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IP3参与的线粒体DNA-cGAS-STING信号通路在HK-2细胞缺氧-复氧模型中的作用
1
作者 孔亚坤 王焕 +4 位作者 尹俊杰 熊承云 吴苏豫 张莹 赵建林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03-608,共6页
目的:探究RIP3参与的线粒体DNA(mtDNA)-cGAS-STING信号通路在HK-2缺氧-复氧(H-R)细胞模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H-R细胞模型,取对数生长期HK-2细胞,于无葡萄糖和血清的特殊培养基中缺氧培养3、6和12 h后复氧,同时设置对照组,采用MTT... 目的:探究RIP3参与的线粒体DNA(mtDNA)-cGAS-STING信号通路在HK-2缺氧-复氧(H-R)细胞模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H-R细胞模型,取对数生长期HK-2细胞,于无葡萄糖和血清的特殊培养基中缺氧培养3、6和12 h后复氧,同时设置对照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estern blot检测RIP3、cGAS、STING、TBK1、IRF3、IFN-α、IFN-β、TNF-α、IL-1β、NF-κB蛋白表达水平,RT-qPCR检测RIP3、cGAS、STING mRNA表达水平。细胞转染及加入RU.521(cGAS抑制剂)、Mito-TEMPO(线粒体ROS特异性清除剂)和溴化乙锭(EtBr)验证cGAS-STING信号通路激活机制,免疫荧光染色法测定mtD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R 3、6、12组细胞存活率均降低,mtDNA-cGAS-STING信号通路中相关蛋白RIP3、cGAS、STING、TBK1、IRF3、IFN-α、IFN-β、TNF-α、IL-1β、NF-κB及RIP3、STING mRNA表达水平均上升,H-R 6、12组cGAS mRNA表达水平均上升(P<0.05)。与H-R 12+si-NC组相比,H-R 12+si-cGAS组细胞存活率升高,RIP3、cGAS、STING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与H-R 12组相比,H-R 12+RU.521组与H-R 12+Mito-TEMPO组RIP3、cGAS、STING、TBK1、IRF3、IFN-β和IL-1β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H-R处理12 h可增加胞质双链DNA且其与线粒体共定位,而EtBr处理可减少胞质mtDNA(P<0.05)。结论:H-R可影响HK-2细胞活力及mtDNA-cGAS-STING信号通路,cGAS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且胞质mtDNA对cGAS-STING轴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复氧 HK-2细胞 RIP3 线粒体dna-cgas-sting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神针”对慢性疲劳大鼠线粒体自噬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
2
作者 马巧琳 范宣强 +6 位作者 胡斌 于冬冬 牛骏崴 赵蓉蓉 王荣荣 崔家禾 冯婉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2-999,共8页
目的 从线粒体自噬角度探讨“五神针”改善大鼠慢性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采用力竭游泳结合夹尾刺激建立慢性疲劳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将正常组随机分为空白组、正常捆绑组,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 目的 从线粒体自噬角度探讨“五神针”改善大鼠慢性疲劳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造模组,采用力竭游泳结合夹尾刺激建立慢性疲劳大鼠模型。造模完成后将正常组随机分为空白组、正常捆绑组,造模组随机分为模型组、“五神针”组、非穴对照组。“五神针”组针刺百会、四神聪,非穴对照组在后神聪后5 mm处非穴部位排刺5针。采用悬尾实验检测大鼠造模及治疗效果,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骨骼肌AMP依赖性蛋白激酶(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coactivator 1-alpha,PGC-1α)的蛋白相对表达量,采用Real-time PCR检测PTEN诱导激酶1(PTEN induced putative kinase 1,PINK1)、Parkin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 与空白组比,模型组大鼠挣扎次数、挣扎时间、摇摆次数、摇摆时间均减少(P<0.05);与模型组比,“五神针”组大鼠挣扎次数、挣扎时间、摇摆次数、摇摆时间均增加(P<0.05);与“五神针”组比,非穴对照组大鼠挣扎次数、挣扎时间、摇摆次数、摇摆时间均减少(P<0.05)。与空白组比,模型组大鼠骨骼肌中AMPK、PGC-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INK1、Parkin mRNA表达量下降(P<0.05),mTOR蛋白表达量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五神针”组大鼠骨骼肌中AMPK、PGC-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INK1、Parkin mRNA表达量升高(P<0.05),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P<0.05);与“五神针”组比,非穴对照组AMPK、PGC-1α蛋白相对表达量及PINK、Parkin mRNA表达量降低(P<0.05),mTOR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结论 “五神针”可以改善慢性疲劳模型大鼠的疲劳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PINK/Parkin、AMPK/mTOR信号通路改善线粒体自噬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神针” 慢性疲劳 线粒体自噬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AMPK/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陆二仙丹合抵挡汤加减方对糖尿病肾病小鼠线粒体自噬信号通路的影响
3
作者 张园 祁彤 +7 位作者 高飞 刘慧 纪品川 张亚超 高占华 孔令娟 常柏 郭建恩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24-931,共8页
目的:探讨水陆二仙丹合抵挡汤加减方对糖尿病肾病小鼠线粒体自噬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0只db/db小鼠通过简单随机化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0.026 g/kg)、中药低、中、高剂量组(低剂量6.27 g/kg,中剂量为12.74 g/kg,高剂量25.48 g/kg... 目的:探讨水陆二仙丹合抵挡汤加减方对糖尿病肾病小鼠线粒体自噬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50只db/db小鼠通过简单随机化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0.026 g/kg)、中药低、中、高剂量组(低剂量6.27 g/kg,中剂量为12.74 g/kg,高剂量25.48 g/kg),db/m小鼠10只为正常组,连续灌胃8周。