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竹 王嫣 +1 位作者 周雯静 王海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172-2176,共5页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是困扰众多临床学者的一大难题。为改善MIRI预后众多学者致力于其机制的研究,发现线粒体与MIRI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功...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是困扰众多临床学者的一大难题。为改善MIRI预后众多学者致力于其机制的研究,发现线粒体与MIRI的发生密切相关,其中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功能受损,能量代谢障碍在MIRI的发生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综述旨在阐述MIRI中线粒体呼吸链酶复合物的变化及其对MIRI的影响,为MIRI寻找新的有效治疗靶点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线粒体酶复合物 线粒体呼吸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素单核苷酸对羟自由基损伤的大鼠肝线粒体复合物Ⅰ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龙建纲 王学敏 +3 位作者 高宏翔 刘志 缪明永 刘健康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136-1139,共4页
目的:观察黄素单核苷酸(FMN)对羟自由基(OH·)损伤线粒体酶复合物1(complexⅠ)的作用,分析FMN与complexⅠ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差速离心法分离大鼠肝线粒体,OH·体外损伤线粒体,氧电极法测定线粒体耗氧速率,比色法检测线粒体co... 目的:观察黄素单核苷酸(FMN)对羟自由基(OH·)损伤线粒体酶复合物1(complexⅠ)的作用,分析FMN与complexⅠ的相互作用机制。方法:差速离心法分离大鼠肝线粒体,OH·体外损伤线粒体,氧电极法测定线粒体耗氧速率,比色法检测线粒体complexⅠ动力学参数及线粒体内MDA、GSH含量及SOD活性。结果:OH·损伤后,线粒体3态、4态(state3,state4)耗氧速率、complexⅠ最大反应速度(Vm)降低(P<0.05),但呼吸控制率(respiratorycontrolratio,RCR)、磷氧比(P/O)及complexⅠ米氏常数(Km)不变,线粒体中GSH含量下降(P<0.05),SOD活性降低(P<0.05),MDA含量升高。损伤线粒体补充FMN165ng/ml可部分恢复complexⅠ呼吸途径state3耗氧速率(P<0.05),补充FMN82.5~165ng/mg可显著提高OH·损伤的线粒体复合物Ⅰ的Vm(P<0.05)。损伤线粒体补充较低剂量的FMN(FMN<82.5ngFMN/ml),线粒体中GSH、SOD、MDA含量不发生变化,在补充较高剂量FMN(>165ngFMN/ml)时,SOD活性升高(P<0.05),但线粒体MDA含量升高(P<0.05)、GSH含量下降(P<0.05)。结论:FMN能够提高氧化损伤线粒体复合物Ⅰ活性,促进complexⅠ呼吸途径的state3耗氧速率。FMN不能直接清除OH·及自由基,可能通过保护complexⅠ中的酶结合/活性位点免受OH·等自由基攻击从而维持酶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素单核苷酸 羟自由基 线粒体酶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芬泰对HepG2细胞的线粒体毒性 被引量:5
3
作者 冯玥 霍璇 +3 位作者 胡金芳 邸志权 张宗鹏 申秀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48-1252,共5页
目的采用HepG2细胞来评价首次合成的马蹄金素衍生物替芬泰在抗乙肝病毒的同时对肝细胞的线粒体毒性,为临床试验剂量设计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测定替芬泰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对培养上清液乳酸含量、细胞活性氧含量、线粒体膜电... 目的采用HepG2细胞来评价首次合成的马蹄金素衍生物替芬泰在抗乙肝病毒的同时对肝细胞的线粒体毒性,为临床试验剂量设计和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测定替芬泰对HepG2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对培养上清液乳酸含量、细胞活性氧含量、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及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酶Ⅰ~Ⅳ活性的影响,综合评价替芬泰的线粒体毒性。结果替芬泰对HepG2细胞增殖的半数抑制浓度为359μmol·L^(-1)。与对照组比较,替芬泰400μmol·L^(-1)(196 mg·L^(-1))时明显降低HepG2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明显增加细胞活性氧含量,升高乳酸生成水平,降低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酶Ⅰ、Ⅱ、Ⅲ的活性,具有明显的线粒体毒性。与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比较,同为100μmol·L^(-1)的替芬泰对上述指标均无影响。结论替芬泰的线粒体毒性安全范围较大,实验结果对临床试验剂量设计和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芬泰 线粒体毒性 线粒体膜电位 活性氧 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