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DNA缺失综合征1例临床及遗传学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晓娟 王丽红 +3 位作者 冯梅 张改秀 宋文惠 蔚京京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98-600,604,共4页
目的分析由脱氧鸟苷激酶(DGUOK)基因突变导致的线粒体DNA缺失综合征(MDS)的临床特征、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经二代测序确诊MD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6天男性婴儿,因低血糖、腹胀就诊,有肝功能异常、低血糖、乳酸增高。二代基... 目的分析由脱氧鸟苷激酶(DGUOK)基因突变导致的线粒体DNA缺失综合征(MDS)的临床特征、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经二代测序确诊MD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6天男性婴儿,因低血糖、腹胀就诊,有肝功能异常、低血糖、乳酸增高。二代基因检测发现患儿DGUOK基因存在2个新发现突变,c.169dupT及c.630dupG,父母各携带1个突变,均为移码突变;产生截短蛋白。应用SWISS-MODE进行蛋白结构预测,对DGUOK结构造成影响,均未有文献报道。患儿住院治疗无好转,死亡。结论DGUOK基因突变导致的MDS病情严重,预后极差。早期基因检测有助于诊断及遗传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鸟苷激酶 线粒体dna缺失综合征 低血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RM2B基因突变致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两例不同类型(8A和8B)患儿的临床特点和基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邓琳 逯军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9期3704-3708,共5页
RRM2B基因突变相关疾病根据遗传方式和临床表型可分为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8A型(MTDPS8A),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8B型(MTDPS8B),锥杆营养不良、感音神经性耳聋和范可尼型肾功能障碍(RCDFRD),常染色体显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伴线粒体DNA缺失5... RRM2B基因突变相关疾病根据遗传方式和临床表型可分为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8A型(MTDPS8A),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8B型(MTDPS8B),锥杆营养不良、感音神经性耳聋和范可尼型肾功能障碍(RCDFRD),常染色体显性进行性眼外肌麻痹伴线粒体DNA缺失5型(PEOA5)这4种类型。其中MTDPS8A、MTDPS8B均属于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遗传方式相同,在疾病早期临床表型复杂且具有异质性,难以鉴别。本文通过系统回顾分析2例分别确诊MTDPS8A、MTDPS8B患儿的临床特点、基因检测结果、诊治经过等病例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来总结这两型的遗传学特点,为今后遇到疑似病例提供诊断思路,进一步提高RRM2B基因突变相关线粒体脑肌病的临床诊断率,也有助于评估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RM2B基因 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8A型 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8B型 基因检测 全外显子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综合征耳聋患者线粒体DNA 12S rRNA及tRNA^(Ser(UCN))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戴大春 鲁雅洁 +4 位作者 陈智斌 魏钦俊 曹新 邢光前 卜行宽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1,共5页
目的 :探讨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12S rRNA基因及tRNASer(UCN)基因突变与非综合征耳聋的相关性,以及常见致聋突变携带频率。方法:收集非综合征耳聋患者135例和听力正常对照人群126例的外周血样本,常规方法提取基因组DNA,PC... 目的 :探讨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12S rRNA基因及tRNASer(UCN)基因突变与非综合征耳聋的相关性,以及常见致聋突变携带频率。方法:收集非综合征耳聋患者135例和听力正常对照人群126例的外周血样本,常规方法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mtDNA 12S rRNA基因及tRNASer(UCN)基因,扩增产物经直接测序进行耳聋相关突变的鉴定。结果:135例非综合征耳聋患者中共检测到11种mtDNA 12S rRNA碱基变异,其中4种已知致病突变的携带率分别为:A827G,4.4%;T961C,1.5%;T1095C,0.7%;A1555G,1.5%。两组人群均未检测到12S rRNA C1494T突变以及tRNASer(UCN)基因任何形式的致聋突变。结论:mtDNA 12S rRNA是南京地区汉族非综合征耳聋人群的突变热点基因,其常见致聋突变总携带率约为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耳聋 线粒体dna 12SRRNA基因 tRNASer(UCN)基因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MELAS综合征相关的线粒体基因异质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温丽民 李冉 +2 位作者 郝延磊 孔庆霞 夏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885-1888,共4页