检测各组小鼠血糖(BG)、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细胞活性氧、肾损伤分子1(KIM-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微管相关轻链蛋白1轻链3(LC3)、PTEN诱导假定激酶1(Pink1)、E3泛素连接酶(Parkin)、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辅激活因子α(PGC-1α)以及线粒体融合蛋白(MFN2)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BG、UACR、KIM-1、NGAL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Pink1、Parkin、LC3、Sirt1、PGC-1α以及MFN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线粒体活性氧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低、中、高剂量组和厄贝沙坦组小鼠BG、UACR、KIM-1、NGAL蛋白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Pink1、Parkin、LC3、Sirt1、PGC-1α以及MFN2表达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上升(P<0.05),小鼠线粒体活性氧水平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结论:水陆二仙丹合抵挡汤加减方能够减轻db/db小鼠肾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上调肾脏Sirt1、PGC-1α以及MFN2的表达水平,恢复肾脏线粒体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水陆二仙丹 抵挡汤 线粒体自噬 肾间质纤维化 肾小管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线粒体融合蛋白信号通路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受体γ辅激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NK1/Parkin信号通路探讨大补肝汤对焦虑大鼠前额叶皮质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4
作者 谭国伟 安耀荣 +2 位作者 黄仕琦 郭崇元 魏娜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1-937,共7页
目的探讨大补肝汤对焦虑大鼠前额叶皮质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帕罗西汀组(1.8 mg/kg)和大补肝汤高、中、低剂量组(13.2、6.6、3.3 g/kg),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大鼠均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法进行造模。... 目的探讨大补肝汤对焦虑大鼠前额叶皮质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帕罗西汀组(1.8 mg/kg)和大补肝汤高、中、低剂量组(13.2、6.6、3.3 g/kg),除空白组外,其余组大鼠均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法进行造模。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明暗箱实验评估大鼠焦虑程度;以JC-1为荧光探针,在多功能酶标仪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检测前额叶皮质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前额叶皮质ATP水平;DCFH-DA荧光探针结合多功能酶标仪测定前额叶皮质ROS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前额叶皮质PINK1、Parkin、P62、LC3B、Mfn2蛋白表达;透射电镜下观察前额叶皮质线粒体超微形态结构。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大补肝汤高、中剂量组大鼠在旷场中总运动距离、中央区域移动距离和中央区域停留时间,十字迷宫中开放臂停留时间百分比和进入开放臂次数,明暗箱中明箱停留时间百分比和穿箱次数增加(P<0.05,P<0.01);前额叶皮质MMP和ATP水平升高(P<0.05,P<0.01),ROS水平降低(P<0.05,P<0.01);PINK1、Parkin、LC3BⅡ/Ⅰ和Mfn2蛋白表达升高(P<0.01),P62蛋白表达降低(P<0.01);线粒体肿胀及内部嵴破坏减轻,自噬体形成增多。结论大补肝汤可能通过调节PINK1/Parkin信号通路,增强线粒体功能和自噬等作用改善大鼠焦虑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补肝汤 焦虑症 线粒体自噬 线粒体功能障碍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NK1/Parkin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5
作者 朱胜金 朱小灯 +2 位作者 李开楊 杨梅 吴娴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55-1661,共7页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发病机制复杂,而线粒体自噬参与了MAFLD的发生发展,在肝脏代谢途径和信号网络中起着关键作用。线粒体自噬受多种途径的调控,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诱导激酶1(PINK1)/帕金蛋白(Parkin)途径被认为是调节线粒体自...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发病机制复杂,而线粒体自噬参与了MAFLD的发生发展,在肝脏代谢途径和信号网络中起着关键作用。线粒体自噬受多种途径的调控,同源性磷酸酶张力蛋白诱导激酶1(PINK1)/帕金蛋白(Parkin)途径被认为是调节线粒体自噬的主要途径,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可调节脂质代谢、炎症及纤维化,缓解MAFLD的进展。本文综述了PINK1/Parki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MAFLD中的作用及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防治MAFLD提供理论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线粒体自噬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NK1/Parkin信号通路探讨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线粒体自噬的作用
6
作者 肖华业 汪磊 +3 位作者 王佳慧 赵铁建 郑洋 段雪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9-928,共10页
目的探究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线粒体自噬的作用机制及其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将肝星状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脂多糖5 mg/L)、莪术醇低中高组(12.5、25、50 mg/L);噻唑兰(MTT)检测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活力的作用;细胞流式检测莪术... 