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站型组合的市域轨交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1
作者 于策 顾保南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14-923,共10页
快慢车模式下,恰当的越行有助于提高市域轨道交通线路通过能力,但并非所有车站都具备越行条件。为定量把握线路通过能力与包含站型组合在内的众多因素的关系,提出一种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在掌握各站站型、列车停站方案、列车区间运... 快慢车模式下,恰当的越行有助于提高市域轨道交通线路通过能力,但并非所有车站都具备越行条件。为定量把握线路通过能力与包含站型组合在内的众多因素的关系,提出一种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在掌握各站站型、列车停站方案、列车区间运行时分、列车间隔时间、快慢车开行次序,明确越行发生条件的基础上,按次序逐一引入快慢车,计算列车在每个车站的到发/通过时刻并及时调整被该列车越行的列车的运行时刻,之后引入下一列车,直至线路通过能力饱和。计算案例限定了设有到发线的中间站总数,结果表明,针对不同的快慢车开行比例,站型组合对线路通过能力均有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同。计算线路通过能力时应考虑到站型组合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通过能力 市域轨道交通 站型组合 快慢车模式 越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线开行27t轴重货物列车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王俊彪 张岳松 +2 位作者 田长海 姜昕良 王京波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1-97,共7页
采取与23t轴重货物列车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既有线四显示自动闭塞区段开行27t轴重货物列车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通过检算得到27t轴重货物列车的牵引重量、紧急和常用制动距离以及起停车附加时分,依据检算的制动距离和起停车附加时分... 采取与23t轴重货物列车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既有线四显示自动闭塞区段开行27t轴重货物列车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通过检算得到27t轴重货物列车的牵引重量、紧急和常用制动距离以及起停车附加时分,依据检算的制动距离和起停车附加时分等参数,按列车最高运行速度分别为80,90,100km·h-1分析计算客货列车共线情况下开行27t轴重货物列车对追踪间隔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27t轴重货物列车的调速制动距离既没有对构成检算追踪间隔时间的限制制动距离构成影响,也没有对既有闭塞分区长度构成影响,因此在既有线开行27t轴重货物列车对线路的通过能力基本没有影响;但当27t轴重货物列车的最高运行速度达到90km·h-1后,紧急制动距离超过800m限值。因此建议:进一步提高27t轴重车辆的制动性能;将1 050m系列到发线的列车重量提高到7 000t;核算牵引供电能力是否满足列车重量提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线 轴重 追踪间隔时间 制动距离 线路通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型天窗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进勇 闫海峰 许绍兴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6-200,共5页
在分析列车运行图结构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繁忙干线V型天窗的特点,建立了V型天窗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的数学模型,以分析V型天窗中影响线路通过能力的关键因素.对各影响因素的灵敏度分析表明,线路通过能力的扣除与天窗时间和天窗分段长... 在分析列车运行图结构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繁忙干线V型天窗的特点,建立了V型天窗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的数学模型,以分析V型天窗中影响线路通过能力的关键因素.对各影响因素的灵敏度分析表明,线路通过能力的扣除与天窗时间和天窗分段长度成正比,与货物列车速度、列车间隔时间成反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型天窗 线路通过能力 列车运行图 货物列车 天窗影响区 灵敏度分析 天窗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快慢车混合运行时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12
4
作者 高国飞 张星臣 +1 位作者 罗强 沈景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6-165,共10页
