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超及X线检查对判定异常节育环的价值比较 被引量:18
1
作者 胡兵 刘小菊 +1 位作者 张在沛 卢霞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3期358-359,共2页
目的 探讨超声、X线透视检查对判定节育环异常的价值。方法 本组对 6 2例病人进行了B超及X线透视检查 ,其中至少有一种检查结果显示节育环异常。结果 B超检查节育环异常 5 0例 ,X线透视检查节育环异常 41例 ,B超诊断节育环异常准确率... 目的 探讨超声、X线透视检查对判定节育环异常的价值。方法 本组对 6 2例病人进行了B超及X线透视检查 ,其中至少有一种检查结果显示节育环异常。结果 B超检查节育环异常 5 0例 ,X线透视检查节育环异常 41例 ,B超诊断节育环异常准确率为 80 .6 4% ,X线透视诊断节育环异常准确率为 6 6 .13 %。结论 超声、X线透视对节育环异常的判定各有特点 ,B超检查对判断节育环异常价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育环异常 B超检查 X线透视检查 检查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视吞咽功能检查在老年人误吸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
作者 严文伟 宋郑宏 +3 位作者 谈雪梅 徐燕娟 陆静波 黄建松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25-1126,共2页
目的:通过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对老年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估,观察误吸发生的情况及康复前后误吸程度的变化,以提高预防和治疗误吸的水平。方法:对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的28例老年患者进行VFSS评估,其中25例患者进行了康复治疗,4周... 目的:通过电视X线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对老年患者吞咽功能进行评估,观察误吸发生的情况及康复前后误吸程度的变化,以提高预防和治疗误吸的水平。方法:对存在吞咽功能障碍的28例老年患者进行VFSS评估,其中25例患者进行了康复治疗,4周后复查VFSS,比较康复前后VFSS异常征象的发生情况及变化。结果:老年患者吞咽功能障碍VFSS检查中主要是误吸,发生次数为54%,康复治疗后误吸发生率较治疗前减少(P<0.05)。误吸发生率为89%,隐匿性误吸占误吸的44%。结论:VFSS可准确诊断老年患者吞咽功能障碍中较为常见的误吸。针对性地进行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误吸 X线透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透视引导下光动力治疗食管癌重度梗阻 被引量:3
3
作者 张明 赵文浩 +4 位作者 王会恩 徐振宁 王鼎鑫 许静 李晶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41-644,共4页
目的观察X线透视引导下光动力治疗(FGPDT)用于食管癌重度梗阻的可行性。方法对20例纤维内镜无法通过的食管癌重度梗阻患者行FGPDT;统计治疗误差。于术前及术后3天、1周、1个月采用Stooler吞咽困难分级法评定吞咽困难程度;术后1个月评价... 目的观察X线透视引导下光动力治疗(FGPDT)用于食管癌重度梗阻的可行性。方法对20例纤维内镜无法通过的食管癌重度梗阻患者行FGPDT;统计治疗误差。于术前及术后3天、1周、1个月采用Stooler吞咽困难分级法评定吞咽困难程度;术后1个月评价治疗效果;采用CTCAE V4.0评估不良反应。结果术前、术中与术后治疗误差分别为(1.23±0.42)mm、(0.96±0.52)mm及(1.39±0.47)mm。术后3天Stooler分级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Stooler分级较术前降低(P均<0.01)。术后1个月20例均达到部分缓解。术后19例出现轻度发热,16例手术部位食管疼痛,11例恶心,1例呕吐,均为1或2级不良反应,后自行缓解;未发生食管瘘和3级以上严重不良反应。结论X线透视引导下FGPDT治疗食管癌重度梗阻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吞咽障碍 X线透视检查 光动力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臂CT结合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疼痛性上胸椎转移癌 被引量:7
4
作者 施斐 倪才方 +2 位作者 陈珑 刘梦瑶 李青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545-1548,共4页
目的评估C臂CT结合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疼痛性上胸椎转移癌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C臂CT结合X线透视引导下PVP治疗的18例(19个病变椎体)疼痛性上胸椎转移癌患者的资料。记录病变椎体部位、术中透... 目的评估C臂CT结合X线透视引导下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疼痛性上胸椎转移癌的安全性、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C臂CT结合X线透视引导下PVP治疗的18例(19个病变椎体)疼痛性上胸椎转移癌患者的资料。记录病变椎体部位、术中透视时间、C臂CT扫描次数、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漏及并发症情况。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1天、1周、1个月及3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比较治疗前后VAS评分的差异,计算止痛有效率。结果19个病变椎体,分别为T1 2个,T2 5个,T3 3个,T4 9个。