目的探究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线粒体自噬的作用机制及其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方法将肝星状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脂多糖5 mg/L)、莪术醇低中高组(12.5、25、50 mg/L);噻唑兰(MTT)检测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活力的作用;细胞流式检测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凋亡的作用;5,5′,6,6′-四氯-1,1′,3,3′-四乙基-咪唑碳花青碘化物(JC-1)检测线粒体膜电位;透射电镜检测莪术醇对线粒体形态和自噬小体的作用;荧光探针检测莪术醇对线粒体定位的影响;免疫印迹实验检测莪术醇对PTEN诱导假定激酶1(PINK1)、帕金森病蛋白(Parkin)、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线粒体内膜转位酶23(Timm23)、线粒体外膜易位酶20(Tomm20)、Bcl-2相关X蛋白(Bax)、B淋巴细胞瘤-2(Bcl2)、cleaved-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α-平滑肌肌动蛋白(ɑ-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Ⅲ)蛋白表达的作用。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增殖率、Caspase3、Bcl2、LC3Ⅱ、Beclin1、PINK1、Parkin、ɑ-SMA、CollagenⅠ、CollagenⅢ蛋白均明显增加(P<0.01),线粒体与溶酶体共定位增多,线粒体自噬小体数量明显增多(P<0.01),而Timm23和Tomm20蛋白、线粒体膜电位均明显下降(P<0.01),细胞凋亡率下降,Bax蛋白表达下降。与模型组比较,莪术醇干预后,莪术醇低、中、高浓度组细胞增殖率、Bcl2、Timm23、Tomm20、ɑ-SMA、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线粒体膜电位明显下降(P<0.01),而细胞凋亡率、Caspase3、Bax、LC3Ⅱ、Beclin1、PINK1和Parkin蛋白均明显增加(P<0.05),线粒体与溶酶体共定位增多,线粒体自噬小体数量明显增多(P<0.01)。结论莪术醇通过调控PINK1/Parkin信号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过度自噬,促进肝星状细胞凋亡,从而发挥改善肝纤维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醇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线粒体自噬 细胞凋亡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AMPK/Sirt1信号通路促进线粒体自噬而减轻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7
作者 要睿昕 吕岳 +3 位作者 蒋秋艳 李胜男 冯智豪 宋维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95-1503,共9页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通过促进线粒体自噬而减轻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作用及其中可能涉及的分子机制。方法:(1)使用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复制小鼠NASH模型,将3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通过促进线粒体自噬而减轻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作用及其中可能涉及的分子机制。方法:(1)使用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复制小鼠NASH模型,将32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高脂高胆固醇模型(model,M)组、M+低剂量(100 mg·kg^(−1)·d^(−1))Cur(low-dose Cur,Cur-L)组和M+高剂量(200 mg·kg^(−1)·d^(−1))Cur(high-dose Cur,Cur-H)组,每组8只。每周记录小鼠体重。饲养18周后收集小鼠血清与肝脏,检测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计算肝脏指数;采用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炎症和纤维化;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以及TNF-α、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水平。(2)使用油酸和胆固醇干预HepG2细胞复制肝细胞损伤模型,将其分为NC组、Cur组、M组和M+Cur组;使用小干扰RNA敲减PTEN诱导激酶1(PTEN-induced kinase 1,PINK1),探讨PINK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与NASH的关系;使用化合物C(compound C,CC)抑制AMP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探讨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通路对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油红O染色观察HepG2细胞的脂滴变化,检测细胞悬液中TC、TG、LDL-C、ALT和AST水平。结果:(1)与M组相比,Cur干预显著降低了NASH小鼠的体重、肝脏指数,以及血清中TC、TG、LDL-C、ALT、AST和TNF-α水平,同时小鼠肝脏中的脂肪变性和纤维化得到缓解(P<0.05)。(2)不同浓度的Cur干预HepG2细胞可呈浓度梯度增加或降低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与M组相比,Cur减少了细胞内脂滴,降低了细胞悬液TC、TG、LDL-C、ALT和AST水平(P<0.05)。(3)与NC组相比,M组小鼠肝脏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降低,TNF-α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不同浓度Cur干预促进了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升高以及TNF-α和α-SMA蛋白表达水平的降低(P<0.05)。(4)Cur干预后,油酸和胆固醇诱导的HepG2细胞中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增加,TNF-α和α-SMA水平降低(P<0.05)。(5)与M组相比,敲减PINK1后,油酸和胆固醇诱导的HepG2细胞的线粒体自噬功能降低(P<0.05);CC抑制AMPK后,Cur干预使得p-AMPK(P<0.01)、Sirt1(P<0.0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0.05)、PINK1(P<0.01)和parkin(P<0.01)蛋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升高。结论:Cur可减轻NASH小鼠肝损伤和油酸胆固醇诱导的HepG2细胞脂质积累,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线粒体自噬,且该过程可能涉及AMPK/Sirt1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线粒体自噬 AMPK/Sirt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菖蒲郁金汤对多发性抽动症大鼠线粒体自噬及PINK1/Parkin信号通路的影响
8
作者 黄爽 闫亚丽 +5 位作者 梅镐 姚景曦 薛付春 尚菁 唐彦 史正刚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225-3232,共8页
