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伏毛铁棒锤根系异常次生生长及生物碱组化定位 被引量:5
1
作者 祁建钊 郭继元 徐青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9期17781-17784,共4页
[目的]明确宁夏六盘山伏毛铁棒锤根系结构、生长方式及生物碱在组织中的分布。[方法]采用石蜡切片及生物碱定位技术。[结果]伏毛铁棒锤根系由主根、侧根和不定根(块根)组成。根系初生结构正常,次生结构异常。主根的形成层和额外形成层... [目的]明确宁夏六盘山伏毛铁棒锤根系结构、生长方式及生物碱在组织中的分布。[方法]采用石蜡切片及生物碱定位技术。[结果]伏毛铁棒锤根系由主根、侧根和不定根(块根)组成。根系初生结构正常,次生结构异常。主根的形成层和额外形成层分别产生了异常次生结构中的"U"形次生维管束和三生维管束,且主根的筛管群是由初生韧皮部和形成层分化的小筛管群组成;块根的次生木质部呈"U"形,次生韧皮薄壁细胞占据了块根的绝大部分,且块根的筛管群主要由次生韧皮薄壁细胞分化形成。[结论]主根和块根的形成层组成及活动方式的不同导致了二者异常次生结构的不同。生物碱在主根中主要积累于内侧皮层和束间薄壁细胞,在块根中主要在次生韧皮薄壁细胞和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毛铁棒锤 根系 异常次生生长 生物碱 组化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GlcY染色技术在枣果实阿拉伯半乳糖蛋白组化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章英才 王静 陶珊珊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8-113,共6页
以不同发育时期的“灵武长枣”果实为试验材料,应用苯基偶氮染色剂βGlcY染色技术,研究不同发育时期果实阿拉伯半乳糖蛋白(AGPs)的分布特征,并通过免疫荧光定位法进行印证。结果表明:βGlcY-AGPs形成的棕红色沉淀在各时期果实的外果皮... 以不同发育时期的“灵武长枣”果实为试验材料,应用苯基偶氮染色剂βGlcY染色技术,研究不同发育时期果实阿拉伯半乳糖蛋白(AGPs)的分布特征,并通过免疫荧光定位法进行印证。结果表明:βGlcY-AGPs形成的棕红色沉淀在各时期果实的外果皮及相邻的内部数层排列紧密的中果皮小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内部均有分布。内部的中果皮大型卵圆形薄壁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内在膨大前期均有βGlcY-AGPs形成的棕红色沉淀,而其他时期均主要分布于薄壁细胞的细胞壁上,大部分细胞内部无分布。各时期果实维管束所有细胞的细胞壁和细胞内部都分布有βGlcY-AGPs形成的棕红色沉淀;随果实发育中果皮薄壁细胞等部位βGlcY-AGPs形成的棕红色沉淀逐渐减少,反应AGPs在逐渐减少。同一时期不同浓度βGlcY形成棕红色沉淀的强弱不同,浓度越高染色效果越好;而相同浓度βGlcY在各时期果实不同组织形成的βGlcY-AGPs棕红色沉淀的强弱存在一定差异。βGlcY染色技术是研究灵武长枣果实AGPs组化定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GlcY染色技术 灵武长枣 果实 AGPS 组化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里美萝卜营养生长期肉质根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及组化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丽 王林嵩 +3 位作者 孙向东 李芳军 杜晶晶 王一帆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71,共7页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EC 1.11.1.7(X)]为一类多基因家族的同工酶,其聚合形式对其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心里美萝卜(Raphanus sativus var.L)肉质根富含花青素和POD等.本文采用不同的电泳技术、组化定位和活性测定研究了心里美萝卜营... 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EC 1.11.1.7(X)]为一类多基因家族的同工酶,其聚合形式对其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心里美萝卜(Raphanus sativus var.L)肉质根富含花青素和POD等.