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多端口组件网络的MEMS系统级建模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霍鹏飞 马炳和 苑伟政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2-194,198,共4页
以多端口组件及其网络的研究作为理论基础,创建了专门针对MEMS的系统级建模方法———用单个组件 表示MEMS的各功能结构部件,组件的端口表征与部件有关的各种物理量,依据一定规则联结组件形成的网络表 征整个微系统。该方法采用常... 以多端口组件及其网络的研究作为理论基础,创建了专门针对MEMS的系统级建模方法———用单个组件 表示MEMS的各功能结构部件,组件的端口表征与部件有关的各种物理量,依据一定规则联结组件形成的网络表 征整个微系统。该方法采用常微分和代数方程描述组件的行为,混合信号硬件描述语言作为组件及其网络的建模 语言。以梁为例,阐述了如何建立其行为方程,以得到参数化、可供重用的组件模型。上述研究结合微加速度计的 系统级设计应用实例,表明该方法是实现MEMS系统级建模的有效手段,能针对MEMS固有的多能量域耦合行为 等进行快速建模与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口组件网络 系统级建模 MEMS 硬件描述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网络组件协同机制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郜帅 王洪超 +1 位作者 王凯 张宏科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61-1267,共7页
现有互联网网络体系和机制相对"静态"和"僵化",缺乏支持智慧网络的有效机制.要从根本上解决现有互联网存在的严重弊端,必须创建新的网络体系、理论及机制.本文在多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期973项目"一体... 现有互联网网络体系和机制相对"静态"和"僵化",缺乏支持智慧网络的有效机制.要从根本上解决现有互联网存在的严重弊端,必须创建新的网络体系、理论及机制.本文在多年信息网络基础理论研究和前期973项目"一体化可信网络与普适服务体系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在智慧协同网络"三层"、"两域"总体结构模型的指导下,提出了一种智慧网络组件协同体系结构模型,提出了智慧网络组件模型与族群聚类机制,给出了网络复杂行为博弈决策机制及智慧网络组件协同工作机制等,实现了基于网络组件协同配合的网络智慧通信,有效解决了现有互联网资源利用率低、网络能耗高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组件 族群聚类 博弈决策 智慧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信度量的网络组件性能评估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熊钢 兰巨龙 +1 位作者 胡宇翔 刘释然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7-128,共12页
针对新型网络及其服务构建中所涉及的网络组件选择问题,以可信评估思想为指导,通过多属性决策建模,提出一种网络组件性能评估方法。首先,针对网络应用环境的灵活多变特征,设计了一种按需驱动的可信指标树动态构建策略。其次,利用模糊层... 针对新型网络及其服务构建中所涉及的网络组件选择问题,以可信评估思想为指导,通过多属性决策建模,提出一种网络组件性能评估方法。首先,针对网络应用环境的灵活多变特征,设计了一种按需驱动的可信指标树动态构建策略。其次,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减小主观权重计算的不确定性,并将主客观权重相结合以提高赋权操作的公平性。最后,在评估决策阶段,综合运用指标数据效用转换、可信属性向量构造和向量间的相对近似度计算等策略得到评估结果。通过对软件定义网络控制器的实际案例分析,验证了所提评估方法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组件 可信性 联合权重 网络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件协作式网络安全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9
4
作者 蒋文保 王常吉 +1 位作者 杨大鉴 任晓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3期172-175,共4页
该文提出了一种集网络安全评估分析、防护、检测和响应技术为一体的多组件动态协作式网络安全系统。该系统采用多组件动态协作模型设计,主要包括防火墙、网络探测器、主机代理、扫描器、管理控制台等多种安全组件,系统中各个组件之间能... 该文提出了一种集网络安全评估分析、防护、检测和响应技术为一体的多组件动态协作式网络安全系统。该系统采用多组件动态协作模型设计,主要包括防火墙、网络探测器、主机代理、扫描器、管理控制台等多种安全组件,系统中各个组件之间能动态地密切协作,共同维护网络安全。文中重点阐述了该系统的结构、多组件协作的具体内容及其实现,以及用于支持协作的基于PKI的身份认证及保密通信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件协作式网络安全系统 分析 设计 防火墙 扫描器 入侵检测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安全组件间协同响应机制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谢丽霞 李学菲 杨宏宇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475-1479,共5页
