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跨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梁施工关键问题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梅葵花 王贤良 赵育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8-53,共6页
安康市城东汉江大桥主桥为(75+2×125+160+2×125+75)m多跨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梁,全桥采用先梁后拱法施工,系梁采用平衡悬臂浇筑法施工,中跨跨中33m梁段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为选择合理的现浇段支架拆除时机、边跨配重卸载时机... 安康市城东汉江大桥主桥为(75+2×125+160+2×125+75)m多跨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梁,全桥采用先梁后拱法施工,系梁采用平衡悬臂浇筑法施工,中跨跨中33m梁段采用支架现浇法施工。为选择合理的现浇段支架拆除时机、边跨配重卸载时机、临时固结拆除顺序以及吊杆张拉顺序和次数等,采用MIDAS Civil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针对各种方案下的结构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跨中现浇段的支架应在张拉完全部吊杆后再拆除;边跨配重应在中跨或次边跨合龙后再卸载;应待相邻孔合龙后再拆除前一合龙孔的临时固结;应对称交替地张拉吊杆,设计张拉力较小时可一次张拉到位,设计张拉力较大时应分批张拉到位。该桥采取以上方案施工后,结构受力状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拱组合体系桥 悬臂浇筑法 有限元法 现浇支架 配重 临时固结 吊杆张拉顺序 梁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吊拉组合体系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张新军 张丹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553-558,585,共7页
吊拉组合体系桥具有结构新颖、美观、受力合理、跨越能力强、抗风性能好、施工安全和造价低等优点,在软土地基和强风地区尤能突出其优越性,在超大跨桥型中极具竞争力.概述了吊拉组合体系桥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综述了吊拉组合体系桥在结构... 吊拉组合体系桥具有结构新颖、美观、受力合理、跨越能力强、抗风性能好、施工安全和造价低等优点,在软土地基和强风地区尤能突出其优越性,在超大跨桥型中极具竞争力.概述了吊拉组合体系桥的国内外发展现状,综述了吊拉组合体系桥在结构体系、计算理论、力学性能包括静力、动力和抗风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以后研究的主攻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拉组合体系桥 结构体系 计算理论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拱梁组合体系桥梁的拱梁相对刚度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映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0-53,共4页
介绍3座不同承载面、不同加劲梁及拱圈形式的拱梁组合体系桥梁的设计实例,并对这3座桥梁中拱和梁的相对刚度进行参数分析,探讨拱梁相对刚度对全桥结构受力的影响。
关键词 拱梁组合体系桥 相对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吊拉组合体系桥施工过程抗风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新军 潘航滨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1-545,共5页
以某1 400m主跨的吊拉组合体系方案桥为工程背景,分别模拟主梁从两侧桥塔向中跨跨中对称拼装以及同时从两侧桥塔和中跨跨中开始最后在斜拉段与悬吊段结合处合拢的对称拼装施工的两种施工顺序,采用三维非线性空气静力和动力稳定性分析方... 以某1 400m主跨的吊拉组合体系方案桥为工程背景,分别模拟主梁从两侧桥塔向中跨跨中对称拼装以及同时从两侧桥塔和中跨跨中开始最后在斜拉段与悬吊段结合处合拢的对称拼装施工的两种施工顺序,采用三维非线性空气静力和动力稳定性分析方法,分析了主梁拼装过程结构的动力特性、空气静力和动力稳定性的演变规律,并从抗风稳定性角度提出了吊拉组合体系桥适宜的主梁拼装施工顺序.结果表明:主梁采用从两侧桥塔向中跨跨中对称拼装施工顺序时,结构可以获得较大的自振频率,并具有较好的空气静力和动力稳定性,是吊拉组合体系桥一种适宜的主梁拼装施工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拉组合体系桥 主梁拼装施工顺序 动力特性 空气静力稳定性 空气动力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拱桁组合体系桥车桥振动分析的模态法 被引量:3
