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输电线路振动测量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温睿麟 罗鹏 +2 位作者 李朝 李大勇 张李峰 《陕西电力》 2009年第11期59-61,共3页
随着超高压、特高压电网的全面建设,输电线路振动成为威胁电网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选择一种安全、高效的振动测量方法,可对解决和控制线路振动起到重要作用。分析了输电线路的振动特性,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振动测量方法并分析比较了其优缺... 随着超高压、特高压电网的全面建设,输电线路振动成为威胁电网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选择一种安全、高效的振动测量方法,可对解决和控制线路振动起到重要作用。分析了输电线路的振动特性,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振动测量方法并分析比较了其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光电式振动测量方法。该方法可提高测量精度,减少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 输电线路振动 光电测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安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振动源强度实测研究
2
作者 马茜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18-122,共5页
对西安轨道交通已运营的4条线路进行了振动源强度实测,分析了钢轨至隧道壁振动的衰减特征以及列车振动的衰减规律,并讨论了曲线半径及道床类型对减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减振效果来看,在同等条件下,大曲线半径线路优于小曲线半径线... 对西安轨道交通已运营的4条线路进行了振动源强度实测,分析了钢轨至隧道壁振动的衰减特征以及列车振动的衰减规律,并讨论了曲线半径及道床类型对减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减振效果来看,在同等条件下,大曲线半径线路优于小曲线半径线路,减振垫浮置板道床优于短轨枕式整体道床,钢弹簧浮置板道床优于碎石道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线路振动监测 减振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跨度柔性斜拉-悬索体系风-车-线路耦合振动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永乐 张明金 廖海黎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9-75,共7页
针对斜拉-悬索体系跨度大、刚度小以及对风和车辆作用较为敏感的特点,以一待建空中客车系统为工程背景,在分析风、车、线路三者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风-车-线路非线性空间耦合分析模型。对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二次开发,通过风荷... 针对斜拉-悬索体系跨度大、刚度小以及对风和车辆作用较为敏感的特点,以一待建空中客车系统为工程背景,在分析风、车、线路三者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建立了风-车-线路非线性空间耦合分析模型。对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二次开发,通过风荷载和车辆荷载的自动加载,实现车辆运行全过程的仿真模拟,从而得到车辆和斜拉-悬索体系的动力响应。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斜拉-悬索体系中斜拉索的位置和刚度对车辆的竖向加速度响应有显著的影响。研究结论为大跨度柔性斜拉-悬索体系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悬索体系 风-车-线路耦合振动 风致振动 ANSYS二次开发 空中客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输电线路微风振动数据分析与工程应用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波 毛吉贵 +1 位作者 方俊杰 徐天山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6-138,66,共4页
针对宁夏沿山输电线路架空地线多年频繁断股问题,引进了微风振动在线监测系统,对330 kV大铜Ⅰ回线#12塔和220 kV大青丙线#16塔导、地线进行振动监测,并与输电线路振动判定标准进行对比,发现地线中频区段动弯应变值超标,采取计算、模拟... 针对宁夏沿山输电线路架空地线多年频繁断股问题,引进了微风振动在线监测系统,对330 kV大铜Ⅰ回线#12塔和220 kV大青丙线#16塔导、地线进行振动监测,并与输电线路振动判定标准进行对比,发现地线中频区段动弯应变值超标,采取计算、模拟试验等方法,设计并实施了两种改进的防振方案,明显降低了地线振动水平,为输电线路微风振动治理及工程应用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输电线路 微风振动 数据分析 工程应用研究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TRANSMISSION LINES Analysis 振动在线监测系统 架空地线 振动治理 振动水平 振动监测 线路振动 判定标准 模拟试验 断股问题 参考依据 应变值 中频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D有限元分析列车荷载引起非饱和土地面振动 被引量:3
5
作者 高广运 姚哨峰 杨成斌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5-103,共9页
为研究高速列车荷载引起非饱和土地面振动,将地基视为三相介质,开发非饱和地基2.5维有限单元方法.用Euler梁模型模拟轨道系统,对控制方程进行时间Fourier变换和轨道方向波数变换,结合边界条件和Galerkin法推导出频域内2.5维有限元方程,... 为研究高速列车荷载引起非饱和土地面振动,将地基视为三相介质,开发非饱和地基2.5维有限单元方法.用Euler梁模型模拟轨道系统,对控制方程进行时间Fourier变换和轨道方向波数变换,结合边界条件和Galerkin法推导出频域内2.5维有限元方程,频域-波数域内解答通过快速Fourier逆变换得到时域-空间域结果,通过数值分析考察车速和路基饱和度对地面振动及超静孔隙水压力影响.结果表明:车速较低时,路基从近饱和到完全饱和轨道中心处地面竖向振动位移幅值显著增加;同一速度下非饱和路面加速度幅值大于饱和路面,其地面振动位移和加速度随时间更快衰减.同一车速下距轨道中心8 m处非饱和路基地面振动加速度峰值远大于饱和路基,车速超过300 km/h后两者地面振动位移幅值趋于相等.近轨道处地面振动幅值快速衰减,远轨道处衰减变慢.轨道中心下超静孔隙水压力分布深度为地表下0~4.5 m,最大峰值约在1.8 m,且随路基饱和度降低显著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路振动 移动荷载 非饱和土 2.5维有限元 地面振动 孔隙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荷载作用下矮塔斜拉桥索梁振动的相关性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小珍 刘桢杰 +1 位作者 辛莉峰 刘德军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17-822,844,共7页
为探讨不同列车速度下矮塔斜拉桥斜拉索振动与桥梁整体振动之间的相关性,基于列车-线路-桥梁耦合振动理论与动力学模型,以某主跨115 m+95 m的铁路矮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考虑斜拉索与桥梁整体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数值积分得到梁体... 为探讨不同列车速度下矮塔斜拉桥斜拉索振动与桥梁整体振动之间的相关性,基于列车-线路-桥梁耦合振动理论与动力学模型,以某主跨115 m+95 m的铁路矮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考虑斜拉索与桥梁整体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数值积分得到梁体、桥塔振动响应以及斜拉索局部振动响应.结果表明:列车荷载作用下索梁振动相关性问题实质上是一个能量传递过程,当拉索端点位移激励频率与其自振频率接近时,能量易于在索梁间传递;当列车以225~350 km/h的设计时速通过桥梁、列车荷载的激励频率与斜拉索自振频率接近时,斜拉索在外激励作用下会产生共振,但共振幅值不大(斜拉索局部振动幅值小于3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矮塔斜拉桥 列车-线路-桥梁耦合振动 索梁振动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沈客运专线常用跨度桥梁的动力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黎国清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108,共8页
