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栖菜组分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丁浩淼 孙弢 +5 位作者 夏彭奎 汤倩 王忠华 汪财生 陈海敏 钱国英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7-304,共8页
为高效利用羊栖菜组分多糖(SFPSⅠ),以SFPSⅠ为原料,α-葡萄糖苷酶作为靶标,研究SFPSⅠ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其结构的影响,建立具有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Caco-2细胞模型,并对Caco-2细胞模型上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效果进行研... 为高效利用羊栖菜组分多糖(SFPSⅠ),以SFPSⅠ为原料,α-葡萄糖苷酶作为靶标,研究SFPSⅠ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及其结构的影响,建立具有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Caco-2细胞模型,并对Caco-2细胞模型上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FPSⅠ对α-葡萄糖苷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得α-葡萄糖苷酶活力下降一半时的抑制剂浓度,即半抑制(IC_(50))为0.31 mg·mL^(-1)。SFPSⅠ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是一个可逆过程,抑制类型为混合型抑制。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SFPSⅠ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常数(K_i)为0.143μmol·L^(-1)。荧光测定结果表明,SFPSⅠ结合会引起α-葡萄糖苷酶三级结构的明显变化。随着SFPSⅠ浓度的升高,其对Caco-2细胞模型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效果越好。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讨和设计新型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奠定了科学基础,同时也为开发具有降血糖功能的功能性药品与保健品提供了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栖菜 组分多糖 Α-葡萄糖苷酶 抑制动力学 荧光分析 CACO-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姬松茸菌丝体中各组分多糖的抗肿瘤免疫活性 被引量:13
2
作者 姜荷 谷文英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52-156,共5页
对深层发酵培养的姬松茸菌丝体依次采用热水、冷碱、热碱提取,得到了四种主要的多糖组分。其中冷碱提取的水不溶性多糖(CAASP)得率最高,达8.5 8g/ 10 0g干菌,且不同的多糖组分具有不同的单糖组成。其中热水提取的水溶性多糖(HWSP)及冷... 对深层发酵培养的姬松茸菌丝体依次采用热水、冷碱、热碱提取,得到了四种主要的多糖组分。其中冷碱提取的水不溶性多糖(CAASP)得率最高,达8.5 8g/ 10 0g干菌,且不同的多糖组分具有不同的单糖组成。其中热水提取的水溶性多糖(HWSP)及冷碱提取的水溶性多糖(CAWSP)在2 0mg/kg·d的剂量下对小鼠S180 移植瘤显示出较高的抗肿瘤活性,抑瘤率分别高达5 9.84 %和6 4 .6 6 %。同时发现在四种多糖在发挥抗肿瘤作用过程中,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姬松茸 菌丝体 多糖组分 抗肿瘤活性 免疫活性 深层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对锰-铅复合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片细胞壁多糖组分中锰和铅含量的影响
3
作者 韦丹蒙 黄秋婵 +3 位作者 兰娟 梁海红 黄自如 朱思凤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09-1815,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SiO_(2)对锰-铅(Mn-Pb)复合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片细胞壁多糖组分中Mn和Pb含量的影响,为利用农艺措施治理矿区农田重金属复合污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模拟矿区重金属污染前提下,先用水培法将水稻种子培养至5叶1心...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SiO_(2)对锰-铅(Mn-Pb)复合胁迫下水稻幼苗叶片细胞壁多糖组分中Mn和Pb含量的影响,为利用农艺措施治理矿区农田重金属复合污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模拟矿区重金属污染前提下,先用水培法将水稻种子培养至5叶1心期,然后用2 mmol/L Mn^(2+)+2 mmol/L Pb2+溶液复合胁迫水稻幼苗。