5
作者 杨仕若 曾庆元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7-80,94,共5页
首先计算出拱桁组合体系桥梁的自振特性,以桥梁自由振动的模态和正则坐标作为桥跨结构振动的位移函数,将列车—桥梁作为一个系统,计算出在正则坐标下的桥梁结构及车辆的总势能。基于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及形成矩阵的"... 首先计算出拱桁组合体系桥梁的自振特性,以桥梁自由振动的模态和正则坐标作为桥跨结构振动的位移函数,将列车—桥梁作为一个系统,计算出在正则坐标下的桥梁结构及车辆的总势能。基于弹性系统动力学总势能不变值原理及形成矩阵的"对号入座"法则,建立并求解车桥时变系统在正则坐标下的空间振动方程(一个方程组,而不是车桥各自独立的两个方程组),分别计算桥梁结构的20、40、60和90阶振型。计算货物列车以80km/h速度的通过某拱桁组合体系桥梁的车桥系统的振动响应并与非模态法的计算结果对比,最小误差为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拱桁组合体系桥 模态法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参数对吊拉组合体系桥抗风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新军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26,共4页
为给吊拉组合体系桥的抗风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以1 400 m主跨的吊拉组合体系桥设计方案为例,采用三维非线性空气静力和动力稳定性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各主要设计参数包括主缆矢跨比、吊跨比、边跨长度、斜拉索索面布置形式以及边跨辅助... 为给吊拉组合体系桥的抗风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以1 400 m主跨的吊拉组合体系桥设计方案为例,采用三维非线性空气静力和动力稳定性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各主要设计参数包括主缆矢跨比、吊跨比、边跨长度、斜拉索索面布置形式以及边跨辅助墩设置等对吊拉组合体系桥抗风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合理的取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吊拉组合体系桥 抗风性能 设计参数 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锚式吊拉组合体系桥主缆线形计算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征 黄才良 张哲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88-693,共6页
基于分段悬链线理论,考虑自锚式吊拉组合体系桥主缆锚固点位置及桥塔高度的变化,分别介绍了其成桥和空缆状态主缆线形及主缆无应力长度的计算原理和步骤.考虑索鞍的影响,编制了主缆线形计算程序.算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正确可行... 基于分段悬链线理论,考虑自锚式吊拉组合体系桥主缆锚固点位置及桥塔高度的变化,分别介绍了其成桥和空缆状态主缆线形及主缆无应力长度的计算原理和步骤.考虑索鞍的影响,编制了主缆线形计算程序.算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正确可行的,所编程序具有收敛速度快、计算精度高、便于工程应用等特点,对自锚式吊拉组合体系桥的设计和施工都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吊拉组合体系桥 分段悬链线理论 主缆线形 无应力长度 几何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风下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颤振性能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新军 赵天娇 应赋斌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6-432,共7页