为解决由于组件间缺乏协同机制而无法充分发挥网络安全系统整体优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策略的协同响应机制。基于策略驱动模型设计安全组件间的协同响应过程,通过对入侵检测消息交换格式(IDMEF)的扩展实现协同消息,采用块可扩展交换... 为解决由于组件间缺乏协同机制而无法充分发挥网络安全系统整体优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策略的协同响应机制。基于策略驱动模型设计安全组件间的协同响应过程,通过对入侵检测消息交换格式(IDMEF)的扩展实现协同消息,采用块可扩展交换协议(BEEP)框架实现用于组件通信的入侵检测交换协议(IDXP),编程实现协同模块实施协同操作。运用该机制对网络安全组件的协同响应进行评估实验,获得各个阶段的时间开销。实验结果表明该机制能有效地实现网络安全组件的协同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组件 协同响应机制 策略 入侵检测消息交换格式 入侵检测交换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周期组件时空神经网络的路网通行速度预测 被引量:8
6
作者 杨建喜 郁超顺 +3 位作者 李韧 杜利芳 蒋仕新 王笛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2-119,139,共9页
针对当前路网通行速度预测方法存在的中长周期预测准确性和稳定性不足、自适应路网拓扑空间关系建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以多尺度卷积算子及门控循环单元为核心单元,提出一种面向路网通行速度预测任务的多周期组件时空神经网络模... 针对当前路网通行速度预测方法存在的中长周期预测准确性和稳定性不足、自适应路网拓扑空间关系建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以多尺度卷积算子及门控循环单元为核心单元,提出一种面向路网通行速度预测任务的多周期组件时空神经网络模型。首先,根据路网交通感知数据的周期特性,将其规约为周、日和近期这3种不同粒度的时间-空间-特征三维矩阵,并输入至3个共享网络结构的周期组件。其次,在每部分组件中,利用多尺度卷积核捕获多因素非线性相关性与不同空间视野大小的路网节点空间相关性。然后,对每个路网节点的时序特征使用门控循环单元提取交通数据长时依赖关系,引入残差学习框架,提高网络训练效率并防止梯度弥散。最后,自适应加权融合通过预测卷积层的每部分周期组件预测结果生成预测时段内路网交通通行速度。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基于两个公开的交通状态数据集进行实验分析,并选取当前主流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作为对比基线模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可接受的执行时间内,在两个数据集上平均绝对误差、平均平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为2.55、3.94和10.75%,1.57、3.52和3.44%,在预测准确性与中长时多步预测稳定性方面均优于其他基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多周期组件时空神经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通行速度预测 门控循环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及其远程网络通讯组件 被引量:7
7
作者 何航卫 林渡 朱德恒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2002年第3期73-76,共4页
介绍了研制的电力设备状态远程监测系统。针对不同情况 ,设计了两套网络通讯方案。整个系统是在原有的电力设备状态监测系统PEMDS的基础上 ,通过加入网络通讯组件开发完成的。
关键词 电力设备 状态监测系统 远程网络通讯组件 数据采集系统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etFPGA10G的网络组件存储功能设计与实现
8
作者 张硕琳 罗洪斌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22,共5页
以内容为中心的下一代互联网体系结构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其网络组件需要同时具备基本转发功能和内容存储功能。在NetFPGA10G硬件平台上,设计并实现了具有存储功能的网络组件,可以同时进行数据转发和内容存储,提高了网络资源的利用率。
关键词 下一代互联网 网络组件 存储功能 NetFPGA10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C16F877及RTL8019AS构成的PIC网络组件及应用
9
作者 付军 汪秉文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37-39,60,共4页
介绍了基于PIC16F877及RTL8019AS构成的PIC网络组件.使用该组件,可以通过PC或其它设备(如手机等)经网络对某些电器实行远程控制及监测.
