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MAMs)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诗雨 许玉珉 +1 位作者 徐红彩 路芳梅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130,共10页
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mitochondria⁃associated membranes,MAMs)是线粒体外膜和内质网膜之间进行通讯交流及物质交换的特殊结构域,执行不同条件下细胞生命活动的多种生物学过程。MAMs功能障碍介导的Ca2+稳态失衡、内质网应激、线粒体... 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mitochondria⁃associated membranes,MAMs)是线粒体外膜和内质网膜之间进行通讯交流及物质交换的特殊结构域,执行不同条件下细胞生命活动的多种生物学过程。MAMs功能障碍介导的Ca2+稳态失衡、内质网应激、线粒体自噬缺陷、线粒体分裂-融合平衡障碍、脂质代谢紊乱、炎症反应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关键的发病机制。本文围绕MAMs结构与功能、参与AD病理环节、药物干预靶点等方面进行综述,探讨MAMs在AD发病中的作用及最新机制研究进展,以期为AD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 钙稳态 内质网应激 线粒体自噬 线粒体分裂-融合动力学 脂质代谢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与细胞免疫功能障碍 被引量:5
2
作者 许碧磊 祝筱梅 +1 位作者 董宁 姚咏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9-73,共5页
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mitochondria-associated endoplasmic reticulum membrane,MAM)是线粒体和内质网发生交互作用功能平台。研究发现有几十种蛋白质富集于两细胞器外膜之间,与钙信号传导、脂质代谢、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等密切相... 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mitochondria-associated endoplasmic reticulum membrane,MAM)是线粒体和内质网发生交互作用功能平台。研究发现有几十种蛋白质富集于两细胞器外膜之间,与钙信号传导、脂质代谢、内质网应激和细胞凋亡等密切相关,影响病生理状态下免疫细胞的增殖、活化和凋亡。细胞免疫功能障碍是严重创(烧)伤感染、脓毒症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病生理过程,本文综述MAM功能异常研究进展及其在免疫细胞功能障碍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 细胞免疫障碍 脓毒症 内质网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素对慢性脑低灌注大鼠认知行为受损及海马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欧阳梦琪 舒佳慧 +2 位作者 张棋 向阳 王庆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93-1402,共10页
目的:观察在辣椒素(capsaicin)作用下,慢性脑低灌注(CCH)状态大鼠认知行为的改变及海马CA1区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MAMs)的表达变化,探讨2者在缺血致认知功能障碍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将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CCH... 目的:观察在辣椒素(capsaicin)作用下,慢性脑低灌注(CCH)状态大鼠认知行为的改变及海马CA1区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MAMs)的表达变化,探讨2者在缺血致认知功能障碍中可能的作用。方法:将4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CCH组、辣椒素组和溶媒(solvent)组。通过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BCCAO)建立大鼠CCH模型。术后第7天,capsaicin组腹腔内注射辣椒素2.5 mg/kg,每周2次,连用4周,溶媒组相同条件下给予等量溶媒。各组于术后4周应用Morris水迷宫实验、物体辨别实验和旷场实验检测认知相关行为学指标。应用透射电镜和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检测大鼠海马CA1区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的变化,Western blot实验检测海马组织中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的表达。结果:术后4周行为学实验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CCH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受损;与溶媒组比较,capsaicin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功能明显改善。