MELAS综合征是一种由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或核DNA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约80%的病例是由m.3243A>G突变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当细胞中同时存在正常和突变的mtDNA,即为异质性,其与MELAS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关系复... MELAS综合征是一种由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或核DNA突变引起的遗传性疾病,约80%的病例是由m.3243A>G突变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而引起的。当细胞中同时存在正常和突变的mtDNA,即为异质性,其与MELAS综合征的严重程度关系复杂。本文将系统阐述与MELAS综合征相关的mtDNA异质性的研究,以期为MELAS综合征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AS综合征 线粒体dna 异质性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tt综合征患儿一例多种组织的线粒体DNA突变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唐炬 包新华 +1 位作者 戚豫 吴希如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6期535-538,共4页
探讨线粒体DNA在Rett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利用Southern杂交、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及DNA直接测序等方法.对一例Rett综合征患儿的外周血白细胞、死后的脑、骨骼肌组织及其母亲外周血白细胞的线粒体... 探讨线粒体DNA在Rett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利用Southern杂交、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分析及DNA直接测序等方法.对一例Rett综合征患儿的外周血白细胞、死后的脑、骨骼肌组织及其母亲外周血白细胞的线粒体DNA的部分片段进行分析。结果:患儿3种组织及其母亲外周血白细胞的线粒体DNA上编码16SrRNA的2650~3000区域的DNA存在突变,进一步测序证实患儿3种组织均存在2706位点A→G的点突变。结论:提示线粒体DNA在Rett综合征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TT综合征 线粒体 dna 突变分析 儿童 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DNA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倩乔 李晓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712-716,共5页
线粒体是生物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线粒体DNA编码线粒体内的呼吸链复合物,mtDNA突变可引起多种人类疾病。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发现的mtDNA突变可能从铁代谢障碍、基因不稳定以及造血干细胞凋亡等方面参与MDS的发病过程。... 线粒体是生物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线粒体DNA编码线粒体内的呼吸链复合物,mtDNA突变可引起多种人类疾病。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中发现的mtDNA突变可能从铁代谢障碍、基因不稳定以及造血干细胞凋亡等方面参与MDS的发病过程。本文就线粒体DNA的结构特点、线粒体DNA突变和线粒体突变在MDS发病中的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线粒体dna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DNA突变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7
