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组件单元模型的冲突消除方法 被引量:9
1
作者 高常青 杨波 +1 位作者 吕杰 檀润华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9,50,共10页
冲突是由技术系统内部组件间不良作用引起的外在表征。基于组件单元模型建立技术系统的功能模型是实现计算机辅助功能分析的基础。通过技术系统功能有向图的邻接矩阵、可达矩阵可以确定系统内部的平行作用链。消除作用链中的不良作用是... 冲突是由技术系统内部组件间不良作用引起的外在表征。基于组件单元模型建立技术系统的功能模型是实现计算机辅助功能分析的基础。通过技术系统功能有向图的邻接矩阵、可达矩阵可以确定系统内部的平行作用链。消除作用链中的不良作用是解决冲突的关键。以消除不良作用为目标,基于组件单元结构组成,将40个发明原理归类为裁剪、引入资源与组件单元作用及改变组件单元属性3个组件单元操作类型,对应9种具体操作模式。通过多级进阶有向图,划分技术系统组件的级别层次,有助于确定资源分析、结构变化等空间目标。在经典TRIZ冲突解决流程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发明原理的不良作用消除方法,并建立了统一的操作流程。最后,通过游梁式抽油机钢丝绳防锈的工程案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 组件单元 功能分析 冲突 概念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CE标准的航电软件可移植组件单元封装实验设计 被引量:2
2
作者 肖瑾 刘相君 胡晓光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1-178,共8页
基于航电领域近年来新兴的未来机载能力环境(FACE)技术标准,设计了针对FACE系统可移植组件段中可移植组件单元的适配封装实验。实验内容包括基于FACE数据架构的数据建模、可移植组件核心功能的适配封装、可移植组件测试三大部分。该实... 基于航电领域近年来新兴的未来机载能力环境(FACE)技术标准,设计了针对FACE系统可移植组件段中可移植组件单元的适配封装实验。实验内容包括基于FACE数据架构的数据建模、可移植组件核心功能的适配封装、可移植组件测试三大部分。该实验特别设计了共享数据资源池来实现实验中组件的通用数据语义环境,还设计了一种组件接口封装架构来对组件接口种类进行定义,并以位置探测传感器模型组件的封装为例,展示了实验的具体过程。该实验有助于开发人员了解FACE技术标准,进一步加深对开放式航电系统和软件开发工作的认识与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来机载能力环境 可移植组件单元 数据模型 组件适配封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矢量推力测试系统中测力组件布局仿真及试验
3
作者 张军 李孟曈 +3 位作者 林山 李新阳 周伟 任宗金 《航空发动机》 2025年第5期131-135,共5页
航空矢量发动机推力精确测试对飞行器准确控制至关重要,测试装置的性能直接决定了矢量推力的测试准确性和真实性,其中单元测力组件的布局对于测试装置的测试精度影响较大。为了提高推力测试装置的测试性能,依据航空发动机推力测试系统... 航空矢量发动机推力精确测试对飞行器准确控制至关重要,测试装置的性能直接决定了矢量推力的测试准确性和真实性,其中单元测力组件的布局对于测试装置的测试精度影响较大。为了提高推力测试装置的测试性能,依据航空发动机推力测试系统动架结构与单元测力组件形式,以推力测试系统固有频率、输出误差、维间耦合为研究目标对组件布局形式进行分析。基于刚体假设与理论力学理论,分析了测试系统不同组件布局方案下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通过仿真分析获得了测试系统的固有频率和在矢量力作用下组件的输出。基于输出数据,对比了不同组件布局下测试系统性能,进而得到组件在系统中的输出性能最佳的布局方案。结果表明:系统输出误差小于2%,各向维间耦合均小于0.5%。通过试验验证了该组件布局下系统输出结果的正确性,对矢量发动机测试中测力组件的合理布局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推力 测试系统 六分量试车台 单元测力组件 有限元仿真 组件布局 输出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大型固态有源平面相控阵阵面的结构设计与综合初探
4
作者 张设林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93-96,共4页
论述了机载环境下大型平面相控阵阵面结构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并就阵面系统存在的诸如重量、体积、动态响应以及高热流密度和高可靠性要求等矛循,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固态有源相控阵 天线 单元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