透射电镜及免疫荧光双重标记观察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CCH大鼠海马CA1区的MAMs疏松;与溶媒组比较,capsaicin组大鼠中线粒体-内质网之间关联增加(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与假手术组相比,CCH组大鼠海马组织的Mfn2蛋白水平降低;与溶媒组相比,capsaicin组大鼠海马组织的Mfn2蛋白水平增高(P<0.05)。结论:慢性脑低灌注可致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受损,MAMs疏松。辣椒素可通过上调海马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的表达,从而改善CCH大鼠受损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 辣椒素 慢性脑低灌注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内质网偶联结构探讨从肾论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科学内涵
4
作者 王孟菲 高卫平 +4 位作者 袁永 贾亚泉 张振强 杜若飞 宋军营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855-3859,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D)起病隐匿,近年来研究发现线粒体-内质网偶联结构(MAMs)参与调控磷脂代谢、钙信号转导与线粒体功能等多种细胞过程,与A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肾主藏精,精生髓,髓生脑,肾气虚是AD的根本病机,肾气不足则能量不充,从... 阿尔茨海默病(AD)起病隐匿,近年来研究发现线粒体-内质网偶联结构(MAMs)参与调控磷脂代谢、钙信号转导与线粒体功能等多种细胞过程,与A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中医认为肾主藏精,精生髓,髓生脑,肾气虚是AD的根本病机,肾气不足则能量不充,从而发生代谢失调,这与MAMs介导的功能紊乱病理机制存在高度契合性。因此,通过阐述MAMs功能与中医“肾气”在AD中的相似性,从整体揭示AD从肾论治靶向MAMs调节异常的机制,为理解从肾论治的现代科学内涵和干预AD治疗挖掘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线粒体-内质网结构 能量代谢 肾精肾气 补肾方药 研究进展 科学内涵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多糖-多酚偶联物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结构表征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任一萌 高媛 +6 位作者 孔淑华 赵进文 任丹丹 马艺超 刘舒 何云海 汪秋宽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00-407,共8页
天然多糖-多酚偶联物是由多糖和多酚通过化学或生物化学反应偶联形成的物质,具有比单一多糖或多酚更好的生物活性,包括抗炎、抗氧化、抗凝血、辐射保护、抗血小板、降血糖等,在食品、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已成为目前研究热点... 天然多糖-多酚偶联物是由多糖和多酚通过化学或生物化学反应偶联形成的物质,具有比单一多糖或多酚更好的生物活性,包括抗炎、抗氧化、抗凝血、辐射保护、抗血小板、降血糖等,在食品、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已成为目前研究热点。不同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不仅对天然多糖-多酚偶联物的提取率有影响,还会影响其酚糖组成的含量,进而影响其生物活性。由于天然多糖-多酚偶联物的结构复杂,目前尚未明确解析其结构及相互作用机制。本文对天然多糖-多酚偶联物的提取、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后续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新资源,为酚糖偶联物在食品保健品与化妆品领域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多酚 提取方法 分离纯化 结构表征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IP3R-Ca^(2+)途径对对乙酰氨基酚所致肝损伤及其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徐王婷 宋育林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77-1081,共5页
目的探讨抑制肌醇-1,4,5-三磷酸受体(IP3R)-Ca^(2+)途径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所致肝损伤及其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MAMs)的影响。方法40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IP3R抑制剂(2-APB)组、钙离子螯合剂(BAPTA-AM... 目的探讨抑制肌醇-1,4,5-三磷酸受体(IP3R)-Ca^(2+)途径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所致肝损伤及其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偶联(MAMs)的影响。方法40只SPF级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IP3R抑制剂(2-APB)组、钙离子螯合剂(BAPTA-AM)组,每组10只。模型组、2-APB组、BAPTA-AM组单次腹腔注射APAP(300 mg/kg)。注射APAP前30 min,2-APB组腹腔注射2-APB(20 mg/kg),BAPTA-AM组腹腔注射BAPTA-AM(2.5 mg/kg)。