作者 侯理 刘霆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709-712,共4页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以造血干细胞的异常克隆性增生、血细胞减少、骨髓出现病态造血为特征的一类疾病。最近的研究发现:环形铁粒幼细胞作为MDS的一个重要病态造血现象,可存在于各型MDS中,并且具有明显的异质性。这种克隆内的异质性现...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以造血干细胞的异常克隆性增生、血细胞减少、骨髓出现病态造血为特征的一类疾病。最近的研究发现:环形铁粒幼细胞作为MDS的一个重要病态造血现象,可存在于各型MDS中,并且具有明显的异质性。这种克隆内的异质性现象与线粒体DNA突变有关,线粒体DNA突变主要引起呼吸链异常,继而导致多种病理生理改变,在MDS的发病机制中可能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线粒体dna突变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脑肌病型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1例报告 被引量:3
8
作者 陆相朋 李东晓 +6 位作者 段凤阳 李华伟 姚献花 马丙祥 秦亚萍 杨艳玲 郑宏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10-814,共5页
目的分析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的临床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基因检测资料。结果患儿,男,生后4个月出现肢体无力,9个月就诊时呈营养不良貌,发育落后,四肢肌力、肌... 目的分析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的临床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例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患儿的临床及基因检测资料。结果患儿,男,生后4个月出现肢体无力,9个月就诊时呈营养不良貌,发育落后,四肢肌力、肌张力低下,伴脊柱侧弯、后凸。血清乳酸、丙酮酸增高,肝功能、心肌酶谱异常;血液多种氨基酸降低,丁二酰肉碱增高;尿甲基丙二酸及其代谢产物浓度轻度增高,提示甲基丙二酸尿症。头颅MRI显示双侧豆状核及尾状核萎缩,伴长T2信号及脑萎缩样改变。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示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严重发育落后。基因测序示MUT、MMAA、MMAB等甲基丙二酸尿症相关基因未见可疑致病突变;SUCLG1基因存在c.961C>G(p.A321P)与c.713 T>C(p.D 238 G)两个杂合突变,分别来自表型正常的父母,其中c.961 C>G为已知致病突变,c.713 T>C为未报道新突变。外周血白细胞线粒体DNA拷贝数降低,为244/cell,为正常对照的68.4%。确诊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结论不明原因发育落后、肌张力低下、听力障碍伴高乳酸血症、轻度甲基丙二酸血症患儿应考虑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可能,基因分析可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 脑肌病 发育迟缓 甲基丙二酸尿症 SUCLG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脑病型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9
作者 王丹 储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1-42,共2页
目的总结1例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加强低血糖的病情观察及处理,饮食方案的制定及营养指标监测,大量腹水的护理,压力性损伤、出血及乳酸酸中毒的预防、观察及处理,针对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等。结果通过积极的治疗与护... 目的总结1例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患儿的护理经验。方法加强低血糖的病情观察及处理,饮食方案的制定及营养指标监测,大量腹水的护理,压力性损伤、出血及乳酸酸中毒的预防、观察及处理,针对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等。结果通过积极的治疗与护理,患儿肝脏功能好转,腹水消退,营养状况得到改善,未发生低血糖昏迷、乳酸酸中毒等情况,病情好转出院。结论肝脑型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患儿病情严重,预后差,积极的预防护理可促进疾病的良性转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耗竭综合征 肝脑病型 低血糖 进行性肝衰竭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DNA缺失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7
10
作者 戴纪刚 闵家新 +3 位作者 张国强 吴秋平 周人杰 魏泓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0-571,共2页
