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米粉陈化中各宏量组分对糊化特性变化的贡献 被引量:2
1
作者 郭玉宝 韦莹莹 屠康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1,共6页
为揭示稻米在储藏中的陈化机理,进而改善米及制品的品质,研究了米粉陈化中各组分对其糊化特性的影响。以米粉为原料,糊化特性参数为指标,排除米中宏量组分自身基质效应的影响,分离出各组分单纯的陈化效应,通过组分陈化贡献率比较了各组... 为揭示稻米在储藏中的陈化机理,进而改善米及制品的品质,研究了米粉陈化中各组分对其糊化特性的影响。以米粉为原料,糊化特性参数为指标,排除米中宏量组分自身基质效应的影响,分离出各组分单纯的陈化效应,通过组分陈化贡献率比较了各组分对糊化特性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米粉陈化后清蛋白对糊化特性的影响与陈化前刚好相反,对糊化特性变化的贡献率最大,达到83%,其次影响较大的是淀粉和脂肪,而谷蛋白和醇溶蛋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陈化,球蛋白的影响很小。可见,各组分对陈化的影响差异很大,且不是所有组分都对陈化有促进作用。研究清蛋白在陈化中的变化将是揭示米粉陈化机理的重要途径,对于控制米及制品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粉 陈化 黏度 清蛋白 组分陈化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0-2019年鄱阳湖五河流域陆地水储量变化及其对主湖区水量的影响
2
作者 章阳 张润润 +1 位作者 马苗苗 布庆月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4-1219,I0026,I0027,共18页
流域内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等水储量组分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构成了陆地水储量(TWS)的动态变化格局。本文以GRACE卫星数据为基准,利用GLDAS数据解析1960-2019年鄱阳湖“五河”流域TWS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各组分对其变化的贡献,采用相关... 流域内地表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等水储量组分相互作用和影响,共同构成了陆地水储量(TWS)的动态变化格局。本文以GRACE卫星数据为基准,利用GLDAS数据解析1960-2019年鄱阳湖“五河”流域TWS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各组分对其变化的贡献,采用相关分析方法分析TWS对降水的滞后响应关系,并进一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探究了“五河”流域TWS及各组分对鄱阳湖主湖区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五河”流域年TWS在1960-2011年(P1)以-0.07 mm/a的下降,而在2012-2019年(P2)以3.37 mm/a的速率上升。相较于P1阶段,P2阶段春、夏季TWS盈余增强,秋、冬季TWS亏损减弱。春、夏季流域西部TWS变化逐渐由地表水转变为地下水储量主导,流域东部TWS变化主要由地下水储量主导;秋、冬季流域TWS变化主要为地下水储量主导,且地表水对TWS变化的贡献减弱。流域TWS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滞时呈现夏、秋季短(1个月)而冬、春季长(3~6个月)的季节模式。地下水储量和土壤水对TWS变化的贡献增加会延长TWS对降水的响应滞时,而地表水对响应滞时起相反的作用。“五河”流域TWS与鄱阳湖主湖区水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地表水和地下水储量增加对湖区水体的增长具有正向作用,而土壤水增加对湖区水体的增长具有反向作用。本研究解析了近六十年鄱阳湖“五河”流域陆地水储量的变化及其对主湖区水量的影响,可为流域水安全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DAS 陆地水储量 季节模式 组分贡献率 响应滞时 鄱阳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