铁路列车通过桥梁时将引起桥梁结构的振动 ,而桥梁的振动又反过来影响列车的运行 ,其中线路的轨道不平顺对列车和桥梁的振动起很大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问题就是列车 -线路 -桥梁耦合振动问题。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 ,桥梁的动... 铁路列车通过桥梁时将引起桥梁结构的振动 ,而桥梁的振动又反过来影响列车的运行 ,其中线路的轨道不平顺对列车和桥梁的振动起很大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问题就是列车 -线路 -桥梁耦合振动问题。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 ,桥梁的动力特性和列车运行安全性与舒适性在设计桥梁时必须加以充分考虑。本文利用 16 0km/ h、2 0 0 km/ h、30 0 km/ h三种等级的列车参数以及对应的轨道不平顺波 ,综合考虑列车 -线路 -桥梁的共同作用。全面分析秦沈客运专线设计过程中的 6 2种不同设计方案的桥梁 ,评价以上桥梁动力特性及列车走行性 ,为客运专线桥梁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其中有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沈客运专线 跨度桥梁 铁路桥 动力分析 列车-线路-桥梁耦合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chanics model of additional longitudinal force transmission between bridges and continuously welded rails with small resistance fasteners 被引量:11
8
作者 徐庆元 周小林 +1 位作者 曾志平 杨小礼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4年第3期336-339,共4页
A new mechanics model, which reveals additional longitudinal force transmission between the continuously welded rails and the bridges, is established on the fact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mutual relative displacement ... A new mechanics model, which reveals additional longitudinal force transmission between the continuously welded rails and the bridges, is established on the fact that the influence of the mutual relative displacement (among) the rail, the sleeper and the beam is taken into account. An example is presented and numerical results a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dditional longitudinal forces calculated with the new model are less than those of the previous, especially in the case of the flexible pier bridges. The new model is also suitable for the analysis of the additional longitudinal force transmission between rails and bridges of ballastless track with small resistance fasteners without taking the sleeper displacement into account, and compared with the ballast bridges, the ballastless bridges have a much stronger additional longitudinal force transmission between the continuously welded rails and the brid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lway engineering continuously welded rails on bridge additional longitudinal force mechanics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perposability of unsteady aerodynamic loads on bridge deck sections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志田 葛耀君 张伟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1期3202-3215,共14页
The 2-dimensional unsteady aerodynamic forces,in the context of both a thin airfoil where theory of potential flow is always applicable and a bluff bridge-deck section where separated flow is typically induced,are inv... The 2-dimensional unsteady aerodynamic forces,in the context of both a thin airfoil where theory of potential flow is always applicable and a bluff bridge-deck section where separated flow is typically induced,are investigated from a point of view of whether or not they conform to the principle of linear superposition in situations of various structural motions and wind gusts.It is shown that some basic preconditions that lead to the linear superposability of the unsteady aerodynamic forces in cases of thin airfoil sections are no longer valid for a bluff section.Theoretical models of bridge aerodynamics such as the one related to flutter-buffeting analysis and those concerning aerodynamic admittance(AA)functions,however,necessitate implicitly this superposability.The contradiction revealed in this work may throw light on the perplexing problem of AA functions pertaining to the description of buffeting loads of bridge decks.Some existing theoretical AA models derived from flutter derivatives according to interrelations valid only for thin airfoil theories,which have been employed rather extensively in bridge aerodynamics,are demonstrated to be illogical.Finally,with full understanding of the preconditions of the applicability of linear superposability of the unsteady aerodynamic forces,suggestions in regard to experiment-based AA functions a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dge unsteady load aerodynamic load SUPERPOSITION BUFFETING FLUTT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