腹腔注射APAP 24 h后处死各组小鼠。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肝细胞中线粒体、内质网结构及MAMs变化;测定肝组织匀浆中的Ca^(2+)水平;Western blot测定肝组织中线粒体融合蛋白1(MFN1)、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1,4,5-三磷酸肌醇受体1(IP3R1)、葡萄糖调节蛋白75(GRP7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ALT及AST水平有所升高(P<0.01),肝脏组织病理学可见肝细胞排列紊乱,并出现肝细胞变性、小叶中心性坏死;透射电镜示线粒体嵴断裂、消失,内质网肿胀断裂,MAMs数量增加;肝组织匀浆中Ca^(2+)含量增加(P<0.01);MFN1、MFN2蛋白表达降低(P<0.01),IP3R1及GRP75蛋白表达增加(P<0.01)。与模型组相比,2-APB组和BAPTA-AM组小鼠血清ALT、AST水平下降(P<0.01),肝脏病理变化明显改善,MAMs减少,肝组织匀浆中Ca^(2+)含量减少(P<0.01),MFN1、MFN2的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IP3R1及GRP75蛋白表达降低(P<0.01)。结论抑制IP3R-Ca^(2+)途径可以保护APAP所致的肝损伤,其机制与降低肝脏Ca^(2+)水平、减少MAMs数量、调节MAMs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肝损伤 2-氨基乙酯二苯基硼酸 1 2-双(2-氨基苯氧基)-乙烷-N N N′N′-四乙酸 肌醇-1 4 5-三磷酸受体 钙离子 线粒体内质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迷迭香酸共价偶联对β-乳球蛋白结构及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杨庆 尚洁丽 +5 位作者 曾浩龙 王璇霈 陈义杰 柳鑫 宫智勇 许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1-67,共7页
以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β-LG)为对象,探究膳食多酚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RA)共价偶联对蛋白结构和性质的影响。采用自由基法和碱法制得β-LG-RA共价偶联复合物;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傅里叶变换红外光... 以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β-LG)为对象,探究膳食多酚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RA)共价偶联对蛋白结构和性质的影响。采用自由基法和碱法制得β-LG-RA共价偶联复合物;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圆二色光谱等技术,分析RA共价偶联后β-LG结构变化规律;通过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检测及酶联免疫吸附测试,评价β-LG与RA共价偶联前后抗氧化性和与血清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结合能力的变化。结果表明:RA共价偶联后β-LG的二级结构由α-螺旋向β-折叠和无规卷曲转变,蛋白的二、三级结构发生改变。此外,与β-LG相比,β-LG-RA共价偶联复合物的抗氧化性显著增强,与血清特异性Ig G的结合能力显著减弱。综上,RA共价偶联通过引入酚羟基增强了蛋白的抗氧化性,改变了β-LG的结构,降低了其与血清特异性IgG的结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乳球蛋白 迷迭香酸 共价 蛋白结构 蛋白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心颗粒通过调控Apelin通路对心力衰竭大鼠心室-动脉偶联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欧阳秋芳 游涛 +5 位作者 许荣 林晴 严锦贤 陈永忠 李滨 郭进建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2-267,共6页
目的探讨健心颗粒对心力衰竭大鼠主动脉结构与功能、心室-动脉偶联(VAC)、胸主动脉Apelin、APJ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健心颗粒组(3.2 g/kg)、Apelin组(200μg/kg[Pyr^(1)]-Apelin-13)、健心颗粒+F13A组(3.2 g/kg+200... 目的探讨健心颗粒对心力衰竭大鼠主动脉结构与功能、心室-动脉偶联(VAC)、胸主动脉Apelin、APJ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健心颗粒组(3.2 g/kg)、Apelin组(200μg/kg[Pyr^(1)]-Apelin-13)、健心颗粒+F13A组(3.2 g/kg+200μg/kg),另设假手术组,前降支结扎建立心力衰竭模型。给药干预12周后,检测左室血流动力学,超声测量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压力-容积曲线分析VAC,动脉环压力分析胸主动脉舒缩功能,Masson染色和Verhoeff染色观察主动脉胶原和弹力纤维构建,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Apelin、APJ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PWV、心脏指数、VAC指数、胸主动脉胶原含量升高(P<0.05),主动脉Apelin、APJ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心颗粒组大鼠左室功能改善,VAC指数、PWV、胸主动脉胶原含量降低(P<0.05),Apelin、APJ蛋白表达升高(P<0.05)。