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导线排列方式和换位对地线能耗的影响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勇 郎需军 杨博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1-24,共4页
以1 000 kV锡盟—南京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为例,采用ATP-EMTP软件建立仿真计算模型,分析了1 000 kV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导线排列方式、线路长度及换位方式对地线能量损耗的影响。通过仿真发现,换位后地线上的感应电流可以减小30%,有效... 以1 000 kV锡盟—南京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为例,采用ATP-EMTP软件建立仿真计算模型,分析了1 000 kV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中导线排列方式、线路长度及换位方式对地线能量损耗的影响。通过仿真发现,换位后地线上的感应电流可以减小30%,有效实现节能降损,经济优势显著。通过能量损失及经济性比较,推荐在逆相序排列方式下1 000 kV双回输电线路超过80 km宜进行1次全循环换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输电线路 导线排列方式 导线换位 地线 能量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共用超/特高压输电走廊下地面工频电场及最优相序排列方式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朱军 吴广宁 +1 位作者 石超群 曹晓斌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797-2805,共9页
为减小共用走廊高压输电线路的地面工频电场使其达到最低水平,研究了走廊内输电线路相序排列方式与地面工频电场的关系,得到了使输电线路走廊中部区域地面工频电场最小的最优相序排列方式。通过对地面工频电场空间矢量分布和相导线电压... 为减小共用走廊高压输电线路的地面工频电场使其达到最低水平,研究了走廊内输电线路相序排列方式与地面工频电场的关系,得到了使输电线路走廊中部区域地面工频电场最小的最优相序排列方式。通过对地面工频电场空间矢量分布和相导线电压相位关系的分析,给出了此最优相序排列规律的物理解释。采用典型参数建立了各回导线不同布置条件下共用走廊输电线路地面工频电场计算模型,计算了不同相序排列方式下走廊中部区域地面工频电场最大值;找出了中部区域最大值极小时的线路相序排列方式,验证了该最优相序排列方式的正确性与适用性。最后,结合已有相关研究成果,提出的共用走廊高压输电线路最优相序排列方式,为各同杆双回线路均逆相序排列,且在走廊中部区域非同杆各回线路靠近走廊内侧(或距地面最近)的相线间相位应相差120°、中间导线间相位应相同,为实际工程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用走廊 500 kV交流线路 相量 地面工频电场 相序排列方式 优化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全线并行架设的共用走廊高压输电线路电气不平衡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朱军 吴广宁 +3 位作者 张龙伟 曹晓斌 杨琳 任志超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942-3952,共11页
为研究非全线并行架设的共用走廊(ROW)高压输电线路电气不平衡度,分析了共用走廊内特高压同塔双回线路(UHVDLST)不平衡电流的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采用PSCAD/EMTDC建立了ROW超/特高压交流线路模型,对影响UHVDLST电气不平衡度的主要因素... 为研究非全线并行架设的共用走廊(ROW)高压输电线路电气不平衡度,分析了共用走廊内特高压同塔双回线路(UHVDLST)不平衡电流的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采用PSCAD/EMTDC建立了ROW超/特高压交流线路模型,对影响UHVDLST电气不平衡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接近段长度、数量和接近段内输电线路的输送功率对ROW高压输电线路电气不平衡度具有较大影响。随着接近段长度的改变,UHVDLST零序不平衡度mI0、mII0和穿越性零序不平衡度mt0、环流性零序不平衡度mc0的变化较大;随着接近段数量的改变,mI0和mt0的变化较大。当UHVDLST同为轻载时,其电气不平衡度较大;而当其同为重载时,其电气不平衡度较小。对于额定输送功率较大的线路,当其实际输送功率变化时,UHVDLST的电气不平衡度将发生明显改变。对于非全线并行架设、且具有一定长度接近段的高压输电线路,应根据ROW输电线路电气不平衡度合理选择接近段长度,限制接近段数量和各接近段内输电线路的数量,并将ROW内输电线路输送功率的相对比值控制在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走廊 特高压同塔双回线路 电磁耦合 不平衡度 换位方式 相序排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220kV混压同塔四回线路电磁环境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张晓 贾振宏 +4 位作者 吴锁平 吴建宏 王坚敏 陈光 周浩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207-211,共5页
