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矢量拟合的直流输电线路建模 被引量:2
1
作者 韩昆仑 杨东睿 代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10304-10309,共6页
针对线路传播过程中的频变现象,采用矢量拟合法进行频变直流线路建模并对其建模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线路进行阻抗频率特性测量,采用矢量拟合法对测量得到的离散点进行有理函数逼近,拟合的带宽为10^(0)~10^(6) Hz,得到考虑频变特性... 针对线路传播过程中的频变现象,采用矢量拟合法进行频变直流线路建模并对其建模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线路进行阻抗频率特性测量,采用矢量拟合法对测量得到的离散点进行有理函数逼近,拟合的带宽为10^(0)~10^(6) Hz,得到考虑频变特性的直流线路数学分析模型,以此为基础建立其3阶线路等效模型,并对线路建模效果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所建立的线路等效模型与在基于实际参数的PSCAD/EMTDC(power systems computer aided design)软件中建立的直流线路仿真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其误差最大处不超过10^(-2),且在故障行波主要传输频段10^(3)~10^(5) Hz内具有很高的精度。其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精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变参数线路 矢量拟合 线路等效模型 线路建模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地极线路短路故障快速识别及故障测距研究 被引量:25
2
作者 束洪春 田鑫萃 张怿宁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584-3591,共8页
直流接地极线路是从换流站的中性母线处引出,通过架设双导线并联的接地极引线连接到极址处,其极址电阻很小。从中性母线向接地极线路视入,接地极线路就是一个确定的多导体传输线(multiconductor transmission lines,MTL)系统,且其起端... 直流接地极线路是从换流站的中性母线处引出,通过架设双导线并联的接地极引线连接到极址处,其极址电阻很小。从中性母线向接地极线路视入,接地极线路就是一个确定的多导体传输线(multiconductor transmission lines,MTL)系统,且其起端电压和起端电流可测,而基于反射原理的测距装置往往出现未能对接地极线路瞬时性故障进行及时捕捉、准确测距的情况。基于此,提出一种利用"构造方向电流"来快速判断接地极线故障,并选出故障接地极线的方法。对故障前数据进行小波变换,选其含有直流分量的小波系数来获取直流分量,实现极址电阻在线准确计算和监测。在接地极线故障正确选线和极址电阻准确计算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π型等效线路模型的谐波分量阻抗测距方法。仿真和现场实测数据表明,该测距算法对于接地极线路近端故障有很高的测距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极线路 故障测距 极址电阻 构造方向电流 π型等效线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配电网物理仿真实验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3
作者 郭谋发 林成 +3 位作者 高伟 黄志鹏 洪翠 杨耿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27-134,共8页
根据阻抗标幺值一致的等效原理,以阻抗和电压为独立参量推导出物理仿真实验系统的模拟比,设计配电网各元件物理参数。将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组成典型功能模块,各模块通过以太网互联组合生成所需的配电网络。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变电站、馈... 根据阻抗标幺值一致的等效原理,以阻抗和电压为独立参量推导出物理仿真实验系统的模拟比,设计配电网各元件物理参数。将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组成典型功能模块,各模块通过以太网互联组合生成所需的配电网络。监控系统实现了对变电站、馈线、环网柜、柔性故障发生和故障录波等模块的监测和控制,以及对系统正常及故障工况下的数据及波形的存储、分析及管理等功能。在PSCAD/EMTDC平台上搭建与物理仿真系统一致的配电网模型,仿真结果对比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物理仿真 模块化 线路等效模型 故障录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