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RM2B基因突变致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两例不同类型(8A和8B)患儿的临床特点和基因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邓琳 逯军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3704-3708,共5页
RRM2B基因突变相关疾病根据遗传方式和临床表型可分为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8A型(MTDPS8A),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8B型(MTDPS8B),锥杆营养不良、感音神经性耳聋和范可尼型肾功能障碍(RCDFRD),常染色体显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伴线粒体DNA缺失5... RRM2B基因突变相关疾病根据遗传方式和临床表型可分为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8A型(MTDPS8A),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8B型(MTDPS8B),锥杆营养不良、感音神经性耳聋和范可尼型肾功能障碍(RCDFRD),常染色体显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伴线粒体DNA缺失5型(PEOA5)这4种类型。其中MTDPS8A、MTDPS8B均属于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遗传方式相同,在疾病早期临床表型复杂且具有异质性,难以鉴别。本文通过系统回顾分析2例分别确诊MTDPS8A、MTDPS8B患儿的临床特点、基因检测结果、诊治经过等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来总结这两型的遗传学特点,为今后遇到疑似病例提供诊断思路,进一步提高RRM2B基因突变相关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诊断率,也有助于评估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RM2B基因 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8a型 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8B 基因检测 全外显子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脑肌病型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3
2
作者 陆相朋 李东晓 +6 位作者 段凤阳 李华伟 姚献花 马丙祥 秦亚萍 杨艳玲 郑宏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10-814,共5页
目的分析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的临床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基因检测资料。结果患儿,男,生后4个月出现肢体无力,9个月就诊时呈营养不良貌,发育落后,四肢肌力、肌... 目的分析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的临床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基因检测资料。结果患儿,男,生后4个月出现肢体无力,9个月就诊时呈营养不良貌,发育落后,四肢肌力、肌张力低下,伴脊柱侧弯、后凸。血清乳酸、丙酮酸增高,肝功能、心肌酶谱异常;血液多种氨基酸降低,丁二酰肉碱增高;尿甲基丙二酸及其代谢产物浓度轻度增高,提示甲基丙二酸尿症。头颅MRI显示双侧豆状核及尾状核萎缩,伴长T2信号及脑萎缩样改变。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示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严重发育落后。基因测序示MUT、MMAA、MMAB等甲基丙二酸尿症相关基因未见可疑致病突变;SUCLG1基因存在c.961C>G(p.A321P)与c.713 T>C(p.D 238 G)两个杂合突变,分别来自表型正常的父母,其中c.961 C>G为已知致病突变,c.713 T>C为未报道新突变。外周血白细胞线粒体DNA拷贝数降低,为244/cell,为正常对照的68.4%。确诊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结论不明原因发育落后、肌张力低下、听力障碍伴高乳酸血症、轻度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应考虑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可能,基因分析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 脑肌病 发育迟缓 甲基丙二酸尿症 SUCLG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脑病型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3
作者 王丹 储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1-42,共2页
目的总结1例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加强低血糖的病情观察及处理,饮食方案的制定及营养指标监测,大量腹水的护理,压力性损伤、出血及乳酸酸中毒的预防、观察及处理,针对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等。结果通过积极的治疗与护... 目的总结1例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加强低血糖的病情观察及处理,饮食方案的制定及营养指标监测,大量腹水的护理,压力性损伤、出血及乳酸酸中毒的预防、观察及处理,针对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等。结果通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患儿肝脏功能好转,腹水消退,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未发生低血糖昏迷、乳酸酸中毒等情况,病情好转出院。结论肝脑型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患儿病情严重,预后差,积极的预防护理可促进疾病的良性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 肝脑病 低血糖 进行性肝衰竭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症状轻微的TK2相关的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1例
4
作者 蒋姣 郭虎 金波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97-1200,共4页
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mitochondrial DNA depletion syndromes,MDS)是由核基因突变引起线粒体DNA合成或复制障碍的一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链缺陷病,可导致新生儿和婴儿早期死亡。目前研究发现可分为4型:肌病型、脑肌... 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mitochondrial DNA depletion syndromes,MDS)是由核基因突变引起线粒体DNA合成或复制障碍的一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链缺陷病,可导致新生儿和婴儿早期死亡。目前研究发现可分为4型:肌病型、脑肌病型、肝脑病型、神经胃肠病型。其中肌病型致病基因是TK2基因和SLC25A4基因。TK2基因变异有多种临床表型,包括婴儿型、儿童型及晚发型。本文首先在国内报道1例TK2基因变异致临床症状轻微的MDS病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TK2基因变异所致的肌病型MDS临床及基因诊断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K2相关的线粒体dna耗竭综和征 TK2 基因 临床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mtDNA A1555G异质性突变比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程祖建 杨滨 +1 位作者 江凌 欧启水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381-384,共4页