设6个不同的SiO_(2)处理浓度:0(对照,CK)、70、90、110、130和150 mg/L。处理后提取水稻幼苗叶片细胞壁多糖组分,测定和分析其中Mn和Pb含量。【结果】施加SiO_(2)增加细胞壁多糖组分(果胶质、半纤维素和纤维素)中Mn和Pb含量。与CK相比,当SiO_(2)浓度为70~110 mg/L时,细胞壁果胶质中Mn和Pb含量较高;SiO_(2)处理下果胶质中Pb含量大于Mn含量,当SiO_(2)浓度小于90 mg/L时,水稻幼苗叶片细胞壁中Pb含量小于Mn含量。SiO_(2)浓度为110 mg/L时,在半纤维素和纤维素中Mn和Pb含量均较高;水稻幼苗叶片细胞壁半纤维素中Pb含量大于Mn含量,SiO_(2)浓度小于90 mg/L时,纤维素中Pb含量为负值。未施加SiO_(2)时,Mn和Pb的主要结合位点分别为纤维素和果胶质,施加SiO_(2)使Pb的主要结合位点转移为半纤维素。【结论】SiO_(2)能增加重金属Mn和Pb在细胞壁多糖组分中的含量。Mn-Pb复合胁迫下,SiO_(2)浓度为110 mg/L时,Mn和Pb的含量在细胞壁、果胶质、半纤维素和纤维素中均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铅复合胁迫 水稻 细胞壁多糖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莓多糖组分RPP-5的结构特征与免疫活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尹星星 杨永晶 +2 位作者 陆杰 王学红 晁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9-147,共9页
利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和Sephadex G-200对树莓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组分RPP-5,探究RPP-5的结构特征和免疫调节活性。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RPP-5的结构进行表征。利用RAW264.7细胞研... 利用DEAE-Sepharose Fast Flow和Sephadex G-200对树莓粗多糖进行分离纯化得到组分RPP-5,探究RPP-5的结构特征和免疫调节活性。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RPP-5的结构进行表征。利用RAW264.7细胞研究RPP-5的免疫活性,通过CCK-8法、微板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测定RPP-5对RAW264.7细胞的细胞活力、NO含量、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以及炎症因子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RPP-5主要由物质的量比为44.5∶21.7∶5.9∶8.8∶5∶4.1的阿拉伯糖、葡萄糖、鼠李糖、半乳糖、甘露糖和木糖组成,其重均分子质量、数均分子质量和峰位分子质量分别为7598 Da、6183 Da和7492 Da,共存在12种单糖连接方式,糖链中→4)-Gal p-(1→、→4)-Xyl p-(1→、Ara f-(1→和→4,6)-Glc p-(1→的含量较高,分别为26.27%、16.50%、11.38%和10.41%。RPP-5可显著升高RAW264.7细胞的细胞活力,提高细胞内NO、IL-6、IL-1β和TNF-α的含量,促进IL-6、IL-1β和TNF-α的mRNA表达。综上,RPP-5是一种多支链的酸性杂多糖,具有较强的免疫增强活性,可作为功能性食品中的免疫调节剂,为树莓多糖的结构表征和免疫活性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莓 多糖组分 结构特征 免疫活性 RAW264.7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多糖组分对复合乳酸菌的冻干保护作用及机理
5
作者 张喜贺 李淑娅 +1 位作者 宋新玲 陈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34-140,共7页
为探究茯苓多糖(Poria cocos polysaccharide,PCP)组分对复合乳酸菌冷冻干燥的保护效果,制备茯苓多糖纯化组分,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其对复合乳酸菌冷冻干燥的保护效果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茯苓多糖经分离纯化后得到总糖含量为(96.2... 为探究茯苓多糖(Poria cocos polysaccharide,PCP)组分对复合乳酸菌冷冻干燥的保护效果,制备茯苓多糖纯化组分,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其对复合乳酸菌冷冻干燥的保护效果及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茯苓多糖经分离纯化后得到总糖含量为(96.21±0.39)%的PCP-1,PCP-1的重均分子质量为11732 Da;主要由葡萄糖和葡萄糖醛酸组成,其摩尔比为0.989∶0.011;PCP-1中存在羟基,同时含有α-糖苷键和β-糖苷键。在基础保护剂中添加PCP-1相较于添加PCP使复合乳酸菌的冻干存活率增加了11.29%。