目的 线粒体DNA缺失细胞系的建立和鉴定。方法 利用EB可以插入无核蛋白保护的线粒体DNA分子 层状排列的碱基对之间抑制mtDNA复制的特点,将Lewis肺癌细胞在含有低剂量的EB、丙酮酸钠、尿嘧啶的培养液长期培 养。结果 经EB诱导,可... 目的 线粒体DNA缺失细胞系的建立和鉴定。方法 利用EB可以插入无核蛋白保护的线粒体DNA分子 层状排列的碱基对之间抑制mtDNA复制的特点,将Lewis肺癌细胞在含有低剂量的EB、丙酮酸钠、尿嘧啶的培养液长期培 养。结果 经EB诱导,可培育出具有嘧啶依赖性的mtDNA缺失细胞系。结论 线粒体DNA缺失细胞系的建立,为进一 步研究线粒体DNA分子的基因及功能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缺失 细胞系 MTdna缺失 dna分子 dna复制 肺癌细胞 丙酮酸钠 长期培养 碱基对 核蛋白 EB 低剂量 培养液 尿嘧啶 依赖性 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igh综合征患儿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突变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张尧 孙芳 +10 位作者 孔庆鹏 魏晓琼 戚豫 张英 马祎楠 Sayami Sujan 王朝霞 袁云 杨艳玲 姜玉武 秦炯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21-1025,共5页
目的探讨中国人Leigh综合征患儿的发病机制,并对已知的部分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突变进行分析。方法对1992-2006年收集的来自我国28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的145例Leigh综合征患儿进行病因学分析。在排除SURF1基因和线粒体基因T8993G、T8993... 目的探讨中国人Leigh综合征患儿的发病机制,并对已知的部分核基因和线粒体基因突变进行分析。方法对1992-2006年收集的来自我国28个省、自治区或直辖市的145例Leigh综合征患儿进行病因学分析。在排除SURF1基因和线粒体基因T8993G、T8993C、A8344G、A3243G四个位点突变后,对80例患儿的丙酮酸脱氢酶E1α亚单位基因(PDHA1)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9个线粒体DNA突变位点(G13513A、A13084T、T10158C、C11777A、T10191C、T14487C、T12706C、9537insC和T9176G)进行突变筛查。另对23例A3243G线粒体DNA突变阳性的患儿进行SURF1基因的分析。结果80例患儿中仅1例携带PDHA1基因突变,为214位点C>T转换,导致PDHA1蛋白第27位氨基酸由精氨酸变为半胱氨酸。而64例患儿其他9个线粒体DNA突变位点筛查均为阴性。在23例携带线粒体DNAA3243G突变的患儿中,6例携带SURF1基因G604C杂合性变异。结论由于Leigh综合征病因复杂多样,使突变分析难于获得阳性结果。为缩小突变筛查的范围,明确Leigh综合征患儿的病因,亟待建立适用于临床检测应用的线粒体呼吸链酶学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IGH综合征 丙酮酸脱氢酶E1α亚单位 线粒体dna 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DNA缺失对人淋巴瘤Namalwa细胞生长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佳 张庆 +2 位作者 陈昌杰 杨清玲 陈素莲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8-192,共5页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mtDNA)缺失对人淋巴瘤Namalwa细胞生长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溴化乙锭处理Namalwa细胞获得mtDNA缺失的ρ0-Namalwa细胞;营养缺陷法、PCR扩增线粒体DNA片段、Western bloting检测COXII蛋白表达等方法鉴定ρ0-Nama... 目的探讨线粒体DNA(mtDNA)缺失对人淋巴瘤Namalwa细胞生长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溴化乙锭处理Namalwa细胞获得mtDNA缺失的ρ0-Namalwa细胞;营养缺陷法、PCR扩增线粒体DNA片段、Western bloting检测COXII蛋白表达等方法鉴定ρ0-Namalwa细胞;MTT方法及细胞周期测定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活性氧(ROS)及细胞内钙离子水平。结果ρ0-Namalwa细胞在选择性培养基中正常生长,而在非选择性培养基中逐渐死亡;ρ0-Namalwa细胞未扩增出mtDNA片段以及未表达COXII蛋白;与Namalwa细胞相比,ρ0-Namalwa的细胞增殖率、迁移及侵袭能力、ROS水平及细胞内Ca2+浓度明显降低,细胞阻滞于G0/G1期。结论ρ0-Namalwa细胞与亲本Namalwa细胞相比,生长及迁移能力减弱,可能与细胞内ROS产生减少及细胞内Ca2+浓度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缺失 淋巴瘤细胞 Namalwa细胞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学习记忆减退大鼠脑线粒体DNA缺失 被引量:4
13
作者 项平 高国全 +1 位作者 周丽华 姚志彬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35-539,共5页
目的和方法 :测定老年大鼠脑mtDNA缺失型 (以下简称缺失型 ) ,缺失mtDNA比例 ,探讨mtDNA缺失与老年性学习记忆减退的关系 ,为研究其分子机制提供基础资料。用Morris水迷宫将老年大鼠 (2 4个月 )筛选为老年学习记忆正常和学习记忆减退两... 目的和方法 :测定老年大鼠脑mtDNA缺失型 (以下简称缺失型 ) ,缺失mtDNA比例 ,探讨mtDNA缺失与老年性学习记忆减退的关系 ,为研究其分子机制提供基础资料。用Morris水迷宫将老年大鼠 (2 4个月 )筛选为老年学习记忆正常和学习记忆减退两组。用稀释PCR法测定大鼠大脑皮质、海马和小脑缺失型mtDNA比例。结果 :青老年鼠大脑皮质、海马和小脑均存在mtDNA缺失 ,片段为 4834bp ;青年鼠的缺失比例约为0 0 0 0 18%。老年记忆正常鼠上述 3个脑区缺失型mtDNA缺失比例分别是青年鼠的 6倍、6倍和 2倍 ;老年记忆减退大鼠上述脑区的缺失型mtDNA比例分别是老年记忆正常鼠的 2倍、1 8倍和 3倍。结论 :衰老时脑组织缺失型mtDNA增多 ,而老年学习记忆减退鼠较老年学习记忆正常鼠mtDNA缺失进一步成倍增加 ,表明相关脑区的mtDNA缺失在老年学习记忆减退的细胞分子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 记忆 线粒体 老年人 dna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氧运动训练对增龄小鼠线粒体DNA缺失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陈彩珍 卢健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4-366,共3页
