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元欢 岳斌 +4 位作者 毛海燕 黄灿灿 张小花 冯鹏 武权生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6-410,共5页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类雌激素依赖的临床常见病,具有恶性肿瘤的病理特征,对女性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近年来实验探索发现,异位灶在子宫腔外处于缺氧环境,而线粒体作为细胞的“功能工厂”在其种植、侵袭的过程中发挥...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是一类雌激素依赖的临床常见病,具有恶性肿瘤的病理特征,对女性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近年来实验探索发现,异位灶在子宫腔外处于缺氧环境,而线粒体作为细胞的“功能工厂”在其种植、侵袭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包括线粒体氧化应激、动力学、自噬、生物发生及钙平衡在内的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是线粒体功能衡定的关键机制。因此,借助合理、严谨的实验及临床研究,明确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在E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过程,不仅可以帮助明确本病的发病机制,而且可以对该病防治过程中的关键靶点展开探索。该文就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研究进展展开综述,以期为EMs的病因病机及防治策略提供借鉴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 氧化应激 自噬 动力学 生物发生 钙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在脓毒性心肌病发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解有成 肖曙芳 +3 位作者 林雪梅 陈顺 徐进 王菲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6-112,共7页
脓毒性心肌病(septic cardiomyopathy, SIC)是脓毒症中常见的器官功能障碍,其与患者高死亡率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SIC发病机制复杂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既往研究表明,线粒体功能障碍在SIC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 脓毒性心肌病(septic cardiomyopathy, SIC)是脓毒症中常见的器官功能障碍,其与患者高死亡率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SIC发病机制复杂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既往研究表明,线粒体功能障碍在SIC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机体发生SIC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时,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mitochondrial quality control system, MQC)的异常调控可使心肌细胞损伤加重。最近的研究显示,MQC可通过调节线粒体生物发生、线粒体融合/裂变和线粒体自噬来维持线粒体动态平衡。因此,本文就MQC在SIC发病中的作用及最新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其作为潜在的治疗靶点进行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心肌病 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 线粒体生物发生 线粒体融合和裂变 线粒体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失调在脊髓损伤的作用及治疗进展
3
作者 黄靖 尚文雅(综述) 任亚锋(审校)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9-784,共6页
脊髓损伤(SCI)病理过程复杂,其中初级阶段线粒体功能失调会导致神经元死亡和轴突再生障碍,加重继发性神经功能障碍,而深入了解SCI后线粒体功能障碍表现形式对功能再生至关重要。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MQC)是线粒体稳态及功能的主要调节系... 脊髓损伤(SCI)病理过程复杂,其中初级阶段线粒体功能失调会导致神经元死亡和轴突再生障碍,加重继发性神经功能障碍,而深入了解SCI后线粒体功能障碍表现形式对功能再生至关重要。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MQC)是线粒体稳态及功能的主要调节系统,可通过多途径调控线粒体功能平衡进而实现对组织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发现SCI后的线粒体氧化应激和自噬水平异常、线粒体生物发生及转移减少、钙稳态失调等均提示MQC失调,可见MQC失调对SCI病理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主要就MQC在SCI后的主要表现形式、相关调控机制以及靶向MQC修复SCI的相关策略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观察六味地黄丸对老龄小鼠的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王世界 杨晶 +4 位作者 马贺 王璐瑶 张紫娟 苏运芳 张振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4-34,共11页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老龄小鼠海马区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的影响及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将50只20月龄C57BL/6J老龄小鼠按照每组10只进行随机分组,包括模型组,六味地黄丸低、中、高剂量组,多奈哌齐组,另选10只3月龄C57BL/6J野生小鼠为正常...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丸对老龄小鼠海马区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的影响及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将50只20月龄C57BL/6J老龄小鼠按照每组10只进行随机分组,包括模型组,六味地黄丸低、中、高剂量组,多奈哌齐组,另选10只3月龄C57BL/6J野生小鼠为正常组。各组给药60 d后,进行行为学实验,免疫荧光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表达,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的健康程度及自噬小体的数量,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相关蛋白。结果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行为学实验结果显示六味地黄丸可以提高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增强运动能力,减轻焦虑;免疫荧光实验显示GFAP、TNF-α表达下降,电镜观察发现正常线粒体数量增多;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PTEN诱导激酶1(PTEN induced putative kinase 1,PINK1)、帕金蛋白(PARKIN)、自噬相关3号染色体基因(autophagy related 3,ATG3)、自噬相关7号染色体基因(autophagy related 7,ATG7)、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β,LC3B)、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chondrial fusion protein 2,MFN2)、线粒体内源发动蛋白1(optic atrophy 1,OPA1)、线粒体转录因子A(recombinant transcription factor A,mitochondrial,TFAM)、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 1α,PGC-1α)蛋白的表达上升,泛肽结合蛋白1(sequestosome protein 1,P62)、线粒体动力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TNF-α蛋白的表达下降。结论六味地黄丸可以提高小鼠的认知学习能力,减轻小鼠海马区的神经炎症,改善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脑老化 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 神经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在心脏衰老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李若男 杨俊 +2 位作者 张静 杨简 向祖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52-1057,共6页
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是真核细胞维持线粒体稳态与功能的关键机制。心肌细胞是心肌组织的主要组分,其正常舒缩和电生理的维持高度依赖于线粒体能量代谢途径。新近研究表明,心脏衰老与心肌细胞内线粒体广泛损伤及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因此,心... 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是真核细胞维持线粒体稳态与功能的关键机制。心肌细胞是心肌组织的主要组分,其正常舒缩和电生理的维持高度依赖于线粒体能量代谢途径。新近研究表明,心脏衰老与心肌细胞内线粒体广泛损伤及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因此,心肌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失衡可能是导致心脏衰老的关键环节。本文概述了线粒体质量控制机制与心脏衰老的潜在联系,并就其最新研究进展及基于线粒体质量控制途径的心脏衰老干预策略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 心脏衰老 干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