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武大新型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获奖
1
《农电管理》 2004年第2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系统 输电线路故障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G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改进双端行波故障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39
2
作者 孙广 王阳 +4 位作者 薛枫 李猛克 董金星 梁伟 乐健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13-120,共8页
实现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线路故障的准确定位对于提高故障处理效率、确保直流输电系统运行可靠性等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设计了基于改进D型双端行波法的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策略。首先采用导数法对故障发生的时刻范围进行准确判断,进而... 实现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线路故障的准确定位对于提高故障处理效率、确保直流输电系统运行可靠性等均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设计了基于改进D型双端行波法的直流输电线路故障定位策略。首先采用导数法对故障发生的时刻范围进行准确判断,进而通过小波模极大值分析确定行波到达线路双端的准确时刻。利用故障行波波头到达测量端的第一次和第二次时刻,设计了改进D型双端行波测距方法,消除了行波波速对故障测距的影响。仿真算例结果表明故障测距结果误差较小,说明改进D型双端行波法具有较高的故障测距精度,同时对不同类型故障和不同过渡电阻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也能应用于近区故障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线路故障定位 双端行波法 小波分析 行波波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域电压比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暂态保护方案 被引量:21
3
作者 陈鑫全 李海锋 +2 位作者 顾广坤 梁远升 王钢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62-69,共8页
针对传统行波保护在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中耐受过渡电阻能力不足、T区两侧故障线路定位依赖边界元件等问题,以最具代表性的多端混合高压直流系统为例,从数学层面上分别明晰了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区内外故障和T区故障下的行波特征,进而构造了... 针对传统行波保护在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中耐受过渡电阻能力不足、T区两侧故障线路定位依赖边界元件等问题,以最具代表性的多端混合高压直流系统为例,从数学层面上分别明晰了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区内外故障和T区故障下的行波特征,进而构造了不同采样周期下的时域暂态电压比判据,以削弱T区和过渡电阻的影响,实现区内外故障识别;利用时域电压比判据,提出了基于单端量保护配合的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暂态保护方案,实现了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故障的快速判别以及T区两侧故障线路的准确定位;最后,利用实际工程的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对所提方法进行详细验证,结果表明,所提保护方案可行且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多端混合高压直流系统 过渡电阻 暂态保护 故障线路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2
4
作者 马丽 《农村电工》 2022年第2期38-39,共2页
1实施配电网自动化的意义配电网自动化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提升供电能力、实现配电网高效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智能电网的重要内容之一。1.1传统配电网故障处理的弊端配电网线路具有结构复杂、点多面广、负荷分布广、... 1实施配电网自动化的意义配电网自动化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提升供电能力、实现配电网高效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智能电网的重要内容之一。1.1传统配电网故障处理的弊端配电网线路具有结构复杂、点多面广、负荷分布广、类型多样、线路故障定位难等特性。传统配电网故障处理存在如下弊端。(1)故障定位慢。查找故障靠人工巡线和试拉线路,故障定位效率低下,故障定位耗时长。(2)故障隔离慢。故障定位后,需要人工到现场拉开故障区域开关设备,隔离故障区域耗时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自动化 开关设备 故障隔离 线路故障定位 配电网线路 供电质量 智能电网 供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电器2004年目录索引
5
《继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4期78-83,共6页
关键词 电力系统故障分析 继电器 电子元件 继电保护整定 小电流接地系统 短期负荷预测 微机保护 输电线路故障定位 目录索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测与仪表》2011年1-12期总目次
6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93-96,共4页
关键词 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电能表检定装置 感应电能传输 输电线路故障定位 开关磁阻电机调速系统 静止同步补偿器 谐波检测 动态电压恢复器 电能质量 智能电表 智能电度表 智能变电站 电测 目次 仪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