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到添加PCP-1的乳酸菌粉表面更加致密;添加PCP-1后复合乳酸菌的Na^(+)-K^(+)-ATP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活力比起添加PCP得到显著增强,分别增加了0.66、1.46 U/mg prot;经过碘化丙啶和二乙酸荧光素双重染色后观察到添加PCP-1的复合乳酸菌的细胞膜完整性得到更好的保持。PCP-1可能是通过羟基的存在形成氢键来降低复合乳酸菌的冻干损伤,提高复合乳酸菌的冻干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多糖组分 复合乳酸菌 冷冻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组分、不同纯度中药复方多糖对小鼠免疫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赞阳 刘红 +2 位作者 罗燕 邵永斌 谷新利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81-184,共4页
试验旨在观察不同组分、不同纯度中药复方多糖对小鼠免疫活性的影响。用环磷酰胺作免疫抑制剂建立免疫功能低下动物模型,测定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免疫器官脏器指数。结果表明,多糖组分A2和中间纯度的多糖B2能够显著提高正常小... 试验旨在观察不同组分、不同纯度中药复方多糖对小鼠免疫活性的影响。用环磷酰胺作免疫抑制剂建立免疫功能低下动物模型,测定了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免疫器官脏器指数。结果表明,多糖组分A2和中间纯度的多糖B2能够显著提高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率、提高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能够使环磷酰胺造成的免疫抑制逆转至正常水平,因此,具有合适分子质量的多糖组分和合适纯度的多糖能显著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组分多糖 不同纯度多糖 免疫抑制模型 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组分及不同纯度中药复方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李赞阳 刘红 +2 位作者 罗燕 邵永斌 谷新利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18,共4页
旨在观察不同组分、不同纯度中药复方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用环磷酰胺(60mg/kg)作免疫抑制剂建立免疫功能低下动物模型,进行小鼠EA花环形成率、T淋巴细胞酯酶染色率检测。结果表明,多糖组分A2(每只12.5mg)和中间纯度的多糖B2(每只... 旨在观察不同组分、不同纯度中药复方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用环磷酰胺(60mg/kg)作免疫抑制剂建立免疫功能低下动物模型,进行小鼠EA花环形成率、T淋巴细胞酯酶染色率检测。结果表明,多糖组分A2(每只12.5mg)和中间纯度的多糖B2(每只12.5mg)能够显著提高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EA花环形成率和T淋巴细胞酯酶染色率,能够使环磷酰胺造成的免疫抑制逆转至正常水平。因此,具有合适分子质量的多糖组分和合适纯度的多糖能显著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组分多糖 不同纯度多糖 免疫抑制模型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组分、不同纯度中药复方多糖对小鼠血液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赞阳 刘红 +2 位作者 罗燕 邵永斌 谷新利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9-203,共5页
本试验旨在观察不同组分、不同纯度中药复方多糖对小鼠血液指标的影响。选用环磷酰胺造成小鼠免疫抑制模型,灌服不同组分、不同纯度中药复方多糖、复方总多糖和复方水煎剂,测定它们对小鼠外周血象的影响。结果表明A2多糖组分、B2纯度多... 本试验旨在观察不同组分、不同纯度中药复方多糖对小鼠血液指标的影响。选用环磷酰胺造成小鼠免疫抑制模型,灌服不同组分、不同纯度中药复方多糖、复方总多糖和复方水煎剂,测定它们对小鼠外周血象的影响。结果表明A2多糖组分、B2纯度多糖、复方总多糖、复方水煎剂均能使小鼠红细胞数、白细胞数、白细胞分类数中的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A2多糖组分、B2纯度多糖、复方总多糖、复方水煎剂可改善环磷酰胺所致小鼠血液参数减少的外周血象,调节免疫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组分多糖 不同纯度多糖 小鼠 免疫抑制模型 血液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钱柳多糖组分及其降血糖活性研究 被引量:64
9
作者 李磊 谢明勇 +1 位作者 易醒 王小如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84-486,共3页