健心颗粒与外源性补充Apelin作用类似,APJ拮抗剂能部分逆转健心颗粒的抗心力衰竭作用。结论健心颗粒通过增加Apelin、APJ表达,调节大动脉结构与功能,改进VAC关系,从而改善心功能,可为治疗心力衰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心颗粒 心力衰竭 心室-动脉 动脉结构与功能 APELIN APJ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超微结构瞬时变化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勇骥 雷长海 +4 位作者 吴越 沙继宏 叶煦亭 余宏宇 夏金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从毫秒级功能变化水平实时观察骨骼肌在潜伏期内的细胞超微结构形态变化。方法:采用双向红外线探测器-计算机控制的电刺激与超低温快速冷冻固定同步技术,对电刺激后的蟾蜍腓肠肌组织作快速冷冻固定,采用透射电镜对该肌在电刺... 目的:从毫秒级功能变化水平实时观察骨骼肌在潜伏期内的细胞超微结构形态变化。方法:采用双向红外线探测器-计算机控制的电刺激与超低温快速冷冻固定同步技术,对电刺激后的蟾蜍腓肠肌组织作快速冷冻固定,采用透射电镜对该肌在电刺激后0.8,5.6,8.4ms及静息期的超微结构变化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骨骼肌组织处于静息期时,其肌膜与肌纤维的间隙较宽,受电刺激后0.8ms开始至8.4ms,肌膜与肌细胞间的间隙大大变窄。并发现骨骼肌组织在电刺激后0.8,5.6及8.4ms时肌浆网前端的膜产生两个圆孔,而当骨骼肌处于静息期时肌浆网膜并无此形态结构。结论:当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发生时,肌膜在产生去极化的同时产生位移,并与肌纤维的间距发生改变;骨骼肌收缩时肌浆网膜出现小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兴奋-收缩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对脑脊液-视神经屏障中脑膜上皮细胞内质网和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辛晓蓉 巩天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09-1012,共4页
目的探讨脑膜上皮细胞(meningothelial cells,MECs)参与视神经疾病的发病机理,研究缺氧对MECs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MECs分别在体积分数21%O2(对照组)和体积分数1%O2(缺氧组)环境下孵育1 d和2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和比较M... 目的探讨脑膜上皮细胞(meningothelial cells,MECs)参与视神经疾病的发病机理,研究缺氧对MECs功能变化的影响。方法将培养的MECs分别在体积分数21%O2(对照组)和体积分数1%O2(缺氧组)环境下孵育1 d和2 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和比较MECs的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tive capacity,T-AOC);采用MitoTracker Red检测和比较MECs在正常氧和缺氧环境下作用2 d的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通过测定钙联蛋白的荧光染色,以评价MECs暴露于氧化应激环境后对内质网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氧组的氧化应激能力降低,结果显示T-AOC下降。对照组和缺氧组细胞分别培养1 d后,细胞中T-AOC分别为(0.012 4+0.001 1)U·L-1和(0.011 9+0.009 0)U·L-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15、P=0.382)。分别培养2 d后,缺氧组细胞中T-AOC(0.010 7+0.008 3)U·L-1低于对照组(0.012 9+0.008 7)U·L-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16、P=0.001)。不同氧环境作用于细胞2 d后,采用共焦显微镜荧光探针方法分析作用于对照组和缺氧组的MECs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结果发现缺氧组细胞荧光强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低;同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缺氧组MECs钙联蛋白绿色荧光强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强。结论缺氧通过影响MECs内质网及线粒体功能而影响其氧化应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脑膜上皮细胞 内质网 线粒体膜电位 蛋白 脑脊液-视神经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位阻骨架结构α-二亚胺的合成及催化Suzuki偶联反应的研究
11
作者 刘丰收 庞世坤 申东升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61-866,共6页
通过三甲基铝活化苯胺生成铝胺盐,再与α-二酮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大位阻结构的α-二亚胺配体。在与氯化钯原位作用下,大位阻取代的α-二亚胺配体用于Suzuki偶联反应,研究了配体结构对偶联反应的影响。