应用PCR技术 ,检测小鼠心肌、骨骼肌、肝脏、肾脏和大脑等组织mtDNA的缺失 ,探讨衰老及有氧运动训练延缓衰老的可能机制。结果发现 ,老年小鼠各组织mtDNA 3 866bp片段缺失发生率高于青年鼠。在所测的五种组织中肝脏mtDNA的缺失比例最低 ... 应用PCR技术 ,检测小鼠心肌、骨骼肌、肝脏、肾脏和大脑等组织mtDNA的缺失 ,探讨衰老及有氧运动训练延缓衰老的可能机制。结果发现 ,老年小鼠各组织mtDNA 3 866bp片段缺失发生率高于青年鼠。在所测的五种组织中肝脏mtDNA的缺失比例最低 ,大脑最高 ,说明衰老线粒体的功能下降是多系统的 ,但程度表现不均衡。长期有氧运动训练可显著减少 3 866bp片段缺失在心肌及骨骼肌中的积累 ,但肾脏mtDNA片段缺失有增多趋势 ,提示运动训练可能通过提高机体心肌、骨骼肌抗氧化应激能力 ,降低自由基影响 ,进而保护mt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氧运动训练 小鼠 线粒体 dna缺失 PCR 衰老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外周血细胞线粒体DNA中存在特大片段缺失突变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燕 王学敏 +3 位作者 杨雨善 蒋蕾 郑惠民 谢惠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86-589,共4页
目的 :了解线粒体 DNA大片段缺失突变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 6种方法提取人外周血细胞 DNA ,其中 1种方法先分离线粒体 ,再抽提线粒体 DNA。以得到的人外周血细胞 DNA为模板进行 PCR扩增 ,其产物经琼脂糖凝胶回收后与p GEM- T载体连接、... 目的 :了解线粒体 DNA大片段缺失突变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 6种方法提取人外周血细胞 DNA ,其中 1种方法先分离线粒体 ,再抽提线粒体 DNA。以得到的人外周血细胞 DNA为模板进行 PCR扩增 ,其产物经琼脂糖凝胶回收后与p GEM- T载体连接、转化、测序。 结果 :6种方法抽提 DNA进行 PCR扩增后 ,产物电泳行为相同 ,发现人血细胞线粒体 DNA存在 13 16 2 bp特大片段缺失突变。 结论 :此缺失是首次发现的 ,经测序证明为人线粒体 DNA最大片段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线粒体 染色体缺失 外周血细胞 dna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地区汉族群体线粒体DNA 9bp序列缺失频率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彬彬 龙燕 +2 位作者 罗世英 王槐高 钟志国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12-114,共3页
旨在研究中国广东省部分地区汉族人群线粒体DNA Region Ⅴ 9bp序列缺失情况。采用PCR-PAGE和直接测序法对3个群体144份样本mtDNA Region Ⅴ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只检测到标准型和短型(即9bp缺失)两种多态。广东汉族人群的平均缺失频率为21... 旨在研究中国广东省部分地区汉族人群线粒体DNA Region Ⅴ 9bp序列缺失情况。采用PCR-PAGE和直接测序法对3个群体144份样本mtDNA Region Ⅴ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只检测到标准型和短型(即9bp缺失)两种多态。广东汉族人群的平均缺失频率为21.5%,广州、东莞和湛江汉族人群的缺失频率依次为20.8%、19.2%和25.0%。由此得出,广东汉族人群mtDNA9bp缺失频率较高,与其它地区汉族群体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汉族 线粒体dna 9 bp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LAS和MERRF综合征相关mtDNA突变位点检测集成芯片的建立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刚 李伟 +8 位作者 杜卫东 曹慧敏 汤华阳 唐先发 孙中武 赵辉 金庆辉 赵建龙 张学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79-1286,共8页