本文采用不同的电泳技术、组化定位和活性测定研究了心里美萝卜营养生长期肉质根中POD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分布特点及同工酶的组成和性质.结果显示,心里美萝卜营养生长期肉质根的皮和肉中POD活性均先升高后降低,分别在播种后第40d和60 d出现峰值,30 d时皮中POD活性高于肉,之后则相反,酶活性最高时同工酶数目也最多,不同时期,皮和肉中同工酶种类不同;皮中POD同工酶由5个单体和4个二聚体组成,而肉中由5个二聚体或2个单体、2个二聚体和1个四聚体组成,均以酸性同工酶为主;组化定位显示POD主要分布在肉质根的周皮、形成层、木射线、木质部导管和肉的初生木质部等的细胞壁附近.从上述结果得出结论:酸性POD同工酶在植物体中以多种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里美萝卜 过氧物酶 同工酶 组化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远志根结构及其皂苷含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滕红梅 房敏峰 胡正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59-2367,共9页
运用植物解剖学、组织化学和植物化学方法对细叶远志和卵叶远志根的结构、皂苷的组织化学定位以及远志皂苷元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2种远志根的基本结构相同,都是由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组成,韧皮薄壁细胞为次生韧皮部的主要组... 运用植物解剖学、组织化学和植物化学方法对细叶远志和卵叶远志根的结构、皂苷的组织化学定位以及远志皂苷元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2种远志根的基本结构相同,都是由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组成,韧皮薄壁细胞为次生韧皮部的主要组成细胞.2种根的主要区别是细叶远志根中次生韧皮部比卵叶远志的次生韧皮部所占比例大.(2)组织化学定位结果显示,远志皂苷主要分布在次生韧皮部薄壁细胞内.(3)植物化学分析结果显示,2种远志根内皮部(包括次生韧皮部和周皮)与木质部的皂苷元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皮部远大于木质部,与组织化学研究结果一致;细叶远志根的直径、皮部厚度、干重以及远志皂苷元的含量都大于卵叶远志,表明其药用品质优于卵叶远志.(4)不同生长年限栽培细叶远志和不同级别野生细叶远志比较表明,二级野生细叶远志的根中远志皂苷元百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6个供试材料,但栽培三年生细叶远志根的干重和远志皂苷元总产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野生种和卵叶远志.结果表明:人工栽培的细叶远志可以代替其野生种,故建议人工栽培时选择细叶远志并于栽培三年后采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远志 卵叶远志 结构 远志皂苷元 组化定位 含量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簇盾吸虫神经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浩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85-588,共4页
应用乙酰胆碱酯酶定位方法对东方簇盾吸虫(Lophotaspis orientalisFaust and Tang,1936)成虫的神经系统进行了研究.成虫的神经系统十分复杂,包括中枢神经结、脑神经联合、纵行的神经干、横向的神经连合.中枢神经结位于咽前部两侧,有1粗... 应用乙酰胆碱酯酶定位方法对东方簇盾吸虫(Lophotaspis orientalisFaust and Tang,1936)成虫的神经系统进行了研究.成虫的神经系统十分复杂,包括中枢神经结、脑神经联合、纵行的神经干、横向的神经连合.中枢神经结位于咽前部两侧,有1粗大的脑神经联合连接.在脑神经联合的下方有1个小的环形的结构.中枢神经结向前发出1对前背神经干和1对前侧神经干,这2对神经干向前的分支汇入围口腔的神经环.中枢神经结向后发出1对后背神经干和1对后腹神经干.后背神经干之间有横向的神经相连,在体末端与后腹神经干相汇合.后腹神经干最为粗大,并在虫体末端汇合,它在腹盘处有2对分支进入腹盘,前1对与腹盘边缘神经相连,后1对贯穿腹盘,其分支构成腹吸盘内复杂的神经网.腹吸盘的指状突起内也有神经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簇盾吸虫 神经系统 乙酰胆碱酯酶 组化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