PVP术后3个月内止痛有效率为88.89%(16/18),术后患者VA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P均<0.05)。PVP术中椎体平均透视时间为(14.76±3.14)min,C臂CT扫描次数(3.32±0.13)次,骨水泥用量(2.66±0.70)ml。无症状骨水泥渗漏率为31.58%(6/19)。无PVP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C臂CT结合X线透视引导下PVP治疗疼痛性上胸椎转移癌操作安全、方法可行,止痛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X线透视检查 椎间盘切除术 经皮 肿瘤转移 胸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联合X线透视下金属支架置入术在气道狭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波 齐凤娥 +5 位作者 侯颖萍 任伟新 欧阳华中 余杰 姜磊 魏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0期3573-3575,3578,共4页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联合X线透视下金属支架置入术在气道狭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25例气道狭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均为4级;其中男18例,女7例。在对气道狭窄程度综合评价后,采用经纤...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联合X线透视下金属支架置入术在气道狭窄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25例气道狭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均为4级;其中男18例,女7例。在对气道狭窄程度综合评价后,采用经纤支镜引导联合X线透视下金属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观察气管、支气管支架置入前后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及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的变化,并对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 25例患者共置入28枚支架,其中管形支架20枚;带膜支架2枚;Y型支架2枚;主气管狭窄并一侧主支气管狭窄者先置入主支气管支架,然后置入主气管支架,共4枚。患者呼吸困难程度由支架置入前的(4.0±0.0)级降至支架置入后的(2.2±0.7)级,PO2由(49.4±6.4)mm Hg升至(70.5±11.2)mm Hg,PCO2由(65.1±12.4)mm Hg降至(48.3±11.3)mm Hg(P<0.05)。术后6例有少量痰中带血,4例有短暂的咳嗽,3例胸骨后轻度疼痛,1例出现皮下气肿,1例于支架置入后1个月再次发生气道狭窄。所有患者未出现与支架有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纤支镜引导联合X线透视下金属支架置入术治疗气道狭窄安全、有效,能迅速解除气道狭窄,缓解呼吸困难,并为后续治疗创造条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镜检查 X线透视检查 气道阻塞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及数字化X线摄影术用于骨搬移术后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凯君 谭新欢 +2 位作者 谭桂萍 林明强 杨文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57-1861,共5页
目的观察骨搬移术后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检查及数字化X线摄影术(DR)的价值。方法对19例因胫骨外伤致感染性骨不连及大面积骨缺损接受胫骨搬移术患者分别于术后2、4、6及8周、停止搬移即刻、停止搬移后4、8周、去外固定架前4周及... 目的观察骨搬移术后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检查及数字化X线摄影术(DR)的价值。方法对19例因胫骨外伤致感染性骨不连及大面积骨缺损接受胫骨搬移术患者分别于术后2、4、6及8周、停止搬移即刻、停止搬移后4、8周、去外固定架前4周及去外固定架即刻行DEXA和DR检查,观察不同时间点胫骨搬移区新生骨痂(BMD新生骨痂)和截骨上下端原骨质骨密度(BMD截骨上下端)及二者比率,分析DR图像中胫骨新生骨痂的形态及填充量。结果胫骨搬移术术后各时间点BMD新生骨痂、BMD截骨上下端及BMD比率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MD新生骨痂及BMD比率在术后2周分别为(0.07±0.01)g/cm^(2)及(5.56±1.24)%,且均随术后时间延长而升高(P均<0.05);BMD截骨上下端在术后2周为(1.21±0.07)g/cm^(2),随时间延长而降低,去外固定架前4周降至最低(P均<0.05)、去外固定架即刻有所升高但与前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显示,术后4周胫骨搬移始区见新生骨痂影,随时间延长而呈多形态变化;术后2周胫骨搬移区未见新生骨痂填充,至停止搬移即刻新生骨痂填充量达25%,停止搬移4、8周达50%、75%,去外固定架前4周基本达100%。结论DEXA能动态监测骨搬移术后搬移区新生骨痂及截骨端原骨质BMD;DR可显示新生骨痂形态变化;骨搬移术后联合应用二者有助于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骨密度 骨痂 X线透视检查 骨搬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胸部X线摄片筛查肺部疾病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俊良 刘欣 +3 位作者 林峙渊 龙显荣 江志航 霍颖瑜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48-1559,共12页