为顺应当前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快慢车混合运行的运输组织发展趋势,提出1种可适应不同列车开行方案与开行比例的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考虑列车最小追踪间隔时间、快慢车开行比例、区间快车越行节约时间、列车在各站的停站时间等重要因素... 为顺应当前市域快速轨道交通快慢车混合运行的运输组织发展趋势,提出1种可适应不同列车开行方案与开行比例的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考虑列车最小追踪间隔时间、快慢车开行比例、区间快车越行节约时间、列车在各站的停站时间等重要因素,分越行(设越行站)、追踪(不设越行站)2种运输组织模式,推导所有可能情况下的线路通过能力计算式,构建通用的快慢车混合运行时线路通过能力计算方法;依托广州地铁14号线实际运营数据,计算特定条件下的线路通过能力。结果表明:快慢车开行数量相等时的线路通过能力最小,此时越行模式和追踪模式下的线路通过能力分别为20和13列·h-1;越行模式下,线路最大通过能力为28列·h-1,且随着快车开行数量的增加,通过能力逐渐降低;追踪模式下,以慢车为主和以快车为主的2种开行方案的线路最大通过能力分别为26和30列·h-1,且以快车为主的开行方案的线路通过能力大于以慢车为主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 快慢车混合运行 线路通过能力 列车开行方案 旅客运输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多交路运营线路通过能力损失及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翠利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17,共4页
多交路运营是城市网络化轨道交通系统常采用的运营组织方式之一。针对多交路运营的特点,利用运行图铺画的方法详细分析线路通过能力在单交路区段及双交路区段的损失值大小,并归纳出计算公式;进一步结合计算公式分析通过延长列车运行周... 多交路运营是城市网络化轨道交通系统常采用的运营组织方式之一。针对多交路运营的特点,利用运行图铺画的方法详细分析线路通过能力在单交路区段及双交路区段的损失值大小,并归纳出计算公式;进一步结合计算公式分析通过延长列车运行周期来提高通过能力的优化方法及其实施过程。最后指出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与车底运用数之间存在的矛盾,应根据线路特点在二者之间权衡利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多交路运营 线路通过能力 单交路区段 双交路区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域快速轨道交通18号线和22号线快慢车及共线运营下的线路通过能力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蔡涵哲 马鹏 +1 位作者 江志彬 邹晓磊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8-102,共5页
基于计算机试铺运行图的仿真模拟方法,以广州市域快速轨道交通18号线和22号线为例,以快慢车呈组合周期化开行、快车优先且尽量保证慢车的旅行速度最大、慢车被越行的次数尽量少为原则,研究了限定越行站条件下不同越行地点、不同快慢车... 基于计算机试铺运行图的仿真模拟方法,以广州市域快速轨道交通18号线和22号线为例,以快慢车呈组合周期化开行、快车优先且尽量保证慢车的旅行速度最大、慢车被越行的次数尽量少为原则,研究了限定越行站条件下不同越行地点、不同快慢车开行比例及不同共线交路开行比例对线路通过能力的影响规律,得到了16个不同运营方案下的线路最大通过能力。仿真结果可为线路的开行方案优化及增能措施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域快速轨道交通 线路通过能力 快慢车运营 共线运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慢车模式下基于扣除系数的线路通过能力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吴金龙 丁小兵 +2 位作者 刘志钢 赵璐 张鑫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7-101,共5页
采用扣除系数法对快慢车模式下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通过能力展开研究。先根据扣除系数理论设定基准列车,并以某线路若干个中间站为例设定列车越行的判定条件;然后确定模糊开行比例范围、铺画5种不同开行比例及越行次数的列车运行图,并分... 采用扣除系数法对快慢车模式下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通过能力展开研究。先根据扣除系数理论设定基准列车,并以某线路若干个中间站为例设定列车越行的判定条件;然后确定模糊开行比例范围、铺画5种不同开行比例及越行次数的列车运行图,并分别列出扣除系数、损失通过能力及实际通过能力的计算表达式。最后以上海轨道交通16号线为例,结合线路输送能力及客流需求进行对比分析,确定高峰时段线路通过能力最佳的开行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快慢车模式 扣除系数 线路通过能力 开行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列车运行图的现代有轨电车线路通过能力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广一 王治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46-49,52,共5页