采用超声波萃取法 ,从胡桃科植物青钱柳中提取一种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多糖复合物 ,提取物得率为9.6 %。用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验证了青钱柳多糖的生物活性 ,ig青钱柳提取物 4周后 ,小鼠血糖值比糖尿病模型组降低了 41.3 %。葡萄糖耐量... 采用超声波萃取法 ,从胡桃科植物青钱柳中提取一种具有降血糖活性的多糖复合物 ,提取物得率为9.6 %。用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验证了青钱柳多糖的生物活性 ,ig青钱柳提取物 4周后 ,小鼠血糖值比糖尿病模型组降低了 41.3 %。葡萄糖耐量实验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降血糖活性 多糖组分 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及非多糖组分的止血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4
10
作者 赵菲菲 杨馨 +4 位作者 徐丹 董莉 李靖 王永林 廖尚高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21-1126,共6页
目的明确白及非多糖部分的止血作用,初步了解其止血机制。方法白及95%乙醇提取物上D101大孔树脂,经水洗脱后,用80%乙醇洗脱得到不含多糖的80%乙醇组分(BS-80EE);以小鼠全身肝素化的出血时间(BT)和凝血时间(CT)为指标考察BS-80EE的止血作... 目的明确白及非多糖部分的止血作用,初步了解其止血机制。方法白及95%乙醇提取物上D101大孔树脂,经水洗脱后,用80%乙醇洗脱得到不含多糖的80%乙醇组分(BS-80EE);以小鼠全身肝素化的出血时间(BT)和凝血时间(CT)为指标考察BS-80EE的止血作用;以二磷酸腺苷(ADP)为诱导剂,采用比浊法观察BS-80EE对大鼠体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通过考察BS-80EE对大鼠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含量(FIB),以及血小板膜糖蛋白P-选择素(P-S)、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D-二聚体(D-D)的影响,分别从血小板和凝血纤溶系统角度了解BS-80EE的止血机制。结果BS-80EE可剂量依赖性地缩短全身肝素化小鼠的CT和BT(P<0.01或P<0.05);明显促进ADP诱导的大鼠体内血小板聚集作用(P<0.01);明显缩短大鼠的TT值(P<0.01或P<0.05);高剂量组可明显增加FIB含量(P<0.05);中、高剂量组可明显增加P-S、TAT、PAI-1的含量,减少D-D的生成(P<0.01)。BS-80EE虽有缩短大鼠APTT和PT的趋势,但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白及非多糖组分(BS-80EE)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可通过促进血小板聚集和凝血而发挥止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多糖组分 止血 血小板聚集 出血时间 凝血时间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及非多糖组分对大鼠血小板活化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赵菲菲 蔺良才 +4 位作者 杨馨 李靖 董莉 王永林 廖尚高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4-249,共6页
目的探讨白及非多糖组分(白及95%乙醇提取物经D101大孔树脂柱层析水洗脱去除水溶性成分后再用80%乙醇洗脱的组分,BS-80EE)对血小板活化及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方法观察不同浓度的BS-80EE给大鼠灌胃后,对大鼠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血小板计... 目的探讨白及非多糖组分(白及95%乙醇提取物经D101大孔树脂柱层析水洗脱去除水溶性成分后再用80%乙醇洗脱的组分,BS-80EE)对血小板活化及血液流变学的作用。方法观察不同浓度的BS-80EE给大鼠灌胃后,对大鼠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大鼠血小板的形态变化;同时检测BS-80EE对大鼠血液流变学中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 BS-80EE可剂量依赖性地增加CD62P的活化率;减少PLT、PCT值,对MPV、PDW没有明显作用;各剂量组血小板均伸出长长的伪足,并聚集成团;BS-80EE可使大鼠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EAI)、刚性指数(ERI)及电泳指数(EEI)均增加,变形指数(EDI)降低,对红细胞压积、血沉无显著影响。结论 BS-80EE可通过促进血小板发生活化、形变、聚集,增加血液黏度而发挥止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多糖组分 血小板活化 CD62P 血液流变学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多糖中不同组分降血脂及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9
12