为评估500/220kV混压同塔四回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的影响,用CDEGS软件仿真计算了典型塔型线路对应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及可听噪声值,并分析了导线排列方式、导线高度等因素对线路下方电磁环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规程要... 为评估500/220kV混压同塔四回输电线路电磁环境的影响,用CDEGS软件仿真计算了典型塔型线路对应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及可听噪声值,并分析了导线排列方式、导线高度等因素对线路下方电磁环境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规程要求的导线最低对地高度下,工频磁场、无线电干扰、可闻噪声值均满足国家环保标准要求,而工频电场是决定线路电磁环境是否达标的关键性因素。按照工频电场4kV/m的限值提出线路走廊宽度的建议值,并对比给出了2典型塔型线路对应的最优导线排列方式。最后,提出改善线路下方工频电场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塔四回线路 电磁环境 工频电场 线路走廊:导线排列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kV同塔4回线路无线电干扰和工频电场 被引量:23
5
作者 万保权 路遥 +2 位作者 邬雄 王作民 贾振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3-116,共4页
针对输电线路走廊问题,计算了500kV同塔4回架空线路2种塔型6种导线排列方式的无线电干扰、地面电场分布及线路下方满足4kV/m电场位置与边导线间的距离,并与典型单回500kV线路进行了比较。计算分析表明:500kV同塔4回线路无线电干扰水平... 针对输电线路走廊问题,计算了500kV同塔4回架空线路2种塔型6种导线排列方式的无线电干扰、地面电场分布及线路下方满足4kV/m电场位置与边导线间的距离,并与典型单回500kV线路进行了比较。计算分析表明:500kV同塔4回线路无线电干扰水平均能满足我国<55 dB的限值标准;合理布置导线,500kV同塔4回线下场强可控制到小于500kV单回线下的水平;从线路无线电干扰和工频电场影响考虑,与500kV单回线路相比,同塔4回架设并不会进一步恶化线下的电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0kV 同塔4回线路 无线电干扰 工频电场 导线排列方式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改直流线路合成电场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马晓倩 陆家榆 鞠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38-1545,共8页
随着用电负荷急速增长,电网输送容量也亟需提升。在一定条件下,将已有交流线路改为直流线路,既可提高线路的输送容量,又可大幅减小建设投资,受到国内外关注。将上流有限元法进行拓展,应用于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改直流线路后同塔多回直流线... 随着用电负荷急速增长,电网输送容量也亟需提升。在一定条件下,将已有交流线路改为直流线路,既可提高线路的输送容量,又可大幅减小建设投资,受到国内外关注。将上流有限元法进行拓展,应用于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改直流线路后同塔多回直流线路合成电场的计算,模拟试验线段试验结果验证计算方法的有效性。考虑典型500 k V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改为±500 k V直流线路,对不同导线型号和直流线路极导线不同排列方式下的导线表面场强和地面合成电场进行计算,并对其特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确定改造后直流线路经过非居民区和居民区时的极导线最小高度和线路走廊宽度。结果表明,对于采用常用导线的500 k V同塔双回交流线路,改为±500 k V直流线路,选择适当的极导线排列方式,可以使地面合成电场满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流改直流 同塔多回直流线路 极性排列 合成电场 导线对地高度 走廊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集束耐张线夹安装方式
7
作者 闫广超 蒋加伟 王福源 《农村电工》 2012年第7期34-34,共1页
平行集束导线是在借鉴国外绞合式绝缘导线的基础上,通过在导线制造工艺和结构方面进行改进而形成的新型导线。其具有线路损耗低、施工简单、综合造价低、线路走廊窄等特点,目前在农村电网中已得以推广应用。
关键词 平行集束导线 安装方式 耐张线夹 绝缘导线 制造工艺 线路损耗 综合造价 线路走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