目的探讨菖蒲郁金汤对多发性抽动症(TS)大鼠纹状体线粒体自噬和PINK1/Park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3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9只)和TS组(27只),TS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亚氨基二丙腈(300 mg/kg),连续7 d以建立TS模型。造模成功后,... 目的探讨菖蒲郁金汤对多发性抽动症(TS)大鼠纹状体线粒体自噬和PINK1/Park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36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9只)和TS组(27只),TS组大鼠每天腹腔注射亚氨基二丙腈(300 mg/kg),连续7 d以建立TS模型。造模成功后,将TS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泰必利组(47.91 mg/kg)和菖蒲郁金汤组(77.28 g/kg),并分别予以相应药物干预28 d。给药结束后,各组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分,HE染色观察纹状体病理改变,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纹状体超微结构变化,TUNEL染色评价神经元凋亡水平,ELISA法检测纹状体ROS水平,免疫荧光染色(IF)检测纹状体PINK1与LC3B共表达,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纹状体PINK1、Parkin、Beclin-1、P62、LC3B(LC3B-Ⅱ/Ⅰ)mRNA、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行为学评分、神经元凋亡率及纹状体ROS水平均升高(P<0.01),纹状体神经元和线粒体发生损伤,纹状体PINK1、Parkin、Beclin-1、LC3B(LC3B-Ⅱ/Ⅰ)mRNA、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P62 mRNA、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泰必利组和菖蒲郁金汤组大鼠行为学评分、神经元凋亡率及纹状体ROS水平均降低(P<0.01),纹状体线粒体和神经元病理损伤改善,纹状体PINK1、Parkin、Beclin-1 mRNA、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P<0.01),P62 mRNA、蛋白表达降低(P<0.01);菖蒲郁金汤组大鼠纹状体LC3B mRNA、LC3B-Ⅱ/Ⅰ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结论菖蒲郁金汤对TS大鼠的改善作用可能与调节PINK1/Parkin信号通路激活线粒体自噬、改善线粒体功能、降低ROS水平,进而保护神经元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菖蒲郁金汤 多发性抽动症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神经元凋亡 纹状体 线粒体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ezo1通过激活mtDNA-cGAS-STING信号通路诱导软骨细胞损伤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9
作者 孙林 严孟宁 于志锋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47-247,共1页
目的力学超载在骨关节炎(OA)进展中的作用尚不清楚,而DNA损伤是OA主要病理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索力学超载对线粒体DNA(mt DNA)-c GAS-STING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机制,为OA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利用15%幅度的轴向应力作用于... 目的力学超载在骨关节炎(OA)进展中的作用尚不清楚,而DNA损伤是OA主要病理因素之一。本研究旨在探索力学超载对线粒体DNA(mt DNA)-c GAS-STING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机制,为OA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利用15%幅度的轴向应力作用于软骨细胞系ATDC5细胞,并评估其piezo1激活、胞内及线粒体钙超载、线粒体损伤、胞内DNA泄露和炎症因子表达。同时,结合敲基因小鼠和临床OA标本,观察软骨细胞中piezo1与线粒体损伤和c GAS-STING通路之间的关系。结果力学超载可激活piezo1通路,导致胞内钙离子过载。这些钙离子通过线粒体钙单向转运蛋白(MCU)复合体进入线粒体内,引发线粒体内钙超载,并导致mt DNA通过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 PTP)释放到细胞质中。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一过程激活了c GAS-STING通路,加重了下游炎症反应,导致细胞损伤。然而,通过STING的药理学抑制以及mt DNA释放的抑制,观察到了炎症反应的降低,从而支持了细胞质mt DNA诱导的炎症反应。结论研究揭示了在力学超载条件下,piezo1激活mt DNA-c GAS-STING通路,导致软骨细胞的炎症发生和损伤。维持线粒体DNA完整性对于预防软骨细胞损伤至关重要。这些发现为OA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强调了保护线粒体功能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 线粒体损伤 软骨细胞 线粒体功能 胞内钙离子 炎症反应 信号通路 细胞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莪术-蚤休配伍调控PINK1/Parkin信号通路抑制小鼠结肠癌生长转移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思 梁众擎 +5 位作者 苏婷婷 张慧兰 梁研 祁恒奕 陈怀祖 唐德才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3-482,共10页
目的探讨黄芪-莪术-蚤休(芪-术-蚤)角药配伍基于PINK1/Parkin/EMT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方法3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芪-术-蚤高剂量组(5.85 g·kg^(-1))、芪-术-蚤低剂量组(2.925 ... 目的探讨黄芪-莪术-蚤休(芪-术-蚤)角药配伍基于PINK1/Parkin/EMT信号通路抑制结肠癌生长和转移的影响。方法3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芪-术-蚤高剂量组(5.85 g·kg^(-1))、芪-术-蚤低剂量组(2.925 g·kg^(-1)),每组6只,使用结肠癌CT26.WT细胞构建小鼠原位结肠癌模型。给药15 d后,取各组小鼠肿瘤、肝脏组织,HE病理染色评估肿瘤转移情况,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组织线粒体自噬现象,Western blot、免疫组化(IHC)检测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PINK1、Parkin、p62、LC3-Ⅱ/LC3-Ⅰ表达情况,Western blot、qPCR、IHC检测EMT相关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Snail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小鼠肿瘤体积明显变小、转移灶数目变少,肝脏组织发生改变,小鼠生长状态得到明显改善;芪-术-蚤给药组肿瘤组织线粒体发生了选择性自噬现象,伴随着自噬小体的产生;芪-术-蚤给药组影响了PINK1/Parkin通路介导的线粒体自噬生物学过程:PINK1、Parkin、p62、LC3-Ⅱ/LC3-Ⅰ均有一定程度上调(P<0.05,P<0.01),且高剂量组效果优于低剂量组(P<0.05,P<0.01);芪-术-蚤给药组降低了EMT相关N-cadherin、Vimentin、Snail的蛋白含量与mRNA水平(P<0.05,P<0.01),同时增高了E-cadherin的蛋白与mRNA水平(P<0.05,P<0.01),且高剂量组均优于低剂量组(P<0.05,P<0.01)。结论芪-术-蚤角药配伍一定程度抑制结肠癌原位移植瘤小鼠模型肿瘤生长和转移,其机制可能是通过PINK1/Parkin信号通路扭转线粒体功能异常,抑制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达到治疗结肠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术-蚤 线粒体自噬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上皮-间质转化 结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纤益心方对扩张型心肌病大鼠心肌细胞PKA/CaMKⅡ信号通路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曾垂义 王振涛 +2 位作者 黑炫鼎 王冰 常红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01-1607,共7页