肺部疾病种类多样、危害严重,早期发现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医学影像分析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肺部疾病的早期筛查提供了新的可能。笔者回顾了近5年的相关研究,重点探讨了卷积神经网络、Transformer模型及其... 肺部疾病种类多样、危害严重,早期发现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医学影像分析中取得突破性进展,为肺部疾病的早期筛查提供了新的可能。笔者回顾了近5年的相关研究,重点探讨了卷积神经网络、Transformer模型及其混合架构在胸部X线摄片图像分析中的应用。同时,也分析了多模型集成学习策略和注意力机制在提高肺部疾病精准诊断中的潜力,旨在全面梳理和分析采用深度学习技术在胸部X线摄片筛查肺部疾病中的应用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透视检查 神经网络(计算机) 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超声-X线透视图像融合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
8
作者 钱山 杨明雷 +2 位作者 黄峰 王文馨 袁红美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05-508,共4页
X线透视成像与超声成像优势互补,同时显示两种图像,可精确可视化手术器械及软组织结构,现已广泛用于心脏介入手术;但需要多个屏幕及操作人员高度配合。实时超声-X线透视图像融合技术能有效解决相关问题。本文对实时超声-X线透视图像融... X线透视成像与超声成像优势互补,同时显示两种图像,可精确可视化手术器械及软组织结构,现已广泛用于心脏介入手术;但需要多个屏幕及操作人员高度配合。实时超声-X线透视图像融合技术能有效解决相关问题。本文对实时超声-X线透视图像融合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X线透视检查 介入治疗 影像引导 多模态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透视在腹膜透析置管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成梅初 符晓 +3 位作者 陈俊香 李军 刘伏友 周循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65-126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置管时术中透视预防导管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168例终末期肾衰竭(ESRF)患者非随机分组:A组(常规手术组)和B组(常规手术+术中透视组)。所有患者随访时间1年。记录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和置管相关并发症以及导管功能障碍...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置管时术中透视预防导管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168例终末期肾衰竭(ESRF)患者非随机分组:A组(常规手术组)和B组(常规手术+术中透视组)。所有患者随访时间1年。记录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和置管相关并发症以及导管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中9例出现出血性并发症(5.36%),其中出口处出血3例,切口血肿2例,血性引流液4例;膀胱穿孔和肠穿孔各1例(1.20%);透析液渗漏4例(2.38%),其中右侧胸腔积液2例,阴囊水肿2例;感染性并发症5例(2.98%),其中感染性腹膜炎1例,出口处感染4例,所有感染病例均得到控制。两组之间机械性并发症及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168例患者中无1例发生导管立即功能障碍,14例导管迟发功能障碍(8.33%),其中导管漂位9例(5.36%),其他原因所致5例(2.98%);11例患者导管功能障碍发生在术后30 d内,3例患者在术后30 d以后出现导管功能障碍(便秘所致)。A组患者导管迟发功能障碍12例(11.65%),其中导管漂位10例(83.33%),其他原因所致2例;B组患者导管迟发功能障碍2例,1例导管漂位,1例便秘,A组患者导管迟发功能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在置管过程中导管一次性到位率为91.3%。结论:导管功能障碍是腹膜透析通路的常见并发症,术中X线透视能及时发现置管时的导管位置异常,可有效预防迟发导管功能障碍,提高腹膜透析通路建立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透析 置管 X线透视检查 并发症 导管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透视引导下经皮放射性^(125)I粒子永久植入治疗肺恶性肿瘤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家开 于淼 +2 位作者 肖越勇 杨立 张金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64-1668,共5页
