曲线方程 ,分析了种子在此曲线方程上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 ,从理论上描述了组合吸孔完成吸种、清种和输种的全过程 ,认为组合吸孔具备清种功能的原因在于组合吸孔的运动速度、面积和形状的变化 ,种子在吸种区内受到的种子之间的内摩擦力是最大外力 ,从而确定了组合吸孔式排种器吸室临界真空度的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 排种器 小麦 精密播种机 工作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吸孔气吸式排种器研究 被引量:16
15
作者 何东健 李增武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7-61,共5页
简述了组合吸孔气吸式排种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通过回归分析,建立了种子在排种器内的运动方程式,在此基础上,对种子在排种器内的运动及受力进行了分析,同时探讨了影响排种性能的几个主要因素。
关键词 播种机 排种器 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孔-粒间孔组合对超低渗透储层物性的影响——以西峰油田庆阳区长8油层为例 被引量:28
16
作者 孙卫 杨希濮 高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7-509,共3页
目的研究溶孔-粒间孔组合对超低渗透储层物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恒速压汞等先进的实验方法和系统的分析化验,微观、定量分析各类孔隙及其孔隙结构特征以及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与庆阳全区长8储层相比,... 目的研究溶孔-粒间孔组合对超低渗透储层物性的影响。方法通过岩石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恒速压汞等先进的实验方法和系统的分析化验,微观、定量分析各类孔隙及其孔隙结构特征以及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结果与庆阳全区长8储层相比,庄58井区由于溶孔-粒间孔较发育,使得长8储层喉道半径(0.1—2.61μm)、孔隙度(11.5%)、渗透率(1.17×10^-3μm^2)分别好于全区长8储层喉道半径(0.1—1.0μm)、孔隙度(10.9%)、渗透率(0.68×10^-3μm^2)。结论发育溶孔一粒间孔组合的储层,其物性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储层 -粒间组合 西峰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向充填式水稻精量穴播排种器孔-槽组合型孔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顺 何海龙 +4 位作者 苑严伟 况福明 熊玮 李兆东 朱德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9-50,共12页
针对水稻轻简型机械式排种器因稻种无序充填型孔,导致种群精量分离效果不佳,播量精确调节困难等问题,该研究基于稻种在齿盘疏导下的分布姿态规律,设计了一种具有导向充填效果的孔-槽组合型孔。构建了衡量型孔充种区域稻种分布姿态的评... 针对水稻轻简型机械式排种器因稻种无序充填型孔,导致种群精量分离效果不佳,播量精确调节困难等问题,该研究基于稻种在齿盘疏导下的分布姿态规律,设计了一种具有导向充填效果的孔-槽组合型孔。构建了衡量型孔充种区域稻种分布姿态的评价方法,明确了该区域稻种姿态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确定了适宜于常规稻和杂交稻排种的大、小组合型孔的结构参数。以常规稻黄华占与杂交稻丰两优3948稻种为排种对象,以大、小进种孔宽度和振动频率为试验因素,依次开展了单因素、二因素全因子和品种适应性试验。单因素试验表明,当大进种孔宽度为6.8~7.6 mm、小进种孔宽度为4.6~5.2 mm时,排种器排种常规稻和杂交稻的合格率均大于85%;低频振动是影响排种器排种性能的主要振动工况。全因子试验表明,当大进种孔宽度为7.0 mm、小进种孔宽度为5.0 mm时,排种器的合格率基本不低于90%,并能适应不同的振动工况;品种适应性试验表明,在适宜的进种孔有效长度下,不同尺寸稻种的排种合格率不低于88.80%、漏播率不高于3.60%、破损率不高于0.16%。田间播种试验表明,大组合型孔播种黄华占时,各行合格率不低于89.33%、漏播率不高于1.60%、重播率不高于9.60%、穴径平均值44.64~54.83 mm、穴距平均值133.21~144.67 mm;小组合型孔播种丰两优3948时,合格率不低于85.73%、重播率不高于8.27%、漏播率不高于6.53%、空穴率不高于1.73%,穴径平均值39.88~45.59 mm、穴距平均值200.79~205.56 mm,均满足常规稻和杂交稻大田精量旱穴直播的种植要求。该研究通过组合型孔不同大小进种孔的切换及进种孔有效长度的调整兼用于不同水稻品种不同穴播量的低损精量排种,为水稻可调播量排种器设计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试验 精量穴直播 排种器 组合 V型槽 可调播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丘里管与孔板组合降解苯酚废水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永杰 晋日亚 +1 位作者 孔维甸 张天舒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60-163,共4页