目的通过抗纤益心方干预扩张型心肌病大鼠,探讨该药在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细胞PKA/CaMKⅡ信号通路及线粒体膜电位方面的作用。方法扩张型心肌病大鼠通过饮用呋喃唑酮复制,连续10周后通过心脏彩超确定模型复制成功,随机分为抗纤益心方低剂... 目的通过抗纤益心方干预扩张型心肌病大鼠,探讨该药在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细胞PKA/CaMKⅡ信号通路及线粒体膜电位方面的作用。方法扩张型心肌病大鼠通过饮用呋喃唑酮复制,连续10周后通过心脏彩超确定模型复制成功,随机分为抗纤益心方低剂量组、抗纤益心方中剂量组、抗纤益心方高剂量组、卡托普利组和模型组,另设正常组。药物干预4周后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心肌细胞ATP、Ca^(2+)-Mg^(2+)-ATP酶活力;心肌细胞CaMKⅡ、PKA、UCP2 mRNA表达。用去甲肾上腺素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大模型,药物干预24 h后检测心肌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各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受损,心肌细胞ATP、Ca^(2+)-Mg^(2+)-ATP酶活力明显降低,UCP2 mRNA、CaMKⅡmRNA均明显升高,PKA mRNA明显降低,心肌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各药物干预组对心肌细胞线粒体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对所测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尤其以抗纤益心方高剂量组更为明显(P<0.05或P<0.01)。结论抗纤益心方可以减轻DCM模型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损伤,改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及舒缩功能,改善心肌细胞PKA/CaMKⅡ信号通路及线粒体膜电位水平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型心肌病 抗纤益心方 PKA/CaMKⅡ信号通路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叶珊瑚苷通过PINK1/Parkin通路促进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线粒体自噬
12
作者 李洁 李元 +5 位作者 周美云 邓炎尧 林芳波 万慧伟 宋炯 梁俊俊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5-341,共7页
目的:探讨桃叶珊瑚苷(AU)调节PTEN诱导激酶蛋白1(PINK1)/细胞质E3-泛素连接酶(Parkin)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大鼠海马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通过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CAO)建立IS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IS组、低剂量AU组(AU-L)、中剂... 目的:探讨桃叶珊瑚苷(AU)调节PTEN诱导激酶蛋白1(PINK1)/细胞质E3-泛素连接酶(Parkin)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IS)大鼠海马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通过大脑中动脉阻塞法(MCAO)建立IS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IS组、低剂量AU组(AU-L)、中剂量AU组(AU-M)、高剂量AU组(AU-H)以及高剂量AU联合3-MA组(AU-H+3-MA),以不结扎的大鼠为Sham组,Zea Longa评分评估大鼠神经功能;TTC染色检测脑梗塞体积比;制备海马组织切片,透射电镜观察海马线粒体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检测线粒体自噬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C3B)、p62变化;TUNEL法检测海马组织凋亡;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中PINK1/Parkin相关蛋白表达。结果:IS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增加(P<0.05),TTC染色观察到脑梗死,同时观察到海马组织中线粒体自噬蛋白p62表达上调(P<0.05),LC3B表达下调(P<0.05),自噬小体数量减少(P<0.05),海马组织中细胞凋亡增加(P<0.05),海马组织中PINK1、ARKIN蛋白表达下调(P<0.05),AU干预后,可降低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减轻脑梗塞体积百分比,同时下调海马组织中p62阳性表达(P<0.05),上调LC3B阳性表达(P<0.05),增加自噬小体数量(P<0.05),降低海马组织中细胞凋亡(P<0.05),上调海马组织中PINK1、ARKIN蛋白表达(P<0.05),3-MA阻断了AU的治疗作用,加重大鼠神经损伤。结论:AU通过激活PINK1/Parkin信号通路,促进海马线粒体自噬,改善IS大鼠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IS) PTEN诱导激酶蛋白1(PINK1)/细胞质E3-泛素连接酶(Parkin)信号通路 线粒体自噬 桃叶珊瑚苷(AU)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酚通过AMPK/PGC-1α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影响巨噬细胞极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乐乐 谭彩霞 +4 位作者 张薇 葛睿涵 李晨 王新敏 章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8-494,共7页
目的探究大黄酚(CHR)是否通过AMPK/PGC-1α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影响巨噬细胞极化。方法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将CHR与AMPK、PGC-1α进行分子对接和结合能力预测。人单核细胞(THP-1)添加佛波酯(PMA)诱导为M0巨噬细胞,使用脂多糖(LPS)... 目的探究大黄酚(CHR)是否通过AMPK/PGC-1α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影响巨噬细胞极化。方法使用Autodock vina软件将CHR与AMPK、PGC-1α进行分子对接和结合能力预测。人单核细胞(THP-1)添加佛波酯(PMA)诱导为M0巨噬细胞,使用脂多糖(LPS)联合干扰素-γ(IFN-γ)诱导为M1巨噬细胞,设为Control组;CHR处理M1巨噬细胞设为CHR组;CHR联合AMPK抑制剂(Compound C)处理M1巨噬细胞设为CHR+Compound C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M1巨噬细胞标志物(iNOS、CD86)及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PGC-1α、NFR-1、TFAM)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M1巨噬细胞标志物iNOS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AMPK、p-AMPK、PGC-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分子对接结果显示CHR与AMPK、PGC-1α分子的结合能分别为-8.4 kcal/mol、-7.4 kcal/mol。