目的探讨CT透视(CTF)引导下125I粒子永久植入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肺恶性肿瘤患者施行CTF引导下经皮穿刺放射性粒子125I永久植入进行组织间放疗,包括原发性肺癌15例(15个病灶),转移性肺癌9例(13个病灶),共28个病灶,最大直... 目的探讨CT透视(CTF)引导下125I粒子永久植入治疗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肺恶性肿瘤患者施行CTF引导下经皮穿刺放射性粒子125I永久植入进行组织间放疗,包括原发性肺癌15例(15个病灶),转移性肺癌9例(13个病灶),共28个病灶,最大直径2.1~7.6cm(中位直径3.95cm),单个病灶的处方剂量80~100Gy。术后定期观察并发症情况,分析肿瘤局部控制率,使用Kaplan-Meier法统计生存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耐受手术,手术耗时30~75min(中位时间46min),无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发生;3例穿刺侧出现少量气胸,4例术后穿刺针道少量出血,无咯血;随访期间未发现放射性肺炎。中位随访时间31.5个月(8~46个月),病灶局部控制率78.57%(22/28);3年累积生存率为55.00%,中位生存时间为38个月(8~46个月),原发性肺癌和转移性肺癌患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TF为经皮穿刺放射性粒子植入提供实时引导和准确定位,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相关并发症。肺部恶性肿瘤125I粒子组织间放疗可达到理想的肿瘤局部控制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125I粒子 近程[放射]治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X线透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X线胸片评估平静呼吸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横膈运动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疆红 崔茹欣 +4 位作者 于刚刚 王维 钟朝辉 杨正汉 王振常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340-1344,共5页
目的观察动态X线胸片定量分析平静呼吸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横膈运动的价值。方法对96例COPD患者(COPD组)和5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行平静呼吸下动态X线胸片检查,经后处理获得横膈运动幅度、速度及时间;记录2组肺功能检查结果,... 目的观察动态X线胸片定量分析平静呼吸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横膈运动的价值。方法对96例COPD患者(COPD组)和50名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行平静呼吸下动态X线胸片检查,经后处理获得横膈运动幅度、速度及时间;记录2组肺功能检查结果,比较组间动态X线胸片及肺功能参数值差异,分析COPD横膈运动参数与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平静呼吸下COPD组左、右侧横膈运动幅度[(18.63±7.45)mm、(15.64±5.98)mm]均大于对照组[(14.69±5.40)mm、(13.13±4.84)mm,P均<0.05];吸气时和呼气时COPD组左侧横膈运动速度18.79(15.67,22.67)mm/s、16.00(12.36,21.23)mm/s,右侧为17.00(12.71,19.73)mm/s、13.75(9.50,16.83)mm/s;对照组左侧为15.33(13.96,17.71)mm/s、11.42(9.63,16.00)mm/s,右侧为(14.91±4.38)mm/s、(10.66±3.66)mm/s(P均<0.05)。2组肺功能检查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COPD组肺功能参数与动态胸片检查各参数均无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动态X线胸片可定量分析COPD患者横膈运动,有望为临床精准评估COPD提供新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X线透视检查 横膈 动态X线胸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部CT扫描与透视在呼吸道非金属异物诊断中的价值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邢成颜 王山山 +3 位作者 许昌 毛锡金 翟峰 范万峰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10期1086-1088,共3页
目的:探讨胸部CT扫描与透视在诊断呼吸道非金属异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临床纤支镜证实的呼吸道非金属异物54例分为单侧支气管组和非单侧支气管异物组,对比分析两组的CT及胸透检查结果,计算诊断符合率。结果:单侧支气管异物组胸... 目的:探讨胸部CT扫描与透视在诊断呼吸道非金属异物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临床纤支镜证实的呼吸道非金属异物54例分为单侧支气管组和非单侧支气管异物组,对比分析两组的CT及胸透检查结果,计算诊断符合率。结果:单侧支气管异物组胸透检查符合率为77%,非单侧支气管异物组胸透检查符合率为0,两组胸透检查总符合率为68.2%;两组的CT检查符合率均为100%。结论:CT对呼吸道非金属异物的诊断明显优于胸透,诊断及时、准确。临床拟诊呼吸道异物时,应首选CT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X线透视检查 支气管疾病 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与透视相结合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3
作者 温锋 华树成 +2 位作者 卢再鸣 张军 郭启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10-411,414,共3页