利用水力空化技术,处理模拟废水苯酚,以文丘里管与不同的孔板组合作为空化装置。研究运行时间、入口压力、孔口排布方式及空化数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并对苯酚降解的中间产物进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初步判断降解过程中形成的产物性... 利用水力空化技术,处理模拟废水苯酚,以文丘里管与不同的孔板组合作为空化装置。研究运行时间、入口压力、孔口排布方式及空化数对苯酚降解率的影响,并对苯酚降解的中间产物进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初步判断降解过程中形成的产物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苯酚的降解率先增大后趋于稳定,60 min时达到最大降解率;存在最佳入口压力,为0.4 MPa;孔口排布方式对苯酚降解率有较大影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表明,苯酚降解过程的产物可能为酮类或醛类、苯二酚以及脂肪酸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空化 文丘里管/组合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镇泾地区长8致密砂岩储层孔喉组合分类及其意义 被引量:9
19
作者 夏东领 邹敏 +1 位作者 庞雯 吴胜和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0-126,共7页
陆相致密砂岩储层作为一种非常规储集体,具有复杂的孔喉组合类型,研究其微观孔隙结构对于认识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充分调研国内外致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应用铸体薄片、场发射扫描电镜、压汞分析等资料,... 陆相致密砂岩储层作为一种非常规储集体,具有复杂的孔喉组合类型,研究其微观孔隙结构对于认识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充分调研国内外致密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分类方法的基础上,应用铸体薄片、场发射扫描电镜、压汞分析等资料,对镇泾地区长8致密砂岩储层的孔隙结构类型进行了分类研究。研究表明,镇泾地区长8致密砂岩储层发育多种孔隙类型,主要包括原生残余粒间孔、溶蚀扩大粒间孔、溶蚀粒内孔和以高岭石晶间孔为主的微孔隙群。喉道类型以弯片状为主,结合喉道大小与可动流体饱和度的相关性分析,进一步将喉道分为宽片状、窄片状和极窄片状。建立了以粒间孔-弯片状喉道、粒内孔-弯片状喉道以及微孔隙群-弯片状喉道为基础的3种基本孔喉组合类型,并进一步以喉道大小为基础,划分出7种孔喉组合类型。不同的孔喉组合类型形成于不同的沉积成岩背景,具有不同的物性特征、压汞参数特征,为致密砂岩储层分类提供了坚实的地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 分类 致密砂岩 长8储层 镇泾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入加劲肋的圆孔蜂窝组合梁强度简化计算 被引量:8
20
作者 邵旭东 刘俊珂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11,共5页
为了简便计算带加劲肋的圆孔蜂窝组合梁的强度,应用空腹桁架理论,推导了计入加劲肋影响的圆孔蜂窝钢-混凝土组合梁强度简化计算公式.通过算例与ANSYS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的分析方法是正确的,并建议对剪力分布大的梁段混凝土板内配置... 为了简便计算带加劲肋的圆孔蜂窝组合梁的强度,应用空腹桁架理论,推导了计入加劲肋影响的圆孔蜂窝钢-混凝土组合梁强度简化计算公式.通过算例与ANSYS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的分析方法是正确的,并建议对剪力分布大的梁段混凝土板内配置受拉钢筋.将计算结果与没有加劲肋的算例梁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加劲肋可以通过增加计算截面面积来提高蜂窝组合梁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组合 加劲肋 强度 空腹桁架理论 ANSYS 桥梁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