qRT-PCR结果显示成功建立体外M1巨噬细胞模型。与Control组相比,CHR处理导致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PGC-1α、NFR-1、TFAM mRNA的表达显著升高(P<0.001);与CHR处理组相比,CHR联合Compound C处理导致线粒体生物合成相关基因PGC-1α、NFR-1、TFAM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CHR处理抑制了iNOS的蛋白表达(P<0.001);与CHR处理组相比,CHR联合Compound C处理逆转了CHR对iNOS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相比,CHR处理组p-AMPK、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01);与CHR处理组相比,CHR联合Compound C处理组p-AMPK、PGC-1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大黄酚可能通过激活AMPK/PGC-1α信号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抑制巨噬细胞向M1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酚 AMPK/PGC-1α信号通路 线粒体生物合成 巨噬细胞 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NK1/parkin通路介导线粒体自噬探讨冲和膏促进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的机制 被引量:2
14
作者 党赢 焦雨琦 +1 位作者 海日 师建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8-347,共10页
目的:探讨冲和膏调控PTEN诱导激酶1(PINK1)/parkin通路介导线粒体自噬对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和皮肤缺损法构建糖尿病溃疡模型大鼠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冲和膏组和生长因子组,每... 目的:探讨冲和膏调控PTEN诱导激酶1(PINK1)/parkin通路介导线粒体自噬对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糖高脂饲料、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和皮肤缺损法构建糖尿病溃疡模型大鼠36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冲和膏组和生长因子组,每组12只。另取12只大鼠构建普通创面模型作为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采用生理盐水清创,冲和膏组和生长因子组分别用冲和膏和生长因子涂敷创面。观察记录大鼠空腹血糖变化和创面愈合情况,分别于治疗后第7和14天取材。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创面肉芽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62和III型胶原(COL3)的表达水平。电镜观察线粒体微结构并记录自噬体数量变化。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和RT-qPCR检测各组大鼠创面组织PINK1、parkin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II(LC3-II)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冲和膏组和生长因子组大鼠血糖在第7、14和28天均高于16.67 mmol/L,提示糖尿病大鼠造模成功。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创面愈合率较低,IL-6、TNF-α和P62平均吸光度升高,COL3平均吸光度降低,单位面积自噬体数量增加,PINK1、parkin和LC3-II平均吸光度降低,PINK1、parkin和LC3-II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冲和膏组和生长因子组创面愈合率升高,IL-6、TNF-α和P62平均吸光度降低,COL3平均吸光度升高,单位面积自噬体数量减少,PINK1、parkin和LC3-II平均吸光度升高,PINK1、parkin和LC3-II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结论:冲和膏可减轻糖尿病溃疡创面局部炎症反应,降低炎症因子IL-6和TNF-α水平,促进COL3表达,激活PINK1/parkin信号通路,促进创面组织线粒体自噬,从而加快创面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和膏 糖尿病溃疡 创面愈合 线粒体自噬 PINK1/park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糖肽激活CAMKK2/AMPK/MCU信号通路改善大鼠卵巢颗粒细胞衰老
15
作者 刘晓丹 凌晨 +5 位作者 刘璐 蒲静 马海滨 马会明 张文萍 陈冬梅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16-1125,共10页
目的探讨枸杞糖肽(Lycium barbarum glycopeptide,LbGP)改善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分为正常组,DOX组及DOX加入4种不同浓度的LbGP治疗组干预后,通过CCK-8、EDU和Ki67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免疫荧光... 目的探讨枸杞糖肽(Lycium barbarum glycopeptide,LbGP)改善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分为正常组,DOX组及DOX加入4种不同浓度的LbGP治疗组干预后,通过CCK-8、EDU和Ki67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免疫荧光法、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衰老标志和线粒体功能相关因子。结果CCK-8、EDU、Ki67与DOX组相比,经LbGP治疗可明显提高细胞活力(P<0.05),促进增殖(P<0.05);与DOX组相比,LbGP治疗后细胞中β-半乳糖苷酶阳性面明显减少(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DOX组相比,LbGP治疗后p21、γH2A.X下降(P<0.05)、pRB升高(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DOX组相比,LbGP治疗组衰老表型蛋白p21、p53明显减少(P<0.05),pRB升高(P<0.05);线粒体释放到胞质中的cyt C和活化的caspase-9明显减少(P<0.05);CAMKK2、pAMPK和线粒体钙稳态调节蛋白MCU水平升高(P<0.05);细胞核中能量代谢相关蛋白SIRT1、PGC1α/β和ATP5A1明显升高(P<0.05);与DOX组相比,LbGP治疗后ROS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LbGP可改善DOX诱导的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衰老,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CAMKK2/AMPK信号通路,进而改善线粒体钙稳态,提高细胞能量代谢相关调节蛋白的表达水平实现的。