作者 廖建民 沈子龙 张瑾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 :研究从海带多糖中分离出的 3个多糖组分对大鼠血脂及对荷 Heps瘤株小鼠的影响。方法 :实验性高血脂症大鼠及荷 Heps瘤株的小鼠分别给予 5 0 mg/ kg· d和 1 0 0 mg/ kg· d的海带多糖 ,连续给药 1 0 d后测定大鼠的甘油三... 目的 :研究从海带多糖中分离出的 3个多糖组分对大鼠血脂及对荷 Heps瘤株小鼠的影响。方法 :实验性高血脂症大鼠及荷 Heps瘤株的小鼠分别给予 5 0 mg/ kg· d和 1 0 0 mg/ kg· d的海带多糖 ,连续给药 1 0 d后测定大鼠的甘油三酯 ( TG)、总胆固醇 ( TC)、高密度脂蛋白 ( HDL-C)及小鼠的瘤重并计算抑瘤率。结果 :3个多糖组分都可以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中的 TG的水平 ( P<0 .0 1 ) ,同时提高 HDL-C与 TC的比值 ;多糖组分 、 、 都可以抑制 Heps瘤株的生长 ,其中组分 的抑瘤率达到 6 1 .1 5 % ,同时不影响小鼠的正常生长。结论 :多糖组分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脂抑瘤组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多糖 高脂血症 抗肿瘤活性 降血脂作用 研究 多糖组分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仁多糖不同组分对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血清VIP、ADH、ALD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彦芳 季旭明 +2 位作者 韩晓春 王海瑞 武继彪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9-1121,共3页
目的:研究薏苡仁多糖不同组分对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血清VIP、ADH、ALD的影响,探讨薏苡仁多糖改善机体水液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低蛋白饮食加力竭游泳法复制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水负荷实验检测水负荷指数和6 h尿量,采用ELIS... 目的:研究薏苡仁多糖不同组分对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血清VIP、ADH、ALD的影响,探讨薏苡仁多糖改善机体水液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脂低蛋白饮食加力竭游泳法复制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水负荷实验检测水负荷指数和6 h尿量,采用ELISA方法观察薏苡仁多糖不同组分对模型大鼠血清VIP、ADH、ALD的影响。结果:给药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各用药组大鼠水负荷指数明显降低(P<0.05),尿量明显增多(P<0.01);薏苡仁粗多糖组和薏苡仁多糖组分Ⅰ组大鼠血清VIP、ADH、ALD明显降低(P<0.05)。结论:薏苡仁多糖不同组分能改善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水液代谢功能,其中薏苡仁多糖组分Ⅰ作用最明显,其作用机理与降低血清VIP、ADH、ALD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多糖组分 脾虚水湿不化模型 VIP ADH A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阳猕猴桃多糖组分的分离纯化、单糖组成及其抑制癌细胞活性 被引量:6
14
作者 夏陈 陈建 +3 位作者 张盈娇 朱永清 李华佳 邓俊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126-131,共6页
研究红阳猕猴桃果实多糖组分的分离纯化、单糖组成及其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水提取总多糖,层析法分离纯化多糖组分;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测定组分的纯度和分子质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糖纯组分的单糖组成;傅里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 研究红阳猕猴桃果实多糖组分的分离纯化、单糖组成及其对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水提取总多糖,层析法分离纯化多糖组分;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测定组分的纯度和分子质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糖纯组分的单糖组成;傅里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infrared,FT-IR)光谱鉴定多糖纯组分的特征官能团;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法测定多糖纯组分对肺癌、乳腺癌、肝癌、胃癌和结肠癌这5种癌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总多糖分离出ACP-1、ACP-2、ACP-3、ACP-4这4种单组分多糖;其中ACP-3纯度最高,分子质量为2 663 k D,主要含有L-鼠李糖(17.78%,物质的量分数,后同)、D-半乳糖醛酸(25.25%)、D-半乳糖(25.45%)、L-阿拉伯糖(20.51%)、D-葡萄糖(6.14%)、D-甘露糖(2.13%)、D-木糖(1.03%)、D-葡萄糖醛酸(0.97%)及少量D-岩藻糖(0.74%);其FT-IR光谱图有多糖特征官能团的吸收峰。