关键词 铝胺盐 大位阻骨架结构 α-二亚胺 Suzuki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时肌浆网内Ca^(2+)释放的形态-功能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勇骥 孔令山 +3 位作者 汤莹 宋田斌 苏金莲 吴越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3-198,共6页
采用双向红外线探测器 计算机控制的电刺激 超低温快速冷冻固定同步技术、透射电子显微镜、X 射线能量色散谱及Ca2 +细胞化学技术 ,从超微结构形态学角度 ,实时研究并获取骨骼肌兴奋 收缩偶联时 ,肌浆网内Ca2 +释放及肌浆网的形态改... 采用双向红外线探测器 计算机控制的电刺激 超低温快速冷冻固定同步技术、透射电子显微镜、X 射线能量色散谱及Ca2 +细胞化学技术 ,从超微结构形态学角度 ,实时研究并获取骨骼肌兴奋 收缩偶联时 ,肌浆网内Ca2 +释放及肌浆网的形态改变。研究表明 :1 骨骼肌组织在收缩潜伏期内 ,肌浆网膜与T 管膜接触。 2 在潜伏期 ( <10ms)内 ,肌浆网内的钙离子浓度随时间经历的延长而减少。 3 骨骼肌组织在收缩潜伏期开始 0 8ms时 ,在T 管外周围 (纳米处 ) ,有Ca2 +分布 ,可以认为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时 ,T 管外存在C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奋收缩 骨骼肌 肌浆网 钙离子 超微结构 电刺激-超低温快速冷冻固定同步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兴奋收缩偶联时肌浆网的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勇骥 邢萱 +4 位作者 汤莹 邵晓良 江键 叶煦亭 沈亚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B08期217-218,共2页
关键词 兴奋-收缩 肌浆网膜 超微结构 CA^2+ 实时处理技术 透射电镜观察 化学固定 形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偶联剂处理对SF/PP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周兴平 解孝林 LI R.K.Y.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9-333,共5页
采用熔融共混和注塑成型的方法制备了硅烷偶联剂处理的剑麻短纤维(SF)增强聚丙烯(PP)的复合材料,研究了SF表面偶联剂处理对复合材料的晶形结构、微观结构、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处理削弱了SF在PP结晶过程中的异相成核作... 采用熔融共混和注塑成型的方法制备了硅烷偶联剂处理的剑麻短纤维(SF)增强聚丙烯(PP)的复合材料,研究了SF表面偶联剂处理对复合材料的晶形结构、微观结构、热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硅烷处理削弱了SF在PP结晶过程中的异相成核作用,降低了SF/PP复合材料中PP相的结晶度、结晶温度和结晶速率;提高了复合材料中β-晶型PP的相对含量;增强了SF/PP的界面键合,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处理 结构和性能 异相成核作用 PP复合材料 增强聚丙烯 注塑成型 微观结构 结晶过程 硅烷处理 力学性能 结晶速率 结晶温度 相对含量 Β-晶型 冲击强度 短纤维 热性能 结晶度 熔融 晶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3-(5-硝基苯并异噻唑)偶氮]-α-萘酚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章汝平 何立芳 《长沙电力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4期77-79,共3页
以2-氰基-4-硝基苯胺为原料合成3-氨基-5-硝基-2、1-苯并异噻唑,并使之与α-萘酚偶联,得到2-[3-(5-硝基苯并异噻唑)偶氮]-α-萘酚(5-NO2-BPAN);测定了其离解常数,研究了它与金属离子的显色反应.
关键词 2-[3-(5-硝基苯并异噻唑)氮]-α-萘酚 合成 结构 酸碱指示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减G蛋白偶联受体75表达抑制20-HETE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 被引量:4
16
作者 毛凌 陆光金 +4 位作者 唐清清 李小红 任啟旭 韩勇 陈远寿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1-426,共6页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75(GPR75)对20-羟二十烷四烯酸(20-HETE)诱导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慢病毒转染敲减H9c2心肌细胞GPR75基因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RT-qPCR法检测GPR75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mRNA表达;J... 目的:探讨G蛋白偶联受体75(GPR75)对20-羟二十烷四烯酸(20-HETE)诱导H9c2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慢病毒转染敲减H9c2心肌细胞GPR75基因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RT-qPCR法检测GPR75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mRNA表达;JC-1荧光探针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GPR75、Bcl-2、Bax及细胞色素C(CytC)蛋白表达;发色底物法检测caspase-3的活性。