现代有轨电车线路通过能力是有轨电车工程前期规划阶段的关键性能指标,交叉口不同信号控制策略下的各种车站设置会对通过能力造成显著影响。将现代有轨电车车站与交叉口看成一个系统,在被动优先控制条件下,提出现代有轨电车在系统内运... 现代有轨电车线路通过能力是有轨电车工程前期规划阶段的关键性能指标,交叉口不同信号控制策略下的各种车站设置会对通过能力造成显著影响。将现代有轨电车车站与交叉口看成一个系统,在被动优先控制条件下,提出现代有轨电车在系统内运行状态的分析方法;结合运行状态根据列车运行图的形式提出现代有轨电车线路通过能力的确定思路及初步方法;结合案例求解不同情况下的现代有轨电车线路通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有轨电车 线路通过能力 运行状态 列车运行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拿大太平洋铁路扩大西部线路通过能力
9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76,共1页
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CPR)制订了未来5~10年5亿美元的投资计划,用于扩大线路通过能力的项目。目前,为满足加拿大资源和商品出口的迅速增长和太平洋-温哥华双层集装箱货物进口运输的激增,该项目(Westcap)第一阶段投资1.6亿美... 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公司(CPR)制订了未来5~10年5亿美元的投资计划,用于扩大线路通过能力的项目。目前,为满足加拿大资源和商品出口的迅速增长和太平洋-温哥华双层集装箱货物进口运输的激增,该项目(Westcap)第一阶段投资1.6亿美元扩大西部线路通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通过能力 铁路公司 太平洋 加拿大 西部 投资计划 集装箱货物 温哥华 美元 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士联邦铁路充分利用线路通过能力
10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7-77,共1页
瑞士联邦铁路是瑞士最重要的交通企业,虽然路网长度仅为3000km左右,与瑞士全部公共交通网共24500km相比占很小的比重,但却完成了87%的旅客周转量,90%左右的货物周转量。自2004年12月开始,新列车运行图“铁路2000”项目的第一批... 瑞士联邦铁路是瑞士最重要的交通企业,虽然路网长度仅为3000km左右,与瑞士全部公共交通网共24500km相比占很小的比重,但却完成了87%的旅客周转量,90%左右的货物周转量。自2004年12月开始,新列车运行图“铁路2000”项目的第一批扩建线路投入运营以来,罗特里斯特一马特施泰藤这条新线已将伯尔尼一苏黎世的运行时间缩短了12min,列车运行时间不到1h。随着运行时间的缩短,通过能力明显增大,现在列车运行通过量增加了12%。各种迹象表明,瑞士联邦铁路的列车运行图已很接近利用程度的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通过能力 联邦铁路 瑞士 列车运行图 运行时间 旅客周转量 货物周转量 交通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既有线释放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海鹰 栾晓洁 +1 位作者 孟令云 王莹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3-119,共7页
提出高速铁路与既有线并行通道内客流向高速铁路分流情况下的既有线释放能力的计算方法。以既有线运行图上所有列车的总运行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以列车的出发时刻、到达时刻、停站时间、车站作业时间、停站变量、区间运行时间、前后行... 提出高速铁路与既有线并行通道内客流向高速铁路分流情况下的既有线释放能力的计算方法。以既有线运行图上所有列车的总运行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以列车的出发时刻、到达时刻、停站时间、车站作业时间、停站变量、区间运行时间、前后行关系和开行框架为约束条件,建立计算既有线通过能力的线性0-1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基于压力测试法和利用Lingo软件对模型进行迭代求解,并采用滚动分段法提高求解的效率。以武广通道为例,根据客流分担率确定武广高速铁路与武广既有线的客货列车开行框架,运用给出的模型和算法计算不同客货列车开行结构下的既有线通过能力,进而得到既有线能够释放的能力,验证了该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线 高速铁路 线路通过能力 释放能力 混合整数规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轨道交通既有线运能提升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施董燕 周明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5-139,共5页