为LbGP能够辅助改善卵巢功能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糖肽 衰老 CAMKK2/AMPK信号通路 线粒体钙稳态 能量代谢 大鼠原代卵巢颗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通过介导JNK信号通路抑制线粒体凋亡途径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姚思凡 张鑫 +1 位作者 戴月英 沈丽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6-262,共7页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rcetin,Que)通过调节JNK信号通路抑制Aβ25-35引起PC12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PC12细胞,使用Aβ25-35诱导其构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受损模型,Que、17β-雌二醇(17β-E2)和金雀异黄素(...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rcetin,Que)通过调节JNK信号通路抑制Aβ25-35引起PC12细胞线粒体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PC12细胞,使用Aβ25-35诱导其构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受损模型,Que、17β-雌二醇(17β-E2)和金雀异黄素(genistein,Gen)进行干预,并设定SP600125(JNK特异性抑制剂)预处理组。Fluo-4 AM染料荧光检测PC12细胞钙离子;Rhodamine123染色液检测PC12细胞线粒体膜电位;Caspase-3活性检测Caspase-3酶活性;免疫荧光检测p-JNK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ERα、ERβ、p-JNK、JNK、Bcl-W、Bim和Cytochrome C蛋白表达。并使用雌激素受体α/β拮抗剂MPP/PHTPP和SP600125进行干预,探讨Que发挥神经保护介导的分子机制。结果与Aβ25-35组相比,Aβ25-35+Que组能提高线粒体膜电位(P<0.01);降低钙离子浓度(P<0.01)。免疫荧光、Caspase-3检测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Aβ25-35组相比,Que可以逆转Aβ25-35诱导的ERα表达降低(P<0.01),当加入MPP抑制Que与雌激素受体α结合后,Caspase-3表达增加(P<0.05);Que抑制p-JNK表达(P<0.01);降低促凋亡蛋白Bim的表达(P<0.01),减少Cyt C的释放(P<0.01),促进抗凋亡蛋白Bcl-W的表达(P<0.01),当加入SP600125后,Que对Bcl-W、Bim和Cyt C的作用和SP600125对Aβ25-35诱导PC12细胞线粒体凋亡途径的保护作用机制相同(P<0.01)。结论Que可通过介导JNK信号通路抑制线粒体凋亡,进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阿尔茨海默病 线粒体 细胞凋亡 JNK信号通路 神经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INK1/Parkin信号通路探讨黄芪散改善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的机制
17
作者 张运辉 袁云川 +4 位作者 杨梦琳 伍大华 刘霞 杨昆 程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12-623,共12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黄芪散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模型中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并分析其潜在机制。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 group,Norm)、模型组(model group,Mod)、黄芪散低剂量组(Huangqisan low dos... 本研究旨在探究黄芪散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模型中突触可塑性的影响,并分析其潜在机制。SPF级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normal group,Norm)、模型组(model group,Mod)、黄芪散低剂量组(Huangqisan low dose group,HQS-L;1.2 g/kg)、黄芪散高剂量组(Huangqisan high dose group,HQS-H;4.8 g/kg)及阳性对照组(positive group,Pos),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双侧海马注射β淀粉样蛋白25-35造模。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Nissl染色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神经元损伤情况;JC-1探针流式细胞术检测海马组织线粒体膜电位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和突触超微结构;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海马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法检测大鼠海马中PTEN诱导激酶1(PTEN-induced kinase 1,PINK1)、帕金蛋白(Parkin E3 ubiquitin protein ligase,Parkin)、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microtuble-associated protein light chain 3,LC3B)、泛素结合蛋白p62(ubiquitin-binding protein p62,p62)、动力相关蛋白1(dynmin-related protein 1,Drp1)、线粒体融合素1(mitofusion 1,Mfn1)、线粒体融合素2(mitofusion 1,Mfn2)、Nod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associated protein 43,GAP43)、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基(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subunit 2B,NR2B)、突触后致密蛋白95(postsynaptic dense protein95,PSD95)、突触素(synaptosin,SYP)、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蛋白表达。与Norm组比较,Mod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显著降低(P<0.01),海马组织神经元胞内尼氏体减少或消失,海马区的神经元和突触超微结构出现明显的病理改变,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线粒体结构受损,自噬溶酶体形成,海马组织IL-1β、IL-6、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1),ROS水平明显升高(P<0.01),PINK1、Parkin、LC3B、Mfn1、Mfn2、GAP43、NR2B、PSD95、SYP、BDNF蛋白表达降低(P<0.05),而p62、Drp1、NLRP3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Mod组比较,HQS-L组、HQS-H组和Pos组能显著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主要表现为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过平台的次数增加(P<0.05,P<0.01);海马组织神经元胞内尼氏体增多,海马区的神经元和突触超微结构受损减轻,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升高,线粒体自噬显著增多;海马组织IL-1β、IL-6、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P<0.01),ROS水平明显降低(P<0.01),PINK1、Parkin、LC3B、Mfn1、Mfn2、GAP43、NR2B、PSD95、SYP、BDNF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p62、Drp1、NLRP3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P<0.01)。黄芪散改善AD大鼠突触可塑性的机制可能与其激活海马中PINK1-Parkin通路促进线粒体自噬,改善线粒体功能,降低ROS水平,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散 阿尔茨海默病 线粒体自噬 PTEN诱导激酶1/帕金蛋白信号通路 NLRP3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胡皂苷调节HIF-1α/BNIP3信号通路抑制线粒体自噬治疗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 被引量:5