结果:H9c2心肌细胞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表达GPR75,敲减GPR75抑制了20-HETE诱导的细胞凋亡(P<0.05);同时,敲减GPR75阻断了20-HETE诱导的Bax和CytC表达上调以及caspase-3活性增高作用(P<0.05),逆转了20-HETE诱导的Bcl-2表达下调和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5)。结论:20-HETE通过GPR75介导引起线粒体功能紊乱,诱导H9c2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羟二十烷四烯酸 G蛋白受体75 细胞凋亡 线粒体功能紊乱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纳米粒子有序自组装体中偶联分子的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耀国 郑军伟 +2 位作者 李晓伟 季媛 顾仁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2177-2180,共4页
采用自组装方法 ,分别以 1 ,4-二巯基苯和对巯基苯胺为偶联分子 ,在光滑银基底表面上构筑了银纳米粒子的单层和双层有序结构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表明 ,在有序银纳米粒子组装体中偶联分子的拉曼散射得到很大增强 ,其中 1 ,4-对巯基苯... 采用自组装方法 ,分别以 1 ,4-二巯基苯和对巯基苯胺为偶联分子 ,在光滑银基底表面上构筑了银纳米粒子的单层和双层有序结构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研究表明 ,在有序银纳米粒子组装体中偶联分子的拉曼散射得到很大增强 ,其中 1 ,4-对巯基苯的拉曼散射增强效应主要来自光滑银基底表面与单层银纳米粒子间的电磁耦合 ,而对巯基苯胺的拉曼散射增强效应则主要由两层银纳米粒子之间耦合作用所致 .两种不同的耦合作用所产生的增强效应大致相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纳米粒子 自组装 分子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1 4-二巯基苯 对巯基苯胺 有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骼肌兴奋收缩偶联时肌浆网膜Ca^(2+)通道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慧娥 李霆 +2 位作者 杨勇骥 宋田斌 汤莹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从毫秒级功能变化水平实时观察骨骼肌肌浆网、T 管在收缩潜伏期内超微结构的时相—形态变化。方法:采用双红外线探测器—计算机控制的电刺激—超低温快速冷冻固定同步技术,对电刺激后的蟾蜍骨骼肌组织作快速冷冻固定,采用透射电镜... 目的:从毫秒级功能变化水平实时观察骨骼肌肌浆网、T 管在收缩潜伏期内超微结构的时相—形态变化。方法:采用双红外线探测器—计算机控制的电刺激—超低温快速冷冻固定同步技术,对电刺激后的蟾蜍骨骼肌组织作快速冷冻固定,采用透射电镜对骨骼肌在电刺激后0 8ms,2ms,4 6ms,10 8ms和18 4ms的超微结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刺激0 8ms后,肌浆网和T 管未见明显改变。刺激2ms后,SR内出现电子密度较大的物质。刺激4 6ms后,肌浆网膜内外侧可见一一对应的电子密度大的物质。刺激10 8ms后,SR与T 管形态又恢复原状,SR内电子密度大的物质消失。结论:骨骼肌兴奋 收缩偶联发生时,肌浆网的形态发生改变,肌浆网内出现电子密度较大的物质且逐渐向靠近T 管的方向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兴奋-收缩 肌浆网膜 超微结构 钙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二(三甲基硅基)-2-叔丁基锂与铁(Ⅱ)、钴(Ⅱ)、镍(Ⅱ)、钛(Ⅳ)的反应及结构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勇 郭建平 +2 位作者 童红波 黄淑萍 刘滇生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75-1179,共5页
1,3-二(三甲基硅基)-2-叔丁基锂与氯化镍或四氯化钛反应合成了内消旋的1,3-二(三甲基硅基)-2-叔丁基偶联化合物(1);与氯化钴和氯化亚铁反应分别生成了二配位的1,3-二(三甲基硅基)-2-叔丁基钴和铁配合物(2,3)。用NMR,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 1,3-二(三甲基硅基)-2-叔丁基锂与氯化镍或四氯化钛反应合成了内消旋的1,3-二(三甲基硅基)-2-叔丁基偶联化合物(1);与氯化钴和氯化亚铁反应分别生成了二配位的1,3-二(三甲基硅基)-2-叔丁基钴和铁配合物(2,3)。用NMR,元素分析和X-射线衍射对其单晶的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化合物1属三斜晶系;化合物2和3均属单斜晶系,配合物2中心钴为六配位畸变的八面体构型。配合物3与2结构相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二(三甲基硅基)-2-叔丁基锂 1 3-二(三甲基硅基)-2-叔丁基钴 化合物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组织T-管结构的扫描电镜研究
20
作者 杨勇骥 张致峰 +3 位作者 苏金莲 汤莹 宋田斌 叶煦亭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67-468,共2页
关键词 心肌组织 T- 显微结构 肌浆网 心肌兴奋-收缩 扫描电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