目的:评价超声与透视相结合在经皮肾穿刺造瘘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不同原因所致的肾盂积水或积脓患者,采用在超声与透视相结合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结果:本组53例患者共穿刺58个肾脏,其中右肾33例,左肾25例,其中同时行双侧穿... 目的:评价超声与透视相结合在经皮肾穿刺造瘘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3例不同原因所致的肾盂积水或积脓患者,采用在超声与透视相结合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结果:本组53例患者共穿刺58个肾脏,其中右肾33例,左肾25例,其中同时行双侧穿刺3例。其中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6%(56/58),2例失败而行对侧肾盂穿刺。共留置造瘘引流管56枚,造瘘引流管留置成功率100%(56/56)。术后患者肾脏功能改善明显,全部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与透视相结合行经皮肾穿刺造瘘快速、安全、微创、有效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肾盂积水 肾造口术 经皮 X线透视检查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气腹的X线特征及病因诊断 被引量:3
14
作者 曾维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9期864-865,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腹的X线特征及临床病因诊断。方法:对18例新生儿气腹症的X线检查及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检查发现少量气腹1例,中等量气腹12例,大量气腹4例,包裹性气腹1例,部分可提示穿孔部位或病因...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腹的X线特征及临床病因诊断。方法:对18例新生儿气腹症的X线检查及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检查发现少量气腹1例,中等量气腹12例,大量气腹4例,包裹性气腹1例,部分可提示穿孔部位或病因诊断。临床诊断自发性胃破裂穿孔1例,小肠穿孔 10例,结肠穿孔 2例,自发性气腹或非手术性气腹2例。结论:新生儿气腹有其特殊的X线征象,X线检查可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但对病因定位诊断有其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腹 新生儿 X线透视检查 病因 诊断 X线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据首诊影像学表现构建模型预测低级别膝关节软骨下功能不全性骨折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宋绍文 李晓静 +3 位作者 王凤 郭会利 刘玉珂 张斌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5-590,共6页
目的根据膝关节软骨下功能不全性骨折(SIFK)首诊影像学因素构建模型,预测其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低级别(1级或2级)SIFK患者,根据1年后SIFK分级将其分为进展组(进展为3级或4级,n=30)及无进展组(仍为1级或2级,n=30);比较2组首诊临床... 目的根据膝关节软骨下功能不全性骨折(SIFK)首诊影像学因素构建模型,预测其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低级别(1级或2级)SIFK患者,根据1年后SIFK分级将其分为进展组(进展为3级或4级,n=30)及无进展组(仍为1级或2级,n=30);比较2组首诊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首诊影像学表现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低级别SIFK进展;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预测价值,并与单一预测因素进行比较。结果组间胫骨内翻角、胫骨后倾角(PTS)、病变髁软骨损伤分级、内侧半月板挤压距离、内侧半月板后角根部损伤及撕裂类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首诊影像学所见PTS、病变髁软骨损伤分级和内侧半月板挤压距离构建的预测低级别SIFK进展的回归模型为Logit(P)=-0.561+0.300×PTS(°)+1.702×病变髁软骨损伤分级+0.874×内侧半月板挤压距离(mm),其AUC为0.962,高于任意单一预测因素(P均<0.05)。结论根据首诊影像学所见PTS、病变髁软骨损伤分级和内侧半月板挤压距离构建的回归模型预测低级别SIFK进展的价值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软骨疾病 磁共振成像 X线透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外生性骨软骨瘤致鹅足滑囊出血1例
16
作者 肖伊 李慎义 +2 位作者 张轶 龙湘党 苏颖馨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76-1276,共1页
女性患儿,6岁,右膝关节内侧包块伴疼痛及行走困难3天;无外伤史,既往体健。查体:右膝关节包块皮温正常,压痛(+),可扪及轻微波动感。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双膝正位X线片见双侧胫骨上段外生骨疣形成,以右侧为著(图1A)。双膝关节超声:右侧... 女性患儿,6岁,右膝关节内侧包块伴疼痛及行走困难3天;无外伤史,既往体健。查体:右膝关节包块皮温正常,压痛(+),可扪及轻微波动感。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双膝正位X线片见双侧胫骨上段外生骨疣形成,以右侧为著(图1A)。双膝关节超声:右侧胫骨平台内前方紧邻鹅足处见7.6 mm×3.7mm背离关节的强回声突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软骨瘤 鹅足 超声检查 X线透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经皮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患儿的疗效 被引量:9