为了解斜风作用下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的颤振性能,采用考虑静风效应和全模态耦合影响的斜风下大跨度桥梁三维精细化颤振分析程序,以主跨1400 m的斜拉悬吊组合体桥设计方案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结构动力特性和斜风作用下结构的颤振稳定性,并... 为了解斜风作用下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的颤振性能,采用考虑静风效应和全模态耦合影响的斜风下大跨度桥梁三维精细化颤振分析程序,以主跨1400 m的斜拉悬吊组合体桥设计方案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结构动力特性和斜风作用下结构的颤振稳定性,并揭示斜风和静风效应对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颤振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斜拉悬索组合体系桥是长周期的大跨柔性结构,自振频率密集分布,模态耦合效应强,具有显著的多模态耦合颤振特点;斜拉悬索组合体系桥的颤振临界风速随着风偏角的增大呈现波动起伏变化特征,并非如斜风分解法所述呈单调递增的变化规律,且主要在斜风情况下达到最低值;斜风和静风效应均会降低斜拉悬索组合体系桥的颤振稳定性,且静风效应起主要作用;斜风和静风效应使颤振临界风速的平均降幅分别达到1.53%和9.83%,而斜风和静风的综合作用则进一步降低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的颤振稳定性,降幅平均值达到了13.8%。因此,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颤振分析必须综合考虑斜风和静风效应及其产生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风 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 颤振稳定性 动力特性 静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风下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静风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新军 胡智勇 孙雷雷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3-529,536,共8页
采用斜风作用下结构三维非线性静风稳定性分析程序(3DNASA-SW),以主跨1400 m的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设计方案为工程背景,进行了斜风作用下的静风稳定性分析,揭示了斜风作用对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静风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与法向... 采用斜风作用下结构三维非线性静风稳定性分析程序(3DNASA-SW),以主跨1400 m的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设计方案为工程背景,进行了斜风作用下的静风稳定性分析,揭示了斜风作用对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静风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与法向风情况类似,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的静风失稳为主梁竖向弯曲和扭转耦合主导的失稳形态,斜风作用不会影响其静风失稳形态;随风偏角增大,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静风失稳临界风速并非呈现如斜风分解法所述的余弦变化趋势,其最小值大多出现在斜风作用情形。程序与斜风分解法计算结果的差异率为-11.7%~2.9%,且以负值为主,斜风分解法将高估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的静风稳定性;斜风作用对斜拉-悬索组合体系桥的静风稳定性存在着正负影响,影响率为-4.7%~9.5%,尤其要注意非负攻角下较大风偏角斜风作用的不利影响。为准确预测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的静风稳定性,必须采用考虑静风荷载和结构非线性的斜风作用下结构三维非线性静风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风 斜拉-悬吊组合体系桥 静风稳定性 三维非线性分析 斜风分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锚式吊拉组合体系桥静风稳定性随机分析
10
作者 叶毅 张哲 李文武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14-120,共7页
为了研究复杂结构体系结构参数不确定性对其静风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选择出若干个对因变量影响较大的随机变量参与响应面拟合。利用该方法对大连湾自锚式吊拉组合体系桥静风稳定性进行随机分析。计算分析表明,材料、几何尺寸的... 为了研究复杂结构体系结构参数不确定性对其静风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选择出若干个对因变量影响较大的随机变量参与响应面拟合。利用该方法对大连湾自锚式吊拉组合体系桥静风稳定性进行随机分析。计算分析表明,材料、几何尺寸的变异对大跨自锚式斜拉-悬索组合体系桥静风失稳临界风速影响较为明显,其中主梁截面面积和质量密度的变异最为敏感。所做工作能为自锚式斜拉-悬索组合体系桥结构受力分析及合理设计提供参考,同时为复杂结构体系不确定性参数的随机分析提供相应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锚式斜拉-悬索组合体系桥 静风稳定性 响应面法 随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侧倾稳定实用计算 被引量:4