18
作者 祁正亮 刘晓 田曼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56-2261,共6页
目的探究柴胡皂苷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腺病毒E1B相互作用蛋白3(BNIP3)信号通路对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胃窦组织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采用复合因素法构建肝胃不和型F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 目的探究柴胡皂苷调节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腺病毒E1B相互作用蛋白3(BNIP3)信号通路对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胃窦组织线粒体自噬的影响。方法采用复合因素法构建肝胃不和型FD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吗丁啉组、柴胡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其中吗丁啉组以2.7 mg·kg^(-1)吗丁啉灌胃,柴胡皂苷低、中、高剂量组分别腹腔注射2、4、8 mg·kg^(-1)柴胡皂苷,模型组和空白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和腹腔注射,连续干预7 d。观察各组大鼠胃肠功能: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ELISA法检测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含量,HE染色观察胃窦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胃窦组织线粒体结构,试剂盒检测ROS、MDA、SOD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胃窦组织线粒体LC3、Beclin1、p62、HIF-1α、BNIP3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胃窦组织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线粒体肿胀、变形,出现大量自噬体,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MTL、GAS、SOD、P62降低,ROS、MDA水平、LC3Ⅱ/LC3Ⅰ、Beclin1、HIF-1α、BNIP3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吗丁啉组和柴胡皂苷低、中、高剂量组胃窦组织症状明显改善,线粒体嵴清晰,自噬体减少,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MTL、GAS、SOD、p62升高,ROS、MDA水平、LC3Ⅱ/LC3Ⅰ、Beclin1、HIF-1α、BNIP3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柴胡皂苷能够改善肝胃不和型FD大鼠肠胃功能,抑制线粒体自噬,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IF-1α/BNIP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 线粒体自噬 柴胡皂苷 HIF-1α/BNIP3信号通路 大鼠 胃窦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K信号通路在帕金森病调控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孙晨枫 任彬彬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4-144,共11页
帕金森病(PD)是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机制涉及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化、α-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及能量代谢失调等。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作为细胞能量代谢的核心调控因子,在PD病理进程中发挥多重作用。文章详细阐述了AMPK的结构与功... 帕金森病(PD)是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病理机制涉及多巴胺能神经元退化、α-突触核蛋白异常聚集及能量代谢失调等。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作为细胞能量代谢的核心调控因子,在PD病理进程中发挥多重作用。文章详细阐述了AMPK的结构与功能,揭示了其在PD中的调控机制,包括调节神经元能量代谢、介导线粒体功能、抑制氧化应激、诱导自噬以及调控神经炎症和细胞凋亡。此外,综述还介绍了基于AMPK的PD潜在治疗方法,基于AMPK的潜在治疗策略:包括天然产物(白藜芦醇、姜黄素等)、基因疗法及靶向递送系统,但其双重作用(如过度激活诱发能量应激)需精准调控。未来研究需聚焦AMPK与其他通路(如SIRT1、NF⁃κB)的交互作用,优化靶向治疗的时空特异性,以推动临床转化。本文为深入理解PD机制及开发AMPK靶向疗法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AMP活化蛋白激酶(AMPK) 信号通路 神经保护作用 线粒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NDC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肥胖性心肌病中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嘉麟 王一帆 +3 位作者 邓晓桦 唐树耿 郭中州 谭迎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5-480,共6页
肥胖性心肌病是一种由肥胖导致的代谢性心脏病,其发生发展与线粒体自噬有关。线粒体自噬是一种重要的线粒体质控机制,而线粒体外膜蛋白含FUN14域蛋白1(FUNDC1)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FUNDC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肥胖性心肌病... 肥胖性心肌病是一种由肥胖导致的代谢性心脏病,其发生发展与线粒体自噬有关。线粒体自噬是一种重要的线粒体质控机制,而线粒体外膜蛋白含FUN14域蛋白1(FUNDC1)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FUNDC1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肥胖性心肌病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肥胖性心肌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FUN14域蛋白1 线粒体自噬 肥胖性心肌病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