文中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寡核苷酸芯片,用于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 with lactic acidosis and stroke-like episodes,MELAS)和肌阵挛性癫痫伴发不规整红纤维(Myoclonic epilepsy with ragg... 文中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寡核苷酸芯片,用于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Mitochondrial encephalomyopathy with lactic acidosis and stroke-like episodes,MELAS)和肌阵挛性癫痫伴发不规整红纤维(Myoclonic epilepsy with ragged red fibers,MERRF)线粒体DNA所有已知突变位点的集成检测。将31对allele位点特异性的寡核苷酸探针包被在醛基修饰的载玻片表面,以多重不对称PCR方法制备Cy5荧光标记靶基因。利用此芯片对5例MELAS患者、5例MERRF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进行筛查,结果发现,MELAS患者均为MT-T1基因A3243G突变;在MERRF患者组,MT-TK基因A8344G突变4例,T8356C突变1例;健康对照组均未发现31种相关mtDNA突变。芯片检测与DNA测序结果完全一致。结果表明,这种寡核苷酸芯片可以对MELAS和MERRF综合征已知突变位点进行同步快速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这一模式的基因芯片经过适当改装后也可用于其他人类线粒体疾病的基因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寡核苷酸芯片 线粒体dna 突变 MELAS综合征 MERRF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大鼠大脑皮质、海马和小脑的线粒体DNA缺失突变 被引量:7
18
作者 项平 高国全 +1 位作者 周丽华 姚志彬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测定老年大鼠脑缺失型mtDNA比例,探讨mtDNA缺失与脑衰老的关系,为研究其分子机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用碱裂解法抽提青年(3个月)SD大鼠10只和老年(24个月)SD大鼠17只的大鼠皮质、海马和小脑的mtDNA。稀释PCR法测mtDNA的缺失比... 目的】测定老年大鼠脑缺失型mtDNA比例,探讨mtDNA缺失与脑衰老的关系,为研究其分子机制提供基础资料。【方法】用碱裂解法抽提青年(3个月)SD大鼠10只和老年(24个月)SD大鼠17只的大鼠皮质、海马和小脑的mtDNA。稀释PCR法测mtDNA的缺失比例。【结果】青年鼠和老年鼠大脑皮质、海马和小脑均存在缺失型mtDNA,缺失片段为4834bp。青年鼠各脑区缺失型mtDNA比例分别为0000156%、0000148%、0000152%;老年鼠上述3个脑区缺失型mtDNA比例分别是0001446%、0001484%、0000987%,是青年鼠的9、10和65倍。【结论】衰老时脑缺失型mtDNA比例增多,以海马的mtDNA缺失增多最为显著。提示mtDNA缺失可能是神经元衰老性退变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dna缺失 基因缺失 衰老 大脑皮质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DNA缺失与神经肌肉性疾病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丽珊 黄鹰 +4 位作者 李方园 王世浚 陈金东 郑谷 陈诒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4-6,共3页
应用 PCR 技术对13例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的线粒体 DNA 缺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中二例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的骨骼肌组织和一例帕金森氏病患者的血细胞线粒体 DNA 中存在至少526bp的缺失.提示线粒体突变在一些神经肌肉性疾病的发生... 应用 PCR 技术对13例神经肌肉疾病患者的线粒体 DNA 缺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中二例肢带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的骨骼肌组织和一例帕金森氏病患者的血细胞线粒体 DNA 中存在至少526bp的缺失.提示线粒体突变在一些神经肌肉性疾病的发生中起一定的作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dna 缺失 神经肌肉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6例健康汉族人线粒体DNA region V 9 bp缺失多态性的检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勇军 高文祥 +3 位作者 高钰琪 陈建 谭小玲 刘昕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91-192,共2页
目的测定中国汉族人线粒体DNAregionV9bp缺失多态性频率。方法抽取26例健康无血缘关系汉族人静脉血,提取总DNA,扩增线粒体DNAregionV,并测序,测序结果与剑桥修正序列比对。结果中国汉族人线粒体DNAregionV9bp缺失多态性出现频率为19.23... 目的测定中国汉族人线粒体DNAregionV9bp缺失多态性频率。方法抽取26例健康无血缘关系汉族人静脉血,提取总DNA,扩增线粒体DNAregionV,并测序,测序结果与剑桥修正序列比对。结果中国汉族人线粒体DNAregionV9bp缺失多态性出现频率为19.23%。结论汉族人线粒体DNAregionV9bp缺失多态性出现频率高于文献报道的维吾尔族人和蒙古族人该多态性出现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汉族人 线粒体dna 多态性 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