关键词 PIC16F877 RTL8019AS PIC网络组件 单片机 网络控制器 远程控制 家庭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组件的可重构数控系统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浒 蔡光起 +1 位作者 于东 郭锐锋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1151-1154,共4页
针对可重构数控系统存在的行为与定时问题 ,将调度机制引入基于口的组件 ,提出一种实时组件模型 ,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层次化多模式的数控系统体系结构 .该结构通过层次化有限自动机描述系统的控制行为 ;通过组件网络刻画系统的定时特性 ... 针对可重构数控系统存在的行为与定时问题 ,将调度机制引入基于口的组件 ,提出一种实时组件模型 ,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层次化多模式的数控系统体系结构 .该结构通过层次化有限自动机描述系统的控制行为 ;通过组件网络刻画系统的定时特性 ,为分析可重构控制器构形的变化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针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重构数控系统 基于口的组件 实时组件 层次化有限自动机 组件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频谱监管网络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雨丰 关建峰 +1 位作者 许长桥 张宏科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6年第8期146-149,171,共5页
传统的频谱监管网络主要满足专网专用的需求,其在网络结构的设计上没有过多考虑高并发的情况,导致其无法满足快速、高效、可扩展性等通信需求。针对这种需求,基于智慧协同网络体系结构提出一种区域化小型频谱监管网,将智慧协同网络模型... 传统的频谱监管网络主要满足专网专用的需求,其在网络结构的设计上没有过多考虑高并发的情况,导致其无法满足快速、高效、可扩展性等通信需求。针对这种需求,基于智慧协同网络体系结构提出一种区域化小型频谱监管网,将智慧协同网络模型中的层级和服务管理的理念应用到各区域小型频谱监管网络中,构建具有资源适配服务解析层和网络节点层的新型频谱监管网络模型。通过实验对比新旧不同模型,新型网络模型可以降低中央服务器负载,为不同区域用户减少服务响应时间,并在用户规模增速相同的情况下减缓服务响应时间的增速,提升用户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谱监管 服务解析 资源缓存 网络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MS惯性传感器的系统级建模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霍鹏飞 苑伟政 马炳和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03-407,共5页
阐述了基于多端口组件网络的MEMS建模方法——把MEMS器件分割为多个功能结构部件,并建立其参数化多端口组件模型,通过组件端口的相互联结形成的网络表征整个MEMS器件。根据物体的相对运动理论并采用能量法表述了建立微惯性器件的组件模... 阐述了基于多端口组件网络的MEMS建模方法——把MEMS器件分割为多个功能结构部件,并建立其参数化多端口组件模型,通过组件端口的相互联结形成的网络表征整个MEMS器件。根据物体的相对运动理论并采用能量法表述了建立微惯性器件的组件模型的一般方法。在此研究基础上,形成了MEMS的可重用组件模型库并以此建立了一电容式微陀螺的系统级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多端口组件网络方法是快速建立和仿真MEMS系统级模型的有效方法,而物体的相对运动理论和能量法对建立惯性MEMS的组件模型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端口组件网络方法 MEMS惯性器件 系统级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引信谐振器的系统级建模与仿真
13
作者 王伟 国蓉 +1 位作者 王小娟 霍鹏飞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10期22-25,共4页
为了实现微引信谐振器系统级行为模型的快速设计与仿真,利用多端口组件网络方法,在SABER仿真平台上搭建了其系统级行为模型,并进行了一系列仿真分析,包括小信号频域仿真、时域仿真、以及灵敏度仿真,其结果接近于有限元分析结果。仿真结... 为了实现微引信谐振器系统级行为模型的快速设计与仿真,利用多端口组件网络方法,在SABER仿真平台上搭建了其系统级行为模型,并进行了一系列仿真分析,包括小信号频域仿真、时域仿真、以及灵敏度仿真,其结果接近于有限元分析结果。仿真结果表明,采用多端口组件网络方法所设计的微引信谐振器,可以满足抗高过载的要求,能够保证设计精度,提高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引信 多端口组件网络 系统级仿真 频域 时域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化企业生产过程监控与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张士杰 马丽娜 田景贺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40-245,共6页
为满足石化企业生产过程监控与管理的需求,研制了基于Web的生产过程监控与管理系统。对系统开发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个较为通用的基于Web的三层体系结构,借助Infoplus.21实时数据库和Oracle关系数据库,实现了实... 为满足石化企业生产过程监控与管理的需求,研制了基于Web的生产过程监控与管理系统。对系统开发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个较为通用的基于Web的三层体系结构,借助Infoplus.21实时数据库和Oracle关系数据库,实现了实时数据采集与数据处理;综合应用可扩展标记语言和Office网络组件实现了系统的信息集成和复杂报表的编制;采用基于组件的编程技术和基于案例推理的生产调度策略,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系统采用Java、Java服务器网页、Servlet、JavaBean、可扩展标记语言和Office网络组件开发,表明了系统的实用性和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产过程监控与管理 体系结构 数据采集 可扩展标记语言 Office网络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BER平台的MEMS系统级模型研究
15
作者 白建社 王航宇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5132-5134,共3页
多端口组件网络方法是一种新的系统级统一建模方法,通过该方法形成的多端口三维组建库可以实现MEMS器件的快速设计与仿真。利用该方法,在SABER仿真平台上搭建了MEMS固态引信核心子系统的系统级行为模型,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仿真分析,包括... 多端口组件网络方法是一种新的系统级统一建模方法,通过该方法形成的多端口三维组建库可以实现MEMS器件的快速设计与仿真。利用该方法,在SABER仿真平台上搭建了MEMS固态引信核心子系统的系统级行为模型,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仿真分析,包括小信号频域仿真、时域仿真、以及灵敏度仿真,其结果接近于有限元分析结果。采用多端口组件网络方法进行MEMS器件的设计可以满足设计要求,保证精度,提高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SABER平台 多端口组件网络 系统级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塑料光纤组建局域网 被引量:3
16
作者 蒋玲 杨会玉 耿祖鹤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43-245,共3页