ACP-3对5种癌细胞增殖的半数最大抑制浓度依次为0.646、0.310、0.642、0.281、0.575μmol/L,对癌细胞增殖有抑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阳猕猴桃果 多糖组分 提取分离 单糖组成 抑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不同组分对脾虚水湿不化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5
作者 杨彬彬 季旭明 +1 位作者 崔宁 王世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2-375,共4页
目的以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胃肠激素水平及动力学指标的改变为切入点,探寻黄芪多糖不同组分对脾虚水湿不化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低蛋白饲料加力竭游泳法复制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研究黄芪多糖不同组分对模型大鼠体质量、... 目的以脾虚水湿不化模型大鼠胃肠激素水平及动力学指标的改变为切入点,探寻黄芪多糖不同组分对脾虚水湿不化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低蛋白饲料加力竭游泳法复制脾虚水湿不化大鼠模型,研究黄芪多糖不同组分对模型大鼠体质量、小肠推进率、胃排空率、血清淀粉酶(AMY)、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和尿D-木糖排泄率、水负荷指数的影响。结果给药干预后,与模型组比,黄芪粗多糖组大鼠体质量、血清Gas、MTL、AMY水平、尿D-木糖排泄率明显升高(P<0.05),水负荷指数明显降低(P<0.05);黄芪多糖组分Ⅰ组大鼠体质量、血清AMY、MTL水平、尿D-木糖排泄率明显升高(P<0.05),胃排空率显著升高(P<0.01),水负荷指数明显降低(P<0.05);黄芪多糖组分Ⅱ组大鼠体质量、血清Gas、AMY水平、小肠推进率显著升高(P<0.05)。结论黄芪多糖不同组分能改善脾虚水湿不化大鼠胃肠功能,其作用机理与改善机体胃肠激素水平及胃动力学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组分 脾虚水湿不化模型 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乳菇子实体多糖提取工艺及其组分的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河 周国英 兰贵红 《食用菌学报》 2007年第3期58-61,共4页
以多糖得率为指标,对松乳菇子实体预处理方式、乙醇沉淀浓度和提取次数进行比较,并选择对松乳菇多糖提取影响较大的三个因素(时间、料水比、温度)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多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松乳菇子实体粗多糖提取较好的条件是:干燥子实... 以多糖得率为指标,对松乳菇子实体预处理方式、乙醇沉淀浓度和提取次数进行比较,并选择对松乳菇多糖提取影响较大的三个因素(时间、料水比、温度)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多糖提取条件,结果表明,松乳菇子实体粗多糖提取较好的条件是:干燥子实体粉碎后过40目筛,乙醇沉淀浓度为80%;提取2次可得到7.42%的粗多糖;正交试验表明,提取时间2.5h,料水比1∶25(w/v),温度85℃为松乳菇多糖提取的最佳组合。用纸层析法分析松乳菇多糖,表明其含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和甘露糖等单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乳菇 子实体 提取条件 多糖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及其多糖组分诱导红豆杉叶子产生抗病反应之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默怡 余龙江 +1 位作者 陈超 兰文智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2-76,共5页
用一种从中国红豆杉树皮内分离得到的黑曲霉及其酸解物多糖组分处理离体红豆杉叶子 ,发现经过两种不同处理的叶子干重和叶绿素含量均比对照下降 ,而丙二醛含量上升 ,但黑曲霉处理的呈现更为明显的趋势。说明多糖和黑曲霉孢子对叶片均有... 用一种从中国红豆杉树皮内分离得到的黑曲霉及其酸解物多糖组分处理离体红豆杉叶子 ,发现经过两种不同处理的叶子干重和叶绿素含量均比对照下降 ,而丙二醛含量上升 ,但黑曲霉处理的呈现更为明显的趋势。说明多糖和黑曲霉孢子对叶片均有损伤 ,但多糖造成的损伤较小。多糖组分处理提高酚类物质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并激活过氧化物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 ,而黑曲霉却导致了相反的现象 ,因此认为多糖组分具有诱导红豆杉叶子产生抗病反应的能力 ,而黑曲霉却具有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多糖组分 诱导 红豆杉叶子 叶片 抗病反应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发酵紫芝9519菌丝体多糖组分Ⅰ的分离纯化及结构分析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卫国 刘欣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6年第9期32-33,37,共3页