目的定量检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1555突变型/野生型的拷贝数,探讨突变型/野生型比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实时定量PCR技术和扩增阻滞突变系统(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和Amplification ... 目的定量检测非综合征型耳聋患者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1555突变型/野生型的拷贝数,探讨突变型/野生型比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建立实时定量PCR技术和扩增阻滞突变系统(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和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RT-ARMS-qPCR系统)对含突变型和野生型mtDNA 1555位点的拷贝数进行定量检测并计算比例。共检测散发组12例、家系组7例异质性突变患者,结合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比例与耳聋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散发组mtDNA A1555G异质性突变的患者中,突变型mtDNA所占的比例与耳聋轻重程度相关(r=0.771,P=0.003);家系组患者中,突变型mtD-NA所占的比例亦与耳聋轻重程度相关(r=0.850,P=0.015)。结论突变型mtDNA占所有mtDNA的比例与耳聋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是非综合征型耳聋临床表型多样性的分子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耳聋 线粒体dna 突变 实时定量PCR技术和扩增阻滞突变(RT-ARMS-qPCR)系统 拷贝数 临床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西北地区回族非综合征型聋患者耳聋相关基因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马建鹂 徐百成 +7 位作者 边盼盼 杨小龙 刘晓雯 李倩 朱一鸣 纵亮 赵亚丽 郭玉芬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1-455,共5页
目的研究中国西北地区回族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聋(nonsyndromic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NSHL)患者GJB2、SLC26A4及线粒体DNA1555A>G(mitochondrial DNA 12SrRNA 1555A>G,mtDNA 1555A>G)三种常见聋病基因的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研究中国西北地区回族非综合征型感音神经性聋(nonsyndromic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NSHL)患者GJB2、SLC26A4及线粒体DNA1555A>G(mitochondrial DNA 12SrRNA 1555A>G,mtDNA 1555A>G)三种常见聋病基因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中国西北地区420例回族NSHL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盐析法提取全血DNA后用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对A1w26I酶切阳性的mtDNA 1555A>G标本、GJB2基因编码区及SLC26A4基因的第8、19外显子进行DNA测序。结果 420例NSHL患者中,11例为mtDNA 1555A>G突变所致,占2.62%(11/420);41例为GJB2基因突变所致,包括纯合和复合杂合突变,占9.76%(41/420),是最常见的致聋病因,其中c.235delC等位基因突变频率为6.90%(58/840),占所有致病等位基因的51.33%(58/113),是GJB2最常见的突变方式;20例为SLC26A4双等位基因改变,占4.76%(20/420),其中c.919-2A>G等位基因突变频率为5.0%(42/840),占所有等位基因碱基改变的68.85%(42/61),是SLC26A4的热点突变形式。结论本研究为本组17.14%(72/420)的NSHL患者明确了病因,GJB2是中国西北地区回族NSHL患者最常见的致聋基因,c.235delC是其最主要的突变形式;c.919-2A>G是SLC26A4基因的热点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族 综合征 线粒体dna 1555A>G基因 GJB2基因 SLC26A4基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修饰基因和线粒体DNA突变致耳聋的机制及其功能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刘琪 袁晓辉 +1 位作者 赵辉 管敏鑫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2-394,共3页
关键词 线粒体dna突变 综合征耳聋 修饰基因 氨基糖苷类药物 线粒体突变 TRNA基因 RRNA 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族耳聋患者mtDNA12SrRNA基因A1555G及A827G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徐红霞 盛国强 李彦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9-471,共3页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中mtDNA12SrRNA基因突变的发生率。方法抽取120例新疆维吾尔族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耳聋组)及100例维吾尔族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进行mtDNA 12SrRNA基因PCR扩增,产物通过基因测序,...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中mtDNA12SrRNA基因突变的发生率。方法抽取120例新疆维吾尔族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耳聋组)及100例维吾尔族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进行mtDNA 12SrRNA基因PCR扩增,产物通过基因测序,进行突变检测和分析。结果所有研究对象的基因区域均扩增成功,mtDNA12SrRNA全序列检测发现耳聋组中共检出9例突变患者,其中mtDNA 12SrRNA A1555G突变5例,检出率为4.17%(5/120),961delT 1例,961insC 1例,A827G转换2例;对照组中发现A827G转换1例。结论本组新疆维吾尔族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线粒体DNA 12SrRNA A1555G突变检出率为4.17%,mtDNA 12SrRNA A827G转换是良性突变还是致病突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 基因突变 综合征感音神经性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部分聋哑学生聋病易感基因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朱一鸣 郭玉芬 +6 位作者 刘晓雯 王艳莉 徐百成 纪育斌 历建强 李倩 王秋菊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5-228,共4页
目的通过对常见致聋基因的筛查,初步了解陕西省部分耳聋人群的分子遗传病因及其特点。方法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采集陕西地区283例非综合征型聋哑学生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GJB... 目的通过对常见致聋基因的筛查,初步了解陕西省部分耳聋人群的分子遗传病因及其特点。方法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采集陕西地区283例非综合征型聋哑学生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GJB2基因编码区、SLC26A4基因第8、第19外显子及线粒体DNA(mi-tochondria DNA,mtDNA)目的片断,Alw26Ι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检测m1555A>G点突变,对酶切阳性标本和GJB2基因编码区及SLC26A4基因的第8、第19外显子进行DNA测序。结果 283例患者中,9例(3.18%,9/283)存在线粒体DNA12SrRNAm.1555A>G均质性突变;55例为GJB2基因突变所致(包括纯合、复合杂合或显性携带者),突变频率为19.43%(55/283),8例为GJB2基因突变携带者。c.235delC和c.299_300delA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4.13%(80/566)和3.89%(22/566),占所有GJB2基因致病等位基因数的87.18%(102/117),是该地区的热点突变;7例为SLC26A4基因的双等位基因突变,突变频率为2.47%(7/283),13例携带SLC26A4基因单等位基因碱基改变,c.919-2A>G和c.2168A>G(p.H723R)占所有SLC26A4基因碱基改变等位基因数的88.89%(24/27)。结论 GJB2基因突变是导致陕西省聋哑学生听力损失的主要原因,c.235delC是其最常见的突变形式,c.919-2A>G和c.2168A>G(p.H723R)为SLC26A4基因主要的两种突变形式。对该地区耳聋患者行三个常见基因筛查,将为25.08%(71/283)患者提供明确分子病因学诊断,并将对32.51%(92/283)的患者及家族成员给予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耳聋 线粒体dna 12S RRNA GJB2 SLC26A4 基因突变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