11
作者 许斐 张哲 +1 位作者 王德慧 朱巍志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研究了单承载面连续梁抛物线拱组合体系桥在竖向均匀荷载作用下的侧倾屈曲问题,首次用能量法推导了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侧倾稳定计算的实用公式,并提出了边跨效应影响系数.将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实用计算公式的正确... 研究了单承载面连续梁抛物线拱组合体系桥在竖向均匀荷载作用下的侧倾屈曲问题,首次用能量法推导了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侧倾稳定计算的实用公式,并提出了边跨效应影响系数.将公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实用计算公式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实用计算公式比较全面地考虑了影响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侧倾稳定的因素,具有足够的精确性,使用简洁方便,对同类桥型的初步设计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同时表明边跨有利于桥梁结构的稳定,且在合理的边中跨比范围内增大边跨可进一步提高桥梁结构的侧倾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拱组合体系桥 抛物线单肋拱 侧倾稳定 实用计算 边跨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形钢腹板刚构-连续组合体系桥合龙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金平 翁杨 +1 位作者 任虹昌 王克兵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4-89,共6页
为保证波形钢腹板刚构-连续组合体系桥的合龙精度,以(55+4×100+55)m波形钢腹板刚构-连续组合桥——文泰高速珊溪大桥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该桥施工阶段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合龙顺序和体系转换时机对桥梁结构位移及应力... 为保证波形钢腹板刚构-连续组合体系桥的合龙精度,以(55+4×100+55)m波形钢腹板刚构-连续组合桥——文泰高速珊溪大桥为背景,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该桥施工阶段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合龙顺序和体系转换时机对桥梁结构位移及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龙顺序和体系转换时机对主梁成桥应力影响较小,对主梁成桥竖向位移、主墩墩顶成桥水平位移影响显著;珊溪大桥采用“边跨→次边跨→中跨”的合龙顺序,并在中跨合龙后进行体系转换,有利于全桥线形控制、改善主墩受力状态。采用上述合龙顺序和体系转换时机,该桥次边跨及中跨合龙时的高差控制在10 mm以内;成桥线形实测值与理论值最大相差17 mm,该桥的合龙实施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构-连续组合体系桥 波形钢腹板 合龙顺序 体系转换 施工控制 有限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地震作用下不同站桥组合体系抗震性能对比
13
作者 焦驰宇 马辉 +2 位作者 刘能文 秦永刚 程冕洲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67-578,共12页
为对比横向地震作用下不同站桥组合体系的抗震性能,以某实际站桥分离体系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站桥合一体系,考虑桥墩、支座非线性以及桥梁扩大基础-碎石垫层-地铁车站顶板之间的非线性滑动摩擦效应,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 为对比横向地震作用下不同站桥组合体系的抗震性能,以某实际站桥分离体系为研究对象,结合实际情况设计站桥合一体系,考虑桥墩、支座非线性以及桥梁扩大基础-碎石垫层-地铁车站顶板之间的非线性滑动摩擦效应,利用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建立其三维非线性动力模型,研究横桥向地震输入下两种工况不同站桥组合体系的动力响应与桥墩损伤。结果表明:在横向罕遇地震输入下,相较于站桥合一体系,站桥分离体系可延长结构周期,有效减小桥墩墩底与地铁车站支撑柱的动力响应,对于两种站桥组合体系,桥墩位置对应地铁车站支撑柱的内力响应大于其他普通支撑柱;在横向超罕遇地震输入下,相较于站桥合一体系,站桥分离体系出现塑性状态的时间更晚,最终损伤程度更轻,支座进入非线性阶段的时间靠后,桥墩整体变形也更小。在横向地震作用下,站桥分离体系抗震性能更为优良,但在实际工程中应该注意地铁车站支撑柱的横向框架效应导致的内力增加与桥梁基础滑移的限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性能 不同站组合体系 横向地震作用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数据的高海拔大日温差地区拱上组合梁桥-无砟轨道体系温度场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勾红叶 陈子豪 +3 位作者 刘畅 肖畅 袁蔚 苏延文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70,共12页