紫芝9519菌丝体经水浸提、脱蛋白、透析、50%的乙醇沉淀、Sephadex G-100色谱纯化得菌丝体多糖组分Ⅰ。凝胶色谱分析表明,该多糖为单一多糖,分子量为7.2×104Da,由L-阿拉伯糖、D-半乳糖、D-葡萄糖3种单糖以β-糖苷键相连接,所占比... 紫芝9519菌丝体经水浸提、脱蛋白、透析、50%的乙醇沉淀、Sephadex G-100色谱纯化得菌丝体多糖组分Ⅰ。凝胶色谱分析表明,该多糖为单一多糖,分子量为7.2×104Da,由L-阿拉伯糖、D-半乳糖、D-葡萄糖3种单糖以β-糖苷键相连接,所占比例分别为44.8%、37.47%和17.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芝菌丝体 多糖组分 结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藤多糖各组分调节糖脂代谢作用的比较研究
19
作者 陆红 张信岳 +1 位作者 金少圣 陈爱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0年第3期493-497,共5页
本文采用食糜性高脂小鼠模型以及腹腔注射蛋黄乳所致的高脂小鼠模型来观察STDT各组分的降脂作用,采用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观察STDT各组分降血糖作用。结果表明,在1000 mg/kg剂量水平下,STDT各组分可不同程度地降低食糜性高脂小鼠总... 本文采用食糜性高脂小鼠模型以及腹腔注射蛋黄乳所致的高脂小鼠模型来观察STDT各组分的降脂作用,采用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小鼠观察STDT各组分降血糖作用。结果表明,在1000 mg/kg剂量水平下,STDT各组分可不同程度地降低食糜性高脂小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作用强度与分子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对腹腔注射蛋黄乳所致的高脂小鼠模型也有一定的降TC作用趋势,但作用强度与分子量大小无明显相关;STDT各组分虽然未显示出明显的降糖作用,但是均能一定程度地改善小鼠生存状态;在糖耐量试验中,STDT各组分均明显改善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淀粉耐量,组分随分子量增大而作用增强的趋势比较明显。说明STDT各组分具有的降糖降脂作用与其分子量呈现正相关,其作用途径可能与阻碍脂类糖类物质在肠道的吸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藤多糖组分 血脂 血糖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及非多糖组分止血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赵菲菲 李靖 +3 位作者 徐国波 王永林 席晓岚 廖尚高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1年第3期426-432,共7页
初步研究白及非多糖组分(BS-80EE)中止血活性成分。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HPLC-ESI-Q-TOF MS)联用技术分析BS-80EE中化学成分;利用二磷酸腺苷(ADP)、凝血酶(THR)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实验和小鼠凝血时间(CT)... 初步研究白及非多糖组分(BS-80EE)中止血活性成分。采用超高压液相色谱-电喷雾-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HPLC-ESI-Q-TOF MS)联用技术分析BS-80EE中化学成分;利用二磷酸腺苷(ADP)、凝血酶(THR)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实验和小鼠凝血时间(CT)实验初步评价其止血活性。结果显示,从BS-80EE中共成功指认了12个化合物。其中4-hydroxymethylphenylβ-D-glucoside(1)、blestroside(5)、gymnoside I(7)、gymnosideⅨ(14)、armatuside(17)能显著促进血小板聚集作用。4-Hydroxymethylphenylβ-D-glucoside(1)、α-isobutylmalic acid(3)、blestroside(5)、gymnoside I(7)、militarine(8)、gymnosideⅨ(14)、1-p-hydroxybenzyl-4-methoxyphenanthrene-2,7-diol(18)可显著缩短肝素化小鼠的CT值。该研究结果初步明确了BS-80EE发挥止血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多糖组分 止血 血小板聚集 凝血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