塑料光纤(POF)组建局域网的目的是将各计算机工作站利用塑料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组成一个可以共享各种软、硬件资源的小型计算机网络,以满足高带宽、高可靠性现代数据传输的需求。在设计中从实用性和经济性出发,选用性价比高的网络组件,... 塑料光纤(POF)组建局域网的目的是将各计算机工作站利用塑料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组成一个可以共享各种软、硬件资源的小型计算机网络,以满足高带宽、高可靠性现代数据传输的需求。在设计中从实用性和经济性出发,选用性价比高的网络组件,进行最佳组合,利用有限的投资构建一个高性能的网络,为实现光纤到户和光纤到桌面提供了一个既先进可靠又廉价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域网 塑料光纤 数据传输 网络组件 光传输介质 光纤网络 FDD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的自适应上报系统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被引量:6
17
作者 袁健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4810-4812,共3页
分析了自适应上报系统的要求,提出了利用微软提供的OWC(office web components)组件中的Spreadsheet控件实现基于B/S架构的自适应上报系统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通过后台用户对上报报表和表中需前台用户填写的内容进行设置,自动建立与... 分析了自适应上报系统的要求,提出了利用微软提供的OWC(office web components)组件中的Spreadsheet控件实现基于B/S架构的自适应上报系统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通过后台用户对上报报表和表中需前台用户填写的内容进行设置,自动建立与上报报表相对应的数据表来保存数据,并可在此基础上由后台用户设定统计报表的格式与内容,完成数据的统计和汇总工作。此解决方案避免了因用户需求变更而导致二次开发的可能性,并为不同类型的上报系统提供了通用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展表控件 自适应上报系统 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办公网络组件 万维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DCOM技术实现机器人远程控制
18
作者 席旭刚 罗志增 《机电工程》 CAS 2003年第5期104-105,共2页
建设性地提出基于分布式组件技术构建多层网络化机器人远程控制系统,利用分布式组件(DCOM)技术的方法实现了机器人的远程控制和网络共享。
关键词 机器人 远程控制 DCOM技术 分布式组件 网络控制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ESTful Web Services的云边数据交换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1
19
作者 胡亨汶 孟祥印 +2 位作者 李丹 漆雯 唐志锋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5-32,共8页
应对国家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发展趋势,以海量工业数据为基础并具备跨平台、跨系统特点的网络协同制造模式成为新的工业发展方向。如何对智能工厂进行全面监测,实现监测数据在云-边-端三层架构的流通过程,成为网络协同制造的重要技术之... 应对国家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发展趋势,以海量工业数据为基础并具备跨平台、跨系统特点的网络协同制造模式成为新的工业发展方向。如何对智能工厂进行全面监测,实现监测数据在云-边-端三层架构的流通过程,成为网络协同制造的重要技术之一。对比总结了当前主要的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 Call,RPC)和网络通信技术,提出了基于RESTful Web Services的云边数据交换方法。该方法以生产要素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数据的描述为基础,采用基于网络的模块化组件(Web Services)技术的开放接口实现工业数据对接云端,满足网络协同制造跨平台、跨系统的要求,同时RESTful风格又使得数据交换更为轻便、高效和易于开发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协同制造 基于网络的模块化组件 云边数据交换 RESTful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onent based ant routing protocols analysis over mobile ad hoc networks 被引量:1
20
作者 曲大鹏 王兴伟 黄敏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9期2378-2387,共10页
To deeply exploit the mechanisms of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CO) applied to develop routing in mobile ad hoe networks (MANETS),some existing representative ant colony routing protocol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To deeply exploit the mechanisms of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CO) applied to develop routing in mobile ad hoe networks (MANETS),some existing representative ant colony routing protocol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every routing protocol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competitive environment.No routing protocol is better than others in all aspects.Therefore,based on no free lunch theory,ant routing protocols were decomposed into three key components:route discovery,route maintenance (including route refreshing and route failure handling) and data forwarding.Moreover,component based ant routing protocol (CBAR) was proposed.For purpose of analysis,it only maintained basic ant routing process,and it was simple and efficient with a low overhead.Subsequently,different mechanisms used in every component and their effect on performance were analyzed and tested by simulations.Finally,future research strategies and trends were also summar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uting protocol mobile ad hoc networks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route discovery route maintenance data forward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