温度作用是影响桥梁-轨道结构服役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究高海拔大日温差地区拱上组合梁桥-无砟轨道体系的温度场变化规律,基于某拟建铁路上承式大跨拱桥桥址处的环境温度持续监测数据与卫星反演得到的太阳辐射数据,建立了考虑太阳... 温度作用是影响桥梁-轨道结构服役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探究高海拔大日温差地区拱上组合梁桥-无砟轨道体系的温度场变化规律,基于某拟建铁路上承式大跨拱桥桥址处的环境温度持续监测数据与卫星反演得到的太阳辐射数据,建立了考虑太阳辐射阴影遮挡效应的拱上组合梁桥-无砟轨道体系温度场模型,重点分析日温度变化规律和竖向温差分布规律,获得了考虑实测气温和太阳辐射逐时变化的全年日温度场;采用广义帕累托分布对竖向温差样本进行了极值分布估计,确定不同超越概率的竖向温差代表值,提出多折线形式的竖向温度梯度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梯度相较于平原地区更为显著,无砟轨道的遮挡效应使得温度梯度分布上移,钢梁外侧腹板在冬季产生局部梯度作用;基于实测数据的温差极值估计方法考虑了环境温度和太阳辐射对结构温度场的随机影响,可为特殊地区桥梁设计阶段温度作用的计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无砟轨道体系 温度场 阴影遮挡效应 竖向温度梯度 广义帕累托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震下不同站桥组合体系抗震性能对比研究
15
作者 焦驰宇 任超 +2 位作者 刘能文 秦永刚 程冕洲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11-1421,共11页
为系统对比不同站桥组合体系抗震性能的优劣,以某实际工程项目为背景,分别建立站桥合一结构与站桥分离结构的三维有限元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在综合考虑墩柱非线性以及扩大基础、砂石垫层及地铁顶板之间非线性滑动摩擦效应基础上,深入... 为系统对比不同站桥组合体系抗震性能的优劣,以某实际工程项目为背景,分别建立站桥合一结构与站桥分离结构的三维有限元非线性动力分析模型。在综合考虑墩柱非线性以及扩大基础、砂石垫层及地铁顶板之间非线性滑动摩擦效应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两种结构形式在强震下的动力响应以及桥墩损伤规律。研究表明:在讨论范围内,两种站桥组合体系中桥墩下的地铁车站立柱动力响应均大于其他立柱;而相比站桥合一结构,站桥分离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地铁车站立柱及桥梁结构中桥墩的弯矩与剪力响应,其墩梁相对位移更小,但存在一定残余位移;同时站桥分离结构中桥墩损伤程度更轻,出现塑性状态的时间更晚。整体而言,站桥分离结构的抗震性能更为优异,但在实际工程中需注意对墩梁相对位移及基础滑移的限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体系 合一结构 分离结构 抗震性能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与刚梁柔拱组合系桥系统的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阎贵平 夏禾 陈英俊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16,共8页
主要讨论地震荷载作用时车桥系统的动力响应特征及对行车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地震作用下综合考虑输入地震波、轨道不平顺和车辆蛇行运动的车桥体系振动的动力分析模型,推导了体系动力平衡方程组。通过对系统输入各种典型的地震波,在... 主要讨论地震荷载作用时车桥系统的动力响应特征及对行车稳定性的影响。建立了地震作用下综合考虑输入地震波、轨道不平顺和车辆蛇行运动的车桥体系振动的动力分析模型,推导了体系动力平衡方程组。通过对系统输入各种典型的地震波,在计算机上模拟了列车过桥的全过程动力响应。计算了桥梁的线性和非线性响应,研究了列车荷载及桥梁下部结构刚度对地震响应的影响,以一座刚梁柔拱组合系桥为例,研究地震发生时桥上列车的运行稳定性和这种桥梁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等动力响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 列车 组合体系桥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钢拱与刚构协作桥梁体系的系杆调整作用研究