[目的]通过总结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运能提升改造项目的实施经验,为其提出有效的运能提升方法及具体案例。[方法]深入分析上海轨道交通既有线运能不足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这些分析,提出运能提升的技术路线及5大核心策略;详... [目的]通过总结上海城市轨道交通既有线运能提升改造项目的实施经验,为其提出有效的运能提升方法及具体案例。[方法]深入分析上海轨道交通既有线运能不足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基于这些分析,提出运能提升的技术路线及5大核心策略;详细介绍了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实现1 min 50 s最小行车间隔、3号线与4号线增能改造、5号线从4节编组扩编至6节编组、6号线增能改造及增设复线等成功案例。[结果及结论]影响线路运能的主要因素包括车辆基地规模、区间通过能力、出入场能力,以及供电能力等。针对这些因素,确定了运能提升的技术路线,即从客流预测及客流特征分析入手,进行设施设备能力评估,设计行车交路方案,最终形成科学的改造方案。同时,提出了5大策略:运营管理优化、既有系统能力挖潜及改造、信号系统升级或土建局部改造、系统规模性改造及线网整体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运能提升 线路通过能力评估 既有线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有复线区段快速列车越行站的布局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朱健梅 闫海峰 周勇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99-304,共6页
在分析列车运行图结构的基础上 ,深入研究了列车越行方式的产生条件 ,详细分析了既有复线区段开行快速列车而中间站配线数量不变时 ,对线路通过能力和列车旅行速度的影响 ,建立了快速列车越行站布局的概率模型。并以京广线和京沪线为背... 在分析列车运行图结构的基础上 ,深入研究了列车越行方式的产生条件 ,详细分析了既有复线区段开行快速列车而中间站配线数量不变时 ,对线路通过能力和列车旅行速度的影响 ,建立了快速列车越行站布局的概率模型。并以京广线和京沪线为背景进行了仿真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有复线区段 快速列车 越行站 车站配线 布局 线路通过能力 行车速度 站线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设计中几个热点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0
14
作者 梁广深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2年第2期1-5,共5页
对我国地铁设计中的几个重大原则问题 ,如远期客流量预测、线路通过能力及合适列车编组等进行了分析。认为 :制约地铁客流量的主要因素是票价 ;线路通过能力提高到 40对只是一个奋斗目标 ;“缩小列车编组 ,增加行车密度” ,以缩短车站... 对我国地铁设计中的几个重大原则问题 ,如远期客流量预测、线路通过能力及合适列车编组等进行了分析。认为 :制约地铁客流量的主要因素是票价 ;线路通过能力提高到 40对只是一个奋斗目标 ;“缩小列车编组 ,增加行车密度” ,以缩短车站长度而降低工程造价的做法是有风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设计 地下铁道 列车编组 远期客流量预测 线路通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网瓶颈区段动态车流推算及运力资源分配优化方法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龙 林柏梁 +1 位作者 马建军 闻克宇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6-123,共8页
针对铁路网中运力不足的区段(瓶颈区段),以决策基准时刻的在途重车和拟定于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装车需求为车流推算的基础数据,通过车流运输时间的测算,推算瓶颈区段潜在的动态车流量及其车流结构,进而预测瓶颈区段的能力紧张状况;为将瓶... 针对铁路网中运力不足的区段(瓶颈区段),以决策基准时刻的在途重车和拟定于未来一段时间内的装车需求为车流推算的基础数据,通过车流运输时间的测算,推算瓶颈区段潜在的动态车流量及其车流结构,进而预测瓶颈区段的能力紧张状况;为将瓶颈区段有限的运力资源合理分配给装车需求车流以避免瓶颈区段的车流拥堵,综合考虑承运装车的经济效益、货物的优先级、任务完成系数和受理均衡性等多项指标,构建瓶颈区段运力资源优化分配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并基于运筹学的线性加权法设计模型的求解算法。以陇海线的瓶颈区段洛阳东→铁炉瓶颈区段为例,验证了瓶颈区段车流推算及运力资源分配优化方法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通过能力 瓶颈区段 动态车流 车流推算 运力资源分配 装车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为增加铁路货运量投入1.32亿英镑
16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4-74,共1页
英国运输部发表声明,将筹资至少1.32亿英镑用以增加铁路货运量。这些资金当中,8000万用于扩大彼得伯勒-纳尼顿这条重要线路的装载限界,使联运列车不必再途经伦敦。剩余资金中,4300万将用于增加南安普敦-纳尼顿通道的装载标准,800... 英国运输部发表声明,将筹资至少1.32亿英镑用以增加铁路货运量。这些资金当中,8000万用于扩大彼得伯勒-纳尼顿这条重要线路的装载限界,使联运列车不必再途经伦敦。剩余资金中,4300万将用于增加南安普敦-纳尼顿通道的装载标准,800万用来提高亨伯机场和东海岸干线之间的线路通过能力,另外投入170万改善连接利物浦港口的线路。以上计划方案均接受私人公司以及其他政府部门提供的外部基金。路网公司将于2009年开工建设,预计2011年完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货运量 英国 线路通过能力 装载限界 政府部门 私人公司 路网公司 运输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