17
作者 徐玮泽 叶菁菁 +5 位作者 李建华 张泽伟 俞建根 石卓 俞劲 舒强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4-249,共6页
目的:比较单纯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与X射线引导经皮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治疗ASD患儿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行单纯TEE引导经皮ASD封堵术患儿(TEE组,120例)和行X射线引导经皮... 目的:比较单纯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引导与X射线引导经皮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治疗ASD患儿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行单纯TEE引导经皮ASD封堵术患儿(TEE组,120例)和行X射线引导经皮ASD封堵术患儿(X射线组,125例)的资料。比较两组的手术实施情况、术后疗效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资料。结果:TEE组和X射线组均顺利完成ASD封堵术。TEE组手术时间为(20±14)min,X射线组为(29±1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39,P<0.05);TEE组ASD直径为(11±4)mm,大于X射线组[(9±4)mm,t=2.512,P<0.05],但两组在术中使用的封堵器直径和外鞘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儿术后均无残余分流、封堵器脱落或移位,未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心包积液。术后发热、咳嗽、腹泻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纯TEE引导经皮ASD封堵术与X射线引导经皮ASD封堵术疗效相近,但前者避免了射线辐射、手术时间短、对ASD的直径评估更精确,且无需使用大型数字减影设备,适宜推广和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隔缺损/外科学 房间隔缺损/超声检查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X线透视检查 儿童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诊断滑动型食管裂孔疝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成文 赵艳 +1 位作者 金松杰 刘永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793-794,共2页
目的 :探讨胃镜对滑动型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胃镜下诊断为滑动型食管裂孔疝的患者 ,进行X线确诊 ,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4 843例胃镜检查中 ,胃镜下诊断为滑动型食管裂孔疝者 94例 ,经X线造影确诊者 88例 ,诊断符合率 ... 目的 :探讨胃镜对滑动型食管裂孔疝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胃镜下诊断为滑动型食管裂孔疝的患者 ,进行X线确诊 ,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4 843例胃镜检查中 ,胃镜下诊断为滑动型食管裂孔疝者 94例 ,经X线造影确诊者 88例 ,诊断符合率 94 8%。 88例中合并反流性食管炎者 84例 ,占 95 5 %。结论 :胃镜对滑动型食管裂孔疝有一定诊断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型食管裂孔疝 胃镜检查 X线透视检查 食管破裂 心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溃疡病急性穿孔的诊治体会(附10例报告)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忠刚 李庆丰 高增贺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探讨和总结小儿溃疡病急性穿孔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对我院1990年~2001年间经手术治疗的小儿溃疡病急性穿孔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小儿溃疡病急性穿孔的临床表现和检查方法,并对手术方法进行评价。结果10例均经手术治愈,无死亡... 目的探讨和总结小儿溃疡病急性穿孔的临床特点和手术方法。方法对我院1990年~2001年间经手术治疗的小儿溃疡病急性穿孔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小儿溃疡病急性穿孔的临床表现和检查方法,并对手术方法进行评价。结果10例均经手术治愈,无死亡,随访半年~2年,无溃疡病复发。结论小儿消化性溃疡合并急性穿孔的诊断不能完全依赖于病史,要综合分析,一旦确诊应紧急手术,手术方法以大网膜覆盖穿孔缝合术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溃疡病 急性穿孔 大网膜覆盖穿孔缝合术 X线透视检查 腹腔穿刺 胃迷走神经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下段憩室穿孔并发纵隔巨大囊腔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继萍 孙晓艳 张秀梅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34-535,共2页
关键词 憩室 食管 食管穿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X线透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