17
作者 万鹏 郑凯锋 李杰 《世界桥梁》 2004年第4期54-57,共4页
大跨钢拱与刚构协作桥梁是一种新型的组合体系桥梁,张拉系杆是调整这种体系内力与线形的重要方法。刚构跨系杆可以调节自重作用下刚构跨的内力和变形,中跨系杆则抵消中跨拱圈产生的水平推力。但由于中跨拱圈与刚构完全刚性连接,刚构跨... 大跨钢拱与刚构协作桥梁是一种新型的组合体系桥梁,张拉系杆是调整这种体系内力与线形的重要方法。刚构跨系杆可以调节自重作用下刚构跨的内力和变形,中跨系杆则抵消中跨拱圈产生的水平推力。但由于中跨拱圈与刚构完全刚性连接,刚构跨与中跨系杆张拉力对体系不同部位的影响并不相同。针对一座大跨度系杆钢拱与刚构组合公轨两用桥梁的分段系杆,确定合理的张拉力以保证实现设计目标,并分析影响中跨系杆张拉效果的几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构 系杆 大跨度 张拉力 拱圈 组合体系桥 内力 刚性连接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吊斜拉组合桥结构应用于武汉市杨泗长江大桥的技术经济优势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进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11,共3页
采用悬吊与斜拉组合而成的桥结构,是改变传统的双塔单跨或三跨悬索桥随着主跨的增大而加大主缆的截面和两端锚碇规模的工程量的惟一模式。杨泗长江大桥采用中间悬吊和两桥塔前后配以斜拉的方式,在保持同等跨越能力的条件下,既使桥梁提... 采用悬吊与斜拉组合而成的桥结构,是改变传统的双塔单跨或三跨悬索桥随着主跨的增大而加大主缆的截面和两端锚碇规模的工程量的惟一模式。杨泗长江大桥采用中间悬吊和两桥塔前后配以斜拉的方式,在保持同等跨越能力的条件下,既使桥梁提高了体系的刚度,又达到在材料使用上的合理配置。悬吊斜拉组合桥结构为世界大跨度桥梁的技术进步又提供了一种新的构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工程 悬吊斜拉组合体系 杨泗长江大 梁设计 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形钢腹板简支箱梁竖向频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冀伟 刘世忠 《振动.测试与诊断》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39-1043,1097,共5页
为了寻找波形钢腹板混凝土组合箱梁桥竖向弯曲振动频率的计算方法,以能量变分法为基础,并结合Hamilton原理推导出该类型桥梁在简支状态下竖向弯曲振动频率的解析公式。对解析公式分析可知,箱梁剪力滞效应、波形钢腹板的剪切效应以及两... 为了寻找波形钢腹板混凝土组合箱梁桥竖向弯曲振动频率的计算方法,以能量变分法为基础,并结合Hamilton原理推导出该类型桥梁在简支状态下竖向弯曲振动频率的解析公式。对解析公式分析可知,箱梁剪力滞效应、波形钢腹板的剪切效应以及两者的耦合效应是影响其竖向弯曲振动频率的三个因素。为了验证所得解析公式的可靠性,对一波形钢腹板混凝土组合试验梁进行了动力测试和空间有限元仿真计算分析,并获得其竖向弯曲振动频率的实测值和有限元值。将解析公式所得频率值、实测值及有限元值进行比对,三者吻合良好,因此解析公式可以用于实际工程中波形钢腹板混凝土简支箱梁的竖向弯曲振动频率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法 振动分析 组合体系桥 波形钢腹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形钢塔临时固结系统刚度参数识别与架设优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石磊 柯在田 高岩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5-60,共6页
北京市长安街西延永定河大桥为主跨约280 m的高低塔斜拉刚构组合体系桥,桥塔采用双肢非一致倾斜、空间不对称扭转变截面拱形钢塔。由于初始计算模型中未考虑临时固结系统(由“支座+砂箱+锚杆”组成)的实际压缩刚度,导致该桥矮塔架设过... 北京市长安街西延永定河大桥为主跨约280 m的高低塔斜拉刚构组合体系桥,桥塔采用双肢非一致倾斜、空间不对称扭转变截面拱形钢塔。由于初始计算模型中未考虑临时固结系统(由“支座+砂箱+锚杆”组成)的实际压缩刚度,导致该桥矮塔架设过程中锚杆力变化偏离预期。为保证临时固结系统的安全性,开展现场专项试验测试各构件的压缩变形,基于空间平截面假定与位移法构建平衡方程识别支座、砂箱刚度,并将刚度识别结果代入有限元模型评估临时固结系统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支座压缩刚度为30083 kN/mm,砂箱平均压缩刚度为3370 kN/mm;后续架设阶段中,E1锚杆的初张力有濒临损失殆尽的风险,临时固结系统的可靠性难以保证;采取提前架设部分中跨主梁的措施调整工序后,锚杆力变化值均在可控范围内,临时固结系统处于安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 组合体系桥 异形钢塔 临时固结系统 刚度识别 架设优化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